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的流變性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2020-12-23 中國紙網

  油墨是印刷的重要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印刷質量和生產效率。在進行印刷工作時,油墨的流變性對於印刷產品的質量和水平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將對油墨的各種流變性能的屬性進行解析。

  流變學

  流變學,是研究物質變形和流動的科學。理想的彈性體和理想的粘性物質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許多物質,如紙張、油墨等,其變形規律是複雜的。

  油墨是在印刷機上被壓勻到墨輥上,轉移到印版上,再轉移到橡皮布上,最後轉移到紙張上。在這個過程中,有種種的變形和流動,當油墨受力變形時,既會呈現彈性變形的某些特徵,又會呈現流體的粘性,這種現象稱為粘彈現象。這種粘彈性物體的受力變形不僅與應力大小有關,而且與這些形變的發展速度有關。印刷油墨的流變性質對印刷適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油墨的流變性能包括油墨的黏度、黏著性、屈服值、觸變性、流動度和流動性、轉移性等性能。

  01、黏度

  粘度是指流體流動時的粘滯程度,是流體分子之間相互吸收而產生的阻礙分子之間相對運動能力的量度,是表徵流體流動的阻力(或內摩擦力)大小的指標。

  流體在流動過程中,根據流體的結構與性質會出現流體呈黏稠狀態時流動困難、流體呈稀薄狀態時流動舒暢的現象,流體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流動中存在著流體分子間的相互吸引而導致的運動阻力,稱為內摩擦力。流體的這種性質稱為黏度。

  黏度是表明油墨流變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印刷過程中一定的黏度是保證油墨支持傳遞和均勻轉移的主要條件,因為它關係到印刷過程能否順利進行,並直接影響到印跡墨色的均勻程度、清晰度及光澤度。

  印刷中對油墨黏度控制不當,會給印刷帶來多種故障。如下:

  1)油墨的黏度過大時,黏性過大,拉絲性強。油墨轉移過程中,在墨輥之間分裂時絲頭過長,斷裂的絲頭末端容易形成油墨飛散到空中,形成印刷中的飛墨現象,飛墨現象在高速印刷時表現更為明顯。

  2)油墨的黏度過大很容易造成紙張的脫粉、拉毛或分層剝離現象。這是油墨的黏力在一定印刷條件下超過了紙張的表面強度所形成的,這種現象在印刷用紙的結構疏鬆,表面強度不高時,更為明顯。

  3)油墨在墨輥之間進行傳遞和轉移時,黏度過大會使油墨轉移發生困難,因為油墨轉移率與黏度呈反比關係,所以黏度過大將導致油墨的分布不均勻,轉移到印版或印刷品上的墨量不足,墨絲不勻,出現印刷品圖文基礎裸露的現象。

  4)油墨的黏度過大對印刷工藝還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影響。如印刷過程中油墨的用量增大,印刷品墨層過厚,乾燥速度放慢,易出現印刷品背面沾髒或粘連現象。在平板紙印刷中還容易產生紙張被捲入墨輥中的現象。

  5)油墨的黏度過小,流動度增大,外觀上表現為油墨的稀度大。平版膠印中容易產生油墨乳化現象,造成印刷品上髒。

  6)黏度過小的油墨在紙張上易產生鋪展現象,造成印跡面積大,清晰度下降,而且降低了印跡乾燥結膜後與承印物表面結合的牢固程度及印跡的光澤度。

  7)油墨的黏度過小時,往往不能帶動油墨中顆粒較大的顏料一起轉移,使這些顏料顆粒逐漸沉積在墨輥、橡皮布或印版上,形成堆版現象。

  02、屈服值

  油墨的屈服值是指油墨流體產生形變而開始流動時的所需的最小的作用力。

  油墨在切應力作用下開始形變並不立即出現流動,而是切應力逐漸增大時出現塞流現象,塞流是指流體在作用力下部分出現變形而產生層流的一種位移現象,隨著切應力增加,塞流減少,當切應力達到一定值時,塞流消失,流體的流動呈層流狀態,此時油墨流動呈黏滯狀態,出現塑性流體的流動特性。

  屈服值與印刷的關係:

  油墨屈服值不僅影響油墨的流動性和轉移性,還體現了油墨體質的粘稠度和軟硬性。在油墨使用中,屈服值大的油墨流動度小,墨體硬,在輸墨過程中,從墨斗到勻墨輥,再到版墨輥和印版表面,會產生因屈服值過大而使油墨不易勻開、不易下墨等現象。屈服值過小的油墨流動度大,對網線版印刷和文字線條版印刷易產生印跡鋪展和墨色濃度不高等的現象,因此,應根據印刷的要求來合理確定油墨的屈服值,一般膠印中平板紙膠印墨的屈服值範圍在1000-3000之間,而捲筒紙膠印墨在200-1500之間。

