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好的那個人看齊」——記全國優秀教師、長理交通學院龍科軍...

2021-01-08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28日訊(通訊員 朱開瓊 李瀟玲)今年,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龍科軍教授獲評「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消息傳來,師生們紛紛向龍老師表示祝賀。有人要龍科軍分享經驗,他笑道:「向最好的那個人看齊,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你就能夠變得優秀。」

心氣壯,謂己能

龍科軍對「教師」身份的認識,是從他大學畢業留校任教後才深刻起來的。

上世紀80年代初,龍科軍在農村念小學。由於物質條件匱乏,教育資源稀缺,他的老師有的是村裡初高中學歷的知識分子,也大多是他的鄰居或親戚。

1996年,成績優異的龍科軍本科畢業留在長沙理工大學任教。但是任職前幾年,他卻並沒有機會登上講臺。根據學校安排,新進教師必須跟「老教師」助教一年通過考核之後才能為本科生上課,這讓他有些沮喪:自己並不比別人差,為什麼不能上講臺?

第二年,龍科軍第一次被教研室分配教學任務,而且是給繼續教育學院的學生上課,這對當時的他來說已經是機會難得。當然第一次上課的體驗有些「狼狽」, 「緊張!那是一種對自己的不確定、不自信。」課前辛辛苦苦備課和臺詞設計,一到課堂上完全忘記,他是硬著頭皮上完的第一堂課,「我很緊張,估計我的臉都紅到脖子上了。」他說,第一次上課的感覺他會記一輩子。

在不斷的學習、實踐的過程中,龍科軍遇見了對他影響至深的三位老師:長沙理工大學的鄭健龍院士、李宇峙教授和同濟大學楊曉光教授。

在鄭健龍院士身上,龍科軍學習到了嚴謹求真、追求卓越的治學精神;在李宇峙教授身上,他體會到了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而楊曉光教授,則讓他明白了做人做事,都要自信不服輸。他將三位老師對他的影響總結為兩個字:「心氣」。「這是一種追求極致、追求卓越、積極向上的精神。」他解釋說。

心氣壯,謂己能。龍科軍相信自己能站穩講臺。

面對工科的專業課中規範多、內容枯燥的難題,剛畢業留校的他不僅跟著有經驗的老教師學上課經驗,還參與了很多橫向項目。「作為工科專業教師,如果都不知道工程是什麼樣子,是很可怕的。可以試想一下,教師脫離實際在課堂上去空談,如何教學生真正的知識?」

做項目,不是簡單的坐在辦公室裡對著電腦關起門來搞研究、設計,還需要跑現場。龍科軍身上有著年青人「不服輸」的勁,長沙繞城高速工程勘測中,他跟在現場搞勘察、搞測量;長沙機場道路的設計項目,他跟著老教師在十幾公裡的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在沿途必經的山坡上爬上爬下,鋪蓆子睡在附近農民家的地上……「只有真正參與到項目中,你才知道工程是什麼。」

在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的現在,龍科軍表示自己上課時仍會「緊張」,「這種緊張不同於第一次上臺的不確定、不自信,而是一種對課堂的敬畏與尊重,希望既讓學生滿意也能讓自己滿意。」

讓自己做得更好

雖然上課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龍科軍並沒有滿足。他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在同濟大學讀博期間,龍科軍參與了不少交通規劃與設計項目,發現國內比較有實力的交通設計團隊,主要集中在上海、廣州等沿海城市。特別是2008年,長沙市政府專門邀請了同濟大學的設計團隊而非本土的設計團隊來解決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

這件事讓龍科軍深受觸動。於是,他在學校交通工程專業首次開出《交通設計》課程,來鍛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科學技術難題的能力。「楊曉光老師曾說過,『你搞不定一個交叉口,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交通工程師』。確實如此,道路交通擁堵往往是交叉口,所以,我開這個課就是希望學生通過對具體交通問題進行研究,成為一個合格的交通工程師。」

因此,身為班主任的龍科軍經常帶學生們參與做些「小項目」。他把班上的三十幾個人,每五六人為一組,並不要求大家做複雜的東西,而是僅僅從現實中簡單的現象入手,去思考與交通有關的問題。

有學生聯想到高速公路上的清潔工人,認為他們的工作環境很危險,對此提出做一個「高大上」非常複雜的系統的設想,沒想到卻被龍科軍不看好,建議他們應該考慮到可行性,要從小的入手,哪怕是改裝清潔工身上的一件制服也好。

「我們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司空見慣,貌似對它們很清楚,事實上未必。」龍科軍說,「特別是大學生應該從其中一點點去探索,去探索問題的本質。」

隨後,龍科軍又開出了《交通工程前沿講座》課程,引導學生從新的維度、深的層次去分析同樣的問題,梳理不同課程之間的邏輯關係;自編《交通工程實驗指導書》等相關教材在出版社公開出版,較好地滿足了教學需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圍繞學生實踐能力培育主題,運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構建了交通工程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提出了本科生「可持續競爭力」培養目標和路徑,並以此修訂了學校交通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直向最好的那個人看齊,正是龍科軍不斷走向優秀的原因。「其實我很多地方也沒有做到,但總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 從教23年來,他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科技競賽指導獎4項,參與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4項,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發表論文70餘篇……

