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學術主持:潘江龍
這是陰謀
潘江龍
畢卡索認為繪畫就是一個謊言,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謊言試著尋求真理。實際上,繪畫更象是一個陰謀,所有的努力與準備,就是為了鋪就一個意圖,不到萬不得已時,不用揭開這個只屬於你的私密部位,因為那樣無益於呈現你的魅力,只有一層一層揭去薄薄的面紗……這個時候,更加容易表露你的心跡。人在醞釀一個意圖並試圖表達這個意圖的時候,才有可能構成陰謀。因為只有通過這個陰謀的得逞,才能達到某種意圖。而陰謀只所以稱其為陰謀,就是不到最後不揭示意圖,甚至不揭示任何東西,但又不得不讓你參與其中,變成一種期待,上升為一種解讀,轉化為一種思考。
陰謀論是懷疑論的推導,現實來源是信息不對稱,說一個理論是陰謀論,不僅是說此理論不用被多數人接受,有時還帶有此理論不帶有嚴謹的證據支持、荒謬不合邏輯而不值得考慮的意味,陰謀論指的不僅是理論。假想中維護陰謀的手段往往是欺騙,也就是利用並放大這種不對稱使人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甚至對整個現實世界產生懷疑。事實上繪畫首先得拉開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繪畫與自然之間存在著人為的鴻溝,繪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從而體現繪畫之於現實世界的各種信息來源的不對稱的表現,是因為藝術家試圖通過畫面的架構製造了一個首先是不可告人的陰謀,以此為由重新解構了這些來源於自然的信息,呈現一種自我的意圖,並傳遞一種虛假的真實,通過這些不對稱的、虛假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對於世界的一種解讀。要維護這個陰謀,讓陰謀得逞,最有效的方式是欺騙,其次是欺騙的手段,再是由誰在作出欺騙。
架上繪畫本身就是二維平面對於多維現實世界的的一種虛擬。畫的逼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畫得越逼真越具有欺騙性,只是這種欺騙缺失了主觀意圖的呈現,缺失了藝術家本身應該具有的真實感受。因為陰謀的呈現,陰謀之所以成為陰謀,等待揭穿陰謀的結果是真實的可能。而逼真的描繪只是欺騙,並無其他結果。因此繪畫首先是一種有預謀的,有計劃的,不可告人的欺騙,並試圖通過這個欺騙的過程呈現一個完整的陰謀,然後通過陰謀的揭示來呈現可能的真相。
只要是陰謀,都會讓人懷疑,而懷疑的結果只能是呈現更多的真相。真實的歷史告訴我們,賈克梅蒂與莫蘭迪等大師都懷疑世界的真實性,反而給我們提供了更多關於繪畫藝術的真相。中國寫意繪畫從不作真實的描繪,那只是一種繪畫的理想。事實上,"寫意"從未達到、從未被超越,卻給了我們更多對於繪畫真相的探尋。而宗教的存在,給於人們一個未知的、虛無的世界,而這或許從來就是一個無法考究真實的陰謀,卻讓人們建立起來一種信仰。繪畫也可以是一種信仰,那是一種永遠無法考究的真實、回到真實的探尋,繪畫是虛無的、也是精神的,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只能還以欺騙手段來尋找真相。 如果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但我們又無法考究這個真實的意義,因為生活之於我們往往就是活著的全部,人生是卑微的,是眾多生命的一小部分,潮起潮落,花開花謝,太多的東西、雜念都會煙雲消散……然而只要稍微一點點的反思都會改變我們對於人生的解讀,只有拉開與這個"真實"的距離,或許有可能讓我們看淸這個世界。事實上人與世界是一體的,拉開距離並不是讓你離開這個世界,而是需要站到一定的高處,摒棄那些功利,尋找自己,回到生命、時間、行為等本質問題上的一些探究。找到繪畫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距離,繪畫只是一種成本最低、又極其暴力的解讀世界的方式。雖然絕大多數人的繪畫是沒有意義的,但只要有一小部分陰謀的得逞,都會喚起更多的人們通過繪畫的方式對於這種真實的追尋。2018年10月於金華
本期特邀 25 位藝術家參與討論
按藝術家姓名拼音從a到z排序
1959年出生,籍貫山東青島
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導師
作品曾赴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法國亞洲藝術博物館(尼斯)舉辦個展及在卡達、新加坡、美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捷克、墨西哥、日本、韓國、加拿大、立陶宛等20多個國家舉辦聯展,受到世界各國藝術界的好評。國內在中國美術館、湖北美術館、山東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展,並多次參加國家級重要重大展覽,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湖北美術館、山東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國家重點美術館收藏。
——陳 堅
陳 堅《海邊的樹 》 54x38cm 2020年
陳 堅《遠方》 58x129cm 2020年