  03、觸變性

  觸變性是指油墨在外力攪拌作用下流動性增大,停止攪拌後流動性逐漸減小恢復到原狀的性能。

  觸變性與印刷的關係:

  適用於膠印印刷的油墨應該具有良好的觸變性,在印刷中,由於墨輥間的擠壓力、剪切力的作用,油墨的黏度有所下降、流動性增強、延展性增大,這有利於油墨順利、均勻的轉移,提高了油墨的轉移率,而當油墨轉印到承印物表面時,外力作用消失,油墨流動性變小,逐漸由稀變稠,黏度上升,從而保證油墨印跡的清晰度,尤其是網點印刷品,可以避免網點擴大等現象。

  然而如果油墨的觸變性過大,會造成供墨不暢,嚴重時會出現供墨中斷現象,影響連續印刷的供墨量和均墨性。因此在印刷操作中,要經常在墨斗中攪拌油墨,增大油墨的流動性,保證印刷過程中的正常供墨。

  04、流動度和流動性

  流動度是指油墨在壓力作用下產生流動時,直徑擴展的能力。它表明了油墨的稀、稠程度及油墨結構的松、緊程度。

  流動性是油墨的黏度、屈服值、觸變性和流動度的綜合性能,一般情況下,油墨的黏度高、屈服值大、觸變性大時,流動性小,反之則流動性大。

  流動度的大小必須與印刷相適應,油墨的流動度過大,表現油墨稀度大,對印刷產生的影響:

  1)流動度過強,在印刷壓力作用下印跡產生鋪展現象,轉移到紙張表面的印跡外形尺寸擴大,特別是在網線版、字線版的印刷中,影響印刷品的清晰度、層次及顏色的表現。

  2)印刷後墨層變薄,印刷品色彩鮮豔度下降,色相變淺。

  3)印刷後的稀度大,增加了連結料的滲透,嚴重時出現油墨滲透性過強的各種弊病。

  4)油墨的流動度過大往往是連結料中油類的含量過多造成的,這樣的油墨在傳遞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潤滑現象,使印版圖文邊緣上出現滑動的痕跡。著墨輥與印版之間的滑動現象會使印版圖文邊緣上出現徑向的刺狀鋪展反映到印刷品上被稱為庇邊現象。

  5)流動度過大的油墨膠印中容易出現乳化,造成印刷品浮髒現象。流動度過小,表現為油墨的稠度大、黏度大,印刷中容易出現油墨的黏度過大時所產生的一些現象,不同種類的油墨有不同的流動度,這是根據印刷要求製成的。

  常用的平張紙膠印油墨的流動值為28-36mm,捲筒紙膠印油墨為30-40mm。

  05、轉移性

  印刷油墨的轉移性是指,油墨轉移過程中墨層在兩個接觸面之間分離時,由一個表面向另一個表面傳遞油墨量的多少的能力。油墨的轉移性可以用轉移率來表示。

  油墨的轉移率是指轉移到紙張表面上的墨量與印版上墨量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Z=Y/X×100%

  式中:Z-油墨的轉移率,%

  X-印刷前印版上的油墨量,g/m2;

  Y-印刷後紙張上的油墨量,g/m2

  油墨轉移率的高低,表明了油墨轉移量的多少。

  油墨轉移性與印刷的關係:

  印刷過程實質上就是油墨的轉移過程,油墨從傳墨輥中輸出後,經過勻墨輥轉移到著墨輥上,然後再轉移到印版上,再轉移到橡皮布上,最後轉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過程。所以,油墨的轉移性顯示在全部印刷過程中,它關係到油墨在傳遞過程中墨層分離時墨量分配的狀況,決定了油墨在多次轉移後傳遞到承印物表面上的墨量的多少及均勻程度,因而影響到印品上墨膜的厚薄程度、墨色的飽滿程度、色彩的鮮豔程度和光澤度。

  轉移性好的油墨在印刷機墨輥上墨膜分離時墨量分配均勻,在多次傳遞後可增加到印版表面的墨層均勻度、墨色濃度和飽滿程度。油墨轉移性差時,轉移到印版或橡皮布的墨量不足,容易造成印刷品圖文基礎暴露,形成花版現象,或造成勻墨輥間的墨色不勻、積墨過厚,以致產生墨色濃淡、飛墨、墨輥表面乾燥結膜等故障。

