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9:48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尤建明 項銳 戚祥浩 林如珏
編者按:堅定扛起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溫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溫州「十四五」發展總體目標:以加快建設「五城五高地」為重要支撐,全力做強全省第三極,建好長三角南大門,奮力「續寫創新史、爭創先行市」。目標如何實現,有哪些大手筆?這35個新名詞與每個人都有關。
1.全省第三極:要高起點謀劃建設溫州都市區,力爭邁上萬億級地區生產總值、千億級地方財政收入、千萬級常住人口、百萬級新增人才的發展新臺階,打造成為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全省第三極。
2.「五城五高地」:全力做強全省第三極、建好長三角南大門,戰略支撐是系統建設「五城五高地」。「五城」是一個有機整體,建設東南沿海區域中心城市是城市發展方位,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是城市發展先導,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是城市發展特質,建設改革開放標杆城市是城市發展動力,建設生態宜居幸福城市是城市發展目的。「五高地」是重要功能支撐,溫州要實施創新首位戰略,打造科創高地;堅定先進文化引領,打造文化高地;強化人才智力支撐,打造教育高地;厚植醫療康養優勢,打造醫療高地;發揮強大市場優勢,打造新消費高地。
3.三大標誌類改革項目:即深化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深化龍港扁平化、高效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三大改革項目。
4.「六個浙江」:富強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麗浙江、清廉浙江。
5.「一區一廊一會一室」:即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和甌江實驗室。
6.環大羅山科創走廊「一核兩帶多園區」:以浙南科技城為核心,劃定科創帶和外圍輻射產業帶。其中,科創帶包括溫州國家高新區(浙南科技城)、高教園區、浙南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溫州經開區)、三垟溼地、瑞安科技城等;產業帶包括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浙南產業集聚區(圍墾區)、樂清經開區(樂清高新區)、瑞安經開區(瑞安高新區)、甌海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平臺等。
7.「一園一城一中心」:即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世界青年科學家產業城、世界青年科學家學術中心平臺。
8.「510計劃」:即從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間,溫州全市計劃開拓10萬個崗位、推出10項政策、安排10億元獎補資金、開展10項人才活動,力爭用1年左右時間新招引12萬名以上高校畢業生。
9.「鯤鵬行動」人才計劃:建立健全一種更加靈活開放的頂尖人才引進支持機制,旨在集聚一批在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和具有成長為世界級頂尖人才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
10.「兩新一重」:即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11.「152」省市縣長工程:又稱省市縣書記、縣長工程,主要指省、市、縣各級領導謀劃招引一批100億、50億、20億產業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
12.C2M「超級工廠」:浙江製造「超級工廠」計劃以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為核心,瞄準浙江產業帶上的製造型企業,以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預測能力精準連接製造商和消費者,提升中小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13.5G「百千萬」行動:即推進百項場景應用、千億產業培育、萬個基站建設,助推溫州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
14.「5+5」主導產業:即電氣產業、鞋業產業、服裝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泵閥產業等5大傳統產業,以及數字經濟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新能源及節能產業、新材料產業等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5.「燈塔工廠」:特指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將數位化生產技術由小範圍試點推向大規模應用並獲得巨大財務收益的成功企業。
16.「限地價競稅收」:其核心內容是工業用地「封頂後競稅收」,即當地價到達上限後,開始竟畝均年稅收,稅收高者得地塊。
17.「531X」工程:即聚焦企業、自然人、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5類主體,構建公共信用指標體系、信用綜合監管責任體系、公共信用評價及信用聯合獎懲體系3大體系,完善全省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進信用體系在若干重點領域創新應用。
18.RCEP:2020年11月15日,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個亞太國家正式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19.「新家園·新鄉賢鹿鳴」計劃:充分發揮世界溫州人家園的展示、聯誼、創新、服務、回歸等五大功能,打造世界溫州人大會鄉賢凝聚大平臺。
20.「521」高鐵時空圈:即5小時通達京津冀、珠三角、長江中遊等城市群核心城市,2小時通達長三角和海西城市群核心城市,1小時通達杭州、寧波、金華-義烏三大都市區以及福州、寧德等地。
21.「一環一繞九射三連」高速公路網絡:一環是指溫州都市圈(含青田)環線,由樂永青高速、青文高速、文泰高速、泰蒼高速和甬莞高速構成;一繞是指溫州繞城高速;九射是指溫州都市區對外的九條射線;三連是一環一繞九射框架下的三條聯絡線,包括瑞蒼速、瑞安聯絡線、景寧至柘榮高速。
22.「一主一副兩極多節點」:「一主」是指市域主中心,即溫州中心城區,涵蓋溫州市區、瑞安市區、樂清市區、永嘉縣城等在內的75個鎮街;「一副」是指市域副中心,依託鰲江流域平原城鎮群,涵蓋龍港市、蒼南縣城、平陽縣城等在內的1市10鎮;「兩極」是指兩個帶動西南部山區城鎮化和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分別是文成、泰順;「多節點」是指加快打造15-20個特色城鎮化節點。
23.「兩進兩回」:即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
24.「汙水零直排區」:將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汙水通過截汙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後排放到環境的區域。
25.「藍色海灣」: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是我國海洋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之一,由財政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組織開展,旨在加快推進海灣綜合整治和生態島礁建設,推動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改善。
26.「三線一單」: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27.「兩山」銀行試點:借用商業銀行的概念,對需要集中保護開發的耕地、園地、林地、溼地以及可供集中經營的村落、集鎮、閒置農村宅基地、閒置農房、集體資產等碎片化資源資產,摸底、確權、評估後,選擇合適標的推向市場,實現生態資源向資產、資本的高水平轉化。
28.民生保障「10×N」集成式改革: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 扶、優軍優撫、文化體育、公共場所服務提升等十個方面,謀劃推出一批民生保障改革項目。
29.「家燕歸巢」系列活動:立足聯繫溫籍學子的紐帶、服務招才引智的窗口、匯集智力資源三大定位,以實習實踐、高質量就業、學子聯盟和校地合作為四大支撐,服務溫籍學子和人才回溫發展。
30.「瞭望哨」工程:網信部門為主導,省市縣鄉村及重點行業共同參與,以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和輿情風險管控為核心,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和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為重點的一體化全場景工作體系。
31.「三大體系」:即精準化監測預報體系、智慧型風險預警體系、科學化應急響應體系。
32.「五大示範項目」:即雷達監測「全覆蓋」、災害風險「早預警」、颱風預報「一張網」、預警發布「一鍵達」、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示範市」五大精品示範項目。
33.「五廉共建」: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規則、清廉紀律、清廉文化深度融入機關、村(社區)、學校、醫院和企業(含國企、民企)清廉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到2025年,全市湧現出一批「可看可學可複製可推廣」的清廉機關、清廉村居、清廉學校、清廉醫院和清廉企業。
34.「微權力e監督」工程: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強化對農村「三資」管理等重點領域小微權力進行全過程監督。
35.「四項監督」: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三位一體」考評體系,推動「四責協同」一體落實。常態化清單化可視化開展政治監督,持續推動紀律、監察、派駐、巡察「四項監督」統籌銜接。
1608083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