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BA現在背身單打不是主流?

2020-12-21 愛籃球有技巧

最核心的原因源於NBA聯盟球風的轉變,之前NBA倡導陣地戰慢節奏,現在小球風崇尚快節奏。陣地戰慢節奏依賴背身單打得分,而小球風更依賴速度外線三分結束戰鬥。據統計NBA過去六賽季背身單打數量下降了45.5%,2000年後再無中鋒當選MVP。

何為背身單打

不同時代球風需要相適應的戰術打法,也需要相匹配的球員,以及球員技術能力。

傳統陣地打法背身單打是球隊最為看重的進攻技能,也就非常重視內線球員,包括外線球員也會採用背身單打技能。比如喬丹和科比,球隊不乏優質中鋒,他們二位進攻手段極其豐富,就算如此,10-11賽季科比背身單打佔據進攻球權達到過22%。

因為接近籃筐是得分效率最高的方式,保護籃板是爭取第二次進攻機會最大保障,那個年代中鋒在球隊的作用非常重要。題主所說的背身單打更是內線們最基本的技能,對於球員要求身高體重以及籃下腳步、柔和手感。背身單打分其實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上述所說內線球員背身單打,他們首先要做的是卡位,然後利用身體向內線坐著打做動作。

另一種就是外線球員背身單打,外線背身打也會使用卡位要求發動進攻,外線持球面框進攻壓迫幾步後,開始轉背身推進,外線球員背身單打終結方式大多以跳投完成。

那麼背身單打更是需要真正的籃球技巧:腳步,控球,節奏,轉身,對抗,投籃上籃,一樣不缺,背身是沒有啟動速度加成,全靠真正的技術和力量完成。球員也就必須在各個技術上打磨自己,很多球員可能技術上達不到。

有很多球員為什麼在年齡稍微大些後會增加背身呢?球員速度下降,經過多年比賽打磨技術提升,背身打會更接近籃筐從而提升自己得分效率。球員會在職業後半程增加背身單打也居多發生在巨星身上,角色球員沒有這個權利和機會。並且現在小球風時代,戰術打法並不會適合球員更多背身單打。

背身單打除了個人技能以外,還有一個核心因素,那就是體力。背身單打對於球員核心力量要求比較高,下盤中到腰腹上到肩部,在一次背身坐打時,都會參與其中,對於外線翻身跳投球員腰腹力量要求就更高。所以,背身單打極其消耗體力,他比面框持球單打更耗費體力。

面框持球單打利用速度、節奏或者隊友擋拆甩掉防守人投籃或突破得分。而背身單打除了自己控制球,還需要扛著100公斤用力頂著自己對手往裡鑿。這也是為什麼背身單打更多是內線球員喜歡用的技能,因為他們擁有身高和體重的絕對優勢,且中鋒會要位更深更接近籃筐,背身推進到接近籃筐更容易。對於現在小球風時代球員消耗體力點可能是比賽中折返跑。

三分擊敗背身單打

現在聯盟如果有一支球隊以陣地打法為主,哪怕進攻效率非常高,但是進攻節奏落後對手,一場比賽下來80到90次回合,可抵擋不住對手一場比賽100以上進攻回合,自己得2分,對手得3分,極其不划算。

波波老爺子雖然不崇尚投射三分,他也公開表示投射三分就是侮辱籃球,但是,馬刺本賽季三分被聯盟無形帶動到場均28.4次出手隊史最高。馬刺場均得分113.2分聯盟第9位,進攻效率111.6第10位,馬刺更傾斜陣地打法進攻效率聯盟中等偏上水平,可馬刺場均回合數100.4聯盟第16位。馬刺場均失分114.5分聯盟第9差,也許會說馬刺本賽季防守太差,沒錯,馬刺本賽季防守效率112.7聯盟倒數第6位。

不妨對比火箭隊,本賽季場均三分出手43.9次聯盟第一,三分命中率34.7%遠不如馬刺36.1%三分命中率,可是火箭場均命中15.2個三分球,馬刺場均命中率10.4個三分。火箭場均失分與馬刺一樣都是114.5,但是火箭場均得分118.2分,再加上火箭場均103.9回合率,所以火箭能夠位居西部第5的原因。當然,火箭隊核心球員有威少和哈登,比馬刺核心陣容強一些,但與球隊的戰術打法同樣有密切關係。