陳中科
2004年《外婆家的老房子》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獎;2014年《海闊天高——南沙港印象》(版畫)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2018年入選《大潮起珠江——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2020年入選紀念廣東省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雙區」展;2019年《秋後的原野》入展祖國的笑容這樣美——首屆中國水彩風景畫展;2020年《萬千飛鳥訪南沙》入選第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前蘇聯油畫家普拉斯託夫在四十多歲時終於悟出了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之間的差異。但在我看來,這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生活的真實是樸素的真實,而藝術的真實是對樸素真實的升華,是用藝術語言去塑造生活中的形象和感受,使之融入到畫面中,使畫面達到表現形式、格調、構圖、節奏、色調、力度和意境等互相呼應的有意味的藝術表現力。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抽象藝術還是具象藝術,其表現形式都是源於生活,是生活真實的升華。戴藝強
福建省泉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福建省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關於"繪畫與真實"這個課題有意思,其實繪畫是造型藝術,又稱為視覺藝術及錯覺藝術,所以繪畫本身與所謂真實無關。所謂真實是指外界視眾的一種淺表認知:畫得像丶畫得很逼真丶很真實。就是這一主觀俗見將文化藝術隔離與形神之外。 鄭板橋畫竹:從自然之竹到眼中之竹丶到心中之竹再到畫中之竹這一理論已簡明扼要地闡明藝術與自然的關係,繪畫造型中的形似須注入文化審美精神而升華為形而上,形不僅僅是狀物目的,而是藝術家精神情懷的外化筆跡,是藝術家借景生情丶借題發揮,形不是目的,賦予形予神韻、賦予形承載精神內涵,就好比舞蹈或文字,皆是通過動態和文字的巧妙組合來傳達丶表現作者的心中情感。回望歷代傑出畫家如達文西丶倫勃朗丶委拉茲凱之丶列賓丶蘇裡科夫等畫家的寫實經典作品,無不是通過寫實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和思想,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逼真或真實。 優秀的寫實畫家是綜合了高度的藝術造詣從技巧到表現上都是高度的對形進行嚴格控制及精確生動微妙的藝術概括,不是簡單照片式的描模。
——戴藝強
戴藝強《小岞漁村海灘一角》46x61cm
戴藝強《晨霧——丁屋嶺白鶴樓前》46x61cm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62年10月生於天津
198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
現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委會委員天津水彩藝委會副主任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導師
作品入選第七屆至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和《中國水彩百年大展》等重大展覽,並多次獲獎。出版了包括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國規劃教材《水彩寫生教程》《油畫靜物畫例》《水彩畫藝術表現》在內的十二部專著和畫集。曾於俄羅斯、榮寶齋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作品被中外藏家廣泛收藏。2008年,國家教委選派訪問學者赴俄羅斯等國進行為期一年的藝術教育研究。
畫與不畫
有人問周作人與兄魯迅鬩牆之爭,作人先生只答四字,「一說就俗」真是妙極!
有的痛是不能說的,出口就輕;
有些情是不能寫的,落紙就淺;
有些畫是不能畫的,下筆即偽。
不畫太似如照片,以表面的真實掩蓋內心的謊言;
不畫諂媚虛偽作,想著討好他人的,一定不是真畫家。
好畫:活,厚,大,重,潤,健,拙,清,雅;
壞畫:板,薄,小,浮,甜,滑,飄,濁,俗。
只畫——精神追高
境界求純
真人本色
萬法從心
董克誠
2020年冬月於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
董克誠《傲骨一一雪中的大先生》85x56cm
董克誠《廢棄的木材加工廠》46x28cm
方 亮
