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教育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

2020-12-13 搜狐網

原標題:呼喚教育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

教育之所以成為教育,教育之所以區別於其它社會活動,就在於它有一個恆久如常、亙古不變的原點,這個原點就是育人。

而當下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個相當突出、相當普遍的根本性存在問題,就是常常有意無意忘記教育應當基於的這個原點,忘記教育應當擁有的這種恆常。我相信這是包括我們在內的許多教師和校長的真切感受。

回歸正常、敬畏自然,根據學生成長節律把握教育的節律,引導、幫助學生順暢、高效、快樂的發展,便成為對當今中國學校教育的又一個急切呼喚。

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實際上是一種「回家」。如果做到了這三個回歸,我們的學校教育便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家中有我們所嚮往的恆常與原點,家中有我們所需要的正常與自然,家中有我們所熟悉的日常與樸實。

只有先回家,才有可能再出發,才有可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也只有不斷回歸,不斷回家,才有可能不斷地再出發,不斷有所創造、有所突破。

回歸恆常,堅守原點;回歸正常 遵循自然;回歸日常,樸實無華。

......

呼喚教育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

作者|吳康寧

來源|無索味

(作者作者註:摘自本人11月28日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召開的「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終期展評活動暨『兒童成長節律』全國研究聯盟成立大會」上的發言。感謝局小張芳芳老師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感謝偉平校長的邀請!我和偉平校長只有過兩次面對面的接觸,卻有一見相近、二見如故的感覺。今天到局小來是第一次,卻仿佛已來過多次。對局小的教育探索一直耳有所聞,尤其是對他們現在進行的這個前瞻性項目(「 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整體構建與實踐探索)很感興趣,經常關注。我同意剛才吳永軍教授的看法,局小的這個項目的意義超出了項目本身。事實上,局小的這個項目的價值也遠遠超出了小學教育本身,因為它實際上回應了對於當下中國包括小學教育在內的整個學校教育的呼喚。這個呼喚便是剛才張俊平主任所說的「回歸」。我的理解是: 呼喚教育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

回歸恆常

教育之所以成為教育,教育之所以區別於其它社會活動,就在於它有一個恆久如常、亙古不變的原點,這個原點就是育人。而當下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個相當突出、相當普遍的根本性存在問題,就是常常有意無意忘記教育應當基於的這個原點,忘記教育應當擁有的這種恆常。我相信這是包括我們在內的許多教師和校長的真切感受。

在這個意義上,回歸恆常是對當下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個根本呼喚。而在回應這一呼喚方面,局小是一個極好的典範。這麼多年來,局小人一直堅守著教育的原點、教育的恆常。他們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地所想、所言、所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育人。這一點我們從剛才局小老師的沙龍中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因為回歸了恆常、堅守了恆常,所以,在國家的總的教育方針之下,局小再設了自己的具體育人目標,對於到底要育什麼樣的人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作出自己的具體回答。這個回答便是: 育共生之人 —— 與自然共生、與社會共生、與自我共生。

這個時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人,是能與自然共生、與社會共生、與自我共生的人。不與自然共生,終將受自然懲罰;不與社會共生,終將被社會淘汰;不與自我共生,終將一無所是。 細想一下,教育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個人如果出了什麼問題,一定是在這三個共生中的某一個共生方面出了問題,或者都出了問題。

回歸正常

什麼叫正常?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而然便是正常。所謂回歸正常,就是敬畏自然(這裡的「自然」不只指天和地,而是包括自然生長、自然發展在內的整個「自然」),尊重學生成長的自然節律,循序漸進地引導、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才有可能是順暢的、高效的,快樂的。

而當下中國學校教育的一個同樣相當突出、相當普遍的存在問題,就是有意無意不顧學生成長的自身節律,硬要他們去學習、接受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偏好強行安排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進程,結果導致育人過程常常成為反常的過程、缺常的過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常常成為非常彆扭的過程、經常受挫的過程、缺少尊嚴的過程甚至痛苦不堪的過程。

因此, 回歸正常、敬畏自然,根據學生成長節律把握教育的節律,引導、幫助學生順暢、高效、快樂的發展,便成為對當今中國學校教育的又一個急切呼喚。在回應這一呼喚方面,局小同樣是一個典範,而且是卓越的典範,因為局小再構了自己的育人範式,包括符合兒童成長節律的生活時序、符合兒童成長節律的課程體系、符合兒童成長節律的力量聚合,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非常值得稱道的成果。