火箭隊是現在小球風最迷戀球隊,包括聯陣容較高的雄鹿,場均38.4次三分出手聯盟第四位。其實,雄鹿也是小球風典型代表,只是他們執行小球風球員身高更好,雄鹿能夠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得到會投三分的洛佩茲。這就是為什麼,聯盟目前更青睞小球風的原因。而背身單打陣地打法不適合現代球風,也必定漸行漸遠。

聯盟推崇

對於NBA聯盟非常推崇小球風打法,上賽季聯盟改變規則,將二次進攻時間縮短為14秒,包括皮毛犯規都是為了減少打斷進攻節奏,都是為了讓比賽更流暢,更具有觀賽性。NBA比賽中小個子球員瀟灑花哨運球過人、晃倒對手後撤步三分、半場超遠反擊三分看著很是過癮。單場比賽場均得分飆升,除了給球迷帶來流暢觀賞比賽,對於球員最有價值的是數據。

現在聯盟一個隊伍裡場均20+不少能達到3位球員,場均10分都是家常便飯,球員數據漂亮就能夠得到更大合同,拿到更多的錢。所以,球員也很喜歡進攻。那麼低產出的2分很容易被球員嫌棄,球員更喜歡用更高效的三分和籃下完成進攻。

小球風時代成就了格林和塔克這類矮裝球員,阿里扎和伊戈達拉這類3D鋒線極其吃香。恩比德、唐斯這類擁有三分能力中鋒才會被譽為球隊進攻核心,像戈貝爾、卡佩拉沒有射程的中鋒戰術地位就是防守和吃餅,自主進攻戰術幾乎沒有,也不會給其背身單打機會。馬刺德羅贊和阿爾德裡已經是聯盟裡為數不多精於背身單打類型球員,火箭隊威少也算一位吧,三分能力較差,喜歡面框推進後轉為背身單吃對手以翻身跳投終結進攻。

也有很多球迷吐槽,現在的NBA缺乏對抗性,並沒有傳統打法好看。眾口悠悠,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喜歡,說不定風水流輪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重新聽到肌肉男們啪啪撞擊聲,而像鳥槍啾啾三分刷網聲會成為點綴。