1978年生於哈爾濱市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現任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水彩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作品入選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五屆全國青年美展,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如果說繪畫是真實的,那它應該存在著兩個層面的真實,一個是客觀層面的「真實」,一個是心理層面的「真實」。繪畫生於對客觀「真實」的再現,成就於對心理「真實」的探索。而心理層面的「真實」就是某種思想、情感和想像,或者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可以說,現代繪畫有其自身的「真實」屬性,這種「真實」只屬於繪畫,是超脫於視覺表象的,是來自於思想觀念上的真實與真誠,是對某種內在真理的追求。從西方印象派和象徵主義開始,繪畫從追求外在視覺的真實表現轉向了對繪畫本體的內在探索,繪畫與真實的關係被重新定義。 而相對於現實世界,繪畫又可以說是「虛假」的,因為它本身是對「真實」的一種虛擬。但這個虛擬呈現出了繪畫的另一個重要屬性,就是區別於客觀真實存在的「創造」。當然,這個「創造」並不是無源之水,而是來自於對現實世界的內在的、規律的、本質的理解。繪畫中的「真實」與「創造」並存,構成了繪畫的基本邏輯,也是它獨特魅力的所在。繪畫之所以能夠歷經幾千年長久不衰,可能就是因為人類割捨不了這個可以複製視覺「真實」、能證明自我思想存在的、具有無限創造力的手段。從繪畫的演變路徑來看,視覺表象的真實與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繪畫主題,所謂的「真實」描寫早已不是目的,如何「創造」、用什麼形式「創造」才是關鍵。而人類的視覺慣性又會使我們總是搖擺在視覺表象的「真實」和內在心理的「真實」之間,所以在具象、意象與抽象中如何拿捏也是一個關鍵。在這個需要彰顯個性風格的時代,如何透過視覺表象的共性「真實」去表達自我個體對「真實」的理解,又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從時代與個體的多維角度來看,寫不寫實,抽不抽象都是一個選擇,外在的「真實」與內在「真實」都成了某種載體,我們苦苦追尋的其實是繪畫本身的意義。方 亮《不曾逝去的風景》90x145cm 2020年
方 亮《不曾逝去的風景之三》90x145cm 2020年
從事水彩藝術研究30多年,曾經在美國費城、德國柏林、中國香港、煙臺、天津、舉辦水彩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德國、韓國、新加坡和臺灣等地的個人收藏家所收藏。參加國內外各種形式展覽活動,並組織各種級別的展覽、展出、比賽活動。出版有《高冬水彩畫集》《高冬水彩畫寫生與分析》《高冬建築水彩畫》和多種水彩畫大學教材,在國內外各種刊物撰寫多種藝術理論文章。繪畫的真實不同於客觀世界的真實,但是它可以來自於客觀世界,是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的內在認知的外在表現,繪畫的意義不在於真實與否,而是通過客觀的「真實」表達主觀的理解,所以評論繪畫的標準不是對錯,而是精神世界的意境、觀念、情緒、節奏、韻律、結構等等的表達。中國人的繪畫觀念向來不追求形似,蘇軾說論畫與形似 見於兒童鄰,文人畫的標準也應該是所有繪畫藝術的標準,尤其是在照相技術普及之後,繪畫更應該回歸藝術的本質,去傳達人類的精神世界,思想與情感。
——高 冬
高 冬《京北群山之八》38x56cm 2020年龔 玉
歷年來多次舉辦個人水彩畫展、參加全國和國際性畫展;曾獲國家級展覽金、銀、銅等獎項。
龔 玉《秋韻》75x53cm
龔 玉《散場後的茶館》51x80cm
關維興
水彩藝術大師
現為全國美展水彩畫評委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創作院副院長
美國國家水彩畫協會(NWS)和美國水彩畫協會(AWS)雙會員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導師
擅長油畫和水彩畫。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2014年被譽為國際「水彩肖像畫大師」。
2018年獲首屆世界水彩畫大展頒發的「水彩藝術終身成就獎 」一 點 想 法
隨著社會的前進以及學科技術的發展,必然導致新觀念的誕生,許多舊觀念都改弦易轍了,繩及全社會各個領域。造型藝術亦然,會有多種新材料和新的藝術手段侵入,新的觀念,進入造型領域,特別是人工智慧的介入(下棋、無人駕駛、看家護院、改變造型藝術手段等)讓人很難想像造型藝術之一的水彩藝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至少會使寫生、速寫、造型、手法等,因受到攻擊而改變。其中比如用人的手工難以表達的多維立體空間,高清晰的效果等,若是人工智慧介入,可能會輕而易舉的實現,現在清明上河圖裡的人物就可以走動起來了。更大的變革還在後頭。
說到這,我想也不必杞人憂天,不必憂慮,人類自身的藝術,自誕生起就不斷遭受多次歷史的動蕩與變革大潮的洗禮,從古代巖畫開始。經歷古典寫實---- 學院派----印象派----各種流派,一直到蒙娜麗莎長出鬍子,清明上河圖人物走動起來。但無論怎樣變動,藝術原身依然按原貌、原汁原味的陳列在人類發展史的博物架上,油畫還是油畫,版畫、雕塑、水彩都以自己獨特的品貌保護住了自己的歷史地位。