回歸日常

什麼叫日常?日常就是每天都在發生、都在呈現的常態。這種常態是我們對於生活、對於實踐進行判斷與評價的依據。一種教育實踐,只有當它並不只是個別現象、並不只是偶然現象、並不只是經過包裝的表演現象的時候,只有當它已經成為學校的常態、成為學校的日常的時候,才可用來作為判斷與評價學校的依據。

很顯然,對於日常來說,最重要的是淡定專心、有條不紊、樸實無華地去想、去說、去做,最忌諱心神不寧、譁眾取寵、炒作包裝。炒作包裝出來的東西代表不了日常。

嚴格來講,日常是可以放到正常裡去講的,我這裡是特地把日常從正常裡抽取出來專門談論一下。因為,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教育在內,熱切但卻十分浮躁,熱鬧但卻十分喧囂,表演的成分太多,誇張的色彩太濃,煽情的口號滿天飛。

局小則不是這樣。在回歸日常這一點上,局小也做得非常好。他們今天下午是全方位開放,所有活動所有班級你都可以任意去看一看。育共生之人、遵循學生成長節律去育人在局小這裡已經成為常態,成為一種日常。通過回歸日常,局小再構了自己的育人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 回歸日常可能比回歸恆常、回歸正常更值得欽佩,因為在我們的當下氛圍中,回歸日常特別不容易做到。

回歸「三常」,是一種「回家」

這樣來看的話,難道只有小學教育才需要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嗎?中學難道不需要回歸嗎?大學難道不需要回歸嗎?其實,即使是其它社會領域,何嘗不需要回歸?

因此,局小的探索的價值也就也不限於學校教育本身了。楊九俊會長說要讓課堂向四面八方打開。我想,如果局小向四面八方打開的話,四面八方只要願意,也是可以從局小學到很多的。學校向四面八方打開,學校需要向社會中的優秀與卓越學習,社會也需要向局小這樣的學校學習。

回歸恆常、回歸正常、回歸日常,實際上是一種「回家」。如果做到了這三個回歸,我們的學校教育便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家中有我們所嚮往的恆常與原點,家中有我們所需要的正常與自然,家中有我們所熟悉的日常與樸實。

只有先回家,才有可能再出發,才有可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也只有不斷回歸,不斷回家,才有可能不斷地再出發,不斷有所創造、有所突破。現在人們總喜歡講創新、講創造,殊不知這是需要在回歸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回歸是個前提。哪怕你迄今為止做得很好,但你一不小心,狐狸尾巴就會露出來;一不留神,就會不按教育的基本規律與基本常識辦事。因此,回歸應當成為一種常態。

我還有許多感受,來不及多講。比如,我想說,局小的探索很好地體現了思想、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比如,我還想說,在局小這裡,不光可以感受到一種熱情,一種力量,而且還可感受到一種美。因為共生,所以必然是美的。當然,共生並不意味著沒有矛盾,並不意味著沒有衝突,並不意味著只有妥協。但有一點是清楚的,不共生,就只有魚死網破了。

因為回歸了恆常、回歸了正常、回歸了日常,所以,局小的老師與學生便充分享受著他們在局小這樣一個家園裡的快樂時光。美國有位學者寫了一本書,書名叫《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我有一篇隨筆就以這個書名為引子,說到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不應當是官場、不應當是戰場、不應當是遊樂場等等。現在我覺得還可以說,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就應當像局小這樣回歸到恆常、回歸到正常、回歸到日常。

我們經常說教育很複雜,但細想一下,教育其實也很簡單。這句話的確切涵義是, 教育的精髓其實並沒有多少深奧之處:只要回歸恆常、堅持育人就好;只要回歸正常、遵循自然就好;只要回歸日常、樸實無華就好。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要套用一下「文.革」的語言:向局小學習,向局小致敬!

