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人生」— 高振宇凹版雕刻回顧展 暨 高鐵英小版畫藏書票作品展

2020-12-14 今報網

  2020年9月19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新聞大廈藝術館成功舉辦。

  藏書票設計雕刻家高鐵英

  高鐵英,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印鈔有限公司凹版雕刻師,曾參與第五套人民幣、中國銀行澳門幣雕刻。

  2004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凹版藝術高級研究班學習。版畫作品曾赴韓國、日本、芬蘭、西班牙展覽。著有《中國凹版雕刻史話》。2008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

  應北京藝術博物館邀請,2013年10月26日至2013年11月6日期間成功舉辦「高振宇高鐵英父女雕版藝術展」。其作品先後被國內藝術家以及荷蘭、日本、德國、土耳其、俄羅斯、義大利、芬蘭、美國、中國臺灣等多國和地區友人收藏。

  展覽及獲獎

  ★手工雕刻銅版畫《生存》獲「2009全國青年MINI(小型)版畫藝術展」優秀小版畫獎。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西廂記》獲《2010中國廣州首屆國際藏書票暨小版畫雙年展》優秀小版畫獎。

  ★版畫作品《戲》入選《2009瓦爾納第15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長城》2010年入選《第33屆國際藏書票雙年展》。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王者之風》入選《第13屆全國藏書票小版畫藝術展暨國際藏書票名家邀請展》

  ★2011年《第二界全國青年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中》藏書票和小版畫都獲優秀作品獎

  ★《2011三民杯國際藏書票大賽》中藏書票作品獲得優秀獎。

  ★銅版手工雕刻藏書票作品《瓷瓶》2012年入選《第34屆國際藏書票雙年展》。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神龍見首不見尾》在《第14屆全國藏書票小版畫藝術展》中獲優秀獎。

  ★銅版手工雕刻藏書票作品《馬》在《2012第二屆廣州國際藏書票暨小版畫雙年展》獲優秀藏書票獎。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時間的路》在《第15屆全國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 》中獲優秀獎。

  ★銅版手工雕刻藏書票作品《桃花扇》2014年入選《西班牙第35屆國際藏書票雙年展》。

  ★銅版手工雕刻作品《真情》榮獲「中國夢 勞動美」中國印製系統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銅版手工雕刻藏書票作品《長城》入選2015年德國藏書票年鑑。

  ★版畫作品《鄧小平》被重慶市綦江版畫院(美術館)收藏。

  高鐵英代表作品

  雕刻作品:中國銀行20元澳門幣裝飾花部分

  《裝飾花》鋼版手工雕刻 1998年

  《北海》銅版手工雕刻 2006年

  《百年北鈔》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08年

  《石榴圖》 鋼版手工雕刻 2004年

  《雙兔》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旺世圖》鋼版手工雕刻 2006年

  《申猴》鋼版手工雕刻 2003年

  《馬未都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2年

  《深情》 銅版手工雕刻 2013年

  《中國建築藏書票·中央電視臺》 銅版手工雕刻 2013年

  《神龍見首不見尾》 銅版手工雕刻 2011年

  《醫生》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穿越》 銅版手工雕刻 2013年

  《劉楊藏書票》銅版手工雕刻 2017年

  《子安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2年

  《薛志揚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6年

  《餘厚君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7年

  《高鐵英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2年

  《桃花扇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長生殿》版畫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西廂記》版畫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古代印刷》龔晏邦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0年

  《關懷》鍾付全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5年

  《富貴團圓》 銅版手工雕刻 2012年

  《羽田壽夫藏書票》 銅版手工雕刻 2012年

  《鄧小平》 銅版手工雕刻 2013年

  香港藏書票協會30周年國際藏書展覽入選作品 2019年

  "這是一場關於藝術的表達和傳承的展覽,也是一場致敬高振宇先生藝術人生的緬懷活動。"