我們的水彩依然,有自己獨特的品貌,我將水彩的品貌歸納為三個要素,是水彩生存的三個關鍵。就是我們追求的水、形、神。前提是寫實水彩。水是水彩的本性是水彩的特質,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水彩;形是水彩根本支柱,是主題的寄居體。沒有形什麼都沒有。神是作品的靈魂,就是超越畫什麼像什麼那種能敲擊人的情感的那種力量。前兩項屬於技術性,而技術性的事物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可以切磋可以教授,機器也可以做,甚至超過人類。而第三項神則是人類與機器的分水嶺,那是人類獨具的。將來有一天,水彩也許被變革的不成樣子,不知是什麼玩意兒了,它的諸多衍生體也許根本不叫水彩了,但是那帶有水性的,帶有特殊審美價值的依然叫做水彩的真身,還會以它的特殊造型藝術的品種之一,作為一種鮮花,永存在百花園中。那是因為除了技術層面外,裡面生成的情感,即神,將永遠屬於人類自身,任何機器都會是無能為力的。
——關維興
關維興《石島魚老大》52x75cm 2019年
關維興《雲南老漢》52x75cm 2019年
郭達平
1983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歷任貴州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貴州省水彩畫藝委會主任
繪畫中的真實是畫家內心情感的真實,它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畫家的精神世界,其畫面中視覺形象的表現效果取決於畫家的才情、個性與技巧的把握。在繪畫中,離現實遠一點就會離藝術近一些,可謂距離產生美。表象的東西都是浮雲,只有精神才能永恆。
服從內心的需要,繪畫藝術是表達自我與實現自由的一種方式。寫生是走近自然的一種方式,但作畫過程中卻要與之保持距離,甚至要適當遠離,不要迷戀對於外形的精準刻畫,應注重對象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空間中的狀態。
繪畫中所謂的風景,是通過個人的眼睛所獲得的心靈感知,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郭達平
郭達平 《寂靜的城》 2020年
郭達平 《雨後》 2020年
侯 偉
侯 偉《塵埃系列 • 油燈》90x60cm
侯 偉《塵埃系列 • 藍頭巾》90x60cm
——華劍峰
華劍峰《喜悅》
華劍峰《沐浴》
蔣智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協會員
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
北京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
1988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導師
繪畫與真實這一主題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其實所謂的真實是相對的,而繪畫作品的絕對真實是不存在的,所謂的超寫實主義繪畫也只是一種技術層面上的真實。貢布裡希說:看你要畫的,而不是畫你看見的。繪畫作品的價值在於藝術的創造性探索,而非簡單的真實性表達。
——蔣智南
蔣智南《馬車速寫1》 28x38cm
蔣智南《馬車速寫2》28x38cm
慄 強
1963年生於四川涪陵
1990年畢業於山西大學美術學院
2003年調入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至今
現擔任山西省美協水彩藝委會副主任,西安國際水彩俱樂部理事
水彩作品「歲月的印跡」參加全國建軍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榮獲三等獎,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每個人對繪畫的理解和解讀的方式不同,從而會形成各自眼中的藝術空間,把影像中的「真實」作為評判的標準是不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更失去了其作為藝術品存在的價值,而高質量的藝術品則是要構建在不存在的虛像中,它是屬於主觀經驗和情感生活有關,因此,它是一種真正的創造。繪畫從某一個側面反映出的是畫者的一種心境感悟歷程,自然界中真實的物像是激發藝術家創作的源泉,對有意味的形與色的提取為我所用,直覺需要一種手段變成藝術形式後,才能在藝術創作中豐富畫面的視覺感觀尤其重要。其間,融匯自身的藝術思想和形式法則,讓作品更具個性特色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造這才是藝術的本質。就「繪畫與真實」而言,藝術的真實應更加體現這一獨立個體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真實的圖像識別只能停留在約定俗成識別系統中,失去了唯一與獨立的感知,只有探索適合自己的繪畫理念與邏輯思維和美學思想,需要一種形式法則和一種藝術符號的建構,才能在創造與發現中從再現到表現上,觸及深層的潛意識在不斷解構中得到藝術的升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繪畫語境及生命的形式,這是作為藝術家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繪畫的唯一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尤其是確立具有個體審美的一種精神寄託生存才有了意義。