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 到底去哪裡了?

2020-12-26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舊衣物回收箱,一種已經在如皋城區存在了五年之久的公益便民設施。記者走訪了解到,自從我市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後,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這對衣櫃爆棚的市民來說,舊衣環保處理與愛心捐贈可以同時實現了。但也有人疑問:捐到回收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裡?

市民心聲

認可與質疑

「舊衣物回收箱」大約一米多高,形似「小房子」,箱體上大多會寫有「公益」字樣,有的「舊衣物回收箱」的箱體上還會附簡短文字和圖片介紹回收項目內容,貼著收集舊物的類型,箱體投放單位的名稱、收運電話等信息。只要拉開箱體上方的蓋子,將舊衣物投入其中即可。

市區翡翠城小區就設置了這樣的舊衣物回收箱。「有些不穿了的衣物都是七八成新,扔了可惜,如果能送給有需要的人,我們也很開心。」對於舊衣物回收箱,居民胡阿姨以支持的態度。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王武華告訴記者,經常能看到居民往回收箱投放衣物,其中有不少還是新的。他對此表示支持的同時提出了疑惑,這些回收箱由誰設置,回收的衣物又是如何處理的?「舊衣物回收箱的想法和創意非常之妙,解決了舊衣物的出路,以己之長補人之短,為公益事業增添了新的歸集渠道,盡了微薄之力。」王武華同時表示,舊衣物回收箱的確解決了部分市民捐衣無門的難題,但是隨著舊衣物回收箱的設置數量、參與舊衣物回收工作的機構和組織的增加,居民越來越關心這些舊衣物從箱子裡最終會去哪裡。

金九華府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孫新建也有同樣的疑惑。「舊衣物回收箱在小區內投放時,手續比較簡單。」孫新建表示,但對於投放後的舊衣物回收工作如何運行,物業部門不會過問和幹涉,舊衣物回收箱應如何規劃投放點、舊衣物回收的流向由誰監管等,都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舊衣流向

公益與環保

根據舊衣物回收箱上留有的信息,記者聯繫到南通田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羽。據張曉羽介紹,自2015年9月開始,該公司陸續在我市多個有物業的小區設置舊衣物回收點,至今回收點超過200個。

據統計,南通田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每月的舊衣物總回收量約為1200公斤。根據各回收點的實際情況,公司安排回收人員每5至7天進小區收取一次,再集中運到如城街道紅星社區的一處舊衣倉庫進行分揀整理。其中符合捐贈標準的衣物經整理消毒後,捐獻給西藏、貴州、四川等地區的貧困人群,這部分佔20%左右。其餘的全部處理成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

「捐衣服是慈善行為,舊衣回收則是一種保護環境的公益行為。」張曉羽談舊衣物回收,更多的是談環保再生。他說,很多人對舊衣物回收存在偏見,認為舊衣物回收過去就應該捐獻給貧困地區有需要的人,用於資源再生就是盈利行為。張曉羽直言,他們是以商業化運作的手段,把舊衣物回收當作一個商業項目去運作。

舊衣物收回來之後面臨分揀、物流、清洗、消毒等成本難題。如果沒有收益的話,必然是走不下去的。而捐贈與受捐關係是供大於求,捐贈給貧困人群的舊衣物,未必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因此,舊衣物回收,既滿足了慈善捐助需求,又消化了城市垃圾中轉壓力,還用於資源再生利於環保,可謂一舉三得。

「舊衣物回收過來後,將按照可利用部分和不可利用部分進行分揀分類。對於可利用部分的衣物,進行清洗、消毒、整理後,捐助給有需要的困難群眾,並對接捐贈到山區或轄區外有需求的貧困地區;對於不可利用部分,將由具有專業資質的能源再生企業,進行化學處理分解,製成再生環保產品,用於項目回饋活動。」

張曉羽羅列了這幾年他們公司相繼開展的項目回饋活動,除了舊衣物捐贈,他們還將拖把、手套、環保袋等再生環保產品發放至小區,並從公司獲取的利潤中抽出一部分作為慈善基金,包括千裡之外的貴州、四川等山區希望小學,以及如皋當地的特殊教育學校、敬老院等,進行捐資捐物,承擔社會責任。

