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下來會消失 20 個小時,有困難找 CFO、GS、MS、UBS、CICC。」
北京時間 7 月 29 日晚上九點多,李想在上市前夜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想「消失」的時間並非飛往美國納斯達克的敲鐘現場,而是在公司的會議室裡連夜處理上市前已經超額的認購事宜。
早在 7 月 10 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FORM- 1)。
在 IPO 認購啟動後,因為備受投資人青睞,理想汽車提前鎖定超額認購。其中,美團的兩位聯合創始人王興和王慧文分別認購了 3000 萬美元和 2000 萬美元。
據說因為認購火爆,最終讓理想的敲鐘時間也比原來提早了一天。
7 月 30 日晚,理想汽車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LI」,首次公開發行 9500 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每股定價11.50 美元,高出此前每股 8-10 美元的定價指導區間。
這意味著,理想汽車的 IPO 市值將近百億美元。
這一夜,理想正式成為了美股市場上繼蔚來汽車之後的第二家造車新勢力。李想本人也在 40 歲之前,成功帶領第二家公司上市。
1.新能源賽道上的另類玩家
2015 年 6 月底,李想正式卸任汽車之家總裁。一個月後,理想汽車的前身車和家成立。
車和家成立之初,規劃是做兩款車,一款是小而美的SEV(小型智能電動車),一款是中大型SUV。
2017 年 12 月,車和家首款量產車型 SEV 上路,這款小巧的純電動低速汽車,定價不到 5 萬元,面向共享出行,續航裡程超 100 公裡,支持自由換電、OTA、4G 網絡覆蓋等功能,可以滿足城市 1-2 人短途出行需求。
但由於法規政策的原因,SEV 所屬的低速電動車當時還處在灰色地帶。李想原本預計最早在 2016 年會有低速車相關的法規出臺,實際到了 2018 年法規還沒有音信。
最終,SEV 項目停止。
2018 年 10 月,理想 ONE正式發布,定位豪華中大型 SUV,NEDC 續航 700 公裡,主打沒有續航裡程焦慮,售價 32.8 萬元。
市面上的其他新能源車都不同,理想 ONE 採用的是增程式技術。
簡單來說,這種技術是通過增程器將汽油轉化為電力來驅動電機,多出來的電量則會存儲在電池中,再通過電池供電給電機驅動車輪。
為什麼沒有選擇做純電動車?
李想有自己的考慮。
在日本市場,增程式電動車日產 NOTE 已經成為銷量最高的車型。
2018 年,其以 13.63 萬輛的成績成為日本市場年銷量冠軍。而日本車主所面臨的充電條件與中國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充電樁安裝困難,充電資源依然稀缺。
2019 年 12 月,首批理想 ONE 啟動交付。
到今年 6 月,理想 ONE 的交付量已經突破1 萬輛。
其中,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為 6604 輛,環比增長 128%。交付量提升也讓理想汽車的毛利率從一季度的 8% 提升至二季度的 13.3%。
這一水平距離特斯拉的 25% 仍有一定距離。
截至目前,理想擁有員工超3200 人,與蔚來、小鵬相比,理想是新造車中團隊規模最為精簡的公司。
李想曾表示,理想只有兩個副總裁,連高級總監職位的人都寥寥無幾。
理想內部秉持著極度節約的「摳」廠文化。即便是當晚上市的現場,也只是在理想 One 的交付中心內,擺放了一輛汽車和一個敲鐘臺、幾十個高腳桌。
截至 6 月 30 日,理想全國共有 21 家零售店,18 家交付中心以及 17 家服務中心,並且擁有超過 700 名銷售和服務人員。
2.車型晚於蔚來上市,IPO 進程快過蔚來
在理想之前,蔚來汽車已經在 2018 年上市。
兩家公司同屬造車新勢力的行列,李想和李斌也有很多淵源,並且至今互為股東。蔚來和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一些對比。
在 IPO 前,理想汽車共完成 8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利歐股份、經緯中國、明勢資本、王興、美團、字節跳動等,累計融資金額超過 20 億美元(約合 139 億元)。
而蔚來在 IPO 之前共完成 5 輪融資,融資總額 150 億元左右,投資者包括騰訊、百度、京東、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機構。
蔚來汽車於 2018 年 9 月 12 日在紐交所掛牌,據招股書顯示,當時蔚來最高募集資金 15.18 億美元,發行區間為 6.25 到 8.25 美元。
蔚來的最終發行價為發行區間的下限——6.25 美元美股,募資金額相比之前的目標也大幅縮水。
相比之下,理想汽車 IPO 定價美股 11.5 美元,高出此前美股 8 - 10 美元的定價指導區間。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IPO 時蔚來仍處於大幅虧損狀態,而理想單季營收目前處於小幅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蔚來 2018 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 700 萬美元,虧損高達近 5 億美元。