  高振宇(1929—2020), 原北京印鈔廠高級工藝美術師,從事手工雕刻40餘載,大量凹版雕刻藝術精品誕生在其刻刀下。

  高先生出身於書香世家,在版畫領域貢獻了畢生精力,他創造的藝術,在方寸之間展現了中國精神和時代特徵。

  1954年至1959年間,高振宇先生在北京郵票廠參與雕刻的不少紀念性郵票榮獲國家殊榮,並讓同時代人印象深刻。作品《望江亭》在英國被評為世界十枚最佳郵票,高先生於50多年之後才得知這一殊榮。

  除郵票之外,高振宇先生雕刻了大量的鈔券、援債券、外匯券和美術作品,涵蓋風景和肖像等題材。我們熟悉的第四套人民幣伍拾圓劵「黃河壺口瀑布」和外匯券「長城」是他中年時期的作品,高先生這期間的藝術造詣日臻成熟,在刻畫壯麗的景色中融入詩意的韻味;高先生的人像作品更是結構嚴謹,素描關係準確,人物的精氣神突出,令人有「精美絕倫」的感嘆。

  高先生晚年的雕刻技藝漸至出神入化之境界。他退休後雕刻的《雪景寒林圖》和《溪山魚舟圖圖》意境高古,達到令人心嚮往之的藝術效果,這兩幅作品實現了將中國畫變成凹版雕刻的創新,線條疏密有致,畫面層次極強,被人贊為「凹版雕刻史上的絕唱」。

  大師駕鶴去,方寸留人間。大師的藝術之路後繼有人,高振宇先生的女兒高鐵英女生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基因,將版畫藝術延承下來。同時也繼承了高先生忠厚近愚,篤信中庸之道、謙和的處事方式,這種生活態度貫穿在藝術創作中就演化成一種執著、堅韌的精神。

  手工雕刻是一項非常艱苦又需要藝術天賦的 工作,高振宇先生概括得很明了:「凹版雕刻是工藝性與藝術性的統一體,學習工藝是基礎,優秀的雕刻師應當是藝術家而不是手藝人。」高鐵英深諳「藝術創作」和「手藝人」之深髓,二十年如一日,將凹版雕刻技藝和藝術結合,在紙上呈現出「技法」和「藝術性」相得益彰的一套套反映中國文化、蘊涵中國情感的版畫精品。

  高氏家族輩有人才出。高先生生長於戰亂年代,雕刻生涯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時期。他一生守拙守忠,不爭而活。