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文化範疇中,對形式的探索必將永無止境,可以說藝術史就是一部形式探索的過程,另外,從繪畫的發展軌跡中我們不難發現,藝術家對作品中「真實」的拿捏,都帶有獨立的解讀方式,影像的真實早己被滲透和轉化,畫面中呈現出的每一根線條都是對圖像的提煉與歸納,觀之時下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必然會呈現出各種繽紛多彩的視覺體驗。綜上所述,「繪畫中的真實」其實就是一場內心真實情感表述的過程中,心境的真實寫照更是一場有趣味性的遊戲體驗,這樣看來所謂的「真實」影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一一慄 強
慄 強《右衛老店》42x56cm
慄 強《羊頭山印象》42x56cm
我接到這個話題的確有太多的猶豫,加之最近雜務冗繁,一直不能動念,從貴州寫生回來,已是約期最後的時日,不得不做一個我的表述了。 多年以前,一個國外的藝術史家和我有一次談話,他告訴我:西方藝術史的所有指向都在於求真。這算是藝術的真實說。與其對應的是布魯斯惱曼的:「真正的藝術家揭示真理,促進世界」。 無論是《和平鴿》的作者的「謊言」還是超現實主義者的「對真實不感興趣」的《記憶的永恆》都將自己的藝術指向了非真實,而這種非真實卻是以各種真實的場景呈現了,成為後來一波又一波的各種藝術運動的始作。《論小說》作者的觀點:「小說,是硬編出一些故事讓著讀者去信」這句話似乎更為通透。這是形成了藝術的非真實說。 然而就像著名悖論:「這句話是謊話」一樣,無論如何推演,都會讓這句話的所指自敗,所有對真實的正指向(用藝術表達真實)和反指向(藝術表達不真實)的都在GEB的金環中自敗。 也是多年以前,一個中國藝術家寫了一本書,基本把中國的藝術指向了既不是真實,也非不真實的「意向說」,他的意向說更像是一種研究了一些問題後的突圍,但是他的意向也進入了無法意向的悖論意向。所以藝術一旦被以真實論及,往往會陷入怪圈裡不斷地循環,這種埃塞爾式的藝術論宿命。 這種從各個角度對真實的指向其實只是對真實的糾纏,而無法觸及任何真實。倒是這些藝術家的真實成了另外的學術話題。 《晚霞消失的時候》的作者藉助人物的對白討論了何為真、善、美三位一體的人類追求和撲素之理,人們在晚霞的消失以後,卻沒有看到對這個問題的更加清朗的明麗,倒是看見了迷、霧、霾的渾濁。 假如真、善、美分別對應學術、信仰、藝術的話,學術的本為求真而設,信仰卻是為了施善,藝術應該指向美的多元追尋。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常識。遺憾的是現在的人說學術的時候去談善和美,說信仰去談美和真,說藝術的時候去談真和善。 可以設想一下一個愛美食並有音樂天賦的外科醫生,他在工作時用的唱著《回歸地球》,在音樂上談論的是宮保雞丁,而在美食時大談神經血管肌肉和臟器…… 這便是當今世界的「惡之花」,花的異香直接把人帶入了索多瑪城堡。 美的多元是藝術的事,如果以「真」、「善」相約大家都知道結果。所以藝術家沒有必要去糾纏「真」,也沒有必要標榜「善」,三位一體的轉輪刻度對應好了才可走出怪圈,見明朗清麗。 作品沒有新舊,只有好壞,而好的作品來源於懂得真善歸位的有才華的人。梁 焰《湧蓮的乾花》
梁 焰《羌山老人像》
牛廣德
中國美協會員
河南省美協水彩藝委會副主任
河南大學美術學院特聘碩士研究生導師
參展、獲獎
2020.11全國第十二屆水彩.粉畫作品展獲入會資格(中國美協.杭州)
2020.11第三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獲入會資格(中國美協.合肥)
2019.12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中國美協.北京)
2019.12祖國的笑容這麼美——首屆中國水彩風景展獲入會資格(中國美協.長沙)
2019.12中國美協水彩藝委會2019年度提名展(中國美協.東莞)
2019.11國際水彩畫大師雙年展(上海)
2019.10全國當代水彩名家藝術邀請展(青島)
2019.9麗江國際水彩名家邀請展(麗江)
2019.9琢境.牛廣德水彩藝術作品展(珠海)
2019.5"精神的指向"中國水彩名家學術邀請展(青島)
2018.11"2018國際水彩畫大展"獲魯本斯特別獎(諸暨)
2018.11國際水彩協會第二屆中國邀請展(蘇州)
2018.8峰格.中國水彩名家邀請展(濟南)
2018.5昆明國際水彩名家邀請展(昆明)
2017.11融園.中國水彩藝術名家邀請展(青島)
2017.10中國鋼都.當代國際水彩名家邀請展(鞍山)
2017.4 太陽.中國水彩首屆中外名家邀請展(南寧)
「第十屆、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河南展區金獎
第九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河南展區銀獎)
「紀念毛澤東同志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河南展區獎、全國優秀獎(中國美協.鄭州)
全國第七屆水彩粉畫展(中國美協.鄭州)
「河南第四屆水彩粉畫展"一等獎(河南省美協.鄭州)
收藏
中國美術館 湖南美術館 河南美術館 東莞莞城美術館 以 及個人收藏