未來發展

監管與規範

如今,市面上投放舊衣物回收箱的機構和組織有很多,隨著舊衣物回收深入人心的同時,各方質疑聲也從未停止過。早前網絡上就曾爆料,有的舊衣物回收單位打著公益旗號獲取不當利益,褻瀆和消費公眾的愛心,這些單位將回收的衣物稍加處理之後便在二手市場售賣獲取不當利益,有的把無法處理的衣物直接扔進焚燒爐,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此外,舊衣物在流轉過程中,因為本身衛生及存放條件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各種病菌、寄生蟲等,資質不全的舊衣物回收機構未必會對衣物進行洗滌和消毒,因此這些舊衣物的衛生安全狀況堪憂。

據南通田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羽介紹,自啟動舊衣物回收項目以來,他們公司就和如皋當地公益組織青草社對接,籤下協議,明確責任。根據協議,南通田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除了必須堅持做公益之外,還必須做到「不得將回收的舊衣物轉手、倒賣流入二手衣物交易市場等」,否則,如皋青草社將與他們公司立即終止協議,並追究相關責任。

不過,協議終究只是一紙約定,舊衣物回收這個行業目前沒有「門檻」限制,行業內也沒有管理規範,監管處於空白狀態。舊衣物回收,這到底是公益,還是借公益慈善的名義去盈利?

記者認為,解除信任危機的關鍵是透明化,要讓市民隨時可以了解到回收機構的資質以及工作流程、舊衣去向,提升公益公信度。解除信任危機的根本在於平衡公益與盈利,從事公益項目取得的收入和公益本身的比例要合理,要嚴格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督。另外,所謂「眼見為實」,回收機構可以邀請市民代表到倉庫裡實地參觀、徵求建議,甚至可以跟蹤舊衣處理全流程,來提高人們對舊衣物回收最終去向的放心度和信任感。

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要發揮宣傳、監管與規範作用,必要時還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比如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推動公益事業發展,讓舊衣物回收成為真正環保的公益項目。□融媒體記者王俊 劉凱 喻軍軍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如皋市廣播電視臺)、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相關焦點