  高鐵英繼父親之後,在版畫中傳達了新時代的中國風貌和中國民俗愛好,融生活於藝術。她的藝術中有了時代的印記,或者說時代特徵融入了她的藝術

  我們有幸在這次展覽中,看到高氏家族的藝術傳承,也能在兩代藝術人的作品中感受到時代的變遷。這也是一個中國傳統知識階層推崇的文化和藝術的高級層次。

相關焦點

  • 「藝術中國」——高鐵英藝術作品鑑賞
    手工雕刻銅版畫《生存》獲 「2009全國青年MINI(小型)版畫藝術展」 優秀小版畫獎。銅版手工雕刻作品《西廂記》獲《2010中國廣州首屆國際藏書票暨小版畫雙年展》優秀小版畫獎。版畫作品《戲》入選《2009瓦爾納第15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 【青年畫家推薦】版畫·觀看——吳明儒
    」海南當代藝術展,三亞今日藝術匯,中國2013年 第四屆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深圳,中國中國第十屆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人·插圖·生活——第二屆全國高校插圖藝術作品展,北京,中國第六屆廣東省版畫作品展,東莞莞城美術館,東莞,中國大美海口——首屆全國美術作品邀請展
  • 鈔票上的凹雕刻技術!真想學了這門技術…
    凸起的油墨主要是靠雕刻的凹版鋼模「壓制」印刷而成。 大家如果經常看一些警匪片,就應該見過裡面的一些情節,就是做偽鈔的都想得到一種模版,這個就是凹版鋼模。
  • 這個名叫「禮物」的學生作品展...
    展覽現場「這是一年時間內,我看過的最好的學生作品展,沒有之一!」是什麼樣的展覽,能夠得到著名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焦興濤如此盛讚?1月3日,《禮物——2020造型藝術學院學生作品提名獎》展覽在川美虎溪校區雕塑系展廳開幕,展覽展出了川美造型藝術學院15位優秀學生的系列創作。展覽現場「禮物」是川美造型藝術學院第一次舉辦面向油畫、版畫和雕塑三個專業學生的活動,包括了展覽、創作方案闡述、研討會、圓桌論壇等一系列活動。
  • 「紙上寶石 版畫珍珠」向我們走來
    文/楊春林藏書票藝術——有著「紙上寶石 版畫珍珠」的美譽,大芬美術館首場「全國藏書票邀請展」吸引了深圳廣大市民和眾多遊客,筆者懷著濃厚的興趣也是第一次觀看了藏書票展覽。參觀前,我想藏書票既然被譽為「寶石與珍珠」,必然是精巧玲瓏、熠熠生輝,攬乾坤於方寸,藏氣象於書牘;到了展館大廳果不其然,開了眼界,飽了眼福;藝術家們的作品風格鮮明,題材多樣,語言新穎,技法豐富,製作精良,尤其是那幅命名為朱自清《春》的作品在小小尺寸範圍,卻描繪了春到人間、萬紫千紅的美景。
  • 雙十一優惠|蒙克展特惠票限時開售!
    蒙克展進博會&雙十一特惠票 特惠單人票:88元 看展攻略 01 關於展覽板塊 蒙克展共展出蒙克最早一批版畫創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江秀影雕刻藝術暨印石篆刻文化展開幕!
    12月23日下午 ,由福建省絲路藝術館與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石秀天成——雕刻藝術暨印石篆刻文化展」在杭州西湖孤山寶印山房拉開序幕。江秀影擅於賦予作品深邃的意境,「天趣人意」便是他的藝術特色。江秀影,藝名石秀,師從丁梅卿,又拜陳益晶為師,私淑師祖林發述,擅長浮雕與薄意雕刻。他天資聰穎,勤勉勵志,作品飽含文化內涵,達妙造自然之境,如其作品《印象西泠》,刻畫了景致幽絕的西泠印社。古老的牌坊、芳草依依,燕子飛動,虛實結合,此時無聲勝有聲,畫中有詩,妙在意蘊悠長,引人聯想。類似作品比比皆是。
  • 【雅昌專稿】劉春傑:中國當代版畫文獻展 「大版畫」的相融相合
    「實踐的力量——中國當代版畫文獻展」就如同燉湯,開始是舉我一人之力,但很快得到同仁、前輩們的支持,火勢不大,但極其穩定,愈燃愈有勢頭。」雅昌藝術網:劉館長你好,作為中國當代版畫文獻展的策展人,前幾屆可謂舉步艱難,是由一人之力推動的展覽,請回顧一下10年前的狀況。劉春傑:2007年,第一屆在南京博物院辦的時候,沒幾個人相信這個展覽能持續下去。
  • 生肖豬題材作品的雕刻與欣賞
    生肖作為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雕刻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融合到民間信仰當中,突出的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財運等,並形成一種特有的文化系統。
  • 活動回顧 | 肥皂雕刻手工活動
