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2020-12-23 騰訊網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寶寶出生之後,飲食方面需要經歷奶水餵養、輔食餵養、「大人飯」餵養的三個階段,其中不同飲食階段有不同科學餵養的標準。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在輔食餵養階段,過早的給孩子吃「大人飯」,會對孩子的健康和發育造成以下三個方面的危害:

▼阻礙咀嚼

「大人飯」相較於輔食來說,因其多呈「固體」狀且硬度高,對於輔食餵養階段的寶寶來說,過早的餵養「大人飯」,因口腔咀嚼能力有限,可能會造成兩種危害性後果:

因「大人飯」不能被充分的咀嚼,被孩子隨意嚼幾下強行吃進肚子之後,可能會引起腸胃的消化不良

孩子強行吃難以咀嚼的「大人飯」,容易引發被噎後的嘔吐、窒息等

影響鈣吸收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飲食,不僅僅需要具備鈣質補充的營養價值,同時也不能損害到身體對鈣質營養的吸收。

相較於大人,孩子對食物的口味擁有很強的感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感知能力會逐漸變得遲鈍。

「大人飯」相較於健康的輔食來說,口味會比較重。如果讓孩子過早的食用「大人飯」,可能會影響到身體對鈣質的吸收,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更易生病

專家建議,1歲之前,不要給寶寶食用鹽;滿1歲之後,可適當的循序漸進添加少量的鹽;滿3周歲時,每天的飲食中鹽的含量也不要超過4g。

「大人飯」中含有的調味料比較多,口味也比較偏重,當孩子過早的食用的「大人飯」,一方面可能會養成偏食、挑食、嗜甜鹹等飲食偏好,這會導致他們今後不好好吃飯,繼而影響身體的發育。

另一方面,讓孩子過早吃「大人飯」,加重腸胃負擔的同時,還有可能會提高他們今後患上高血壓、肥胖等疾病的風險。

考慮到過早給孩子吃「大人飯」的上述三種危害,建議家裡的大人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始給孩子餵「大人飯」。

孩子多大能吃「大人飯」

通常情況下,當孩子滿2歲之後可嘗試給他們餵「大人飯」。可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發育特徵,有些孩子即使已經滿2歲,可能會因某些原因不適合開始給他們餵「大人飯」,因此給孩子餵「大人飯」,家長們需要先問自己一下這三個問題:

1)孩子的咀嚼能力是否發育的不錯?

正常情況下,滿2歲的孩子可使用小型固體狀食物,比如丁狀類、薄片類、細絲類等上食物。

如果孩子到了2歲還不能很好的掌握對這種類型的食物的口腔咀嚼,那麼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吃「大人飯」,最好等到他們擁有不錯的咀嚼能力之後,再開始給他們食用「大人飯」。

2)給孩子吃的「大人飯」口味會不會比較重?

孩子的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當嘗試給他們食用「大人飯」,口味方面最好是清淡為主。給孩子做飯的時候,可以買一些市面上流通的兒童類調料。但是需要記住一點,即使是兒童類調味料,也要注意使用的量,少量為主。

3)孩子吃了「大人飯」後的排便是否正常?

嘗試給孩子吃「大人飯」之後,如果他們排便出現問題,比如拉肚子或者有嘔吐行為時,意味著孩子還不適合吃「大人飯」。

在輔食餵養階段,除了不要讓孩子過早的食用「大人飯」之外,家長們還不應輕信多種有關輔食的謠言。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信

▼強行餵食

生活中,有些家長會因擔心寶寶吃不飽,強行給他們餵食;有些家長會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全面,強心餵孩子吃他們不喜歡吃的食物。

對於前者,寶寶們的腸胃容量有限,強行餵食,可能會造成孩子腸胃不適;對於後者,可能會加重孩子對他們不喜歡吃的食物的厭惡感,偏食問題更為嚴重。

因此,當寶寶已經明確的表示他們已經飽了的時候,建議家長及時止損,不要強行餵食;對於不喜歡吃某些食物的孩子,家長完全可以通過改變這類食物的做法、口味等方式,讓寶寶喜歡上這類食物。

不買市面上的米糊

有些家長認為市面上流通的米糊,可能會存在調味料過多、不衛生等問題,所以寧願自己做也不給孩子買。

可是,市面上流通的米糊相較於自己做的米糊,營養更全面,尤其是裡面含有強化鐵米粉,更適合寶寶食用。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市面上流通的米糊都存在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只要家長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有品牌保證的米糊,基本上可以放心食用。

輔食中添加奶

有些家長認為輔食中添加奶,會讓食物營養更全面豐富。可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日常奶量增加,引發營養過剩,並引發鍾愛奶粉,對其他食物失去興趣的問題。因此,建議家長要避開這方面的輔食謠言。

輔食營養全在湯裡

其實,輔食的影響,只有少許的胺基酸營養會在湯中,大多數營養還是在原材料本身。生活中,很多家長會誤信這方面的謠言,讓孩子只喝湯不吃肉、吃菜等,這樣的話,孩子獲取的營養價值會很少。

