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普通的衣物,格子襯衫本身無所謂美醜,如今很多人覺得它醜無非是它實在太爛大街了,除此之外它還代表著一種很懶惰的、隨便的生活哲學,一種得過且過不修邊幅的直男癌審美。
傳說,中文網際網路上有三大殺器:處女座、五仁月餅和格子襯衫,只要集齊它們就就可以破碎山河撕裂人倫混一宇內縱橫四海。
不開玩笑,在網上,格子襯衫的形象大概跟處女座和五仁月餅一樣,經年累月地承受著嘲諷與鄙夷。問題來了,格子襯衫這種街衣級別的服飾怎麼就討人厭了?是因為醜嗎?
格子襯衫的起源
格子襯衫上的格子(tartan)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英語字典裡,tartan這個詞是所有蘇格蘭格子呢的統稱。在16世紀,Tartan是蘇格蘭氏族的象徵;1746年,格子呢成為英格蘭軍隊的專用布料。
20世紀初的美國淘金熱,讓格子襯衫流行了起來。在那個洛克菲勒統治的年代,人們提起時尚時,大多會想到《了不起的蓋茨比》裡女孩們的長手套、羽毛頭飾、綴滿流蘇的cocktail dress和華燈初上的長島。與光鮮亮麗、象徵資產階級財富的high fashion相比,格子襯衫在這裡是一種徹頭徹尾的鄉村style。
眾所周知,襯衫是男式正裝的標配之一,純色、質地優良、乾淨筆挺的襯衫是西裝禮服的最佳搭檔。格子襯衫則不然,它過於繁複的色彩和並不挺拔的面料與西裝馬甲還有燕尾服的畫風格格不入。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牛仔褲就像是格子襯衫的真命天子,失落於上流社會的格子襯衫終於煥發了生命之火,希望之光。牛仔褲配格子襯衫,勞動之選。似乎每個這麼穿的人都應該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裡,用割草機做背景才不顯得違和。於是,格子襯衫身上這股被牛仔褲勾勒出來的反資產階級屬性,讓它在日後受到許多反權威人士的歡迎。
將格子襯衫從鄉村Style變成時尚的就是這些反權威人士:性手槍(Sex Pistols)主唱約翰尼·萊頓(Johnny Rotten)穿著格子襯衫撕碎了「天佑女王」的旗幟和柴契爾夫人的宣傳畫;科特·柯本(Kurt Cobain)穿著格子襯衫在舞臺上撕心裂肺地質問這個冷漠的世界。
被搖滾明星穿過之後,格子襯衫迎來了它的全盛時期。在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搖滾青年們都在孜孜不倦地複製柯本格子襯衫+牛仔褲+Converse帆布鞋的搭配。那個年代,格子襯衫確實是一種時髦的存在。
格子襯衫是怎樣變醜的
由盛轉衰是所有事物發展的規律,格子襯衫也不例外。格子襯衫確實有許多可取之處:它價格親民,搭配簡單,面料柔軟,功能實用。穿格子襯衫不會讓人感到拘謹,時不時地還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大學男生一般的活力。當穿格子襯衫的人是木村拓哉和吳彥祖的時候,它青春四射;當穿格子襯衫的人是科特·柯本的時候,它桀驁不馴。悲劇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木村拓哉。
物以稀為貴,一旦爛大街了離被人們嫌棄也就不遠了。格子襯衫就是這樣,它是全世界人們穿得最多也吐槽得最多的一種服飾。潮流難以捉摸,恨不得一天一換,而當人人都穿著格子襯衫的時候,它也不再具有一開始流行時的活力和不羈——它開始變得無趣、平庸,甚至令人生厭。一言以蔽之:格子襯衫本不醜,穿得人太多,就變醜了。
由於成長環境和早期教育中對於審美情趣培養的缺失,許多中國男性在衣飾搭配上都會有一種一籌莫展的無助感。男士正裝的搭配法則複雜如公式,時髦的標杆更是難以拿捏。對這些人來說,格子襯衫成了萬能的存在:它不會讓人覺得邋遢,它容易搭配,又有許多圖案可供選擇,而且不需要精心呵護,容易打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格子襯衫作為日常穿著。
自從程式設計師變成了程序猿,格子稱衫就成為了穿搭界的BUG,修也修不好改也改不掉。而社交網絡上出現的「黑(以IT男為典型代表的)理工男之風」又把格子襯衫往萬劫不復的深淵裡推了一把。
現實場景裡,IT男和格子襯衫確實投緣:他們的工作重點在於收拾好那一串串一行行的代碼,精通C語言的他們日常工作中並不涉及太多的人際交流,形象優雅與否並不決定他們工作的好壞成敗,沒有了鑽研穿搭的現實需求,格子襯衫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天選之衣(比較諷刺的是,在我國即便是以人際交流為工作基礎的群體,比如保險經紀和房產中介,他們的著裝依然令人感到捉急)——格子襯衫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它確實不時髦,卻能讓不知穿什麼的你看上去不那麼糟糕。
有意思的是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歐美的「極客」和日本的「御宅族」也對格子襯衫偏愛有加,各種美劇、電影中的「極客」和「Otaku」 們對格子襯衫的鐘愛讓「理工男穿格子襯衫」的刻板成見更加深入人心。
網友們嘲笑理工男和碼農(程式設計師/IT男),笑他們的木訥呆板,笑他們的宅和單身,當然,也笑他們身上的格子襯衫。
除了現在流行的「直男癌」這個因素,絕大多數時候理工男和碼農被黑,也是因為他們的穿著打扮被黑,大概每一個知曉「程序猿」這個詞的人都能腦補出這樣一個形象:運動鞋+牛仔褲+格子襯衫/衝鋒衣+雙肩背包。甚至「直男癌」這個詞本身就包含著相當程度的對穿著品味糟糕的鄙夷。
在他們被集體開涮時,鮮有人為這個群體正名。活躍在微博、知乎上的大多數理工男和碼農們不僅不以為忤,反而快樂地跟著自黑起來,在自黑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幽默,以至於也沒有人認為黑格子襯衫有什麼不妥。他們似乎是想在群嘲中為自己尋找藉口:你看,我是碼農嘛,我怎麼可能知道怎麼打扮呢。
如此這般,格子襯衫穿在他們身上,和穿在木村拓哉身上自然是兩碼事。所以,格子襯衫真的醜嗎?衣服本身無所謂醜無所謂美,主要看是誰穿、怎麼穿:
要緊的是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選擇將格子襯衫+牛仔褲的搭配進行到底:上半身代表著一種「不知道穿什麼」的無奈,下半身代表著一種「隨便穿什麼」的無所謂,合在一起便是一種有些無賴的自暴自棄和懶惰。醜到我們也正是格子襯衫流露出的惰性:我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格子襯衫為我代言。
這麼一來,格子襯衫也就再也好看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