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孩整容後辦護照 被要求證明「你就是你」
近日,隨著疫情好轉,陳女士準備出國辦事,沒想到在辦護照時,工作人員告知其本人容貌與身份證上形象不符,需換領身份證後才能為其辦理護照。
陳女士到了派出所,工作人員拿著身份證瞧了半天,也無法確定就是同一人:身份證上的女士,單眼皮,臉上有痣,站在眼前這位女士,臉上的痣沒了,妥妥的雙眼皮。
這真是一個人?
陳女士整形後和自己證件上的照片差異較大。
可陳女士堅稱自己和身份證上的有痣單眼皮女士就是一個人。還如假包換!
工作人員問,你整容了吧?
陳女士愣了,你怎麼知道?
半年前,陳女士的確曾做過臉部除痣、雙眼皮手術。
手術後,陳女士「煥然一新」,但工作人員告訴她,要想換身份證,得去動手術的醫院開一個證明,證明「你就是你」。
離開派出所,陳女士匆匆趕到曾做手術的華美整形醫院開證明。
在醫生認真查看病歷記錄、確認手術是自己所做後,為陳女士開出了醫學證明。
來不及喘口氣,陳女士揣著證明又往派出所跑。她有些自嘲地說,沒想到變漂亮了還有『後遺症』。
醫院開具的整形醫學證明。
記者了解到,隨著人們對整形美容觀念的轉變,接受整容的女性日益增多,像陳女士這樣的情況也開始多了起來。支付寶識別不出人臉?出國辦護照時,被要求證明「你就是你」?……記者調查了解到,有的整形美容醫院,每月要開具60張左右這樣的證明。5月以來,一家整形醫院就接待了30多位像陳女士這樣臨時「抱佛腳」來開醫學證明的。
「還有一名大學生,趁沒開學做了磨骨手術,從大圓臉變成了鵝蛋臉,結果支付寶識別不出來,只能來開醫學證明。」華美整形醫院醫務院長彭方毅說。
10年前或更早些時候,整形手術是為改善疤痕或燒傷等,如今不少手術者則是錦上添花。粗略估計,來改善顏值的男女比約為1比9。相對應的是,來醫院開醫學證明的也以女性為主,年齡大多在18-35歲之間。
「面部的黑痣以及眼睛部分特徵,是人體面部最為顯著也是最重要的特徵。一旦這些特徵與警方人口系統的資料對比變化較大,就需要進行身份核實,而整容證明是最常見的核實身份方式。」 彭方毅提醒,做過如點痣、割雙眼皮等整容手術後,最好妥善保存好病歷及相關收費票據等。因為若需要來開手術證明,按規定,一定要當時的手術醫生才能開具,別的醫生一般情況下不得代替。
最好的是整容手術後就開出醫學證明並及時換身份證,以免證到用時方恨遲。
公安機關提醒:對於進行過整容手術的市民,需要更換身份證時,應攜帶個人戶口本、原身份證、合法整容機構所開整容手術證明、整容手術前後對比照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進行諮詢。
若市民整容前後相貌變化太大、判若兩人,術前又未做記備案,公安機關可能會要求其關係網內的機構或人員作為身份證明人,並且出具相關證明資料,來證明整容後的辦證人就是本人。之後,公安機關經過多方核實後,待市民將所需手續收集齊全後,再為其更換身份證。(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