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2021-01-20 越美商學院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在現代社會,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創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
  
  習慣一: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  
  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藉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造、實現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並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習慣二: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
  
  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修正和改良。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為什麼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選擇不做什麼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於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於說「不」。
  
  習慣四:遠離角鬥場的時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鬥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並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於人際領導的原則。
  
  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了一種你贏我輸、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計劃。
  
  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換位思考的溝通。  
  如果一位眼科醫生為病人配眼鏡,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戴,其理由是:「我已經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裡還有一副。」那麼,誰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如果醫生還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在病人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的同時,醫生還反覆說:「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們常說遇事要將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
  
  這位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幹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1+1可以大於2。  
  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後果就等於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過著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律地鍛鍊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幹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養成這七個習慣你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我們都清楚,想要成功就必須要行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有時候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主張有識之士應該告別舊習慣。因為我們人的行為總是重複的,卓越不是一個簡單的舉動,而是一種好習慣。
  •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何種反應。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成功人士的蛻變之路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入選「中國60年來最具影響力書籍」,是中國商界最經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世界500強企業必備培訓課程,不僅是企業、組織機構,更是個人獲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和它倆同等地位和處境的,還有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是一直沒有捨得下手。這個星期,就把這三大巨頭消化一下!先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開始,這本書是大二那時候在圖書館借閱的,讀完後覺得真好看!
  • 致敬世界讀書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去年的4.23-世界讀書日,有幸開始聽餘秋雨老師講的《中國文化必修課》,而今年的4.23-世界讀書日,覺得有必要寫一寫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於是乎就想到了多年前看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看完後覺得其他的關於成功學的書籍都是一些心靈雞湯,從此再也沒有看過關於成功學的書籍。
  • 忙碌不等於卓越,7個習慣改變一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別人都很快的成長為卓越人士,而他還是原地踏步。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對世界上很多頂尖成功人士的工作和行為習慣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成功的總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才是能將人變得卓越的重要所在。他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人類潛能導師」。第一,積極主動的個人願景。
  • 再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各成長階段的習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個人意願的原則2、以始為終:自我領導的原則>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6、統合綜效:創造合作的原則7、不斷更新:自我提升和完善習慣的力量是慣性式的,它會融入血液
  • 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收穫
    在學習七個習慣之前,我們要先認識「思維定式」的存在;在學習人際交往領域的習慣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情感帳戶」。情感的帳戶也會隨著我們的付出、關心而帳戶餘額充足,隨著傷害、索取而掏空帳戶,會有枯竭,所以我們都要開設在自己心裡的「銀行」。
  • 五分鐘初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對於有志於追求更豐盛人生的人來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就是一本Bible,一本指南針。只要遵循本書的規則,持之以恆地去實踐並養成習慣,人生絕對會變得與眾不同。這本書出版於1989年,至今已經31年了,但是書中提出的概念和方法至今仍然不過時,按史蒂芬柯維先生的說法,因為他提出的是原則,是從人性出發的,而人性沒有變化,所以七個習慣仍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經典必讀)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助你事半功倍
    很早之前我看過一本書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霸佔了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七年的榜首,並且作為一本美國人所寫的書居然受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推薦。書中的內容我早已忘記,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這篇文章並不是一本書籍介紹,而是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我的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書中提到的七個幫助我們提高效能的習慣。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與生活工作相結合的感想
    本月拜讀史蒂芬·柯維先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史蒂芬·柯維先生分別從 重新探索自我、個人領域的成功、公眾領域的成功、自我提升和完善四部分逐步分享七個習慣,令我受益匪淺。史蒂芬·柯維先生曾言:「人生就是一個螺旋槳式的上升過程,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實踐、堅持養成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習慣,我們才能穩步的向上而生,我們才能夠在各種問題和困境中,破繭而出。」對這七個習慣,談談自我的理解。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一:主動積極(含義及實踐指南)
    從今天開始,我將用七篇文章給你介紹被無數職場精英、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奉為圭臬的經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每個習慣我會通過核心思想、成功實踐案例和應用指南三個角度來展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今天講解第一個習慣。
  • 成功人士的25個習慣
    下面是我在過去20年中觀察、收集和應用的25個習慣的清單,這些習慣是與一些非常鼓舞人心、非常成功的人一起工作中學習到的。你也可以練習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越多越好,因為這些習慣許多都是相輔相成和相互激勵的。你應該始終如一併不斷重複嘗試應用它們,它們中的大多數能很容易地學會,並帶來許多樂趣。不要浪費任何時間,今天就開始嘗試吧!
  • 七個習慣不是幫你成功,而是塑造性格
    七個習慣不是幫你成功,而是塑造性格by 霍泰穩(精進學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面世以來,已經差不多30年,影響力很廣,據說在美國,上到總統下到平民,人手一冊。書中提到說人經常面對很多挑戰,比如恐懼和不安全感、絕望無助、缺乏人生平衡、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等,但又苦於找不到解決方案。
  • 成功人士具有的七個特點
    試著,努力跳出現有的思維模式,換一種想法,換一種做法,也換一種活法,多學習,多實踐,讓自己越來越具有如下所述的一些成功人士的特點,遲早你也會成為成功人士。第一個特點成功人士自信、樂觀,從不低估你自己的能力,他們頭腦靈活,敢想敢做。
  • 成功人士的特質和習慣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眾多成功人士都有其自身好的習慣。習慣就像一面反光鏡,好的習慣折射的可能是安全,壞的習慣折射的可能就是危險。1、懂得做人  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會做人,別人喜歡你,願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2
    非常感謝老師的領讀,為了跟上節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我提升,督促自己去學習並理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作者在書裡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發淺談工程造價
    最近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雖沒有網絡上推薦說的一樣驚豔,但是其中的一些觀點還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相對於時間管理,它更傾向於教給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與道理。七個習慣,簡單總結一下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己解彼,6.綜合綜效,7.不斷更新。先說說積極主動,這個習慣與《刻意練習》一書中的觀點類似,核心觀點就是積極主動去學習做任何一件處在你能力邊緣的事,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提升等幾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影響力。
  • 畫9張視覺筆記,深度解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周我盡然完成了被我打入冷宮2年之久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曾經我幾拿幾放,可這次我盡然迫不及待的讀完 ,並擁有了自己的心得,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讀書筆記。先來看下我讀完目錄、序、內容簡介後我的感悟,也是我對這本書的最初的印象《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內容》本書七個習慣就是提高效能的習慣,七個習慣符合成長規律,提供了開發個人和人際效能的漸進、連續和高度整合的方法,是一個由內而外依次實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