  • 你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到底去哪裡了?
    舊衣物回收箱,一種已經在如皋城區存在了五年之久的公益便民設施。記者走訪了解到,自從我市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後,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這對衣櫃爆棚的市民來說,舊衣環保處理與愛心捐贈可以同時實現了。但也有人疑問:捐到回收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裡?
  • 我捐到回收箱的舊衣服究竟到了哪裡?
    濱州12月3日訊 想把家中用不到的衣服捐出去,很多市民出門就把衣服送到小區的舊衣服回收箱。可是,你知道你捐出的衣服到底送到了哪裡?近日,濱州市民劉先生就撥打電話諮詢本報。帶著劉先生的疑問,記者採訪了三家進行舊衣服回收的機構。
  • 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你知道去哪了嗎?
    一些回收箱上寫有回收單位名稱和服務電話,另外一些既沒有回收單位,也沒有服務電話,箱體上除了「幫困扶貧 隨手公益」等公益口號外,只寫著「舊衣服回收箱」,以及要回收的物品種類。在武夷山市區的恆立小區,記者發現了一藍一綠兩個回收箱,綠色回收箱上只留有一個電話號碼,找不到任何相關單位信息。
  • 你捐到捐衣箱的衣服去了哪裡?真的有人穿嗎?
    採訪了幾位顧客,「我身上從上到下,一年四季都是(從這買的)。」「這裡便宜唄,打工的人不容易掙點錢。」「扔掉可惜」..顯然,顧客們認為二手店裡的二手衣物很實惠。工作人員會定期到北京各個社區的回收箱進行回收,一些有合作關係的社區、高校、企業也會舉辦捐衣活動。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舊衣服都能做到有效利用。收回來的舊衣服,需要經過分揀和嚴格消毒,八成新以上、沒有破損和汙漬的衣服,才會進入捐贈和售賣環節。
  • 徐州人,原來你家小區回收箱裡的舊衣物去了這裡……
    細心的市民發會發現眼下我市不少小區都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許多市民將不穿的衣物投放進去不僅解決了舊衣物存放的難題還希望給它「第二次生命」那麼這些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呢走進建國小區北門,不足百米的距離,記者看到放置了分屬3個不同機構的舊衣物回收箱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去哪兒了? 記者走訪發現有非工作人員拿走衣物
    原標題:你捐的舊衣服最後去哪兒了?本報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存在非工作人員拿走舊衣服的情況 近年來,五顏六色的舊衣回收箱遍布昆明很多小區。當把舊衣物放進回收箱後,你知道你捐的衣服去了哪裡嗎?它的使用率怎麼樣?近日,記者走訪了巡津街、慶豐街、新聞路、官渡區日新路的部分小區了解到,多個小區存在非工作人員拿走舊衣服的情況。同時,舊衣回收箱破爛、不衛生的情況也有發生。
  • 究竟舊衣物回收箱是不是騙人的?答案在這裡……
    哇,有了這個回收箱,不少網友覺得自己那些在衣櫃堆積的衣服終於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啦!但也有少數網友對這些舊衣物回收箱提出質疑:這個是什麼組織?監督單位是什麼?接聽電話的負責人聽了小編提出的幾個問題之後回應如下:欽州市益民新舊衣物接收捐贈服務中心於2018年經欽州市民政局審批成立並監管。他們的業務範圍是:接收新舊衣物轉捐贈困難群眾,開展公益活動。對於回收的舊衣物是要分揀的,經過處理之後送到貧困山區捐贈給貧困小學和貧困人士,一些過舊的、破損的衣服會打碎之後進行二次利用。
  • 你以為捐衣服就是獻愛心?舊衣到底該怎麼回收? | 閒置衣物攻略
    隨著購物方式的升級,剁手也忍不住要買買買的我們,一到換季,閒置的衣物就會倍增。去年「雙11」後,有位lohas的小編曾寫過快消服裝的「壽命」,留下了個問題,那些丟不下手、留著沒用的衣物到底該去哪兒?▲ 2017年8月18日,山東濟南某小區內的舊衣服回收箱,堆滿了居民捨棄的舊衣物。
  • 小區裡的「舊衣物回收箱」,衣服去哪了?有人靠這個年入百萬!
    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很多女的基本上一個月買兩身衣服,那麼不想穿,或者爛掉的衣服怎麼辦?送人又不合適,扔掉又太可惜,捐掉又不太了解捐贈流程,於是小區裡面便出現了「舊衣物回收箱」,那麼你們知道,你們放在舊衣物回收箱裡的衣服都去哪了嗎?
  • 你捐的舊衣服,最後都去哪兒了?
    回收的舊衣物並不是全都適合捐贈02就算一件舊衣服能夠殺出重圍進入捐贈渠道,也不意味著它之後必然出現在受捐人家中。進入回收箱後,它會發現周圍的東西和自己都不太一樣——不同來源的捐贈物品類繁雜,有時候還能發現舊書舊鞋等[4]。如果運氣不好,還可能和生活垃圾挨在一起。
  • 央視重磅曝光:「路邊捐衣箱」騙局!你捐贈的衣服到哪去了?