相關焦點

  • UV油墨可以影響印刷質量的有哪幾點?
    如今決定印刷品質量的絕對因素有許多中,除了生產與質量控制過程之外,油墨的質量還是會對任何印刷品的生產成本的最終效果產生重大的影響,那麼會影響哪方面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UV油墨可以影響印刷質量的有哪幾點,一起往下看看吧。
  • 油墨印刷粘度對凹印質量的影響
    在包裝印刷的生產流程中,產生汙版問題的原因除了與油墨配方本身、刮墨刀的壓力和接觸角以及印版的質量外,還與油墨的印刷粘度有關。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從油墨印刷開始,介紹一下相關影響因素。產生汙版問題的原因除了與油墨配方本身、刮墨刀的壓力和接觸角以及印版的質量外,還與油墨的印刷粘度有關。如油墨印刷粘度太高,油墨的粘性就變大,在印版的高速運動下,油墨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衝擊著刮墨刀。這樣刮墨刀就很難將非圖文部分的油墨順利地刮掉,版汙因此產生。如果油墨中的顏料在油墨體系中分布得不均勻,或者油墨中的樹脂未能將顏料顆粒很好地包裹,這樣顏料顆粒之間會重新聚集。
  • 水性油墨印刷品調配技術
    由此可見,油墨的印刷適性包括印刷作業適性和印刷質量適性兩方面,油墨的印刷作業適性涉及油墨與相應版型、機速、印壓和印刷對象相適應,以保證油墨能夠從包裝容器——墨斗——墨輥——印版——印刷對象的順利轉移;油墨的印刷質量適性是指轉移到印刷對象表面的墨膜所顯示的固著,乾燥速度,顏色及成膜後的光澤、牢度、耐抗性等各種保證印刷效果的性質。通常把油墨所表達顏色效果的方面稱做墨性。
  • 油墨性能對印品呈色效果的影響
    印刷品所使用的紙張本身的性能、油墨的性能以及印刷過程中的一些工藝參數等都會對印品呈色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下油墨性能對印品呈色效果的影響。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徵,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複色來構成的。色彩的明暗變化、環境的不同影響,加之各種因素的作用,形成的色相是相當多的。
  • 印刷品有什麼用途 印刷品創意與設計效果
    從印刷材料選用和製作工藝角度,特殊工藝實際上涵蓋了印刷品從設計到成品的各個層次,市場上常見的工藝技術有:金卡紙磨砂、銀卡紙磨砂、彩蔥粉、珠光效果、植絨工藝、全息防偽技術、熱敏凸字、變色油墨以及多重工藝複合等。☆ ░ 特殊工藝效果優點 ◆ 強化印刷品直觀效果,使得產品包裝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 從產品外觀上就能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 影響印刷品品質的四大關鍵因素 | 你必須知道
    為了避免反覆修改文件設置影響設計流程,在開始設計前需要做的是先用預定義設置優化壓縮程序。在Indesign中,點擊PDF預置→印刷質量。之後進行自定義PDF設置,點擊文件→導出,選擇.PDF格式,在彈出的了一個窗口裡設置好裁剪、出血以及印表機的註冊標記。在Acrobat中再次檢查文件設置,確保準確無誤。
  • 印刷油墨基礎知識~學起來!
    一、油墨的主要成分油墨由顏料、連接料、填料、附加料等組成。(1)顏料顏料在油墨中起著顯色作用,它又對油墨的一些特性有直接的影響。顏料是不溶於水和有機溶劑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根據其來源與化學組成,分為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兩大類。
  • 輪轉膠印油墨性能及質量控制
    輪轉膠印油墨是報紙印刷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油墨本身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報紙的印刷質量。目前國內大部分報紙印刷機採用下出墨方式給墨印刷,但近兩年也有些報社印刷廠購買了上出墨方式的報紙印刷機,這種出墨方式對油墨的性能要求更高,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要求油墨的流動性好,有時就需要稀釋劑調整流動度。此外,在印刷過程中因紙張質量較差,產生拉紙毛、糊版等問題時,加入少量稀釋劑,可降低油墨的黏度。(2)撤黏劑,又稱減黏劑,使用撤黏劑是為了減少油墨的黏性,同時不影響油墨的身骨。
  • 關於影響印刷時油墨光澤度的三大因素的真相
    由於顏色較為直觀,並且對人的心理狀態、情緒等許多精神方面的因素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所以人們對顏色的研究起步較早,此項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成熟,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光澤同顏色一樣,同樣能對人的心理產生相應的反應,特別是在包裝印刷品品質評價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影響印刷包裝品色澤的幾大因素。
  • [乾貨]UV油墨印刷工藝與常見問題
    在選擇油墨原料時,要綜合考慮各組分對UV油墨的影響,以確保最佳的印刷效果。由於膠印墨膜一般為2~3μm,雖然利於光固化,但墨膜薄,顏料對承印面的遮蓋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一般要提高配方中的顏料含量;而增加顏料含量,墨膜的透光性能會降低,不利於UV固化;且墨膜本身較薄,若顏料的潤溼性不好,顏料、填料容易暴露於墨膜表面,影響墨膜光澤度,因此要選擇分散性較好的顏料。