那麼,你是喜歡NBA傳統陣地背身單打慢節奏時代,還是現在小球風快節奏時代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沒有人使用背身單打了?
    在三連冠之後喬丹就發展出了無人能敵的背身單打技術,利用這個技能,他可以躲過內線的廝殺,輕鬆得分。背身單打需要有很好的身體協調性和腰腹力,否則容易出現三不沾的射門。這個主要是因為腰腹力量不足,無法帶動身體進入標準的投籃水平,所以不是手腕撥開,而是直接拋出。這種攻擊是非常低的。布萊恩特的步法,我們先這麼說,因為布萊恩特也在大夢奧拉朱旺的訓練營學習過,但是在布萊恩特把奧拉朱旺的中鋒籃下進攻步法運用於外線和背身單打,算是一種夢幻步法的延伸吧!
  • 從背身單打和擋拆進攻,來看NBA的比賽變化
    如果你是一位老球迷,那你應該會發現,現在的NBA,球員背身單打越來越少,而各球隊對於三分卻越來越重視。這確實是事實,數據顯示本賽季僅有3名球員場均背身單打次數超過5次,而在5年前,也就是15-16賽季,這一人數是12個。
  • 背身單打注意細節?科比請教喬丹
    現在籃球場上很少看到背身單打,最主要還是最近這幾年都流行外線投籃和突破得分,從得分效率來講背身單打確實落後於三分和籃下得分。不過到了季後賽背身單打的作用就非常大,首先三分被防住了,籃下又會是防守重點區域,那麼中投就會讓對手非常難應對,只要保持一定中投命中率,那麼對手就會非常頭疼。今天重點提到的本身單打,最應該注意的細節還是把握節奏,有一些控球基礎,然後用後背和腿部感受防守球員重心,配合餘光來觀察效果更好。
  • NBA安東尼的單打技術很全面,與詹姆斯相比區別在哪?
    NBA安東尼的單打技術很全面,與詹姆斯相比區別在哪?第一,安東尼的位置不同於詹姆斯,他屬於所謂的「前衛搖擺人」,可以組織進攻,也可以單打。而且安東尼屬於小個子,大個兒。因此,他的活卡需要單打或擋拆來跟蹤籃板或接球投籃。場上的位置取決於球員自身的身體和技術特徵。詹姆斯的控球和速度都比安東尼好。因此詹姆士的單打更多的是高位持球,正面突破後,結合強壯的身體在籃下產生衝擊力。Anthony的噸位和穩定的射門更適合卡位要球,低位單打。注重少運球,高效進攻。先選擇先射門後突破進攻。歸根結底,詹姆斯:以突破為主,投籃為輔。
  • 神的獨門絕技:背身單打後仰跳投,美如畫的創始者!!
    神的獨門絕技:背身單打後仰跳投,美如畫的創始者!!一招無解的背身單打後仰跳投,美如畫,僅憑這一招就可獨步天下!結合夢幻腳步和假動作,進攻可以千變萬化,往往防守球員還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神已輕輕鬆鬆拿下一個又一個的2分。致敬神這個無敵的技術動作,一個即將失傳,淹沒於NBA 歷史的技術動作。
  • 李根在國內無敵的背身單打放在NBA還管用?3張圖告訴你答案!
    李根在國內無敵的背身單打放在NBA還管用?3張圖告訴你答案! 這幾天上海隊中鋒張兆旭算火了一把,身高221公分的打中鋒,居然在背打中沒抗動196公分的後衛哈登,雖說這NBA與CBA實力差距懸殊,但沒想到這種懸殊居然能以這般形象的方式展現!
  • 原來在NBA常見的單手抓球動作,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
    熟悉NBA老球迷都知道,麥迪在比賽中經常做單手持球的動作,往往最後一攻耗時間、或者指揮隊友落位、或者一對一單打的時候經常這樣。麥迪的好天賦也是聯盟出了名的,203cm的身高卻有213cm的臂展,一雙大手遮天蓋地。
  • 背身單打,後仰絕殺!詹姆斯這球也太強了吧!面帶微笑怎麼回事?
    絕命一攻,湖人的靈魂人物勒布朗-詹姆斯站了出來,他在右側45度中距離位置單打杰倫-布朗,連續背身強懟被對方彈回,情急之下,使出了一招科比式轉身虛晃接高難度後仰——唰!脆聲入網!111-110,湖人完成了關鍵反超,算得上是準絕殺!這球真是厲害炸了!
  • 空接暴扣+背身單打!霍華德減重訓練狀態神勇,全隊在等他回歸
    內線空接暴扣,直接高高躍起就將球砸進籃筐,而且背身單打的招牌式得分方式依舊老辣,一個轉身變向直接就可以擺脫防守人扣籃成功。本賽季霍華德在湖人隊扮演的防守尖兵的角色,雖然麥基是球隊首發球員,但是在第四節決勝負階段霍華德的出場時間佔比更高。霍華德本季數據為場均7.5分7.4籃板1.23次封蓋,在沒有犯規困擾下霍華德的場上表現僅僅憑藉數據很難體現出來。
  • 安東尼進攻萬花筒,其單打技術是否強於詹姆斯呢!