與之相比,理想汽車今年第二季度淨收入 19 億元,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 128.6%,毛利率從第一季度的 8% 進一步增至 13.3%,淨虧損從第一季度的 7710 萬元減至 7510 萬元。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一共交付了 6604 臺理想 ONE。
在上市時,李斌和李想,分別都是各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18 年 8 月 IPO 後,李斌持股為 14.5%,擁有 48.3% 的投票權。
在 IPO 前,李想持有該公司 25.1% 的股份、70.3% 的投票權,為第一大股東並擁有最大投票權。王興和其關聯方美團合計持有理想汽車 23.5% 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現金流方面,蔚來 IPO 時,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 70 億元。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理想汽車擁有 4.517 億元的正向現金流,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37 億元。
3.李想的貴人
汽車製造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造車新勢力幾乎都面臨過融資窘境,理想汽車也不例外。
李想在上市現場感謝了3 個人,分別是理想汽車 CFO李鐵,理想汽車投資人、經緯合伙人張穎及李想在河北的一個朋友。
李鐵是他認為最好的CFO,「完成了中國造車史上最好的 IPO」。
據說,張穎在危機時刻救過理想 3 次。
理想汽車上市前夕,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發布公開信。
他認為,李想是一個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本質的人,在他的過往經歷中,充滿了許多大膽而特立獨行的選擇。
同樣多次投資理想的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說,在 2016 年,一些造車新勢力還處於「PPT 造車」階段時,李想就開始思考從組織方式上將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汽車工程師、銷售人員安排在一起,通過集中協作的方式完成任務,這種方式對於研發智能汽車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除了明勢資本和藍馳創投等投資機構的支持,理想汽車的融資並不順利。
當時,李想見了一百多家 VC、PE,大家都覺得挺好的,但最後都沒有投。
「把你所有有錢的哥兒們,去拜訪一遍,怎麼都得活下去。」張穎當時對李想說。
後來李想遇到了王興。
事實上,王興從理想汽車成立初期就經常前來考察,只不過他對增程式技術也並不信服。
直到後來完成試駕理想 ONE、派人實地走訪理想汽車線下門店等一系列考察後,他才最終決定投資理想汽車,這時已經到了 2019 年下半年。
2019 年 8 月,理想汽車宣布完成 C 輪融資,由王興個人出資 2.85 億美元,領投理想汽車 C 輪融資,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出資 1500 萬美元、字節跳動跟投 3000 萬美元。
今年 6 月,媒體報導稱,理想汽車將獲得 5.5 億美元 D 輪融資,由美團領投 5 億美元,李想個人跟投剩餘 5000 萬美元中的 3000 萬美元。投後估值為 40.5 億美元。
據一位投資人向汽車之心透露,當時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至少有10 億美金。
王興的入局,讓理想汽車在造車資金上不再那麼緊張,對下一步的擴張可謂及時雨。
李想前不久對外表示,接下來的擴張將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為了提升交付量,理想汽車將原本要在今年開 20 家店的目標,改為 60 家店;
(2)技術研發上,理想將原計劃在 2021 年啟動的 L4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改為在今年開始啟動。
在這一批造車新勢力創始人中,1981 年出生的李想年紀最小。
從量產車問世時間看,理想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理想 ONE 量產交付之前,蔚來、小鵬、威馬的首款量產車已經完成交付,並接受著市場的檢驗,理想 ONE 也可謂姍姍來遲。
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理想的收穫還是非常喜人的。
「那些認為李想的理想是操盤一個千億美元的理想汽車的朋友們,你們還是低估了一個數量級。」
上市當晚的 11 點,王興在飯否上寫道。
王興這天沒有出現在理想汽車雲上市的現場,但他對於理想汽車的日常安利沒有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