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無印良品」的商標丟了——至少,以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
日本「無印良品」侵權
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
這個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4類商品上,包括棉織品; 蓋墊; 坐墊罩; 毛巾; 毛巾被; 浴巾; 枕巾; 地巾; 床單; 枕套; 被子; 被罩。
2004年,這個商標轉讓給了棉田公司。棉田公司下面投資了一家公司,叫北京無印良品公司,這家公司是2011年成立的。
日本無印良品的店裡賣的浴巾、面巾、被套、枕套、毛圈毯、浴室用腳墊等,都打著無印良品的招牌,但是這些品類的「無印良品」商標,卻在棉田公司和北京無印手裡。
2015年,這兩家公司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用的就是上面這一枚「無印良品」商標。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犯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法院一審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不服原審判決,上訴至北京高院,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訴訟請求。
北京高院表示,註冊商標具有地域性,被訴侵權產品在中國境內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後即已侵犯涉案商標專用權,良品計畫作為被訴侵權產品的製造商應當承擔相應侵權責任。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MUJI旗艦店發聲明澄清
部分商品名稱隱去「無印良品」
登錄相關電商平臺可以發現,如果搜索「無印良品」關鍵詞,並不會像其他品牌旗艦店一樣彈出頂部專屬的半屏頁面,而是只有商品連結。處於搜索最頂端的還是一則廣告連結,非其旗艦店內商品。
在該平臺的「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中,日本無印良品已經在其首頁的底部掛出「鄭重聲明」。
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因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針對這些商品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但於2014年及2015年錯誤使用了該商標。
「為消除上述行為給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等造成的影響,我司已對上述商品的商標標註情況進行了整改。」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在聲明中表示。
此外,在該電商旗艦店中,部分商品已經在名稱中去掉了「無印良品」字樣,包括箱包、拖鞋、家居用品中的沙發、床上用品、織物的筆袋和桌墊等紡織品。
非24類商標商品則仍可合法使用「無印良品」字樣
專家建議:合理布局避免風險
有分析表示,日本無印良品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沒能提前布局註冊商標,導致中國的「無印良品」商標被他人搶先註冊。
日本無印良品一開始應對核心商標在中國市場註冊情況做出全面的排查,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申請或改名等應對措施。
對此,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太平建議,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之前應該預先合理進行商標布局,應儘可能在和企業生產經營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有關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註冊商標,從而預先防止其他企業的搶註。
延伸閱讀:
有律師表示,這意味著以後日本無印良品在大陸只能稱「MUJI」,而如果想使用「無印良品」商標,就只能從中國公司手中購買。
無印良品以後在國內或只能叫MUJI了。
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判決書稱,
「無印良品」商標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並在2004年7月21日轉讓給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而北京無印於2011年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權北京無印在中國獨家使用有關商標,涉案商標經過長期宣傳和使用已具備極高的知名度。
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無印良品Natural Mill
儘管株式會社良品計劃自2001年起對涉案商標註冊提出異議,但數次都被駁回,而涉案商標在2012年經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終裁定不撤銷註冊。
因此,法院裁定2005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有律師表示,這意味著以後日本無印良品在大陸只能稱「MUJI」,而如果想使用「無印良品」商標,就只能從中國公司手中購買。
但在消費者眼中,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一直被視為日本無印良品的替代品,換言之即山寨版,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無印良品十分相似。
北京棉田紡織品註冊了多個無印良品商標
這家中國的「無印良品」在華北及東北地區都開設了不少「無印良品」店鋪,從店面到產品,都和日本「無印良品」相似,不過其英文名字是「Natural Mill」。
其實,不僅僅在線下,在網上平臺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前者作為正品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而後者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對於此次日本無印良品的敗訴,有分析認為無疑為國外品牌們再次敲起警鐘,在中國打擊制假售假仍然是一件道阻且長的艱巨任務。
相似度99.99%
查了下,這家「無印良品Natural Mill」,是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旗下的品牌。
商標名稱、字型、用色及內部裝潢,與日本的正版無印良品,一點都不差。
門頭商標寫的是簡體,但門口的廣告牌是繁體。
看這整體性冷淡的裝修架勢,真是抄得有九分像啊!
對不起,再仔細看看,這大概有99.9%的相似度!
你瞧這頸枕、這枕套,要說這是「無印良品MUJI」,也挺多人信吧。
產品款式都很類似,產品貼紙也都是一模一樣照抄。
你說,一家做紡織品的「無印良品」,怎麼還有那麼多不一樣顏色的筆賣了?
哎等等,這紡織品公司有點「多才多藝」啊,居然還出零食護膚和香薰機了???
說自己是國民品牌。。。
人家北京無印還在網店裡面,鄭重聲明:「 我公司是『無印良品』商標,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合法授權使用人 」。
ok, fine! 大噶知道了,真的知道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