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學:一張來自太空國際空間站的特殊獎狀

2021-01-08 墨香人生1201

12月26日,江蘇省南通中學學生社團——業餘無線電臺收到來自國際空間站(ISS)業餘無線電臺ARISS(Amateur Radio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SSTV(慢掃描電視Slow-scan television)認證獎狀。此項活動是為了慶祝ARISS在國際空間站連續運行20周年而舉辦的。

ARISS SSTV 認證獎狀

ARISS成立於1996年,國際空間站(ISS)上的活動始於2000年,空間機構包括:美國宇航局、俄羅斯宇宙航空航天局、歐空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空局以及參與該計劃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IARU)下屬的AMSA組織。20年前的11月13日,利用國際空間站上的HAM電臺與來自俄羅斯和美國的地面站進行了首次業餘無線電聯繫測試。

NASA標誌

ISS標誌

ARISS標誌

通中業餘無線電臺標誌

ARISS與學校的第一次成功接觸是在2000年12月21日,經過20年的持續運作,ARISS志願者進行了許多業餘無線電實驗包括:無線電語音轉發器、數字APRS中繼器、業餘無線電衛星、SSTV圖像、ARIS活動獎,以及與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的直接音頻和數字視頻聯繫。目前世界各地有1300多所學校使用呼號與ARISS進行聯通。

通中無線電社團設備

通中業餘無線電社團執照

江蘇省南通中學業餘無線電社團和衛星社團成立於2019年,是通中近百個學生社團之一。目前,社團骨幹成員已逾20多人。集體臺呼號:BD4TNZ,社團指導老師孟小兵(BD4RUM)。每周五中午是社團定期開展活動的時間。

社團活動場景

經過一年多的活動開展,在孟老師的指導下,通中業餘無線電社團的成員們已經初步掌握UV段、短波、CW、SSTV通聯技術、衛星自動跟蹤技術、偶極天線和八木天線等天線製作技術,學會通過郵件和ARISS進行業務聯繫,接受國際空間站的SSTV圖像等。

社團接受來自國際空站的SSTV圖像

社團與國際空間站ISS進行郵件往來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講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社團老師孟小兵在收到SSTV獎狀後,難抑心中的激動之情。他說:「開展無線電社團活動,最大收穫是激發了通中學子們對太空探求的好奇心!只有保持好這顆好奇心,才能逐漸孕育他們的科學素養,才能在對太空宇宙探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領導專家指導無線電社團工作

江蘇省南通中學無線電社團歡迎全世界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聯通!BD4TNZ:73!

