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蔡英文搶奪文化總會 不要褻瀆中華文化

2021-01-13 中國臺灣網

  美國《星島日報》24日發表專文說,兩個月前,報端披露,蔡英文讓人轉告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自動辭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職務,她將於5月份召開文化會議,走馬上任文化會長之位;同時,下令綠營人士500人,加入這一文化組織為新會員,為她的高票當選造成優勢,以壯大她的聲威,為她保駕、護航。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筆者正在等待蔡英文這幕大戲,將如何登臺?不料,最近突傳,此會已開過,且傳出,蔡英文已經登上會長位置。據傳,蔡英文還說,她不明白臺灣文化到底是什麼?到底是區別於大陸的完全不同的文化,還是與大陸共享的中華文化?等等。

  蔡英文身為這個文化組織的會長,卻不明白臺灣與大陸文化的同異,實在有負於這個組織對她的期望,而她本人,在就職之前,究竟想了些什麼?是要抓住這個組織的權柄,予取予求,為她的「臺獨」政治服務?或是真正要大展宏圖,為中華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以造福海峽兩岸的人民?這是兩岸人民所共同需要了解的大前提。

  首先,從蔡英文上臺以來,在文化方面的表現來看,她擔任該職務是有一定的不相稱的因素存在的。很難想像,一個認「由」為「冉」,由、冉不分的人,對自己的姓氏筆劃都不敢認真的人,對中華文化會有什麼真切的認識和熱情,會有什麼措施或途徑向世人展現中華文化之美及其深邃的內涵。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蔡英文說她不明白臺灣文化到底是什麼?倒是出於她的過於「謙卑」。因為,蔡英文早已用她的實踐,有意識地將中華文化反其道而用之,以達到消解它的目的。

  比如,中華文化向來是主張「和為貴」的。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一時代的哲學家墨子也說「兼愛,非攻」;宋代的哲學家張載說:「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而蔡英文卻一向是迷信暴力理政的。

  在未當政以前,她一向以發動街頭暴力來蠱惑群眾。當政以後,她的第一要務,就是宣布前幾年以暴力進駐「立法院」和「行政院」,大搞打砸搶的「太陽花學運」的被起訴行為為合法。這明顯宣告,她及其僚屬是庇護暴力的。

  接著,她更是把加強「以武拒統」「以武拒和」作為她政策的基石來施政的。在她剛當選之日,就派遣親信吳某去華盛頓聯繫購買軍火之事。緊接著,又視察佳山、衡山等陸海空軍基地,並一再揚言要將2.5%的防務費提高到3%。

  直到最近,她還一再高喊,要自造飛機和潛艇。她和臺灣「國防部長」還叫囂要重複陳水扁的「決戰境外」,以飛彈襲擊大陸沿海城市及三峽大壩。

  她喪心病狂,沉溺於戰爭思維達於極致,甚至在軍演項目中,塞進了她如何乘黑鷹直升機逃跑的路線。凡此種種,使人懷疑,她究竟是「文化總會」還是「武化總會」的會長?

  再者,蔡英文還說,她擔任此職,還可以與她的新南向政策掛鈎。她的南進政策,是在TPP被川普封殺之後,臺灣經濟處於邊緣化之際,尋找出路的政策。但提出之後,將近一年,毫無進展,「南進辦公室」乏人問津,門可羅雀。走投無路的蔡英文,如今又以文化總會,來為她的南進搭橋鋪路,真令人有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之嘆!

  就客觀情勢來說,文化總會的使命,就是要以中華民族的「和為貴」「定於一」「天人合一」等觀念,來宣揚故國情懷。如:臺灣日據時代的詩人,總是把大陸當作故國來懷念的。我們可以讀到這樣的詩句:「眼底山河依舊在,胸中塊壘幾曾消。」「桃花閱盡國興亡,抵死花心終不變」「故土情猶戀,摩天志豈無」「都將一種興亡恨,寫出枝枝葉葉來」。

  而這些熱愛故土的文化人們,總以文藝團體的名稱,寄寓他們思念故國的情懷。如浪吟詩社、劍樓詩社、大同吟社、復旦吟社、臺灣文藝聯盟等等。因此,人為製造民族隔閡,撕裂族群關係,實在是一種反歷史主義的行為,必將受到歷史的唾棄。