在都在講夢想,我也有一個夢想:假如還有來世,我願意我的小學生活在局小度過。如果那個時候,果然李偉平先生還能繼續做校長,果然剛才參與沙龍的任何一位老師、特別是那位流淚的老師能做我的班主任,那該是何等幸運。

可惜的是,全國的許多兒童沒有這樣的幸運。所以,我們也特別期待聯盟(「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聯盟)能夠發揮更多作用。

當然,局小的這個探索若是繼續進行下去,肯定還有可以進一步拓展的空間,還有可以進一步討論的地方……(略)

總之,局小一點也不局限,而是非常開闊;局小會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我們也會不斷不斷向局小學習,和局小一起成長。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無索味。

閱讀參考之一

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的 整體構建與實踐研究

【項目簡介】在「教育是一種生命關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始終堅守學校育人價值的正確導向,並積極探索學校教育生活的綜合變革。為了讓學校教育生活進一步與兒童的「成長節律」相契合,2014年7月起,學校初步進行了學期節律生活的嘗試。2016年5月,「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的整體構建與實踐研究」成功申報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學校進行了學校節律生活的內容建構,探索了核心素養的培養邏輯,嘗試了學校教育生活內容的應時浸化,並創造了學校學期生活的節令時序。學校以兒童「成長節律」為線索構建校園生活節律,讓學校教育生活更貼近兒童和自然發展的規律。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整體構建與實施」(蘇教辦基〔2016〕9號)的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摘要:傳統學校生活學習方式單一,綜合度弱,學校生活與自然、社會生活割裂。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基於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規律,以貫穿兒童生活主線的學期節點、自然節氣、人文節慶為生活內容,實現了校園生活時序變革、學校生活內容重構、學習方式轉型、評價方式重建,努力體現了學校生活中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

本文關鍵詞:成長節律;學校生活;整體構建。

全文連結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v7PH1VJLbx5g3OKYxwa5uw

閱讀參考之二

局前街小學「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項目迎來終期展評暨全國研究聯盟成立大會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初冬的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盛友雲集,高朋滿座。「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整體建構與實踐探索終期展評暨全國研究聯盟成立大會觀摩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國家督學、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原所長成尚榮先生,國家督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吳康寧先生,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楊九俊先生,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博導操太聖先生,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南京師範大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導吳永軍先生,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葉水濤先生,常州市教育局杭永寶局長、常仁飛副局長、天寧區人民政府管黎芳副區長、天寧區教育局任潔局長、陶建平副局長,常州市教育局、天寧區教育局相關處室的領導,各轄市區教研室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聯盟學校代表出席此次活動。著名教育媒體《中小學管理》《江蘇教育研究》《江蘇教育》 以及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主任也應邀參加了活動。活動由常州市教育局基教處戚寶華處長主持。

天寧區教育局任潔局長致辭,她代表天寧區教育局對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局小發展的各位表示衷心感謝!她說該項目是對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有效落實,意義重大成果豐碩。她感謝局小教師為天寧孩子的發展智慧的付出!

常州市教育局杭永寶局長充分肯定天寧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探索區域現代化和教育均衡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他認為該項目是天寧教育科研實力與實效的集中體現,常州市教育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項目提高影響力與輻射力。

項目匯報,多維度呈現項目研究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教育集團李偉平校長從項目概況、目標達成、聯盟工作三方面作了項目研究主題報告。他詳細介紹了通過校本化設置學校生活的結構比例,增加跨學科學習、超學科學習的比重,實現了小學「學校生活結構的變革」;打破了學生學期生活的節律傳統,實現了課程模塊乃至學校教育生活時序再構,形成了學校兒童「成長節律」生活設計和核心素養培養邏輯;創造了大中小課時節律、學科教學與跨學科及超學科互動節律,實現了「學習時空的統整」。

教師沙龍由國家督學、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原所長成尚榮先生主持。王冬梅、王婉璆、劉佳、王惟一、張磊老師參加沙龍。沙龍首先圍繞教師在實施中的「改變」展開。「改變在哪裡?」「還想繼續做嗎?」……在成尚榮先生的不斷追問下,不同類型不同年齡的教師都結合自己的實踐分享智慧、滔滔不絕,動情之處引得全場動容。成尚榮先生幽默風趣的主持,高屋建瓴的點撥,讓每一位心中種下了「兒童成長節律」的種子。

專家點評,全方位肯定項目突破

《江蘇教育》雜誌主編張俊平先生用五句話談了自己對項目的感受:兒童在學校生活的中央、回歸學校生活的常識、學校生活向四面八方打開、重構學校生活的人際關係、讓學校生活美好的發生。他認為該項目讓兒童過一種完整、科學、美好的兒童生活。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南京師範大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導吳永軍先生認為該項目的研究已經超越其本身的意義,不僅在理論上歸納了理性主義與自然主義平衡等重要的問題,而且實踐有獨特的探索,他希望該項目在理論上獲得更多的高品質的鮮活的成果,出獨創的普適性意義的成果。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博導操太聖先生點評說他看到了該項目實現了教育與生活的融合,實現了學習質量的提升,激活了百年老校青春活力。

