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亓寧
2011年冬天,重慶啤酒B肝疫苗項目泡湯,股價從80塊跌到20塊,一位悲傷的股民發帖:「今天回到家,煮了點面吃,一邊吃麵一邊哭,淚水滴落在碗裡,沒有開燈。」
從此,「關燈吃麵」成為無數股民共同的痛苦和回憶,寫入了A股散戶史。
9年過去,故事峰迴路轉,踩著大消費風口的重慶啤酒鹹魚翻身。在重慶啤酒留下經典之戰、成功脫殼的總舵主徐翔恐怕也沒想到,重慶啤酒日後會4年10倍煥發第二春。
周一,收盤價創下歷史新高的重慶啤酒再次站上A股的C位,與此同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報,與控股股東嘉士伯的重組進展也牽動著市場神經。
如果B肝疫苗故事成真,重慶啤酒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如果「關燈吃麵」的股民一直持有,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
只是歷史沒有假設,重慶啤酒股東數量最高時近12萬,如今僅剩1.53萬戶。在重慶啤酒一戰封侯的徐翔,回頭再看,也賣在了山腳下。
重慶啤酒疫苗之殤 總舵主徐翔一戰封侯
老股民想必都知道「關燈吃麵」的梗,這是重慶啤酒留給資本市場的心酸回憶。2011年12月8日,B肝疫苗研發失敗的重慶啤酒開啟了一輪斷崖式暴跌,股價連續9個交易日跌停。
就在當年的12月15日,第6個一字跌停的晚上,某股民在寫下了刻骨銘心的淚水,題為《一邊吃,一邊哭》。該貼迅速引起廣大網友共鳴,「關燈吃麵」也就成了A股股民在每一次巨虧時最無奈的表達。
據天眼查APP資料,重慶啤酒早在1958年就建廠,1993年正式成立公司,1997年10月登陸上交所主板。這家產啤酒、賣啤酒40年的啤酒商在上市次年12月收購了佳辰生物工程,並從此介入被視為世界難題的B肝疫苗項目。
2009年8月18日,一篇題為《重慶啤酒:橘子快紅了》的券商研報讓重慶啤酒的股價開始飆漲。報告披露,重慶啤酒自1998年起就開始研發B肝疫苗,並與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重慶大學合資成立了一家用於研發疫苗的子公司,研究領銜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教授、全軍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吳玉章。
2010年6月,重慶啤酒突然開始每月披露疫苗研究進展,刺激股價不斷拉升。截至崩盤前夕的2011年11月25日,重慶啤酒創下78.32元/股的歷史新高(復權價),10年間漲了6倍。
然而噩耗突然降臨,當年12月7日,重慶啤酒宣布該B肝項目經臨床實驗評估為無顯著療效,股價復牌雪崩,為疫苗概念重倉蹲守3年的大成基金9個跌停後浮虧20多億。次年1月19日,重慶啤酒觸及15.36元/股新低,近300億市值蒸發。
彼時,公司股東數量從3萬左右驟增至近12萬,「吃麵」的散戶不在少數。
另一邊,被稱為「漲停板敢死隊」帶頭大哥的徐翔卻嗅到了機會,並一舉成為其成立澤熙後的經典之作。
據悉,徐翔共計二進二出,在重慶啤酒宣布疫苗效果不顯著之後首次買入,並以10%虧損砍倉離場,總舵主的虧損還一度成為金融圈大新聞。之後徐翔指揮澤熙加倉,以均價成本20元—22元押注5億資金,最終以30多元均價離場獲利。
2012年4月,重慶啤酒正式宣告疫苗失敗,股價從此一蹶不振,公司業績也一路滑坡,並在2015年出現了首次虧損。在此之前的2013年,重慶啤酒獲得全球第三大啤酒商嘉士伯要約收購,前者也以100萬元價格賣掉了疫苗項目,啤酒主業逐漸回歸正軌。
踩上大消費風口 股價4年翻10倍
上周五盤後,重慶啤酒公布半年報,營收同比下降4.45%至17.51億元,歸母淨利潤卻同比增3.06%至2.46億元。其中,二季度分別實現營收、淨利11.96億元、2.1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在20%和40%左右。與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成的8600萬元淨利潤相比,重慶啤酒也正在擺脫疫情的衝擊。
