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時買的零度可樂還沒喝完,轉眼間雙11就已經殺到了面前。在過去兩個月「狂轟濫炸」的手機發布會後,相較於618,相信大家在雙11期間也更有消費的欲望。
所以我們準備了編輯部的「雙11什麼值得買」系列文章,將在耳機、電腦、手機等類目裡為大家準備了幾款精選產品,讓大家在「買買買」時能有一個基本的參考指南。在本期的「耳機」中,我也會給出不同類目、使用場景下的耳機推薦供大家選擇。
入耳式
小米真無線藍牙耳機Air2 Pro
首先是小米真無線藍牙耳機Air2 Pro,在2020降噪真無線耳機遍地開花之時,小米推出Air2 Pro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作為降噪真無線產品,Air2 Pro的降噪表現非常不錯,在某些場合下降噪能力甚至超過了我之前一直推薦的OPPO Echo W51。儘管在價格上浮的情況下音質沒有太突出的表現,但考慮到市面上千元以下真無線耳機的降噪表現,我認為小米真無線藍牙耳機Air2 Pro更值得我去推薦。
FIIL CC真無線耳機
但如果你不需要降噪,對耳機的要求只有好聽和好看,那FIIL CC可能就是你最合適的選擇了。在真無線耳機千篇一律的2020年,FIIL CC可以說是「特立獨行的異類」。但不可否認的是,FIIL CC方形的外觀不僅不影響佩戴舒適度,也成功的將真無線耳機打造成了「時尚單品」,在耳機產品中極具辨識度。
不過FIIL CC的優點絕不僅僅是好看,溫暖的聲音與15小時的續航時間同樣是FIIL CC身上可圈可點的地方。如果買真無線耳機只為了平時聽聽音樂,FIIL CC非常值得考慮。
AirPods Pro
但如果你用的是iPhone,那不用說,AirPods Pro會是你最好的選擇。雖然AirPods Pro沒有HiRES、沒有aptX、甚至部分功能在Android手機上無法正常使用。但AirPods Pro的聲音表現不僅不差,而且讓人「聽著舒服」。
在全新的iOS/iPadOS中,Apple還為AirPods Pro加入了空間音頻的功能,在杜比全景聲影片中可以體驗到全新的環繞效果。再加上AirPods Pro本身就可圈可點的降噪能力與不俗的生態體驗,對於iPhone用戶來說,AirPods Pro非常值得考慮。
頭戴式
索尼WH-1000XM4
有一說一,1000XM4是我平時用的最常用的一款頭戴式耳機,作為消費級「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1000XM4不僅彌補了上一代在聲音上的拉垮表現,在降噪能力上還更近一步,無論是公交、地鐵還是飛機運行時的噪聲,1000XM4都可以輕鬆抹去,戴上後仿佛周圍200米都被清空了一樣安靜。
快速注意模式也讓耳機不會戴上就失聯,拾音耳機的設定讓1000XM4可以更清晰的與身邊的人交流。而且1000XM4終於加入了多設備連接的功能,可以說是頭戴式降噪耳機中「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BOSE 700
但除了索尼以外,還有另一款頭戴式降噪我覺得有必要向大家推薦,那就是Bose 700。曾經的Bose憑藉QC35系列降噪耳機長期盤踞飛機頭等艙,但在索尼1000XM2發布後,Bose在降噪耳機產品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在其後更是輸給了1000XM3。作為「回應」,Bose重新設計了自己的降噪耳機產品,Bose 700就是Bose的反擊之作。
耳機延續了Bose一款的高舒適度,蛋白皮質耳罩輕盈且透氣,長期佩戴也不會對耳朵造成擠壓感。11檔降噪雖然沒有索尼那麼徹底,但因氣壓平衡出色,戴久了耳朵也不會覺得累。Bose 700還取消了以往的三折設計,讓一體式的金屬頭梁更加堅固耐用。配合上Bose一貫的音效與完善的App操作,如果你經常出差,Bose 700非常適合你。
特殊應用
除了這些常見的耳機使用場景外,針對運動和遊戲,我也加入了幾款特殊場合下的耳機推薦。
LOCA Z2骨傳導耳機
首先是LOCA Z2骨傳導耳機,作為百元級骨傳導耳機,我敢肯定Z2會是不少人嘗試的「啟蒙」款骨傳導耳機。不同於氣導耳機,骨傳導耳機將「聲音信號」直接作用在聽小骨,不需要鼓膜轉化就可以讓人聽到聲音。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首先它可以降低對鼓膜的損害,保護聽力。另一方面,因為骨傳導耳機不「佔用」鼓膜,因此耳機內播放的內容不會覆蓋環境的聲音。這在運動、尤其是騎車的時候非常合適:不僅可以排憂解悶,還不會覆蓋周圍的車聲。
韶音Aeropex骨傳導耳機
事先說明,這款耳機我自己就有在用,而且還多買了一隻送給我爸當父親節禮物。作為骨傳導耳機中的「蘋果」,韶音這個純正中國品牌在骨傳導產品中有著「業界領導人」的地位,其骨傳導產品從民用消費級到軍警級別統統覆蓋,甚至不少美國執法與消防部門都選用了他們的軍警骨傳導通話器。
在國內消費市場,Aeropex是韶音骨傳導耳機旗艦款。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韶音找到了解決骨傳導耳機「漏音」的辦法,旗艦款Aeropex不僅音質上非常接近傳統氣傳導耳機,還幾乎杜絕了漏音的現象;內置的鈦金屬細絲保證了耳機的耐用性,IP67防水更是保證了耳機「上山下海」的能力。Aeropex不僅是我和我爸每晚騎車時的「唯一指定耳機」,更是環法自行車賽官方授權產品,實力毋庸置疑。
雷蛇旋風黑鯊V2
雷蛇旋風黑鯊是我擁有的第一款遊戲耳機,今年發布的旋風黑鯊V2不僅延續了當年的感動,第一代旋風黑鯊那極為出色的重量控制與佩戴舒適度也一併保留。
耳機的構成非常基本,頭梁,金屬夾、耳罩、麥克風和耳機線,就像旋風黑鯊的「原型」——直升機通訊耳機一樣,旋風黑鯊僅包含了遊戲耳機的最基本構成,這種「航空級」輕量化讓耳機佩戴舒適度極佳,頭上沒有一克多餘的重量,可拆卸的麥克風與極簡的音量調節旋鈕也讓耳機用起更加靈活。
總結
不難看出,今年的依然以真無線耳機為主。但在經歷多次洗牌後,曾經無序的真無線耳機市場現在已高度白熱化,「抄襲AirPods」已經無法讓耳機從市場裡脫穎而出,市場需要的是有「特色」的產品,無論這個特色是外觀、音質還是降噪。而各品牌也都想盡辦法為自己的產品加入「獨門絕技」,希望在明年的耳機市場裡,我們還能看到更多更有趣的耳機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