《中小學管理》雜誌社社長柴純青先生:該項目從教育哲學是集先賢思想,實現了系統改變學生的學校生活。該項目的是一種逃離現代性的一種嘗試,打破了習慣了的學習與生活的隔閡,實現了兒童節律的主動建構,實現了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課程教學的系統關聯。

國家督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吳康寧先生也認為該項目的研究超出項目本身,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小學教育本身,回應著當下教育的呼喚。他還從理論依據、效能分析與人文內容等方面對後續聯盟深化研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成立聯盟,多區域推進與深化研究

聯盟成立儀式由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葉水濤先生主持,聯盟副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餘穎校長宣讀了《「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研究聯盟章程》。 隨後,成尚榮先生與杭永寶局長共同上臺為「兒童成長節律學校生活」研究聯盟揭牌,來自全國11個省的73所聯盟校接受授牌。

最後,江蘇省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楊九俊先生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認為局前街格局不小,局前街一直在前。他用「有追求」「有實踐」「有成效」對項目進行了褒獎。聯盟的成立將會惠及更多的學生,擴大影響力,進一步放大局小的格局。

現場展示,近距離感受項目實踐樣態

下午第一節,觀摩的領導和嘉賓步入操場,與近兩千名小龍娃一起「送秋迎冬」。送秋迎冬的儀式是「告別秋天」「迎接冬天」的交接,「吟詩歌」「拔蘿蔔」「送餃子」「交冬禮」「立冬歌」的喜迎,帶來大家在「送」與「迎」的更替中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莊重與魅力,體悟季節更替的潛藏意義與價值,從而更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熱愛自然。

下午第二節課,項目組分自然節氣活動、人文節慶活動、期中遊歷活動、學科融合課程等7類57節課進行了現場展示。與會代表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全程觀課,或邊走邊看整體感知。他們時而與老師、上課學生輕聲交流,時而駐足細細觀察與體驗,不時用手機記錄精彩的課程瞬間。

這是一場「讀懂兒童,智慧分享」的教育盛會,局小人用開放的心態,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行一起感受兒童成長的節律,觸摸兒童生命的脈動。

閱讀參考之三

引夢人——記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校長、常州市首席專家李偉平

作者|程中偉

來源|龍城科普

1

「你好,小動物!」

歡迎你來局小做客,你們的到來讓局小的生命更加豐富。

「謝謝你,小動物!」

正是因為你們,讓局小人不斷地「送出關懷」與「被關懷」,與你們相處的日子裡理解生命的真諦,發覺生命的價值,認識到生命關懷不僅只是關心近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最終獲得生命的超越……

上面是《生命關懷:學校教育的本真回歸》一書結尾部分的摘錄。局前街小學師生無時不刻都在關心著弱小的生命,還有天底下的一花一草!

「生命關懷」教育從關心弱小生命、一花一草開始,這都與局前街小學李偉平校長倡導的「生命關懷」教育的理念密不可分。

2

當筆者趕到常州市局前街小學,見到李偉平校長時,問了一個自己多年關注和研究的問題:「現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長得比以前也漂亮了、帥了,可是像玻璃人一樣,變得越來越脆弱了,打不得也罵不得,動不動就尋死覓活走極端,並且年齡層次從高中到初中,從初中到小學,不知道令多少家庭陷入絕境……針對這個現象、這個教育問題,你是怎樣考慮的?」

李偉平校長本來笑容滿面,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表情立即變得凝重起來:「生命關懷,我們推行生命關懷教育,不能把孩子培育成為只是一個裝知識、懂考試的冷冰冰的『機器人』!」

「生命關懷?」這聽起來有點像敬老院裡的口號,筆者自然有些疑惑!