  •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配方設計原理
    如果粘度過高,油墨會在網紋傳墨輥與刮墨刀之間處堆積,這樣一來印刷出的圖案就會有一些不連續的油墨堆積的汙點。如果油墨的粘度很低,則問題會小一點。然而由於柔性版印刷本身的過墨量很小,油墨的傳送會受到影響。UV柔印油墨的固化速度的要求也會影響油墨的粘度,因為大部分高官能團的產品粘度都很高。為了提高油墨的固化速度而不影響粘度,光引發劑的量就必須提高,但這同時又會影響氣味和油墨的成本。
  • 印刷油墨是什麼?
    油墨,顧名思義,印刷過程中用於形成圖文信息的物質。油墨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印品上圖像的階調、色彩、清晰度等,因此油墨在印刷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油墨的組成和分類。隨著人們對印品的印刷、紙張以及其他要求的越來越高,對油墨要求的技術條件也有所提高。
  • 簡說絲網印刷油墨開油水 油墨稀釋劑
    溶劑在絲網印刷中主要用於調節油墨的粘度,調節油墨的乾燥速度,以及印刷後用於清洗絲網印版和印刷刮版,常用的溶劑主要有脂肪族碳氫化合物。而使用絲印耗材的商家所熟知的溶劑便是783系列,如783開油水、783洗網水、783慢幹水等對於絲印溶劑的含義變得越來越廣泛,但最終目的只要能稀釋得了油就行。有客戶諮詢是否有溶劑沸點在150°左右,沒什麼味道、環保的溶劑推薦。
  • 印刷品的那些事(工藝和定價)
    印刷品涉及的工藝多,除去特殊因數外,價格很有可能「表裡不一」,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採購,如果需要做廣告宣傳,如果你也對印刷品有所疑惑,如果你也被老闆問道為什麼這個宣傳冊要這麼貴,你也在疑惑印刷店老闆是不是在坑你,那麼相信我的小經驗應該可以幫到你。首先,要明白一個宣傳印刷品的價格,我們要明白影響印刷品價格的幾個大因素。
  • 香味油墨技術特點及在網版印刷中的應用
    香味油墨為了保持香味的穩定性與持久性,將香料製成一種帶有香味的微膠囊,再滲入油墨中進行網版包裝印刷。在香味印刷品使用過程中,因摩擦等行為擠破微膠囊而釋放出香味。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帶大家從香味油墨開始,詳細解析一下該技術的應用。
  • 「感溫油墨」感溫變色油墨最適合哪種印刷方式
    感溫油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印刷,印刷離不開印刷材料---油墨。印刷方法有多種,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成的效果也會各異。其中,前四種印刷方法是運用比較普遍的,在每年生產的印刷品中由前四種方法進行生產而得到的印刷品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曾經發生過同一種溫變顏料用於絲網印刷時溫變色性能非常好,但換成膠印方式,就不那麼好了。什麼原因呢?由於溫變油墨的色濃度沒有普通油墨的色濃度高。
  • 網版印刷中UV油墨的應用
    一、油墨乾燥性對網版印刷的影響油墨的乾燥性是指油墨乾燥速度的快慢,它主要取決於油墨中連結料的性質,也與油墨中顏料、輔料的性質及各成分的配比有關。油墨乾燥速度對網版印刷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如下:1.乾燥過快。油墨粘度增加,顆粒變粗,印跡變淺發虛,易造成堵網。2.乾燥過慢。印跡光澤差,印品易蹭髒,特別不利於印後作業(套印時間間隔過長,裁切等待時間過長等),從而降低生產效率。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乾燥過快主要對印刷適應性有很大影響,而乾燥過慢則主要是對印後產生影響。
  • 水性油墨使用應該注意哪些
    1、適當提高水墨的pH值以降低絲網印刷過程的乾燥速度,而又不影響烘乾速度,pH值一般控制在8~9.5,乾燥過快,通過加穩定劑使pH值控制在9以上,但不能超過9.5,否則油墨性質會發生變化,水墨的表面張力較低,網線版更容易堵版,乾燥會變得更加緩慢。
  • 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印刷品中,什麼顏色最難印?
    大千世界絢麗多彩,漂亮的印刷品為生活增添了明媚的色彩。一個合格的印刷品,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點呢?印刷業涉及的範圍極廣,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得到,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很多。在印刷的過程中,什麼顏色最難印?設計時又應該注意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灰平衡,根據理論與實踐產生的經驗,印刷品最不容易控制的顏色就是灰平衡。
  • 「香味微膠囊油墨」香味微膠囊油墨的特點及工藝
    為了滿足客戶達到嗅覺的更好體驗,我們在包裝的領域裡,採用表印香味油墨,在消費者觸碰產品表面的時候,與消費者互動,瞬間散發出香味,這種對嗅覺的刺激,不僅能勾起人們的購買慾,也會形成嗅覺催眠,下次遇見該產品會第一時間想起它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