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5月28日報導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已落下帷幕,其劇情在國內外引發了很多爭議。其實,劇中很多情節設計受到了真實歷史的啟發,在解讀劇情的同時,不妨了解一下歷史上的故事原型。
玫瑰戰爭,英格蘭兩大家族爭王位
在《權遊》整部劇中,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場內亂當屬五王之戰,前後共有五人在戰爭中稱王。這部戲的原型就是15世紀的玫瑰戰爭。
1377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去世,其長子黑太子愛德華比他早一年離世,愛德華三世死後,黑太子的兒子加冕為王成為理查二世。這種隔代傳位方式引起理查二世的叔叔們強烈不滿,尤其是愛德華三世第三子約翰和第四子埃德蒙。約翰開創了蘭開斯特家族,家族標誌是紅玫瑰;埃德蒙創立約克家族,家徽上是一朵白玫瑰。
最先取得勝利的是蘭開斯特家族。1399年2月3日,約翰去世,理查二世實施「削藩」,立即剝奪他的兒子亨利繼承權,並且沒收蘭開斯特家族財產。6月,流亡法國的亨利趁著國王徵討愛爾蘭之機帶著一支部隊入侵英格蘭。8月19日,理查二世在弗林特城堡向亨利投降。不久後,理查二世被罷黜,亨利登上王位(亨利四世),確立蘭開斯特家族對英格蘭的統治。
1422年,35歲的亨利五世(亨利四世之子)去世,他只有一個剛滿9個月的兒子,這個嬰兒被扶上寶座成了亨利六世。亨利六世成年後迎娶法國貴族之女瑪格麗特,然而美麗的瑪格麗特王后是一個權力欲望很強的女人,由於亨利六世患有精神疾病,瑪格麗特逐漸掌握國家大權,她把約克公爵(註:他是第一代約克公爵埃德蒙的孫子,文中簡稱約克公爵)趕出宮廷,不僅如此,她還組建起一個反對約克公爵的聯盟。約克公爵擔心自己會以叛國罪遭到逮捕,1455年,作為約克家族族長的他舉兵相抗,玫瑰戰爭正式爆發。
起兵之後,約克公爵率部向倫敦挺進,他在表面上宣稱舉兵只是為了「清君側」。5月22日玫瑰戰爭中第一場戰役打響,代表國王一方的蘭開斯特家族在這場戰役中大敗。瘋瘋癲癲的亨利六世被俘,權力的天平倒向約克家族一邊。經過談判,約克公爵成為攝政者,瑪格麗特王后不再幹預政務。但兩大家族的矛盾很快又出現了,雙方的鬥爭焦點是王位繼承人問題,王后拒絕接受剝奪她兒子繼承權的任何方案。不久後,王后再次集結起軍隊,打算同約克家族攤牌。1459年9月23日,約克家族再次在戰場上擊敗蘭開斯特家族,不過,由於國王軍隊主力仍在,較量遠未結束。1460年7月10日,蘭開斯特家族在北安普敦戰役中遭受災難性失敗,亨利六世再次被俘。這一次,約克公爵不再只是「清君側」,他要求的是王位了,他宣布1399年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四世繼承王位是非法的。然而,貴族們並不打算罷黜亨利六世。不久,調解法案出臺,該法案認定約克公爵為亨利六世的繼承人,剝奪亨利六世之子繼承權。
不甘心的瑪格麗特王后帶著兒子渡海逃往蘇格蘭,她通過割地等條件向蘇格蘭借來一支軍隊。1460年12月30日,約克軍隊在韋克菲爾德戰役中慘敗,約克公爵本人也在戰鬥中陣亡。約克公爵戰死後,他的長子愛德華成為約克家族首領。1461年3月29日,愛德華率軍在陶頓戰役中同蘭開斯特家族展開決戰,陶頓戰役是玫瑰戰爭中最慘烈的會戰,約克家族取得決定性勝利,蘭開斯特家族幾乎遭受滅頂之災。1461年6月,愛德華(也就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在倫敦舉行官方加冕典禮,玫瑰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就這樣,約克家族的時代到來了,但愛德華四世在登上王位後卻犯下致命錯誤。1464年,他秘密娶了蘭開斯特騎士的遺孀,此舉激怒了被稱為「擁立國王者」的強大盟友沃裡克伯爵。沃裡克伯爵同瑪格麗特王后結盟,1470年秋季,亨利六世被迎回倫敦復位。然而蘭開斯特家族的復闢很短暫,愛德華四世稍後揮師奪回倫敦。亨利六世這一次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先被關進倫敦塔,後遭到殺害。