李偉平校長隨即向我做了解釋,並從辦公桌後面走了出來,到書架上找了一本他自己創作的《生命關懷:學校教育的本真回歸》的書。此書共分為「尊重生命的獨特性」「喚醒生命的自主性」「激活生命的可能性」「培育生命的共生性」「追尋生命的超越性」五個部分。令筆者意外而又符合情理之中的是,書中最後一個「追尋生命的超越性」的章節描述的都是局前街小學師生與飛蛾、小白兔、小鳥等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也就有了文章的開頭。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天真爛漫的孩子心中它們都是充滿生命的,通過讓孩子呵護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喚醒孩子的愛與責任。這是局前街小學「生命關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

李偉平是什麼時候開始當老師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提出「生命關懷」教育理念的?這要從30多年前說起了。

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一批勇於「拓荒」、敢於擔當的年輕人成了改革開放的「弄潮兒」。在武進成章,也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靠靈敏的市場嗅覺和勤勞吃苦的精神,經營著花木生意,單位形勢一片大好。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加,他一心盼著兒子能夠早日「學成歸來」、子承父業,替他出把力。

當然,事情往往不會按照某一個人的意願發展,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獨立的思想、獨立選擇的權利。

1987年,我國改革開放如火如荼,各行各業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人才緊缺現象比較嚴重,大專生、大學生都是社會的「寵兒」。那年,李偉平從無錫師範學院畢業,當然是小學教育的驕子。不過,他卻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的父親要其回家鄉經營花木企業。

是選擇「樹木」,子承父業,腰纏萬貫,如了父親的願?還是選擇「樹人」,清貧一生?

最後,李偉平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毅然選擇當一名平凡的老師,開始了他「生命關懷」教育的第一步。

然而,夢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李偉平被分到了常州師範附屬小學(現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躊躇滿志的他到學校報到時,學校還沒有造好……

面對唯一的一幢教學樓,是去?是留?李偉平不斷叩問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夢想到底要在哪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李偉平再一次尊重自己內心深處的選擇:留!然而,這一留,就是16年。

4

2003年,38歲的李偉平從一所名不經傳的小學調到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當校長。這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常州的地位極高。由此,他實現了第一次華麗轉身,「生命關懷」教育的理念得到真正推廣。

一個年輕的校長,如何扛起百年老校的大旗?對於李偉平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抱著對「教書育人」的初心,圍繞「生命關懷」教育的理念展開各項工作。

《生命關懷:學校教育的本真回歸》是李偉平校長倡導「生命關懷」教育的心血和結晶,更是學校領導管理變革的圖騰。掩卷遐思,局前街小學成功的答案都在裡面了。

如何變革?如書中所述。李偉平校長將學校還給老師,實行項目化、扁平化管理;提倡與老師、與學生、與家長、與自然共生,發揮大家的智慧;師生將課堂還給學生、將操場還給學生,成為引燃孩子夢想的人。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內心都裝著一個豐富的多彩世界。怎樣讓他們融入外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引燃他們的夢想呢?於是乎,特色課堂、科技課堂、生活課堂……在局前街小學開講;航模社團、3D列印社團、機器人社團……不斷在局前街小學設立!

多年來,局前街小學的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機器人大賽,獲得世界級獎項7個,其中冠軍3個;國家級獎項4個,其中一等獎1個;省級獎項超過百個,其中冠軍2個,一等獎17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更是獲得了驕人的成績,獲得國家級2個;省級6個,其中一等獎5個;市級獎8個,其中一等獎6個;在首屆常州市市長獎評比中,局小獲得大滿貫,學生獲得市長獎和市長提名獎各1位,教師獲優秀輔導員1位,學校被評為搖籃獎。

為了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技素養,每年的十一月份學校都會組織科技節活動,加上局前街小學科學小院士評選、龍娃發明展覽等,極大地營造了校園的科技氛圍。

所做的努力,無外乎為了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懂得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內心也是暖暖的、堅強的、陽光的。

5

李偉平校長期堅持「生命關懷」的教育理念,這不意味著無條件的放縱學生。由此,他設計了一套《小學教育懲戒的制度》。文中表述,教育懲戒某種程度上是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另一種尊重,是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之一,它比那種無條件放縱學生的偽「生命關懷」更具生命關懷的意義。另外,懲戒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什麼事不該做,做了不該做的事後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小學教育懲戒的制度》對哪類學生要進行懲戒以及懲戒的方式都有了詳細的描述,操作性極強。如經常不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經常不能達成局前街小學學生日常作息規範、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影響班級集體學習和活動、經常慫恿他人犯錯,並藉助謊言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經常出現暴力傾向等七種類型的學生都要受到不同形式的、不同程度的懲戒,如指出學生的錯誤並進行嚴厲批評、加倍完成任務、取消部分特權、暫時收管、靜坐等等。