藝術家想還原自然其實是徒勞且無意義的,真實對於藝術家來說其實是內心的真實以及畫面的合理性,就如中國藝術一樣,從來都是主觀唯心,從來都是畫家內心情緒及詩意的表達。映像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繪畫純粹的寫實追求已毫無意義,這也是倒逼了繪畫回歸初心、回歸對情感、情緒、意境追求上迎來的一個契機。
中國水彩畫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得益於把追求畫家內心表達的東方美學融入到西方水彩當中,也使得水彩語言的學術探索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推進。
——牛廣德
牛廣德《右玉系列之通往右衛的路上》54x77cm
牛廣德 《山水系列之有牌坊的風景》54x77cm
潘江龍《陝北的日子》46x61cm
潘江龍《荷塘紀事之一》46x61cm
壽偉克
從事藝術教學、創作與批評工作,衢州學院副教授,先後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文學碩士學位,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和佛羅倫斯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綜合藝委會委員,衢州市美術家協會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
繪畫與真實當然有關,早兩千四百年前的古希臘哲人柏拉圖(Plato)已經發問並給出了答案,他說畫家是模仿的模仿,離「真實」(理式)太遠了,所以柏拉圖要將畫家驅逐出他的理想國。
在我看來,討論所涉及到的「繪畫」、「真實」、「圖像」、"符合"等概念必須首先界定並有一定的共識,關於「繪畫與真實」的討論才能繼續,這其實是一個哲學命題,是關於「存在」和「意義」的思考。繪畫追求真實,在今天還有不少人樂此不疲,是因為它能反映畫家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承載畫家生命的信息,所以,在我看來繪畫當然是真實的(若觀者能發現欺騙,其實也是一種真實),是無需證明的,它就靜靜地呆在那裡,等待具有慧眼的觀者去識別和共情。
——壽偉克
壽偉克《石窟系列之一》33x33cm 綜合繪畫 2020年
壽偉克《石窟系列之二》33x33cm 綜合繪畫 2020年
宋 清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
民盟中央美術院陝西分院理事
「中國西部水彩網」負責人
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8年參加首屆中國水彩高研班,2011年法國巴黎藝術城訪問學者。2016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立項。
藝術的真實是對生活高度的提煉,基於藝術家內心的思考及視覺觀看方式,絕不是生活中簡單複製的圖像,藝術家的思考和觀看方式決定了其作品的表達方式,但又不能拋開生活談藝術,每個藝術家的作品就是自己眼中的生活,有怎樣的藝術家就會產生怎樣的作品,藝術的真實在作品中可能是合理的,但在現實中可能根本無法存在,不能將二者割裂開來。模擬自然的真實其實是一種簡單的重複,像與不像只是簡單的視覺判斷,是審美的初級階段,蘇軾說過:「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貢布裡希也說過:「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要了解藝術的深層審美,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才能與藝術家產生共鳴。
——宋 清
宋 清《靜靜的海》 56x76cm 2018年
宋 清《大江南系列之-華燈初上》 46x61cm 2020年
滕 飛
歐洲自1860發明彩色照相機後,再無古典寫實風格的流派出現。後印象派代表現代繪畫的開始,現代繪畫擺脫了像一條道路一樣的繪畫形式,而是像樹枝不斷的分散,不斷的演變,個體藝術家追求著「形而上」的畫面形式。我也是不太明白,有彩色照相機以後為什麼繪畫形式還要以「像」為主,我看過歐洲大小博物館、美術館幾百所,這裡就像體育競技館,個體藝術大師追求著屬於自己的藝術形式,畢卡索的作品也是「像」最起碼你能看出鏡子中的少女,康定斯基是抽象繪畫的代表人物,這種繪畫形式完全「不像」,但是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寫生,只是把你認為的元素拆分開又組合在一起,其實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作品都很「像」現實景物。
理解繪畫問題,還是多讀藝術史吧,只有這一條路,能把事情想明白。
——滕 飛
滕 飛《大提琴獨奏會》60x40cm
滕 飛《地中海風情》60x40cm
王鴻海
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喬家大院》主編之一,並於2008年奧運會任開幕式巨屏影像的主任設計師。主要成就
《禪武合一少林功》任導演
奧運會開幕式巨屏影像設計師
代表作品
《我的夢》任編劇、總導演。
我的黃河三十年
面對處於二十一世紀地球村之中的華夏文明,我三十年前從黃河入海口逆水而上,歷時兩個半月到達黃河源頭,考察黃河流域文化生態,追溯我們祖先的生存狀態,探尋華夏文明的根源。三十年來,我五次考察黃河流域文化,行程五萬多公裡。