來源:江蘇省南通中學

圖文:孟小兵 蔣衛星

相關焦點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阿迪達斯和國際空間站合作,運動鞋將迎首次太空測試
    記者 | 羅盈盈在足球之後,阿迪達斯還準備將鞋子帶去太空。11月5日,阿迪達斯宣布與國際空間站(ISS)美國國家實驗室進行長期合作。這家運動品牌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此舉是為了「探索產品創新、人類運動表現及可持續性方面的突破」。
  •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往國際空間站,拍攝第一部太空電影
    去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宣布,該機構將與好萊塢動作電影演員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合作,在國際空間站(ISS)拍攝電影。
  • 英科學雜誌DIY國際空間站模型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近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開始著手建造「國際空間站」,原來該雜誌工作人員在美國內華達州洛杉磯市比洛奇航空中心的幫助下,DIY建造了一個微觀國際空間站,這個模型的體積比例僅是原型的三十分之一。
  • 國際空間站首臺太空冰箱了解一下
    地球上的普通冰箱的背面也很熱,我們不能在太空中這樣做。在微重力環境下,熱空氣不會上升;它保持靜止,會導致物體過熱,所以你必須用其他方法來消除熱量。國際空間站有一個水冷卻系統,我們將利用它直接排放廢熱並保持系統冷卻。」到目前為止,美國宇航局僱用了其中八個單位。
  • 太空漂浮十幾年,國際空間站的氧氣到底從何而來?為什麼耗不盡呢
    作為進入太空的第一步,自從對接開始以來,國際空間站已經建造了大概有十年的時間了。好多科學家也都在那裡邊生活過一段時間,那麼空間站有氧氣嗎?這些氧氣又是從何而來呢?雖然現在的國際空間站目前是一個科學研究平臺,但它也是一個比較很小的生態環境系統,它的目的是模擬人類在太空中遇到的問題。為了建設一個社會和人類居住的太空城市,氧氣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所以氧氣的問題就成了大家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有些人認為可以從地球上運過去,但是這有點不太現實。
  • 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
    太空服智能皮膚紡織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織物樣品將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彈性測試;可能的應用包括宇宙塵埃探測器或太空服智能皮膚。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人員團隊已將一組被動式智能織物樣品發送到國際空間站,為期一年,以幫助確定這些織物在低地球軌道上的生存狀況。本月初,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各種高科技面料的樣品,其中一些帶有嵌入式傳感器或電子產品。
  •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入國際空間站
    SpaceX今年將把湯姆·克魯斯送入國際空間站 時間:2021-01-06 21:19:07 來源:衛星與網絡微信公眾號
  • 當日式炸雞塊變身「太空炸雞塊」 日本太空人把它帶到了國際空間站
    羅森公司開發的「太空炸雞塊」人民網東京11月17日電 日本時間11月16日上午9點27分,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乘坐的「龍」(Crew Dragon)飛船發射升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野口太空人將在國際空間站(ISS)停留約半年。如何能讓長期停留在空間站的日本太空人享用到日本美食以緩解壓力?「太空日本食品」應運而生。據日本媒體報導,由羅森公司開發的「太空炸雞塊」此次出現在被野口太空人帶到宇宙空間站的食品中。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沒有氧氣?原因很簡單
    項目xxx-001登月被譽為人類太空史上最偉大的項目,沒有人事實上,在人類航天史上,還有一項航天活動可以與阿波羅登月項目相媲美,但鮮為人知。這航天工程是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空間實驗室,運行在靠近地球的軌道上。距離的地面大約400公裡。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休斯敦11月17日電 美東時間11月16日晚11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經過逾兩小時的艙內壓力檢測,本次任務的4名太空人於美東時間11月17日凌晨1時40分進入國際空間站。這是SpaceX為美國宇航局(NASA)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據外媒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11時許,在經歷了27個小時飛行後,搭載4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圖為飛船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
  • NASA回顧2020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關鍵實驗
    NASA回顧2020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關鍵實驗2021-01-05 11:1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任何時候,國際空間站上都有幾十項實驗正在進行。隨著2020年的完結,美國航天局談到了其中的一些實驗。
  • 單眼8K 30FPS,VR影片「太空探索者:ISS體驗」帶你走入國際空間站
    Felix & Paul工作室在國際空間站內部和外部設置了多個VR攝像機進行內容拍攝,內容涵蓋了國際空間站內外的運行,包括SpaceX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的首次對接過程。受影片面向觀眾影響,影片內容可能會稍有差異,但都是根據同樣的片源製作完成,根據Lajeunesse介紹,太空捕獲的視頻格式均為「每隻眼8K,30幀每秒」。 得益於源片完全通過VR攝像機拍攝,Felix & Paul可以很好的進行內容的後期製作,這對於無法派遣專業攝影師前往空間站的Felix & Paul工作室十分重要,因為VR鏡頭將完全由太空人進行操作拍攝。
  • 太空旅行要緩緩!國際空間站蠕蟲研究顯示低重力會改變基因 尤其是...
    一項對國際空間站上蠕蟲的研究顯示,太空的低重力改變了我們的基因,為未來的載人任務創造了潛在的阻礙。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讓蠕蟲在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空間站上進行實驗,以研究重力對DNA的影響。
  • 儲能科技前沿:金屬氫電池被用於國際空間站和哈勃太空望遠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EnerVenue公司致力於改造類似國際空間站使用的鎳氫電池的金屬氫技術(如圖)。這種金屬氫電池被用於國際空間站和哈勃太空望遠鏡。公司執行長Jorg Heinemann曾在鋅溴液流電池公司Primus Power任首席商務官。他表示,為了讓這項太空時代技術落地,公司將軌道上使用的鎳氫電池的原理應用於低成本材料設備並已募資1200萬美元。
  • 奇異物質:國際空間站的新成員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作者:王茸校對:楊伯順 王婧彧 張硯斌 張宇辰美編:崔鬱後臺:庫特莉亞芙卡、李子琦奇異物質:國際空間站的新成員
  • 新冠藥物太空試驗!SpaceX龍飛船攜Covid-19實驗藥物飛向空間站
    【新智元導讀】昨日北京時間凌晨,SpaceX再次發射載貨火箭至國際空間站。此次發射使用的是此前載人航天所使用的「Dragon 2」太空艙。SpaceX棄用老版「Dragon」太空艙,以後將使用「Dragon 2」載物又載人。此次載物任務不僅為空間站帶來了新的實驗任務,還為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帶來了「饕餮大餐」!
  • 國際空間站發生了什麼?
    國際空間站發生了什麼?國際空間站是在地球之外太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這裡的太空人來自於不同的國家,為了自身的安全保證,每一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最多會有半年的時間,在半年後他們會返回地球進行調整,其他的太空人替補,這是因為長時間的生活在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會讓身體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肌肉萎縮,新陳代謝紊亂等等。
  • 參賽者將在真人秀中爭奪國際空間站之旅 將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
    據Deadline報導,目前美國有一檔真人秀比賽節目正在籌備中,將以2023年前往國際空間站為大獎。報導稱,這檔節目背後的製作公司將被稱為「太空英雄」,已經預訂了一個將於2023年前往國際空間站的SpaceX載人龍飛船的座位,並將把它作為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人的獎勵,他們可以是「來自任何背景、對太空探索有著深切熱愛的普通人」。據Deadline報導,這次比賽將模仿太空人訓練項目,包括身體上的挑戰,以及拼圖和解決問題的任務,還有情感上的挑戰場景。
  • 國際空間站上的奇異物質
    本周《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Earth-orbiting research lab報告了在國際空間站上產生的第五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