「讓孩子們少走點彎路」

曾經參與過的項目,都成了龍科軍上課時分享給學生的素材;生活中我們司空見慣的許多問題,也成了他課堂上「隨處可見」的案例。

某天上下班,看見公交站出現了一些細節問題,就隨手拍下來在課堂上跟學生分享討論;又或者某天上下班,經過某塊標誌牌,發現字數太多不符合標準,設置得不合理,他也會搬上課堂……「交通問題太過複雜,我們要從點滴著手,逐步培養對交通問題更深的理解,掌握其中的本質和機理。」龍科軍經常這樣告訴學生。

受到他這種理念的影響,他的學生把目光更多的關注在解決身邊的具體問題上。

去年,學校2015級陳旭亮同學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交通科技大賽,他們團隊研究的問題是關於輔助兒童等弱勢群體進行公共運輸出行的智能公交卡。靈感來源很簡單:龍老師的孩子在一次放學回家時坐錯了公交車。

孩子年齡小,城市公交線路複雜,偶爾坐錯是常事。在哪裡上的站?線路脫離了目的地多少?如何讓他們覺察到線路錯了?已經錯了的情況如何補救?龍科軍就這樣從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的問題入手,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做出了這個項目,獲得了全國二等獎,並且申請了專利。

但龍科軍不希望同學們為了科研而科研,「哪怕做科研,也別搞得那麼複雜。」

2016級交通工程專業的秦少敏同學團隊參加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時,為了體現專業性,他們便使用一些專業術語來包裝自己。龍科軍卻指出,就算是做學術,也是要把自己的理論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不要為了專業而專業」。秦少敏很驚訝:「在我的印象中,專業老師說的話專業性都特別強,但他對我們的要求反而是簡單化,讓我們的描述不要晦澀,直接、明白。」

龍科軍對學生科研上要求化繁為簡,但在給學生上課、參加比賽、做項目上卻認真而嚴謹。

陳旭亮對此深有體會:「龍老師是一個很嚴謹的一個人,無論是學術上、教學上和生活上都是如此。」在他們的參賽項目寫專利申請說明書的時候,龍科軍會一字一句面對面地進行修改,指導他們怎樣把每句話凝縮;在設定項目實現的功能的時候,龍科軍會根據調查結果,考慮實際情況設定每項實現的功能;在比賽前夕,龍科軍即使是剛剛出差回來,也要幫他們把每一頁ppt以及演講稿整體過一遍。「通過和龍老師的相處,讓我明白了做事要腳踏實地和認真嚴謹,很幸運能遇到龍老師。」

這種腳踏實地和認真嚴謹深深地影響了學生。龍科軍的學生中,有受到習近平主席親切接見的貴州智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桂林,長安大學「長安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路慶昌教授,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許項東教授等。

很多人認為龍科軍善於挖掘學生的潛力,他自己卻不這麼看,「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看你能不能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通過自己的一點微薄的影響,讓孩子們少走點彎路。」