6

2009年,李偉平成為「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首批培養對象,由此「生命關懷」教育理念更趨向系統化、科學化。他實施集團化辦學,通過幾十年的改革實踐,形成了「真實開放、結構靈動、綜合生長」的教學風格,獲得了「江蘇省科技特色學校」、「江蘇省優秀少年科學院」、「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團體會員」和「金鑰匙競賽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等稱號。

同時,李偉平從事國家級研究項目「新基礎教育」研究二十餘年,職務和榮譽滿身。全國「新基礎教育」兼職研究員、常州市「新基礎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常州市「新基礎教育」研修學院院長。先後獲得「江蘇省優秀園丁獎」「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全國小語會先進工作者」「常州市突出貢獻獎」「常州市教育領軍人物」「常州市特級校長」「天寧區『才富天寧』英才人物」、常州市首席專家等榮譽稱號。

「教書育人,教書是傳授知識,育人是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兩者決不能分割!」李偉平校長說,「喚醒孩子的夢和內在動力,讓他們懂得真善美,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甜茶錘子演員回歸 續集全員回歸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甜茶錘子演員回歸 續集全員回歸  近日,據外媒報導,導演盧卡·瓜達尼諾接受採訪時確認《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續集,主演「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和艾米·漢莫將回歸出演。  據了解,《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蒂莫西·柴勒梅德、艾米·漢莫、麥可·斯圖巴主演的電影,該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 高分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原班人馬回歸
    高分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在接受義大利雜誌《La Repubblica》的採訪,並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正在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的籌備工作做準備,計劃將召集原班人馬回歸。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續集 甜茶錘子哥都會回歸!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續集 甜茶錘子哥都會回歸!時間:2018-10-06 18:09   來源:會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續集 甜茶錘子哥都會回歸!據外媒報導,甜茶提莫西查拉梅近日在 採訪中向媒體確認,將會出演《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並表示自己和錘錘Armie Hammer以及導演都將回歸第二部。此前,ArmieHammer曾向媒體表示過,該電影續集正在   原標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續集 甜茶錘子哥都會回歸!
  • 教育應淡化名師回歸本源
    教育,理應淡化名師效應,回歸本源。01、改革名師的評定條件。目前,名師有哪些評定條件呢?首先,師德要過關,其次,教學水平要過硬!比如要獨立承擔一個學科的教學任務,要能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 奧斯卡大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要拍續集 「甜茶」等原班人馬回歸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盧卡·瓜達尼諾近日接受義大利雜誌《La Repubblica》採訪,表示自己正在籌備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原班人馬回歸。其中就有中國觀眾非常喜歡的「甜茶」 Timothée Chalamet。
  • 原班人馬回歸!《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會否以這個劇情發展下去
    近年最受歡迎的新晉男演員其中一個必定是小鮮肉提莫西·查拉梅,他憑著小說改編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雖然未能獲獎,但卻讓他成為炙手可熱的男演員,陸續參與過不少大作。即使於大銀幕經常看到他的出現,但仍然有不少觀眾渴望能再次於《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看到他的出現,而如今相關的消息終於能確定了!近日《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導演盧卡·瓜達尼諾於訪問中透露電影的續集正在籌備中,但卻因著疫情肆虐而要暫時把計劃擱置,而他亦直接指今次兩位男主角提莫西·查拉梅和艾米·漢莫都會回歸續集。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透露,續集所有主演回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導演盧卡·瓜達尼諾接受媒體採訪時確認《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所有主演都將回歸,包括「甜茶」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父親飾演者麥可·斯圖巴和母親飾演者阿蜜拉