    大多是利用強壯的身體生扛碾壓式打法得分,也是,也不是。詹姆斯狀如牛的身體不假,他擅長背身碾壓內線得分,突破時速度起來之後幾乎無人能夠阻擋。但詹姆斯單打技術都被他強勢得分方式所掩蓋,就好比庫裡強勢三分能力掩蓋了他內線突破能力一個道理。詹姆斯擁有強大的身體優勢,加上人球結合能力以及高智商為一體,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體完成進攻。
  • 背身技術誰能一戰?廣東背打王20分爆破對手防線
    決賽第二回合拿下20分後兩節18分成為球隊的關鍵先生光明中學22號韓柳堪稱球隊的奪冠功臣首回合客場對陣東莞四中拿下12分6籃板的韓柳很好地彌合了劉朔任的內線進攻兩人合力打穿對手內線客場成功凱旋一條龍反擊突破得手末節關鍵時刻反擊2+1一對一突破轉身上籃廣東最強背身單打
  • 到目前為止,NBA可以稱為五次攻擊萬花筒:詹姆斯不合格
    我相信大多數人喜歡侵略性和侵略性的攻擊和快速遊戲,在NBA上中,這樣的玩家也受到大家的喜愛,那些擅長遠射、單次突破、背身、切割等技術的人,也是NBA歷史上罕見的玩家,我們來談談NBA歷史上的前五名「進攻萬花筒」。
  • 迫使NBA改變規則的球員排行榜
    巴克利擁有也許是聯盟歷史上最碩壯的臀部,他持球背身進攻時,幾乎沒有防守球員能夠抵擋住「查爾斯爵士」碩臀的連續攻擊。總能將防守球員拱到籃下,然後輕鬆得分!巴克利實在太強壯了!
  • 沒有籃下的背身強打,阿德巴約,現代籃球的受益者
    阿德巴約,不具備籃下要位強打能力,現代籃球環境下的受益者作為一名5號位的大個子,阿德巴約在內線的場均背身單打回合數只有1.1次,遠遠低於恩比德、唐斯等人,就是和隊內的隊友相比,阿德巴約這個數字也比巴特勒的1.9要低不少。每回合的背身單打得分也只有0.9分,效率也很一般。
  • NBA歷史上有哪些球員迫使過聯盟修改規則?你們還知道哪些規則呢
    還有一個規則是巴克利的大屁股規則,這個規則是指進攻球員不能一直背身持球,即背身不能超過五秒,否則判定違例。另一個很出名的規則是鯊魚條約,這個規則是指在比賽的最後兩分鐘,對無球球員的犯規採用一罰一擲的方法。先說說第一個規則,幹擾球原則,聯盟為什麼要修改這個規則呢?
  • 單打王「甜瓜」安東尼,迎來新的裡程碑,總得分升至歷史第15位!
    低位單打的教科書「甜瓜」安東尼各種背身單打集錦背身單打。單挑,這是NBA球員中一對一的最高水平,也是最令人愉快的對抗情況,當然,大多數這種背靠背單挑技術都是內部球員的專利,最接近籃筐,因此擁有良好背靠背得分技巧的中鋒更容易得分。
  • NBA五大球場規則演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更為勁爆的張伯倫,他對三秒區的控制和利用更超前人,無奈之下聯盟只好再次將三秒區延長到了現在的16英尺。看我坐打群雄喬丹和科比都有一招讓人明知道卻又防不住的,那就是背身拿球單打。但還有一個小胖子也時箇中好手,他就是查爾斯-巴克利。
  • 當受到澤北的挑戰時,如何分析劉傳鳳的傳球行為不是單打
    畢竟籃球是五個人的團隊運動,而不是一個人的表演表演,面對很多人,把球交給隊友得分,不是更容易更聰明嗎?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只有串聯隊友振興整個團隊,才能充分發揮團隊的最大力量!可惜劉傳鳳不是明白,他對籃球的理解還停留在個人技術上,這也是他不如仙道的主要原因。
  • NBA的單手抓球絕技曾非常流行,為啥如今卻幾乎看不到了呢?
    隨著時代的改變,在NBA聯盟中也逐漸的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之前就不存在小球這種打法,但是現在的籃球卻是以打小球為重點,把當初的陣地戰還有消耗戰都直接拋棄了,更何況是那時候非常出名的背身單打,如今更是在球場上看不到了,更不要說單手抓球這項技能了。
  • 背身單打落伍,三分才是王道?安東尼和總冠軍得主可以告訴你答案
    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挺荒謬的,跟在勇士隊的屁股後面,生搬硬套的去組建起和勇士隊相仿的奪冠陣容,這本身就不是很正確的做法。而去年猛龍隊的奪冠則是走出了他們自己的另外一條道路。雖然當時勇士隊五星陣容威震整個聯盟,但猛龍隊不以為然的堅定著走自己相信的建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