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曆年已經到來,離春節也近啦。紡織人還奮鬥在一線,老闆們忙著催帳,員工們歸心似箭,都在關注什麼時候能放假。
汕頭市潮陽印染園區某針織實業有限公司2021年1月1日發出《關於2021年春節放假通知》,結合實際生產情況,放假時間:2021年2月1日-2021年2月19日,共放假19天。2月20日(正月初九)正式上班。
廣東江門市新會區某紡織有限公司《關於2021年春節放假的通知》,放假時間為:2021年2月5日-2月16日(年初五),2月17日(年初六)正式開工,共放假12天。
2020年12月24日,福建晉江某漂染有限公司發出通知,預計2021年元月25日(農曆十二月十三)生產停產,員工回廠時間為2021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一)。同時,該公司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希望員工儘量留廠過年。
個別地區也勸誡外來務工者非必要不返鄉。不少員工為了能回家過個團圓年,怕後期發生變數,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打工者,已經開始選擇提前返鄉。近期一後整理廠發出通知:因疫情原因,部分員工提前離職,公司生產受到影響,即日起進倉的貨物要春節後才能生產。
在元旦前,走訪市場時就有紡織老闆表示有工人已經請假回老家,不過這種現象在市場上還未大面積爆發,不少企業在鼓勵員工今年錯峰返鄉或者是留廠過年,就怕再出現去年工人在老家隔離出不來,外省回來要經過核酸檢測和隔離14天,或將影響正常的年後生產計劃。某種程度上,錯峰返鄉還是留廠過年?將決定著年後的紡織行情!
受疫情影響,今年物流可能會強制性停運!
雖然春節是在2月11日,但是疫情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不僅物流公司或許會提前放假過年,各行各業的企業可能也會提前放年假。紡織品和化纖原料的物流情況將更加複雜。由於紡織品經常需要跨地區運送,對於外地的交通管制情況,紡織廠不可能全部掌握,造成很多物流司機"撒手沒",一旦放出去就很難回來了。所以紡織化纖廠只能滿足較短距離配送需求,更遠的地方,只能從貨車、碼頭想辦法。
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區如山東、河南多地氣溫最低或降至-20°C~-24°C,為近70年最冷,南方地區也溫度驟降,天氣的不確定性最直接的影響是物流,一旦出現持續性的雨雪天氣物流時間變長也是可以預料到的。同時有消息稱,道路交通運輸部規定,所有重型貨車即客運車輛禁止2021年1月15日上路行駛(防疫車輛除外)。照這樣推算,今年的備貨時間將大大減少。
年底織造備貨行情或成為聚酯市場重要驅動力
隨著春節臨近,備貨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從20年以來,疫情影響滌絲的走勢疲軟,下遊織造企業也緊盯著滌絲的價格,大家都在好奇,在這樣的行情下,下遊的織造企業在節前可能會有怎樣的應對呢?織造企業目前又是一個什麼心態?對織造企業來說,原料價格佔了產品成本的絕大部分,是影響坯布價格、利潤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紡織人會對原料價格的變動異常敏感。
在1月的近一周裡,突如其來的一波產銷「熱浪」,200%、180%、150%……似乎為前期冰冷的聚酯行情注入了「絲絲暖意」! 就滌綸長絲而言,小編認為助推近日回暖行情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原料端上漲助推織造工廠年前備貨的提振。原油作為聚酯產品最源頭的原料,它的波動很容易引起聚酯產業鏈上各個產品的價格變化。近期減產預期,提振了國際油價,也給聚酯市場打上了一針「強心劑」。當然也來自於下遊的剛需補貨,今年以來市場一直以原料低庫存保有操作,目前也到了新一輪剛需補貨的節點,據織造市場反映,加上目前市場回穩加之年關到來,持續批量囤貨的動作已出現。
其實每年春節前夕,下遊織廠在資金回籠後都會或多或少地採購原料進行補倉,也就是業內所說的「備年貨」。這些備貨除了用於生產一部分實接訂單以外,更多的是體現了管理者對年後行情的預期。也有人戲稱這是織廠老闆為了穩定人心而故意在工廠裡堆貨,讓工人放心明年還有活可幹。個人認為這不無道理,畢竟現在對工廠來說,最讓老闆頭疼的並不是人力的高成本,而是人力的不穩定性。從傳統來看,春節前期紡織行業會有一波像樣的囤貨傳統,2015年開始到現在滌綸長絲的價格變化數據似乎驗證了這種趨勢。即在每年過年後,滌絲的價格都會存在一波漲勢。
特別是今年以來,滌綸長絲市場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一方面是現在原料價格確實處於價格歷史低位;另外一方面,在利潤虧損的情況下,聚酯廠家必然會想辦法控制庫存來穩定價格或是拉漲價格,不可能會一直往下跌。如果現在趁著原料價格低位,大膽的抄底囤幾百噸原料,後市若原料出現漲價,不但賺了原料的錢;開年後用於漲價後訂單的生產,也賺了坯布生產的錢,就是實實在在的利潤。
但經歷了今年以來聚酯極端行情的衝擊,原料價格滑鐵盧式大跌,外加海外疫情的來回反覆,致使多數中下遊廠家對來年行情抱著迷茫的心態。同時,物流停運、印染放假將會使得織造市場急速降溫,恐對後期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