黃河流域的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母親河,這不僅因為黃河本身具有剛烈雄壯,桀驁不馴,一往無前的人格色彩,而且作為民族的中國人的生存史,代復一代的悲與喜,生與死,成功與失敗,大都與黃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中國人究竟是中國人,中國人的智慧、理想、尊嚴和自足只有紮根於中國人祖祖輩輩生存著的這塊土地時,才可能成為活潑潑的現實。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彎來彎去,總沒有離開它所依枕著的中華大地,而這些似乎只有真正瞭然了黃河的價值時,才可成全的期待。我作為喝黃河水長大的孩子,此生選擇用水彩描繪黃河流域的文化也實屬必然。
黃河流域文化的形成是萬千年來華夏民族與其他部族相互交匯交融的結果,這可從黃河流域的陰山巖畫、賀蘭山巖畫、齊家文化、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以及龍門石窟、雲崗石窟、敦煌石窟、麥積山石窟的造像和壁畫中覓尋些端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自120萬年前黃河形成至今,上遊的人們見識過它的清澈,中遊的人們見識過它的大氣磅礴,下遊的人們見識過它的搖擺動蕩,它串聯起中華民的精神脊梁、生死存亡的每時每刻,它是華夏時空中偉大的連接者,以滔滔不絕之勢,突破阻隔,勾連萬物,從而塑造了連綿不斷的華夏文明之國。
五千年來,黃河流域孕育了河圖洛書,產生了二十四節氣,擁有完整的二十四史,還有老子、孔子、莊子和諸子百家以及道、法、陰陽、五行等等,它們影響了華夏文明五千年。
用水彩去表現黃河文化一類十足莊嚴厚重的民族題材,似乎不太適合,可我相信,我是黃河的兒子,就要有黃河的魄力、有剛烈、雄壯、桀驁不馴的性格,象黃河一樣咆哮著,一瀉千裡,把激越澎湃的熱血匯入新世紀世界文明的大洋之中。
五千多年來,華夏民族用智慧創造了許許多多精神和物質財富,有些我們已知,有些我們還未知。我們從已知的哲學、理學、美學、詩詞歌賦、繪畫書法、建築雕塑中探尋到:繪畫作品應從技術和趣味的完美組合之軀殼裡突破出來,不只是有氣韻、有筆墨、有色彩、有文化,而要有不受各種局限的豐沛且深厚而單純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心志,有個性、有無為,無為而為,不成而成。
——王鴻海
王鴻海《黃河頌之一》84x108cm
王鴻海《黃河頌之二》84x108cm
謝艾非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十餘次參加由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舉辦的畫展並獲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海內外多所美術館與團體、私人收藏。不少繪畫作品將"物"逼真地呈現,這和本土的語境與文化,社會的角色與功能,商業的驅使與利益,相環相扣,使得這些"鏡像"式風格今天仍被眾多畫者追隨。
然而,逼真絕不能作為一幅作品好壞的評判標準,藝術更深層次的意義,是引導與啟發人們去關注心靈最重要的東西,思想是一道濾器,去粕蓄精,呈現的應是作者對事物與藝術的感悟和探求,用自身建構的審美體系去表達與傳遞,這是一個由內向外的傾訴抒發過程。
因此,我們多麼需要少一點功利,多一點純粹!從精神思維的深度到藝術審美的高度看,有創造,有個性,有品格,才更繪畫!
——謝艾非
謝艾非《花語之一》 39x54cm
謝艾非《以弗索之一》 54x78cm
徐曉航
「讀圖時代"使許多真實的事物離我們越來越遠,圖像的真實與表象也模糊了我們的視線。藝術的問題不再是如何面對真實的世界直觀表達,而是需要回歸自身找到解決問題的途經。作品的呈現最終化作強化情感的直覺與瞬間的感受,達到物質與精神的複合體,最終演化出一種「物與非物"的視覺符號 。
徐曉航《山水之間》54x54cm
徐曉航《形與影》41x51cm
姚 波
國立華僑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繪畫即真實
竊以為對畢大師的畫要認真琢磨,而對他的話則未必!試想當你認定「繪畫是一個謊言」時,「真理」當已然先在了,何須去尋——此非關鍵,其言本身顯有詭辯之嫌:
「繪畫」,實乃本質已脫離被畫存在的真實文化存在,其形式即內容,皆從觀賞而非實用。故視之為謊言者,必是有意無意間偷換了概念。亦即,將畫等同於被畫,進而將逼真等量齊觀於實存——此乃「謊言」誤出之處,亦恰是寫實繪畫存在之關鍵理由:讓畫者與觀者在兩種維度之相似的交疊對照中獲得審美體驗並藉以輸入-出精神內涵。
由是,寫實、表現、抽象……之於繪畫表達實則平行藝術手法而同等真實,絕無謊可言且無高下之別(各自之優劣判別則另當別論)。
類似畢氏此言這種形式與內容思維錯位的情形還見於馬格利特的名作《這不是一支菸斗》(又名:圖像的悖論):其存心引君入甕至畫與物的概念錯位,即以「菸斗」偷換「菸斗畫」虛構悖論,豈不知「菸斗畫」的真內容即「菸斗畫」的真形式,而真菸斗實為「菸斗畫」的假內容,反致其所欲構成的謊言或悖論破局而為虛妄。
「真實的描繪」是偽命題,繪畫即真實——與現實並行的另一真實!畫者的審美傾向、品位及其真情或虛偽、樸素或矯情、直率或故弄玄虛,皆會跡化於形色寫照而無所遁身。
——姚 波
