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上市:最壞的年份,中國造車史上最好的IPO

2020-12-13 汽車之心Autobit

「我接下來會消失 20 個小時,有困難找 CFO、GS、MS、UBS、CICC。」

北京時間 7 月 29 日晚上九點多,李想在上市前夜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想「消失」的時間並非飛往美國納斯達克的敲鐘現場,而是在公司的會議室裡連夜處理上市前已經超額的認購事宜。

早在 7 月 10 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FORM- 1)。

在 IPO 認購啟動後,因為備受投資人青睞,理想汽車提前鎖定超額認購。其中,美團的兩位聯合創始人王興和王慧文分別認購了 3000 萬美元和 2000 萬美元。

據說因為認購火爆,最終讓理想的敲鐘時間也比原來提早了一天

7 月 30 日晚,理想汽車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LI」,首次公開發行 9500 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每股定價11.50 美元,高出此前每股 8-10 美元的定價指導區間。

這意味著,理想汽車的 IPO 市值將近百億美元

這一夜,理想正式成為了美股市場上繼蔚來汽車之後的第二家造車新勢力。李想本人也在 40 歲之前,成功帶領第二家公司上市。

1.新能源賽道上的另類玩家

2015 年 6 月底,李想正式卸任汽車之家總裁。一個月後,理想汽車的前身車和家成立。

車和家成立之初,規劃是做兩款車,一款是小而美的SEV(小型智能電動車),一款是中大型SUV

2017 年 12 月,車和家首款量產車型 SEV 上路,這款小巧的純電動低速汽車,定價不到 5 萬元,面向共享出行,續航裡程超 100 公裡,支持自由換電、OTA、4G 網絡覆蓋等功能,可以滿足城市 1-2 人短途出行需求。

但由於法規政策的原因,SEV 所屬的低速電動車當時還處在灰色地帶。李想原本預計最早在 2016 年會有低速車相關的法規出臺,實際到了 2018 年法規還沒有音信。

最終,SEV 項目停止。

2018 年 10 月,理想 ONE正式發布,定位豪華中大型 SUV,NEDC 續航 700 公裡,主打沒有續航裡程焦慮,售價 32.8 萬元。

市面上的其他新能源車都不同,理想 ONE 採用的是增程式技術。

簡單來說,這種技術是通過增程器將汽油轉化為電力來驅動電機,多出來的電量則會存儲在電池中,再通過電池供電給電機驅動車輪。

為什麼沒有選擇做純電動車?

李想有自己的考慮。

在日本市場,增程式電動車日產 NOTE 已經成為銷量最高的車型。

2018 年,其以 13.63 萬輛的成績成為日本市場年銷量冠軍。而日本車主所面臨的充電條件與中國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充電樁安裝困難,充電資源依然稀缺。

2019 年 12 月,首批理想 ONE 啟動交付。

到今年 6 月,理想 ONE 的交付量已經突破1 萬輛

其中,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為 6604 輛,環比增長 128%。交付量提升也讓理想汽車的毛利率從一季度的 8% 提升至二季度的 13.3%。

這一水平距離特斯拉的 25% 仍有一定距離。

截至目前,理想擁有員工超3200 人,與蔚來、小鵬相比,理想是新造車中團隊規模最為精簡的公司。

李想曾表示,理想只有兩個副總裁,連高級總監職位的人都寥寥無幾。

理想內部秉持著極度節約的「摳」廠文化。即便是當晚上市的現場,也只是在理想 One 的交付中心內,擺放了一輛汽車和一個敲鐘臺、幾十個高腳桌。

截至 6 月 30 日,理想全國共有 21 家零售店,18 家交付中心以及 17 家服務中心,並且擁有超過 700 名銷售和服務人員。

2.車型晚於蔚來上市,IPO 進程快過蔚來

在理想之前,蔚來汽車已經在 2018 年上市。

兩家公司同屬造車新勢力的行列,李想和李斌也有很多淵源,並且至今互為股東。蔚來和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一些對比。