縱觀回歸主業之後的最近4年,2016年扭虧為盈之後公司淨利潤接連站上3億、4億、6億臺階,去年以6.57億元盈利創下歷史新高。而隨著消費板塊股價不斷拔高,作為僅次於青島啤酒的國內第二大啤酒商,重慶啤酒股價也從2016年初觸底反彈,4年間最高漲幅接近10倍。
從今年上半年銷量來看,重慶啤酒上半年賣出啤酒46.52萬千升,比上年同期的48.27萬千升減少了3.64%,其中在其主營陣地重慶(佔比約7成)和四川(佔比約2成)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反而是佔比僅10%的湖南地區銷量增長了43.10%。
安信證券等多家券商認為,在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下,啤酒行業下半年銷量仍然承壓,預計重慶啤酒全年銷量仍會有低個位數同比下滑,全年噸價會有低個位數同比增加,預計2020年重慶啤酒收入同比微滑1.2%左右。
重慶啤酒在財報中表示,為降低疫情影響,公司採取了組織區域經銷商、分銷商拓展O2O、無接觸配送等多維度措施。從歷年銷售渠道來源,重慶啤酒有99%以上收入來自批發代理,今年上半年公司提高了直銷比例,相關收入同比翻倍,但仍未能彌補批發渠道6000多萬的同比缺口。
今年上半年,重慶啤酒新增經銷商100家的同時減少了199家經銷商,目前的727家經銷商一季度減少了125家。
一杯啤酒喜相逢 往事都付笑談中
不過目前,重慶啤酒還有另外一個重大利好,或對未來業績有著重要意義。
在疫苗項目熱炒之前,重慶啤酒依賴「重慶」和「山城」兩大品牌霸佔本地市場。據天眼查APP資料,重慶啤酒目前擁有13家酒廠和1家參股酒廠,是重慶、四川等西南地區「啤酒之王」。
2013年底成為嘉士伯集團成員後,重慶啤酒又獲得了樂堡、嘉士伯、凱旋1664等品牌的生產和銷售權,跳出了本地市場。
當年丹麥嘉士伯集團通過嘉士伯香港收購重慶啤酒30.29%(最新持股42.54%)股份,成為重慶啤酒的控股股東。但由於嘉士伯此前在中國啤酒業的布局,關於同業競爭的爭議一直困擾著重慶啤酒。
為此,嘉士伯集團在收購時做出了一項承諾:在要約收購完成後的4-7年時間內,將其與重慶啤酒存在潛在競爭的國內的啤酒資產和業務進行注入。
這一消息也一直刺激著重慶啤酒的股價。數據顯示,從2016年3季度開始,高盛、高觀、瑞士銀行和瑞士信貸等QFII機構就頻頻現身重慶啤酒十大股東, 直至去年年底各大外資機構才陸續淡出。
今年是嘉士伯承諾期最後一年。3月,重慶啤酒拋出一份重組備忘錄,擬以其資產及/或現金出資,與控股股東嘉士伯香港共同向重慶嘉釀啤酒 (公司控股51.42%,嘉士伯香港持有48.58%)增資。據7月的交易所重組問詢回復函,此次交易完成後,重慶嘉釀將整合嘉士伯在中國的優質資產和全部業務單元,包括16家啤酒公司,涉及新疆一哥「烏蘇」,雲南二人轉「大理」、「風花雪月」等區域龍頭和「凱旋1664」等多個國際品牌,重慶啤酒的業務範圍也將因此拓展至新疆、寧夏、雲南、廣東,以及華東地區等。
數據顯示,上述品牌中,僅「烏蘇」、「凱旋1664」、「嘉士伯」、「樂堡」這四大品牌就在2019年實現營收54億元,同期重慶啤酒僅實現營收35.82億元。
中信建投分析稱,基於公司優質經營效率(毛利率)和嘉士伯中國的強勁增長帶動(體現在二季度委託加工強勁增長),重慶啤酒目前仍為業界最優。
周一開盤,資本市場在多重利好下強勢反彈,回調多日的大消費板塊同樣表現亮眼,重慶啤酒在業績利好刺激下迅速漲停,最新股價76.40/股,收盤價創下歷史新高。
今天重慶啤酒的股民不再「關燈吃麵」,而錯失了疫苗的大風口又何嘗不是一種遺憾……資本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一杯啤酒喜相逢,往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