相關焦點

  • 被蔡英文覬覦的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不會淪為臺獨工具?
    首先讓我們從臺灣的「中華文化總會」負責人劉兆玄說起。前天,這位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宣布將在本月下旬辭職。屆時,他將徹底遠離綠營對他「戀棧權位」的攻擊。 「中華文化總會」最近正處於輿論風口:劉兆玄一定要做滿任期,而綠營則忍不住想佔位子,於是600多個申請當會長的表格湧了進來,其中還包括蔡英文的申請表。
  • 讓世界感受中華文化,中國朱子文化交流中心落地廈門
    如今,中國朱子學會聯合熹茗集團在廈門設立中國朱子文化交流中心,希冀合力打造一個研究交流普及朱子學的全新平臺、傳播朱子文化與中華茶文化的文化之窗,今後將通過開展形式多樣、高質量的相關活動,進一步助推朱子文化與茶文化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 簡直就是對可樂文化的褻瀆!
    當然,這裡也要提醒各位小夥伴,大家要注意保暖哦,還有就是要注意身體,不要感冒了!所以今天呢,我也就跟大家來閒扯淡一下,發表一下我的個人觀點,那就是薑汁可樂,簡直就是對於可樂文化的褻瀆!反正薑汁可樂就是對於可樂文化的褻瀆!獻上3支MV!Teriyaki Boyz feat Kanye West -《I still love H.E.R.》
  • 讓全世界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福本命年公司立志「讓全世界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在首飾款式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西式文化泛濫的當今市場環境中,福本命年品牌系列首飾,秉承「重視自我、拒絕重複枯燥,做中華文化個性首飾」的理念,在外觀、形狀、細節連接、副石工藝等諸多方面,汲取歷史留下的精華、巧妙融入了中華數千年傳統文化元素,彰顯出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豐厚內涵和吉祥寓意。
  • 蕭泓:以電競為媒傳播正向價值和中華傳統文化
    12月14日下午,以「文化力量領變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暨文化企業座談會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完美世界CEO、完美世界電競與平臺業務CEO蕭泓榮獲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大創新人物」,2019 DOTA2國際邀請賽(TI9)也眾望所歸、一舉摘得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大特色活動」。
  • 美媒給蔡英文當頭一棒
    此前臺灣就加大研發力度去製造軍艦,蔡英文還出席相關交艇儀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蔡英文大放厥詞據臺媒報導,蔡英文近日前往宜蘭出席「高效能艦艇後續艦首艦命名、下水暨快速布雷艇首艇交艇典禮」,還給軍艦命名「塔江」號。這款軍艦備受臺當局青睞,從臺灣所透露的軍艦製造計劃能夠得知,2026年是臺灣海上戰力最為關鍵的一年。
  • 中華文化的大一統
    中華民族大一統是文明的大一統、文化上的高度統一集中。要想弘揚中國文化,那麼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中國文化,這其中又包含哪些含義。現在一談到中國文化,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大家自然都會想到與文化相關的元素,兵馬俑、龍圖騰、旗袍之類的,當然這是中國元素的重要內容,但這不是中國元素的全部。
  • 中華麻將文化的魂不能丟
    這反映了他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麻將文化的不了解。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榮譽主席達米亞尼說:「麻將有望世界流行但需改改規則」要丟掉中華麻將文化的魂採用複式打法入會,我們的先人們能同意嗎?麻將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產物,是國粹。
  • 只要能和中華扯上關係,蔡英文...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企圖通過一系列「去中國化」操作,推進「漸進式臺獨」,這一次似乎惦記上了臺北故宮。實際上,人為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進而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脈聯繫,用歷史文化的虛無主義洗腦臺灣年輕世代,企圖實現臺灣事實獨立的政治目的,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的一貫伎倆。
  • 展示中華服飾 弘揚傳統文化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通訊員/遊雪欣)日前,「華夏衣冠嶺南旗韻」2020~2021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暨嶺南旗袍選拔賽在佛山南風古灶開幕,吸引眾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分為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花·時」新中式生活美學品鑑會、嶺南旗袍(服飾)匯演活動三大版塊,通過旗袍秀、服裝展、首飾展、陶藝展、品鑑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展現佛山新時代女性的優雅風採和獨特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量眾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漢字莫屬。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她產生的那一刻起,漢字就擔負起承載中華文化的重任,幾千年來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儘管飽經滄桑,卻能同舟共濟,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文字的國度。