在 IPO 前,理想汽車共完成 8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利歐股份、經緯中國、明勢資本、王興、美團、字節跳動等,累計融資金額超過 20 億美元(約合 139 億元)。

而蔚來在 IPO 之前共完成 5 輪融資,融資總額 150 億元左右,投資者包括騰訊、百度、京東、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機構。

蔚來汽車於 2018 年 9 月 12 日在紐交所掛牌,據招股書顯示,當時蔚來最高募集資金 15.18 億美元,發行區間為 6.25 到 8.25 美元。

蔚來的最終發行價為發行區間的下限——6.25 美元美股,募資金額相比之前的目標也大幅縮水。

相比之下,理想汽車 IPO 定價美股 11.5 美元,高出此前美股 8 - 10 美元的定價指導區間。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IPO 時蔚來仍處於大幅虧損狀態,而理想單季營收目前處於小幅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蔚來 2018 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 700 萬美元,虧損高達近 5 億美元。

與之相比,理想汽車今年第二季度淨收入 19 億元,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 128.6%,毛利率從第一季度的 8% 進一步增至 13.3%,淨虧損從第一季度的 7710 萬元減至 7510 萬元。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一共交付了 6604 臺理想 ONE。

在上市時,李斌和李想,分別都是各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18 年 8 月 IPO 後,李斌持股為 14.5%,擁有 48.3% 的投票權。

在 IPO 前,李想持有該公司 25.1% 的股份、70.3% 的投票權,為第一大股東並擁有最大投票權。王興和其關聯方美團合計持有理想汽車 23.5% 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現金流方面,蔚來 IPO 時,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 70 億元。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理想汽車擁有 4.517 億元的正向現金流,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37 億元。

3.李想的貴人

汽車製造是資本密集型行業,造車新勢力幾乎都面臨過融資窘境,理想汽車也不例外。

李想在上市現場感謝了3 個人,分別是理想汽車 CFO李鐵,理想汽車投資人、經緯合伙人張穎及李想在河北的一個朋友。

李鐵是他認為最好的CFO,「完成了中國造車史上最好的 IPO」。

據說,張穎在危機時刻救過理想 3 次。

理想汽車上市前夕,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發布公開信。

他認為,李想是一個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本質的人,在他的過往經歷中,充滿了許多大膽而特立獨行的選擇。

同樣多次投資理想的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說,在 2016 年,一些造車新勢力還處於「PPT 造車」階段時,李想就開始思考從組織方式上將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汽車工程師、銷售人員安排在一起,通過集中協作的方式完成任務,這種方式對於研發智能汽車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除了明勢資本和藍馳創投等投資機構的支持,理想汽車的融資並不順利。

當時,李想見了一百多家 VC、PE,大家都覺得挺好的,但最後都沒有投。

「把你所有有錢的哥兒們,去拜訪一遍,怎麼都得活下去。」張穎當時對李想說。

後來李想遇到了王興

事實上,王興從理想汽車成立初期就經常前來考察,只不過他對增程式技術也並不信服。

直到後來完成試駕理想 ONE、派人實地走訪理想汽車線下門店等一系列考察後,他才最終決定投資理想汽車,這時已經到了 2019 年下半年。

2019 年 8 月,理想汽車宣布完成 C 輪融資,由王興個人出資 2.85 億美元,領投理想汽車 C 輪融資,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出資 1500 萬美元、字節跳動跟投 3000 萬美元。

今年 6 月,媒體報導稱,理想汽車將獲得 5.5 億美元 D 輪融資,由美團領投 5 億美元,李想個人跟投剩餘 5000 萬美元中的 3000 萬美元。投後估值為 40.5 億美元。

據一位投資人向汽車之心透露,當時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至少有10 億美金

王興的入局,讓理想汽車在造車資金上不再那麼緊張,對下一步的擴張可謂及時雨。

李想前不久對外表示,接下來的擴張將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1)為了提升交付量,理想汽車將原本要在今年開 20 家店的目標,改為 60 家店;

(2)技術研發上,理想將原計劃在 2021 年啟動的 L4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改為在今年開始啟動。