姚 波《眩輝•睎淼》56.5x76.5cm 2020年
姚 波《眩輝•築欲》紙本水彩 51.3x77cm 2020年
葉 猛
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5年本科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2003-2006年教育部公派至俄羅斯國立蘇裡科夫美術學院版畫系學習,獲架上版畫碩士學位。現主要從事素描、版畫和水彩教學工作。
版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
在鏡像真實容易獲得的當下,繪畫中真實情感的表達顯得尤為珍貴,因為你看到的真實不一定是真實的,先入為主的經驗總會蒙蔽你的眼睛。「真實的繪畫」和「繪畫的真實」好比修辭中的「模擬」和「比擬」,模擬是客觀的再現與模仿,而比擬卻是一種物我的觀照,一種自我的表達。繪畫不是鏡子,物像之於畫家僅僅是自我抒發的通道,要把自然中的物象變成藝術形象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這需要畫家的學識、智慧和想像力。
一幅好的作品應該是與客觀對象是有一定距離的。
——葉 猛
葉 猛《海濱浴場》27x38cm 2020年
葉 猛《豐收海帶》19x27cm 2020年
朱志剛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專業委員會會長
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
天津民主黨派致公畫院副院長
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北京藝高水彩畫院導師
繪畫與真實—移開現實的外貌,剝開真實的外表,在畫紙上自由塗抹我們心裡所要表達的充斥著「謊言」的世界,「謊言」喚醒了藝術家,激發了我們的思想,釋放了我們的情感。這些觀念和情感為我們尋找真理奠定了基礎
——朱志剛
朱志剛《俯瞰》61x46cm 2020年
朱志剛《靜靜的看著你》61x46cm 2020年
感謝您欣賞
———— END ————
【往 期 精 彩】
[會員活動] 金秋沽源寫生剪影第三季
[會員活動] 金秋沽源寫生會員剪影第二季
[會員活動] 金秋沽源快樂寫生
[藝高水彩學術展]第 3 期 . 創新之度?
[藝高水彩學術展]第 2 期 . 水彩畫家畫壞作品展
[藝高水彩學術展]第1期 . 水彩重生之詩性表達
藝術、歡樂與水彩
藝高水彩微店迎春盛開
[藝高月展] 第十二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十一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十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九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八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七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六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五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四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三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二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月展] 第一期藝高水彩網展
藝高水彩畫院師生北非—義大利之行(一) 突尼西亞 蘇賽麥迪娜
藝高水彩畫院師生北非—義大利之行(二) 突尼西亞 藍白小鎮
藝高水彩畫院師生北非—義大利之行(三) 突尼西亞 迦太基古城&義大利 巴勒莫
藝高水彩畫院師生北非—義大利之行(四)西西里美麗的傳說
藝高水彩畫院師生北非—義大利之行(五)詩意羅馬
畫家聯妙手,善款捐義士
蔣智南:藝術讓我們溫柔、有愛
東南e館 | 大師面對面,水彩藝術交流活動圓滿完成!
【徵稿】理想的維度——2020首屆羅馬中意國際水彩雙年展
高冬老師和他的水彩畫
【馬來西亞水彩寫生炫彩之旅】第三期: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
[藝高寫生]金秋沽源寫生小分隊活動分享
[往期回顧]聽高冬導師課後想到的……
[課堂採風]王巖明導師課堂風採一瞥
中秋——團圓的象徵
【寫真甘南】你的精神法相 讓我雪夜投奔
【專訪】採蘑菇的「小夥子」 天天畫著水彩畫
【有言如玉】帶您穿越回二十年前,認識4D版寶藏男神董克誠老師
畫室地址:北京海澱區馬甸東路19號金澳國際2層207
敬請關注「藝高」公眾號
敬請關注「藝高水彩」抖音號
北京藝高水彩畫院 北京水彩藝術研究院
常任導師: 關維興 劉鳳蘭 陳 堅
高 冬 蔣智南 董克誠
朱志剛 吳興亮 趙記同
王巖明 黃勁龍 楊 曉
總策劃: 高 冬 蔣智南 潘江龍
歡 迎 關 注 我 們
共享藝術生活
共享水彩帶給我們的歡樂時光
加 入 我 們 請 聯 系
品牌合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