  • 線上「中華文化大樂園」開營 營員將全方位了解中華文化
    【歐洲時報】由中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主辦,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伍善雄會長牽頭,全歐7國多所中文學校共同承辦的2020年「中華文化大樂園」歐洲營1700多位營員於12月19日(周六)上午舉行了線上開營儀式。希望此次「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內容的設置能更好地激起同學們熱愛傳統中華文化的興趣,增進對祖國的了解,祝願活動成功舉辦。 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會長伍善雄MBE在致辭中提到: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線上「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活動形式以網絡平臺和直播進行。從籌備開始,學生參營人數遠遠超出了預期,可見這是一項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意義非凡的活動。
  • 中華文化,語言的魅力
    古詩文不同於其他語言,其中蘊含了中華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包含了日本友人對我們的感情。如何傳承我們的民族語言?在當今社會,舉辦中華詩詞大賽,文學鑑賞,綜藝娛樂等。似乎已經有人意識到了中華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想要以此來吸引觀眾的注意,但是收效甚微。
  • 高考作文輔導98: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材料有很強的傾向性,它暗示我們要珍視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努力挖掘中華文化的精髓,學好漢字,繼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滋養我們的精神,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題對考生的思辨力、表達力有較高要求,既考查考生的國家認同、文化認同等價值觀,又考查其理性思維能力。3.切題立意:(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 神秘公司幫蔡英文做選舉宣傳賺近3000萬元新臺幣,選後卻迅速解散
    臺監察機構上周公布2020選舉期間的政治獻金明細,其中蔡英文帳目裡被發現,有一家叫做"凡工"的公關公司大賺了兩千七百多萬元新臺幣的宣傳費,但在選後的三月底就迅速解散,被質疑是「幽靈公司」,也讓人不禁聯想起之前被曝光賺了蔡辦八千萬宣傳費的「投石」和「幫推」這兩家公關公司。
  • 漢服「同袍」廣州競美,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1月4日至5日,首屆「南國漢服嘉年華」在廣州舉辦,來自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省區等眾多漢服相關領域協會組織與愛好者入場與展示漢服之美,廣州日報記者留意到,現場陸續上演甲冑及漢服方陣遊行、漢服婚禮、古風歌手大賽、趣味弓箭賽等活動,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中華文化故事》傳統文化能給人生帶來什麼?
    傳統文化能給人生帶來什麼? 南京大學副教授李曉愚給出她的答案:「它給了我詩意的感受,讓我了解生命的深度,甚至在絕望中拯救了我。」 她將這份感悟沉澱,將文化故事積累,完成了《中華文化故事》叢書。
  • 李後強:長江和黃河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 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科學部署,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新中國在新發展階段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幾乎都起源於大江大河,中華文明本質上是江河文明。」
  • 面向人類未來的中華文化
    浩瀚璀璨的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濃墨重彩的篇章。由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偉平主編的《中華文化可以向世界貢獻什麼?》  中華文化是一種極其有益的文明資源  人類要想更好地面對與反思當下,思考與應對未來,必須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與文化資源。中華文化正是人類可以用來對待現實並再次出發的一種極其有益的文明資源。張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句話確實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根本價值。
  • 外國演員穿性感亞洲服飾在寮國寺廟拍攝,被指赤裸裸褻瀆亞洲文化
    他們的行為是出於對亞洲文化的欣賞還是不合適的挪用,引發了眾多網民的討論。據了解,「文化挪用」是指在某一個特定的國家或地區處於強勢文化的群體對於在當地屬於少數族裔的群體文化的挪用。如果是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之間平等的交流,或是在借用他人的文化時表現了足夠的尊重,就不屬於「文化挪用」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