在這一批造車新勢力創始人中,1981 年出生的李想年紀最小。

從量產車問世時間看,理想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理想 ONE 量產交付之前,蔚來、小鵬、威馬的首款量產車已經完成交付,並接受著市場的檢驗,理想 ONE 也可謂姍姍來遲。

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理想的收穫還是非常喜人的。

「那些認為李想的理想是操盤一個千億美元的理想汽車的朋友們,你們還是低估了一個數量級。」

上市當晚的 11 點,王興在飯否上寫道。

王興這天沒有出現在理想汽車雲上市的現場,但他對於理想汽車的日常安利沒有缺席。

相關焦點

  • 汽車圈赴美IPO的前浪、後浪與破浪
    當地時間7月10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募集至多募集1億美元,證券代碼為Li。至此,理想汽車或將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然而,在赴美IPO這條路上,理想興許是「後浪」,但李想卻顯然不是。
  • 威馬千萬租金店面易主 恆大汽車接盤力證造車真誠性
    如前文所說,北京新天地開設體驗店對於新勢力車企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威馬在考慮放棄北京新天地的體驗店時也想必也做出過一些考量。不具名汽車分析師對《汽車專業網》編輯表示,威馬的聲量目前已經落後於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造車新勢力,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二陣營。
  • 威馬自燃忙,理想再斷軸,「不可靠」的造車新勢力要涼涼
    前不久母公司(威馬出行)剛剛開始接受上市輔導的威馬汽車,10月接連發生兩起EX5自燃事故,這或許會影響到威馬的IPO計劃。 從蔚來到小鵬,再到理想和威馬,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企業能逃脫質量「魔咒」。儘管如此,資本市場對新勢力的投資態度經歷了從熱到冷的階段後,為何如今重燃熱情,再度拋出橄欖枝?
  • 理想汽車在美上市,我國的上市流程是怎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啦!理想汽車於北京時間 7 月 31 日晚間正式以「LI」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繼蔚來汽車後,第二家在美上市的國內「造車新勢力。今年有很多新經濟公司上市,中國電商拼多多、挪威網絡瀏覽器公司Opera、美國網絡安全軟體服務公司Tenable、中國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商極光等今年有這麼多公司上市 公司上市需要哪些步驟?
  • 造車三劍客突然不香了? 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集體跳水股價下跌超10%
    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火熱。三大造車新勢力市值不斷狂飆,截至12月2日收盤價格,蔚來汽車總市值已經達到611.9億美元(約4016億元),僅次於比亞迪,成為中國市值排名第二的車企,市值也趕超上汽集團等傳統車企。
  • 第二家赴美上市初創車企,理想汽車將在納斯達克上市,籌資11億
    2020年,此前備受投資者青睞的造車新勢力,紛紛步入寒冬。成立多年還未有車型量產的車企,例如拜騰汽車,倒在了黎明之前,就算是很多已有車型上市的品牌,例如雲度和電咖汽車,也在遭遇銷量的考驗。
  • 理想汽車實力硬核 麋鹿測試表現驚豔造車品牌!
    很多汽車媒體的測試越來越專業了,測試項目越來越多,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國內的網站就推出了他們的新項目呢「「麋鹿測試」,相信國內喜歡車的朋友最早接觸這個麋鹿測試是國外的一家網站叫KM77,他們是一直堅持做各種車型麋鹿測試的網站,至今為止我印象最深的就一款
  • 經銷商造車夢的理想與現實
    2011年5月,上市第二個月,龐大集團就在香港草籤備忘錄,以10億元收購薩博24%股權。但苦於自己沒有造車資質,於是拉上一拍即合的青年汽車集團掌門人龐青年一同競標。2011年11月,「兩龐」(龐慶華、龐青年)與瑞典薩博汽車籤訂收購諒解備忘錄。彼時,成功似乎正再一次向龐慶華招手。
  • 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理想」如何打造理想?
    在旗下車型理想ONE僅用六個半完成第1萬輛車型交付之後,理想汽車開始向著下個目標——上市邁進。上周末,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證券代碼為「LI」。理想是繼蔚來之後,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造車新勢力」。雖然之前有傳言稱小鵬也已向美股秘密遞交了IPO文件,但是並沒有得到官方消息確認。
  • 威馬汽車衝刺科創板 造車"四小龍"會師資本市場