[責編:劉宇慧]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以榜樣為鏡 向模範看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事跡在甘肅省...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12月3日,張小娟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2月7日,張小娟被追授為「全省先進工作者」。今後,我們會繼續以張小娟同志為榜樣,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埋頭苦幹、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把對黨的忠誠融入為人民服務之中,把人生追求融入水利發展之中。」省水利廳幫扶辦副主任鄭熙說。省水利廳作為幫扶舟曲縣省直組長單位,舉行了張小娟事跡報告會,組織省直和中央在甘幫扶舟曲單位開展了向張小娟同志學習的系列活動。
  • 淄博市技師學院教師在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上榮獲四個一等獎
    11月19日至21日,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決賽在浙江杭州舉行。淄博市技師學院6名教師代表山東省參加比賽,榮獲機械類、信息類、交通類、財經商貿類4個項目一等獎,電工電子類、公共類2個項目二等獎。
  • 向他們看齊!華師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來啦!
    陳菲曾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推免學分績排名專業第一,綜合排名專業第一,參與清華、北大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院校夏令營,並取得清華、上交、南開優秀營員。陳菲綜合能力突出,攻讀英語專業雙學位,參與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得特等獎提名,為華師參賽史上最好成績。
  • 記射洪中學優秀英語教師曾亞玲
    記射洪中學優秀英語教師曾亞玲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優秀的人更向優秀看齊
    「博君一肖」更是被人經常提起,有王一博,就有肖戰;有肖戰,就有王一博。但是,在大火的背後,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和奮鬥。參加過綜藝,演過配角,當過設計師。所以的苦,都堅定的抗了下來。仿佛無論是什麼,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他會舞蹈,但是,在23歲才接觸。23歲,是年華正好,歲月如歌的年紀,但是對於舞蹈來說,太晚了。儘管如此,肖戰還是堅持了下來,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就要堅持下去。
  • 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MBA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佳績
    12月13日,2020「光明優倍」杯第十八屆中國MBA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安泰樓拉開戰幕。經過各分賽區等多輪鏖戰,全國各大高校以絕對實力勝出的17支MBA精英隊伍,集聚於此,比拼較量。
  • 華南農業大學召開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盧永根同志先進事跡...
    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盧永根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8月12日,盧永根因病醫治無效逝世,生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為引導華南農業大學全校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以先進模範為鏡,向先進典型看齊,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12月17日華南農業大學召開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盧永根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
  • 致敬了不起的她|李玲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姐妹們,向榜樣看齊~
    致敬了不起的她|李玲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姐妹們,向榜樣看齊~ 2020-11-2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全國先進工作者、運城中學化學高級教師牛江麗
    丹心一片映初心——記全國先進工作者、運城中學化學高級教師牛江麗記者 李宏偉她是學生身邊親切的「老班」,她是孩子眼中可愛的「牛姐」「牛媽」,她是師生心中「可學可親可敬」的好老師,她自詡為「老黃牛」……她就是運城中學化學高級教師牛江麗
  • 豪華教師隊伍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的新生第一課
    為幫助大一新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引導大家科學規劃大學生涯,明確前進目標,養成良好習慣,切實有效幫助每一位同學贏在起跑線上,10月15日晚6點,重慶交通職業學院100餘名來自北大、清華、浙大、上海交大、同濟、復旦、哈工大等「985」,「211」高校的青年教師在運動場上為全體2020級的新生們上了一堂走心的「第一課」,為新同學送上寄語。
  • 上海師大人文學院青年教師摘得全國詩詞講解大賽最高獎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姚華榮獲全國大學組一等獎。據了解,該大賽於今年6月初開賽,全國共計4000餘名教師參加。作為教育部「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系列賽事之一,比賽以葉嘉瑩先生的號「迦陵」冠名,是近年來唯一針對大中小學教師群體的專業詩詞教學國家級賽事。
  • 濰坊學院經管學院全體教師收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
    魯網10月13日訊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激發教師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10月8日下午,濰坊學院經管學院全體教師收看了《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信仰的力量》。  張桂梅,全國優秀教師,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 向成都寬窄巷子看齊!石家莊民族路步行街進入全國試點
    向成都寬窄巷子看齊!石家莊民族路步行街進入全國試點 2020-07-28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廖映輝:強化看齊意識 鑄就硬核黨格
    近日,中共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樹立看齊意識是堅守初心的一個重要的敲門磚,對於我們年輕幹部來說,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都要時刻向黨中央看齊,向優秀先進看齊,向高標準嚴要求看齊,才能鑄就忠誠乾淨擔當的硬核黨格。看齊源自忠誠,始終保持「我是誰」的清醒。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信念如磐,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啃最硬的「骨頭」、攻最難的「山頭」,堅定地站在反分裂鬥爭一線。
  •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和軟體學院2019年全國優秀大學生...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和軟體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旨在展示復旦大學計算機學科的科研實力,加強同相關院校的學術交流,考察、招收高水平的本科生到復旦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此次活動分兩批在復旦大學張江校區舉行,第一批在2019年7月10~12日,為期3天;第二批在2019年9月16~20日之間,為期2天,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交通運輸部代表團
    12月10日晚,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交通運輸部代表團全體成員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的賀信精神,大家一致認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做好交通運輸行業技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 福建省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名單來了!晉江26人上榜
    據福建省教育廳網站消息,3日,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關於表彰福建省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授予林萍等727人「福建省優秀教師」,授予廖素娟等121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全國最優秀的幾所民族類大學,不僅美女如雲,還有網紅食堂
    大學的種類很多,在這麼多類型的大學裡,一種大學總是被大家忽視,它是民族類的大學,對於漢族來說,這些民族大學偏離了志願,但是,這些大學能更好地傳承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民族間的交流,在其中體會其他民族的風土人情,了解他們的文化傳統,介紹這些全國最好的民族大學,其中不僅有很多漂亮的人,還有網紅餐廳,為了各個地區的風俗
  • 我校教師參加全國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
    12月5日至6日,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全國日語筆譯口譯教學研討會暨2020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我校外國語學院MTI碩士生導師李國棟副教授應邀出席會議,主持口譯教學工作坊,並在分論壇發言,介紹西安交大MTI日語口譯專業的經驗。
  • 關於舉辦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第四屆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雲端...
    為搭建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學習交流的平臺,選拔優秀學生來我院學習深造,學院將於2020年7月22日-24日舉辦第四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通過「雲宣講」「雲講座」「雲參觀」「雲考核」等方式,介紹大連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培養條件以及學科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問題,並就學生關心的推薦免試等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歡迎優秀青年學子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