    ,然而真正的慈善捐衣箱卻進不了小區,因為沒錢交「租金」,而人家以盈利為目的的早已經打點好了「關係」。 跟據了解,這些個體購買的捐衣箱,一個箱子的售價大約是300—600元不等,然而通過捐衣箱去收回的捐贈衣物,可以賣到五六千一噸的價格,即便質量差點的也能賣到2000左右一噸。一個捐衣箱回收衣物的負責人稱,他每天大約可以回收兩噸的舊衣物,由此可見,這其中的利潤有多大!
  • 回收箱裡的舊衣物 都去哪兒了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回收的舊衣服   北京不少小區都設有舊衣回收箱,許多市民將過季或者再也不穿的衣物投放進去,以期給予舊物「第二次生命」。那麼您知道,這些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嗎?   部分捐贈舊衣   消毒後運往公益商店   小黃狗、一家衣善、鐺鐺一下……現如今在社區內能夠見到各種衣物回收箱,它們分屬於不同的機構或企業,北青報記者日前走訪了幾家負責回收廢舊衣物的公司。   8月3日早上,北青報記者跟隨北京同心互惠科貿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高世亮來到朝陽區幹楊樹甲16號南門口,這裡放置有兩個衣物募捐箱。
  • 舊衣回收箱的背後竟是一條不為人知的黑色產業鏈!你還敢捐嗎?
    然而實際情況是,舊衣服屬於幹垃圾,而且不能回收。因此許多人都不願意把自己的舊衣服給扔掉,這些衣服可能只是尺寸小了一點,又或是自己不喜歡了,它還沒達到「垃圾」的程度,大家都希望這些衣服能夠有更好的去處,於是乎[舊衣回收箱]應運而生。
  • 鄭州每月回收約500噸舊衣服 回收箱裡的舊衣服都去哪兒了?
    鄭州市一天能回收多少舊衣服?這些回收來的衣服,最後又都怎樣處理了呢?用於捐贈的舊衣服又有多少呢?  市民提問:  市民楊女士前段時間搬新家,她從衣櫃裡清出來不少舊衣服,有些還只上身一兩次,扔了可惜,但送人又送不出去。楊女士想起小區裡有織物回收箱,就一股腦地全投了進去。
  • 博白也有「舊衣物回收箱」啦,不要的衣物請投到這裡來!
    隨後,小編根據箱子上的聯繫電話,聯繫上了投放這些「愛心箱」的廣西依舊美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一名許姓負責人告訴小編,這些箱子是玉林市再生能源回收體系建設公益項目設置的回收舊物箱,旨在鼓勵市民「舊衣零拋棄,你我齊參與」。
  • 冰城舊衣物回收箱從雨後春筍到淡出視野
    生活報8月25日訊 近日,記者接到哈市付女士的電話,說希望能找到回收舊衣物的地方處理家中舊物。「記得幾年前,樓下舊衣物回收箱不少,得有六七種,現在想找卻沒有了,好不容易找到兩個也破敗不堪,也不知道能不能及時回收,反而不敢投放了。」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 家有閒置衣物怎麼辦?|舊衣物智能回收箱來了
    廢舊衣物是每個家庭都會產生的生活垃圾。隨著哈市垃圾分類的深入推行,廢舊衣物的回收換錢也越來越智能化、簡單化。記者從哈市城管部門獲悉,哈爾濱供銷物資集團公司利用「我來收」微信小程序採用智能回收箱線上、線下結合的途徑,讓市民家的廢舊衣物可實現「分類投放—獲得積分—兌換獎勵」的智能回收模式。「我來收」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其中線上部分,針對十公斤起的廢品,「我來收」回收人員可進行上門回收。市民可通過「我來收」小程序,直接預約下單。
  • 舊衣物投智能回收箱能換獎勵
    舊衣物回收箱。記者從城管部門獲悉,哈爾濱供銷物資集團公司利用「我來收」微信小程序採用智能回收箱線上、線下結合的途徑,讓市民家的廢舊衣物實現「分類投放—獲得積分—兌換獎勵」的智能回收模式。針對10公斤起的廢品,「我來收」回收人員可上門回收。市民可通過「我來收」小程序直接預約下單。如果居民家中廢舊衣服不足10公斤,可以把舊衣服自助投放到廢舊衣服回收箱裡。目前,「我來收」已在主城區投放了兩個舊衣物智能回收箱,還將陸續投放800個至1000個舊衣物智能回收箱,預計年可回收廢舊衣物10萬餘噸。
  • 我們捐的衣服,去哪了?
    大家是不是在自家小區或者學校看到不少舊衣回收箱?這些舊衣服回收大多都打著「愛心公益」的旗號,當我們把不穿的舊衣服放到回收箱中,大概這個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遠方困境中的陌生人燦爛的笑容,我們也本能地認為這些舊衣服會被送到貧困地區,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真相」。
  • 我們免費捐的舊衣服,成了倒買倒賣獲利的商品?
    這件衣服是在她去年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上發的,今年穿起來有點緊,於是她的媽媽在冬季到來前將這件衣服連同幾件舊衣服打包好,丟進了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裡。這樣的舊衣服回收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就像當年我們去買歐美的舊衣服一樣,這些舊衣服通過非洲人民,煥發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