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軍旅有很多種旋律
在空軍的大家庭,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的青春,沒有叱吒長空的凌厲
沒有手拿解刀的高端
沒有披槍掛彈的威武
他們的青春,與速度激情關聯
以鋼鐵洪流為伴
手握方向盤,心繫長空藍天
為使命必達日夜兼程
他們就是空軍汽車兵
在軍營,青春的「空軍藍」們拔節成長。讓我們走進中部戰區空軍某場站,感悟汽車兵的青春旋律。
旋律一:激情——光陰的故事裡寫滿「崗崗都過硬」
上士仰超可謂響噹噹的人物。名聲在外,不只因為他榮譽加身: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獲得者、個人三等功、旅「優秀共產黨員」、5次旅「優秀士官」……更因他歷經多次轉崗,崗崗過得硬。
專業廚師院校畢業後,仰超入伍下連到炊事班。特長兵進入對應崗位,本是如魚得水,他卻堅持「靈鳥先飛」,配菜、盤庫、帳務,他都先人一步,「仰廚」自此得名。
懷著對軍車駕駛員的嚮往,入伍第二年,仰超鄭重申請,開啟「駕駛生涯」。同期戰友都已1年駕齡,理論、技術、經驗都不佔優,怎麼辦?接下來半年,他仿佛著了魔,白天人不離車、夜裡狂補理論,硬生生完美「逆襲」,入伍第二年就入了黨。
「在崗一分鐘,幹好六十秒,不僅過得去,更要過得硬。」憑藉這種激情,仰超「三進三出」炊事班,擔任過司務長。今天,他已成長為連隊「全能駕駛員」。12年光陰,閃亮的獎章印刻著他激情的故事。
旋律二:速度——「飛馳人生」背後飽含奉獻堅韌
「嘟!嘟!」警鈴響起,上士張志豪與戰友魚貫奔出,馬達轟鳴,各赴戰位。
對張志豪來說,他已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緊急出動,身為連隊機組車駕駛員,魚貫而出已經成為習慣反射。
「警情就是敵情,汽車兵的使命就是第一時間送戰鬥員上一線,這種『飛馳的速度』是汽車兵的備戰常態。」然而,為了這種「飛馳」,他不知付諸了多少精益求精的苦練——駕駛技能、特裝操作、維修保養,每一項都非朝夕之功,需要日復一日的積累。
動若風發很酷,但守候戰鷹卻漫長而單調。「汽車兵都是『鷹粉』,送鷹出航,迎鷹歸巢。」像張志豪一樣,飛行一線,「守鷹族」們堅守以待。長年坐駕駛室,他們有的患上了腰肌勞損,有的得了頸椎增生,但鷹擊長空有他們的使命相託。他們說,不後悔。
旋律三:拼搏——「安全之重」下有顆奔騰的心
作為汽車兵,「安全」二字重如山,這道關繞不過。中士張銳涵是油車班班長,行車、防線、防爆等4重安全壓力疊加在這個「95後」肩上,卻沒有消散他明媚的笑容。
作為離戰鷹最近的保障元素,每一次加油,他們都要精準駕駛車輛,抵進戰鷹「咫尺」,與機務人員協同,精細操作、精準輸油,不分晝夜穿梭保障一線。
只有與安全隱患「扳手腕」,才能掌握安全的主動權。以張銳涵為代表的油車班積極面對:常態組織安全教育、建立車輛檢查制度、開展「精準到位」訓練——「安全」二字有多重?託舉的人心最懂。
保障之餘,大家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減壓。張銳涵酷愛跑步,空曠的操場盡情揮汗;下士尚詹則心儀閱讀,旅「先鋒書吧」開放後,他就成了遨遊書海的常客……
旋律四:榮耀——使命必達「高光」閃亮
連隊親情照片牆上,一張「礪劍」綜合拉練先進梯隊的照片時常引人關注。手捧獎盃盡展笑顏的人群中,一半人的腳板血泡磨破了又起。
汽車兵最崇尚榮譽,最珍視集體。年初,場站組織軍體比武競賽,連隊長期一套人馬保障「連軸轉」,強訓困難很大。
「是榮譽就要爭,敢搶敢拼敢幹。」7名參賽隊員進場搞保障、退場抓訓練。特別是炊事員張新年,一年365日全無休保障夥食,他主動放棄午休,卯在訓練場淬火加鋼。雖然最終僅取得團體第三名,但大家都拼得很用心。
汽車兵對榮譽的渴望,源於榮譽之厚重、使命的召喚。翻看史冊,原「軍區空軍紅旗車分隊標兵單位」、兩次「集體三等功」、十餘次「先進基層單位」、連續35年行車安全……
但他們知道,成績屬於過去,今天,榮譽在接續,這又是一代人的擔當和使命。
轍印條條,沿著黨的方向
徵途漫漫,車不熄火行不停
為使命必達無怨無悔
盡顯速度激情與飛馳人生
這就是汽車兵的青春旋律
(攝影作者:李嘉偉 劉書奇 梁延輝)
責任編輯:劉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