原文標題:《股票作手回憶錄》8|每個人都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可靠的且長期有效的投資準則和方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財經伊點通,ID:Cjydt1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大家好,歡迎蒞臨財經讀書匯,咱們接著講《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上期節目說到利弗莫爾的期貨投機方式,在高價買漲,在低價賣空是投機必須堅守的交易原則,否則寧可什麼都不做。而是原則就必須遵從,因為賺錢多了就放棄了對原本方法的堅守,結果賠光離場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利弗莫爾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之後,他買了一搜遊艇,打算離開紐約好好去玩耍一番,但是,大家都知道的,利弗莫爾從不好好度假,這次也不例外,只不過這次不是他自己瞎折騰,而是市場牽絆住了他。
利弗莫爾當時放空了一千萬包小麥和一千萬包玉米,在他準備度假離開之前,玉米的價格突然被抬高了。原來是一個叫做斯瑞頓的人在不停地吃進玉米,致使玉米價格不斷抬升。
利弗莫爾很快地將小麥利潤結清,但玉米的問題讓他相當頭疼,怎麼辦呢?如果立刻平倉就一定會虧成翔。利弗莫爾大腦一轉,突然想到那個叫做斯瑞頓的人似乎還持有不少燕麥,同時資本集團對此人也甚是反感,於是利弗莫爾心生一計,這一計是什麼呢?就是圍魏救趙。
利弗莫爾提交限價委託單,價格每下降1/8美分就買入20萬包玉米,只要委託生效就向市場拋出5萬包燕麥,只要燕麥急跌,市場就認為資本集團開始想辦法對付斯瑞頓了,那麼燕麥就會越跌越快。而燕麥下跌那麼玉米的價格也就會跟著下跌,畢竟糧食之間的價格走勢是聯動的,而且斯瑞頓也得通過賣掉玉米來為燕麥拖底,只要玉米的壟斷被打破,利弗莫爾就能順利平倉了。
綜合一算,平掉玉米空倉僅比市價高了半分錢,而引誘散戶拋出玉米的燕麥損失了3000塊,不過小麥的利潤彌補上了玉米大部分的損失。可如果當時利弗莫爾不顧一切平倉一千萬包玉米的話,那麼付出的代價必然及其慘烈。
說到這,利弗莫爾給讀者講了一個故事,貌似利弗莫爾也是一個很愛講故事的人。華爾街有個大空頭叫做科馬克,他有句至理名言:切勿放空正在恢復元氣的股票。對他來說,做空的關鍵是保持足夠的謹慎,可大多數股民卻神話了他。
一天,一個叫做約瑟夫的人找到科馬克,他有什麼事呢?帶來了一個內幕消息。哈哈,又是內幕消息,有沒有發現利弗莫爾特別愛講內幕消息的事。約瑟夫告訴科馬克,威廉洛克菲洛,嗯就是最著名的那個石油大亨的父親。說是威廉洛克菲洛正在拋售聖保羅公司的股票。在科馬克多次質問約瑟夫關於消息的真假問題之後,告訴他的經紀人,讓他在股票每漲3/8點就買進1500股。
聽到科馬克的指令約瑟夫立馬蒙比了,什麼情況,不是應該賣空嗎?科馬克沒有解釋原因,只是告訴約瑟夫讓他保持對洛克菲勒售賣股票消息的關注,一旦洛克菲勒不賣了,立刻告訴我。
當洛克菲勒不再出貨的時候,約瑟夫又找到了科馬克。此時科馬克已經持有了6萬股聖保羅的股票,科馬克立刻讓經紀人賣出持有的所有股票,並進一步放空。他用自己的持股作為打壓市場的槓桿,這對他的空頭操作十分有利。直到此時約瑟夫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聽眾朋友們明白了嗎?科馬克要的不是順勢做空,也不在乎那點小錢,他需要的是足夠的籌碼,自己來掌控市場。而且,如果科馬克一上來就做空聖保羅,那麼洛克菲勒為了手裡股票的股價,很可能反手做多,這樣科馬克可能真的啥都賺不到了。
有一次利弗莫爾與朋友聊天,得知棉花大王託馬斯破產了。原因是棉花價格暴跌,讓他遭遇了滑鐵盧。此時利弗莫爾想到,既然所有人都在看空棉花,那麼必然會形成羊群效應,所有人都認為放空棉花是對的,那麼棉花的價格可能就要到底了。於是利弗莫爾開始吃進棉花,連續幾個月一直在買,總共持有了14萬包棉花.