  •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將全員回歸
    近日,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籌備已久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表示第一部主角甜茶Timothée Chalamet和Armie Hammer、麥可·斯圖巴(父親)和阿蜜拉·卡薩(母親)等都會回歸。但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目前還無法跟一位已經有意向的編劇面談具體內容。
  • 周村區城北中學開展「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愛國愛黨意識,近日,周村區城北中學開展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圍繞澳門回歸主題,帶領師生重溫澳門歷史,失去是因為國弱,歸來是因為國強,深刻理解「一國兩制」這一偉大實踐的意義,號召師生,為創造祖國輝煌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學校利用校園微信平臺、主題班會、撰寫心得體會、融入思政課、歷史課、語文課學科教學等活動,使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入腦入心,落實到青少年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真正地領會到「一國兩制」
  • 線性回歸(10)——多項式回歸
    本來以為分享到第9期,線性回歸系列就算完結了,但是最後想了想,線性回歸大家族中的非線性回歸系列在臨床和科研中運用也較為常見,所以最終決定把多項式回歸,
  • 常見回歸及回歸評價
    2.多項式回歸及常見回歸方程的書寫當然,並非所有的數據都是線性模型能夠漂亮的擬合的,我們有時還要需要多項式回歸formula書寫,包括高次回歸、多變量回歸、交互作用、對數變換等等。3.lasso回歸、回歸評價的常見指標其實根據我多年閱讀市場研究報告的經驗,大多數回歸被人用來製造趨勢,特別是lasso回歸,被別有用心的人在數據的散點分布圖上製造一些或有或無或無法解釋的趨勢,這些趨勢的一個特點就是製造者對他們的解讀非常蒼白和膚淺,與它所用的高深分析技術極不匹配,我厭惡這種圖和製造這種圖的人,希望大家能夠根據數據和業務實事求是的講話。
  • spss線性回歸 回歸方程 - CSDN
    ,用到的分析方法就是線性回歸,決定猛學習一下,再來評判視頻裡的結論。>線性回歸,首先應用於定距變量之間,本質上是分析一個因變量和一組自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既可以解釋,也可以做預測。就是一個用線性回歸解釋相關性的問題。
  • 讓自閉症孩子回歸正常生活,這幾點必須知道
    但無論如何,孩子是無辜的,孩子也不曾想這樣,作為父母應該做的是不能自哀自怨,更應該把精力投入到如何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生活中去,這個過程必定是漫長而通過的,但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堅定信心。要想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生活,首先需要弄清楚孩子的基本情況,在哪方面有缺乏。一般來說,自閉症孩子性格都比較容易失控,社交能力差,注意力不好等。
  • 回歸方程
    3回歸方程及回歸係數的顯著性檢驗§1、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回歸平方和與剩餘平方和(1)與自變量,是否確實存在線性關係呢?這回歸效果如何呢?它反映了自變量稱為回歸平方和。如果;=如果0,越小回歸效果越顯著則線性回歸效果大,餘平方和,則回歸超平面過所有觀測點不好。
  • 老闆回歸正常啦!!!
    老闆回歸正常!熟悉的畫風也回來啦!
  • 回歸原點、回歸職業、回歸多邊主義:拜登組閣名單背後的動向
    「回歸」似乎成為拜登團隊的一個核心概念,美國將要回歸何處?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回歸?回歸後的美國又將去往何處?從這份提名名單裡,可以讀出不少信息。1回歸原點在這次的提名中,有一個職位被拜登形容為「最具挑戰的工作」,這就是國土安全部部長,之所以這麼說,也許和拜登計劃推行的新政策有很大關係。
  • 乾貨,三十而立,你的土星回歸了嗎?五點訣竅解讀土星回歸
    這引出了本文的第一項解讀原則:當土星回到你出生時所在的星座,土星回歸就開始了,而當土星離開該星座時,回歸就結束了。嚴格來說,土星回歸發生的精確時間是它回到你出生時所在的黃道度數的時候,然而,這沒有體現整個土星回歸周期的起點或終點。
  • 讓「五一」回歸勞動節的本義及內涵
    讓「五一」回歸勞動節的本義及內涵 發表時間:2016-04-26   來源:惠州文明網 但是,就如同我們都知道春節要吃餃子,元宵節要吃元宵,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一樣,勞動節缺少「勞動」這個主角,就不能不說難以實至名歸,尤其是當前中小學生,對於勞動節的直接認知,基本上都停留在放假和遊玩上,如何讓勞動節回歸其本義和內涵,是當前教育和社會都應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政府要成為推動「五一」回歸勞動節的本義及內涵的「發動機」。
  • 回歸實感!TWICE進行回歸特別直播,回歸當日公開新歌舞臺
    10月21日,據韓網消息,TWICE所屬社JYP娛樂表示TWICE將於回歸特別直播上首次公開新曲舞臺。JYP娛樂表示TWICE將於韓國時間10月26日下午6點發行第二張正規專輯《Eyes wide open》。
  • RE0:嫉妒魔女莎緹拉借艾米莉亞身體回歸,她們到底什麼關係?
    從第一季開始我們就知道,486每次想說出自己擁有死亡回歸能力的時候,嫉妒魔女就會伸出自己的不可視之手,輕輕的撫摸(捏住)486的小心臟,讓486不能說出自己能死亡回歸這件事,原因如何我們現在仍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