    肥皂雕刻這種藝術,甚至連日本都特意出了一本教大家如何在肥皂上面雕刻的學習手冊,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美的肥皂誰不愛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次活動的精彩內容吧!4.增加細節   這一部最考驗的當然是刀法啦~假如下刀的力度和深度不同,最後作品的效果也會大不相同呢,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大家都練就了一雙鵰刻之手呀
  • 魯東大學藝術學院新進青年教師作品展
    魯東大學藝術學院新進青年教師作品展藝術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加大力度招賢納士,努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為慶祝魯東大學九十華誕,全面檢閱我院人才引進工作的成果,充分展示青年教師的風採,我院特舉辦了本次新進青年教師作品展,共展出叢龍、李文杰、姜宇欽、李小淳四位博士的22幅作品,他們分別畢業於韓國群山大學、同濟大學、西藏大學、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
  • 森林唱遊——張茹森版畫作品展
    獨自一人在森林裡散步突然感到森林好像正在注視著我一陣風吹過樹葉和細草沙沙擺動雲杉和鐵杉的樹幹吱吱搖晃仿佛正在呢喃著些什麼那時候我正在寂靜中傾聽植物的聲音——星野道夫《北地之夢》CCD版畫工作室即將展出「森林唱遊——張茹森版畫作品展」。
  • 銅印史話‖古代四大神獸之龍圖騰藏書印 趙志丹傳統手工銅印鑑賞
    尤對書法、篆刻、銅印、石刻人物肖像印、版畫、藏書票、工藝美術、古文字文獻學等各藝術領域都進行過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實踐。多年來版畫、藏書票、書畫、篆刻、銅印、肖像印以繼承傳統為基礎,勤奮自學,遍訪名師,並受到了書畫界名家指導。而且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人物和民間的風土人情、黃土畫派等藝術領域形成了自己兼融並蓄、清新厚重獨特的藝術風格。
  • 【銅城人物】李松霖:手工金屬繡雕展絕技
    從小喜歡玩「刀」 還在小學時,李松霖對刀的熱愛已超出一般小男孩玩打仗遊戲的熱情。他花幾年時間揮動鐵錘,將自家廢棄手推車的車軸打製成1把小鐵劍,又把1顆顆鐵釘打製成「飛鏢」。 到上中學時,他用「飛鏢」做刻刀,在麻將牌、洋芋上琢磨起篆刻與雕刻。他還喜歡書法和繪畫,從初中開始一直堅持畫畫、練書法。
  • 義大利藝術家莫蘭迪回顧展12月來京,將展出80件作品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新京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木木美術館798館將進行義大利藝術家喬治·莫蘭迪在中國的首次美術館個人回顧展。明年3月,木木藝術社區將舉辦《坂本龍一:觀音 聽時》展覽,這也是坂本龍一在國內的首次美術個展。
  • 2017「中國·日本版畫交流展」在日本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與日本版畫協會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日本版畫交流展」在日本舉辦。展覽包含豐富的系列活動,得到了中日雙方的高度重視。
  • 黑龍江版畫領軍人物於承佑將在貴州美術館舉行作品展
    貴陽網訊 8月31日,記者從貴州美術館獲悉:「淨途——於承佑版畫作品展」將於9月3日開展。於承佑,1953年出生,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顧問、黑龍江省版畫院顧問、中國國家畫院版畫研究員。北大荒豐饒神奇的黑土地孕育了一個在中國當代版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且享譽中外的版畫流派:北大荒畫派。這個流派自創立以來歷經60餘年不斷拓展,帶動黑龍江成為版畫大省。於承佑也由30餘年前的新北大荒版畫家群中一位小知,成長為黑龍江版畫的領軍人物,和我國畫院版中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
  • 非常時期的銘記——易陽銅版畫《持續進化戰疫2020》創作
    銅版畫的前世今生作品的構思素材來源之一《循跡新絲路》銅版畫,100*51cm,易陽,2019年第二十三屆全國版畫展作品。最好的收藏版畫是藝術品原作,是最適合收藏的藝術品種。她完美的考量你的審美能力。版畫藏書票畢竟是版畫的一個小分支,藝術素養高的藏書票收藏者照例不能抵抗精品版畫的誘惑。
  • 《回顧展的回顧》埋伏了日後的《局部》
    上個月,陳丹青的兩本作品《影像雜談》《回顧展的回顧》上架。《影像雜談》是陳丹青影像評論十二篇首次結集,並配作者的手機快照加以圖說;《回顧展的回顧》則記錄陳丹青在美國觀看的50餘場展覽,廣泛涉及藝術史上的重要藝術家和藝術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