不過雖然他買入的價格很低,但也非常犯愁,咋犯愁了呢?原因是他買的太多了,即便價格已經上漲了,卻不知道怎麼出手,因為市場上根本沒人接盤啊!就在利弗莫爾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幫到了他。原來有家著名的《世界報》報導了一則新聞,標題是利弗莫爾扎空7月份棉花市場。
消息被爆出的當天,棉花價格便開始跳漲。利文斯頓自己很納悶這是誰在哪裡得到的消息,自己幾乎沒有對外人說過棉花市場的事情。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利弗莫爾知道機會來了,於是他立馬脫手了手裡的14萬包棉花,狠狠地賺了一筆。
對於此時的棉花市場來說,零和遊戲的根本必然讓很多投機客賠掉了錢。然後所有人都在痛恨利弗莫爾,說他就親手策劃了這一切,並被人冠以「棉花大王」的稱號,利弗莫爾曾經試圖解釋,但那都沒有用,因為沒有人會為自己的錯誤付出心理上代價。
不過棉花上的成功讓他交到了一個朋友,這個人就是前棉花大王託馬斯。利弗莫爾很開心,因為此前利弗莫爾還是很欣賞託馬斯的,對於能交到這樣的朋友,當然會感到很高興。可是利弗莫爾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
利弗莫爾常常和他見面,也會聽取他對市場的看法和意見。那麼問題就來了,利弗莫爾看多市場而託馬斯卻會看空市場,這個人口才很棒,經常將利弗莫爾說得是雲裡霧裡。最後總有種大師兄你說的對的感覺。
於是利弗莫爾開始被託馬斯同化,當然賠錢的技能也被同化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利弗莫爾的章法全亂套了,任憑自己被他人左右,該斬倉時不斬倉,該買入時猶猶豫豫,這種操作不僅不符合他的天性,也違背了自己的交易原則和理論,就算是當年投機行裡的那個小孩,也比那時的他理性得多。用利弗莫爾自己的話,他已經喪失了自我,變成了一個小託馬斯。
沒有意外,利弗莫爾破產了。對沒錯,他又破產了!講到這裡老伊想嘮叨一句。在大海中航行最怕的是失去方向,在股市裡遨遊最怕的便是失去自我。每個人的投資投機方法不一樣,這個世界沒有一勞永逸的賺錢方法,每個人都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可靠的且長期有效的投資準則和方法,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投機之王,彼得林奇是最牛的基金經理,但是他們的方法可能都不一定適用於你。
老伊相信聽眾朋友們除了在我這聽書,也一定會觀看其它的財經節目,閱讀多種投資書籍,但老伊在這裡說一句肺腑之言:誰的東西都不要全信,取你可駕馭之精華,總結成體系,創造自己的理念,方能百戰不敗,切記!
利弗莫爾心情很不好,他破產了而且還欠了很多錢,虧錢從不讓他煩惱,一點也不會,但其他問題會。利弗莫爾仔細研究了這次災難的細節,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弄清了自己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方面犯了什麼錯誤。如果一個人想在證券市場有所作為,就必須先徹底了解自己,充分了解自己到底能犯多少個或多少種的錯誤,對他來說是一個漫長的學習之路。
利弗莫爾離開了紐約去了芝加哥,他籌到了一點本金,開始保守的交易。希望能夠慢慢的積累財富,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電報。這封電報來自盧修斯塔克,上面寫到迅速回紐約,有大人物要見你。
利弗莫爾跟這個人只能算是普通朋友,他沒理由根據一封電報來決定自己的去留,於是他打電話和塔克進行溝通,對方強烈地要求他儘快回來,並保證有驚喜!利弗莫爾覺得塔克沒有必要騙他,於是就回到了紐約。此時塔克在車站接他,告訴利弗莫爾威廉森與布朗公司的老闆要見他並會給予他金錢上的支持。
利弗莫爾見到威廉森與布朗公司的老闆丹尼爾威廉森,此人待人熱情並且十分紳士,他借給利弗莫爾2.5萬美元,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利弗莫爾在自己的券商進行交易,賠光了也沒有關係。
利弗莫爾沒有理由拒絕啊!還有這種好事!但他並不傻,不知道為什麼威廉森對他這麼好,對方又能得到什麼呢?威廉森說,很簡單,公司需要一個明星客戶。
這麼簡單?那麼利弗莫爾沒有理由拒絕啊!他當然只能接受。
那麼這個叫做丹尼爾威廉森的人真的只是需要一個明星客戶嗎?他到底有什麼目的?利弗莫爾又會經歷些什麼呢?我們下期再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