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剛經中 佛陀究竟有沒有說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

2020-12-21 以智見佛

上一章,我們了解到,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給自己、給眾生帶來的利益,是世間的所有利益都不可比擬的,是無限大的。

這一章,我們來了解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佛陀在金剛經裡,究竟有沒有對須菩提長老說,有沒有跟我們說?

須菩提長老,從自己的禪修墊上站起來,恭敬地跪在佛陀面前問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長老是在問佛陀,男女禪修者,要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該怎麼樣來安住自己的心?應該怎麼樣來降伏自己的心?

佛陀非常高興,非常讚嘆,須菩提長老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能夠為天下的眾生提出這個佛法禪修方面的終極問題。佛陀立即回答須菩提長老:要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個禪修者首先要降伏自己的心,要把自己內心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全部去除。

要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解脫境界,就是要把自己內心的所有念頭,所有分別,包括所有的法相都要全部去除,這樣就能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二十四:唯有淨心行善,方能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兩品的內容其實緊密關聯,所謂的無法可得,並不是真正的沒有法門要說,不然世尊辛辛苦苦說法四十九年又在做什麼呢?我們之前也說過了,無法可說,其實指的是最究竟的法門,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過來是無上正等正覺。那麼什麼才是「淨心行善」呢?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點擊關注,每日收看實修實證的禪修者解讀佛經、佛法的原創文章。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再有,須菩提,如果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理解讀誦修持這部金剛經以後,還受到他人輕賤,這是因為這個人以前犯下很多應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被他人輕賤。如今,他以前所造的罪業會立即消滅,能很快得到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指學習佛法解脫善道的男人們和女人們。
  • 修行的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之後,到底該怎麼做?
    正文在《金剛經》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師父帶徒弟,都是這種形式。當弟子有不明白的,都可以向師父提問。然後師父進行詳細的解答。上文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親自乞食,具備以身作則的現實意義,讓所有的弟子,依照他在世時所「說」所「行」去做。佛陀的一切,都成為了後世弟子的典範。那麼在這裡,佛陀留下了另外一種典範。也就是當師父的,怎樣去帶自己的徒弟。
  • 《金剛經》,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所宣說的即是無相法身的因果,具足一切佛法,是成就圓滿佛果的圓滿之因,因此,受、持此經的全部經文,或一章、一段經文,乃至能完整包含無相法身因果法義的一個偈頌、一句話,能夠為他人解說,自然有無量的福德,必然能因此成就佛果。相比較之下,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布施佛陀,也只能獲得有漏的人天福報,自然遠遠不及受、持此經並為他人解說的福德。
  • 佛教:阿耨觀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洲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相傳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徧知。此池位於瞻部洲之中心。八地菩薩以願力,化作龍王,住於其中。其阿耨達龍王,即為八大龍王之一。因阿耨觀音具有水源女神的特質,所以此尊形象為左膝倚背,坐在巖石上,兩手相交,遠眺海面。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我們並不清楚自己會在什麼時候與佛法相遇,繼而生起深信,在生活中的點滴中去踐行佛法。 佛經是佛陀留給我們的法寶,正如《三皈依文》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當我們能夠見到佛經、聽聞佛法,並且接受佛陀的教導,就要努力精進,不會再悖離佛法,而要深入經藏,接受佛陀的教法,學習用大海般廣闊的智慧,來破除我執煩惱。
  • 《金剛經 》蔣勳誦讀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佛教經典|《金剛經》蔣勳誦讀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名家名篇|蔣勳:關於《金剛經》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金剛經》注釋完整版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金剛經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
  •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讀完醍醐灌頂!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一個人起了妄念時,如何降伏這顆妄心?讀完醍醐灌頂!先看以下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厚積薄發: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可幫助人破迷開悟,增進法身慧命,究竟解脫。就如《三皈依》裡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是人生的指路明燈,助人遠離無明黑暗,得到救渡。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五大名句,為大家簡要闡釋,希望大家能夠受益。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完整版誦讀: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畫面唯美,大字幕.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常做這三件事的人,註定耗光福報!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在證悟正等正覺以後 還要努力進行安住在正等正覺中的修行
    在金剛經中,須菩提長老的問題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首先給他解答了云何如何降伏其心。接著,佛陀就為須菩提長老,解答應云何住?這就是要實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該如何來安住自己的心。安住自心,在金剛經中,是指讓自己的內心,安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也就是安住在正等正覺中。
  • 《金剛經》中有答案!
    也就是說,雖然《金剛經》為我們講述了諸法的空相,但是因果卻不在其中。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因果真實存在,為何還會出現好人沒好報的情況呢?當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時,卻不知,佛陀早已在《金剛經》中給出了答案。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掌握金剛經的智慧 我們所能得到的利益究竟有多大
    前三章,我們通過須菩提長老與佛陀的參禪對話,已經系統地了解到,一個禪修者能做到無法相無非法相,又能安住在佛陀所說的各種解脫境界中,就能夠實證無為法,就能夠成為佛法禪修的賢聖。一個禪修者證悟無為法以後,得到的佛法利益,得到的解脫成就究竟有多大呢?這一章,我們就來了解掌握金剛經的智慧,所得到的修行利益,超出世間利益究竟有多大。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你意下如何?
  • 《金剛經》裡隱藏的智慧實相:色與空,無與有,以及無所住心
    故菩薩行者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基於佛所說法而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照見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此般若波羅蜜多之準則修行,無所執著、無所滯礙地前進,將有所成於佛道,故說沒有定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為《金剛經》所謂修行之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