讓孩子常吃蛋黃

蛋黃確實存在營養價值,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消化難度比較大。因此建議給寶寶吃蛋黃,但是要把握好量。

輔食混著給孩子吃

有些家長會把多種輔食食物混在一起讓孩子吃,據傳孩子補充到的營養會更豐富。

可是一方面這對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不具備科學性;另一方面有些輔食食物,孩子可能存在過敏性問題。因此,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好循循漸進的豐富輔食的內容。

讓孩子多補充粗糧

粗糧中確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並對孩子的鈣質吸收有好處,但是過猶不及,不建議長期大量的給孩子食用。

▼定時定量給孩子餵養輔食

雖然說定時定量給孩子餵養輔食,有助於他們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但是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還是應該以寶寶的需求為主。

不論孩子正處於哪種餵養階段,家長們唯一需要遵循的標準是科學餵養。科學餵養存在統一的標準,但是需要根據寶寶具體的發育,做更細節性的調整,這也是家長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夜奶可別「隨便」餵,掌握科學餵養技巧,對寶媽孩子都有益
    寶媽們,生了寶寶之後,你有多長時間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整覺了?其實不僅僅小劉一個人這樣想,還有很多寶媽都是這樣做的,比如晚上讓寶寶吃著母乳睡覺,或者孩子一哭一醒立刻抱起來給孩子餵奶。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孩子夜間睡眠受到影響,也會讓寶媽夜間越來越難熬。接下來先看一下,寶媽平常給孩子餵夜奶的時候,到底經常陷入哪幾個誤區?
  • 孩子沒這4種表現,就別輕易給他餵輔食,月齡到了也不行
    孩子沒有這4個表現,不要輕易加輔食,月齡到了也不行一、不抗拒孩子四個月後,家長就可以嘗試餵輔食,如果餵輔食的時候發現孩子拿舌頭往外頂(這種行為又被稱為「挺勺反射」),就不要再餵了,說明孩子現在還無法吃輔食,相反,寶寶不抗拒就說明可以加輔食了。
  • 寶寶睡覺的4個壞習慣,是輔食添加過度脾胃虛,寶媽別亂餵了
    對於多數寶媽來說,當媽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比起媽媽我們更像是一個學生,而寶寶就是那個經常給我們出難題的老師。最近同事嘉嘉說她家的寶寶最近總是睡不好,不是夜醒就是踹被子,睡著後還會流很多汗。寶寶睡覺的4個壞習慣,是輔食添加過度脾胃虛關於孩子脾胃虛,糖媽還真有些經驗,小糖果大概1歲多的時候,經常睡不踏實,半夜總是「哼唧」。
  • 「輔食黑名單」上這四樣,大多數寶媽都做過,別給寶寶安排錯了
    寶寶的飲食關乎他們的生長發育,純母乳餵養進入輔食餵養之後,不同寶媽採用的不同的輔食餵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發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輔食餵養方面,有普遍意義上的遵循原則,為了保證孩子正常的身體發育,寶媽最好提前了解一下。
  • 母乳媽媽太難了,關於餵奶的14個謠言,9成以上寶媽都被坑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新手媽媽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說實話,能堅持下去的寶媽確實不容易。 前些天就有位寶媽問,生氣時可以給孩子餵奶嗎?
  •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三個標準,再饞也別餵
    蕭兒媽媽在後臺提問:給寶寶添加一段時間輔食了,婆婆總說孩子大了喝米粉沒啥營養,偷偷背著我給孩子吃大人的飯菜,紅燒肉、火腿、米飯等樣樣沒落。雖然寶寶馬上滿1歲了,但我還是挺不放心的。在很多「老舊」觀念中,孩子從斷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長大,既然不用吃奶那就得吃飯。於是家長給寶寶添加了一段時間輔食之後,看他吃得挺好,為了圖省事兒就讓他跟著自己吃「大人飯」。
  • 當媽的這樣給孩子餵飯,害了孩子還不知道
    相信每個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是不配合,必須拿著飯和勺,滿屋子的去追他,明明自己肚子也很餓,卻一定要先緊著孩子。餵寶寶吃飯真的對他好嗎?很多寶媽都不知道,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 寶媽生氣後餵奶會「有毒」?這些母乳謠言忽悠到你了嗎
    一位寶媽在後臺連續給我發了好幾條私信: 「欣媽,今天中午剛跟老公吵了一架,真快被他氣死了,現在我還在氣頭上呢。不過,寶寶剛才要吃奶,我就給餵了,結果婆婆說生氣時餵奶會有毒,到底是真的假的?」 我果斷回復了這位寶媽:「這是謠言,別擔心!」
  • 輔食米粉要給孩子吃多久?超過這時間就別餵了,傷害不是一點點
    輔食米粉要給孩子吃多久?超過這時間就別餵了,傷害不止一星半點導語有過育兒經驗的寶媽們應該都知道,寶寶生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要適當的添加輔食了,而輔食的首選就是各種口味的米粉。尤其是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只注重了米粉的攝入卻忽略了其他食物的補充,所以孩子才會越來越瘦弱,而且抵抗力也不強,這讓高女士特別後悔。分析其實很多新手的寶媽都會像高女士一樣,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添加輔食。
  • 關於母乳的謠言你被坑了幾個?