    "智能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格局已初步確立,窗口期正在縮小,如果上市順利,威馬汽車將是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中唯一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汽車行業觀察人士日前表示,智能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行業也形成了"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 倉促上市、怒罵質疑者,理想是在造車還是在玩票?
    了解到這一點後,我們就可以輕易看懂目前所有造車新勢力的「出位」行為,而這其中,以蔚來、理想、小鵬最為活躍。縱觀這三家車企,都是以資本收益為企業首要目標進行運作的,他們都通過融資來獲取現金流,也都通過在美國上市來完成資金流轉移的,因此這三家新勢力車企可謂非常相似。
  • 理想汽車上市 市值100億美元
    北京時間7月30日晚間,理想汽車(LI.US)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發行價為11.5美元每股,高於8-10美元的定價指導區間,總募資規模接近11億美元。按照發行價計算,理想汽車的市值超過97億美元,而持股21%的李想,身價也隨之達到20億美元。
  • IPO周報|名創優品上市兩日漲幅16%;威馬汽車衝刺科創板「造車新...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重磅藥物有三款1類創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依達拉奉複方製劑)、PD-L1抑制劑KN035 (Envafolimab)和進口創新藥Orencia(阿巴西普注射液)。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超過2800名銷售和營銷人員,遍布中國31個省、市及自治區,覆蓋全國約2100家三級醫院,約17000家其他醫院和醫療機構,以及超過200家大型全國性或區域性連鎖藥店。
  • 東風集團閃電過會,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大IPO
    其中,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募資210億,這意味著創業板即將迎來史上最大的IPO。近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異常火爆,除了傳統車企紛紛上馬新能源汽車外,造車新勢力也如雨後春筍冒出來的也是多之又多,一時間造新能車趕上了造共享單車,仿佛成了沒有門檻的行業。而這些新能車公司,近來還不約而同地找資本市場上市。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摘要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風口能否繼續?】
  •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史上最大泡沫誕生?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暴跌將至?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史上最大泡沫誕生?特斯拉在美召回近萬輛電動車,風口能否繼續?  紅極一時的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突然遇冷,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集體大跌,未來投資空間還有多大?
  • 蔚來、小鵬股價漲瘋了,同年誕生的奇點汽車卻還在PPT造車
    作者:龔進輝最近,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瘋漲,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市值不斷攀升,反觀賈躍亭、沈海寅則成為這場狂歡的旁觀者、失意者,他們治下的FF、奇點汽車是出了名的PPT造車「翹楚」,二者PPT造車功力不相上下。
  • 理想汽車|特斯拉鐵粉不做純電動,前途能理想嗎?
    一、「造車新勢力」裡成本控制最好的但是,殺進上海灘的特斯拉並沒有如一些悲觀預期那樣橫掃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不僅老大比亞迪(002594)頑強抵抗,幾家「造車新勢力」也各有各的精彩。摘自《理想汽車招股書》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生產、研發、供應鏈和各種網絡建設樣樣需要大把投錢,所以造車新勢力未來數年內都難以擺脫融資續命的局面。
  •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組合...
    新能源汽車中概股前期持續大漲,與終端銷量上升、政策和市場助推預期等原因相關。但業內人士認為,相比特拉斯而言,「造車新勢力三劍客」漲幅過快,短期來看存在泡沫。上市公司Q3「炒股」增厚業績近期,社交媒體上的一個段子火了。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造車大軍又迎來一員猛將
    據近日報導,中國臺灣汽車電子供應鏈企業高管透露,蘋果電動汽車將至少提前兩年推出,預計會在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據悉,目前臺灣的供應商正在全力為「蘋果汽車」零部件備貨。此外還有消息稱,蘋果已經在加州的道路上秘密測試了數十輛原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