    因此,家長不要輕信謠言,要科學對待母乳。 關於母乳的那些謠言你被坑了幾個? 寶媽的奶水,在寶寶六月齡之前,或是之後,成分內容都是具有營養的,並且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一種免疫屏障,對於寶寶的健康發育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且是一般食物所無法企及的。
  • 餵飯就是禍害了寶寶,這5個危害,家長一定要避免!
    前段時間我還更新了一篇關於寶寶缺鋅挑食的《羊肉鋪手指條》文章,提到寶寶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一下引起了媽媽們的共鳴,在文章留言中和我傾述她們無奈的經歷。一直被餵飯的寶寶,缺少了很多自主進食的鍛鍊。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別人家寶寶2歲就會自己吃飯了,你家寶寶3歲都沒辦法獨立完成吃飯,甚至還會把湯湯水水曬到身上,所以黃媽的食譜經常會推薦一些手指食物,也一直在強調大家要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協調能力。
  • 問:你家孩子吃啥?答:十個月還在餵米粉。寶媽的話讓醫生一哆嗦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關於孩子的一切無不讓父母們牽腸掛肚,特別是關乎健康的飲食問題。一歲前是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階段,「吃什麼、怎麼吃」成了很多寶爸寶媽頭疼的問題。
  • 寶媽別再給寶寶亂餵益生菌了
    成為困擾寶媽的問題。【益生菌被貼上了靈丹妙藥的標籤,急性子寶媽拿益生菌當飯吃,坑娃行為害娃不淺】同事小菲三個月的寶寶這段時間常常因為脹氣吃不下飯,小菲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給孩子拿熱水袋敷肚子,多給孩子餵溫開水,輕輕用手給孩子揉肚子。
  • 寶寶要吃輔食了,這些「神器」先別買,過來人「極簡輔食攻略」
    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是寶媽瘋狂剁手的階段。相信點進來的寶媽們,也種了不少草。作為一個「老司機」我覺得我有必要為守護大家的錢包,盡一份綿薄之力。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寶寶添加輔食期間,哪些工具是「雞肋」哪些工具是「神器」吧!傳說中的輔食「神器」真的好用嗎?
  • 寶寶輔食的六個小秘密,醫生可能不告訴你,但新手爸媽有必要知道
    寶寶的飲食幾乎是每一位寶媽最為關注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寶媽在這個問題上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鬧出差錯。可對於大多數新手寶媽來說,他們可能有很高的學歷,也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但面對「餵寶寶吃飯」這個完全空白的領域,即使再小心翼翼,也不可避免地會踩一些坑。
  • 超過這個數可能會撐壞寶寶,寶媽別瞎餵
    回想起糖媽剛生完小糖果的時候,每天都無比焦慮,就拿餵奶來說,我每天都要糾結要給小糖果餵幾次,生怕寶寶因為吃不飽而影響發育。現在糖果長大了,我對寶寶該怎麼吃也有了一些心得,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寶媽們。這就苦了寶媽們了,需要隨時滿足寶寶的進食的需要。寶寶每天該吃幾頓?寶寶的胃可不是無底洞,餵養超過了這個數可能會撐壞寶寶哦,寶媽可別瞎喂。就像上面說的寶寶前2個月是沒有具體的進餐次數的,只要寶寶想喝奶了,就要滿足寶寶。
  • 寶媽必看的輔食工具大全
    瑜哥是80天手術出院,出院後,我餵了將近一周多的胺基酸奶粉後,在成都母乳媽媽家群裡的媽媽的鼓勵和肯定下,實現了全母乳餵養。當時他已經嚴重乳頭混淆了,我只能用瓶喂,直到瑜哥11個月。所以奶少的媽媽們,想想我,或許你們會有更多的動力。寶寶到了添加輔食的時候,媽媽們有沒有如臨大敵的感覺?市面上輔食工具琳琅滿目,相信很多媽媽通過各種手段買了不少了吧?那是否都物盡其用了呢?
  • 3歲前,寶媽帶娃牢記「不吃兩飯,不喝三湯」,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領居家的孩子剛滿1歲,大人就忙著給孩子戒奶,餵孩子吃大人飯。媽媽還高興地四處宣傳,自己家的娃比別人家的吃飯早,每頓飯都很愛喝米湯,沒想到餵了幾個月就住院了。
  • 有一種關心則亂叫「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腸胃根本消化不動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養娃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當今科學育兒時代,單從「飲食」就能看拿出來: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餓了只能也只有母乳,也是最好養活的階段;3歲以後吃「大人飯」,大人做什麼,孩子吃什麼,也不用操心。最難的就是中間階段,既斷不了母乳,又吃不了大人飯,身體還需要補充額外的營養,這個階段叫做「輔食餵養期」。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寶媽們將輔食添加提上了議程,但看著不同月齡的輔食添加技巧,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開始犯起了頭痛這種輔食餵養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避開寶媽餵輔食的階段,讓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可以自己吃飯飯。BLW自主進食法相比傳統輔食,有哪些明顯優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