有歷史學家認為,1471年愛德華四世復位可被視為玫瑰戰爭的結束。但1483年愛德華四世突然去世,英格蘭又一次陷入政治動蕩,約克家族內部大亂。幾年後,具有蘭開斯特家族血統的亨利·都鐸利用約克家族內部分裂擊敗約克軍隊。登上國王寶座的亨利七世娶了約克家族的伊莉莎白(愛德華四世之女)為後,從而將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結合起來,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都鐸王朝。
黑色晚餐,一場鴻門宴
紅色婚禮(又稱血色婚禮)可以說是《權遊》中最為血腥殘忍的一場戲。在歷史上,這樣的殘忍事件真實發生過,紅色婚禮原型是黑色晚餐和格倫科大屠殺。
道格拉斯家族是蘇格蘭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同時也是中世紀後期蘇格蘭低地最顯赫的家族,家族成員往往在斯圖亞特王朝王座背後掌握著實際權力。15世紀初,道格拉斯家族的權力極度膨脹,被政敵們認為對國家穩定構成威脅。1437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遭謀殺,第5代道格拉斯伯爵阿奇博爾德擔任年幼新國王詹姆斯二世的攝政,好景不長,兩年之後,阿奇博爾德因病辭世。蘇格蘭缺乏有威望的伯爵,政治權力由蘇格蘭大法官威廉·克賴頓、國王監護人亞歷山大·利文斯頓和第3代道格拉斯伯爵次子詹姆斯分享。克賴頓和利文斯頓認為,任性的第6代道格拉斯伯爵威廉及其領導的道格拉斯家族是王室的敵人,有必要剷除阿奇博爾德的後代。於是誘騙威廉等人到愛丁堡斬草除根。
1440年11月,道格拉斯伯爵威廉和他的弟弟戴維收到國王詹姆斯二世發來的愛丁堡城堡晚宴邀請。但事實上,國王並沒有邀請這對兄弟,邀請他們的是克賴頓。11月24日,威廉帶著弟弟及顧問馬爾科姆·弗萊明來到愛丁堡城堡。一場盛宴在愛丁堡城堡大廳舉行,國王看到道格拉斯兄弟到來很高興,就像傳說中的那樣,他們在宴會上邊吃邊聊天。不料,晚餐結束時,一隻黑牛頭突然被端上餐桌,根據蘇格蘭風俗,這一禮節預示著主賓會在晚宴上死亡。這兩名少年被拖到外面,隨後立即受到審判,他們被判定犯有叛國罪受斬首之刑。
詹姆斯二世懇求饒恕他的新朋友們,但他們仍被拉到這位10歲國王的面前斬首。據說,威廉請求劊子手先砍他的弟弟,以便弟弟不會眼睜睜看著他被斬首。4天後,威廉的顧問弗萊明也以叛國的罪名被斬首。據說,利文斯頓不願處死弗萊明,因此對他的行刑拖延了4天才執行。這場殘忍的謀殺事件被稱為「黑色晚餐」,它給了《權遊》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創作紅色婚禮的場景靈感。
威廉和弟弟遇害後,他們的叔公詹姆斯成了第7代道格拉斯伯爵。很明顯,他默許了自己家族晚輩被處決,故而得以繼承伯爵爵位和道格拉斯家族領地。
格倫科大屠殺震驚蘇格蘭
英國歷史上,類似紅色婚禮這樣的大屠殺上演過兩次,道格拉斯兄弟命喪黑色晚餐252年後,一個更大的慘案發生了。
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詹姆斯二世被推翻,第二年,威廉三世正式成為英國國王。為此,蘇格蘭發生分裂,一些家族支持新國王威廉三世,另一些家族則希望詹姆斯二世復闢。1691年8月27日,威廉三世向蘇格蘭高地所有家族許諾,只要他們在1692年1月1日之前宣誓效忠他,就赦免他們參與詹姆斯黨人叛亂的罪行。但他同時威脅道,如果他們不宣誓效忠會遭到報復。少數人迅速宣誓效忠威廉三世,但大多數人在觀望,他們等到最後期限到來前一天才去宣誓效忠。12月31日,格倫科的麥克唐納家族族長阿拉斯泰爾·麥克萊恩來到威廉堡,要求地方長官希爾上校監督他完成宣誓,但希爾卻稱他沒有得到監督宣誓的授權。希爾指示麥克萊恩趕緊前往因弗雷裡鎮,站在阿蓋爾司法長官科林爵士面前宣誓效忠。然而,由於嚴寒和路上耽擱,麥克萊恩用了3天時間才抵達因弗雷裡鎮。到了鎮上後,他又等了3天才等來科林爵士。隨後,科林爵士勉強接受了麥克萊恩的宣誓。然而,令麥克萊恩沒想到的是,蘇格蘭事務大臣約翰·達爾林普爾厭惡蘇格蘭高地人,蘇格蘭低地的坎貝爾家族認為這是報復麥克唐納家族多年來襲擊和盜竊牲畜的好機會。於是,坎貝爾家族到倫敦誣告麥克唐納家族,最終,達爾林普爾說服國王威廉三世「制裁」格倫科峽谷的一群盜賊(指麥克唐納家族),「制裁」命令下達給了蘇格蘭駐軍司令託馬斯·利文斯敦爵士。
1692年1月底,羅伯特·坎貝爾上尉指揮的一支120人部隊進駐格倫科,他們聲稱需要在格倫科暫時停留。麥克唐納家族熱情款待了他們。兩周後,希爾上校籤發「殺死麥克唐納家族70歲以下所有人」的命令。2月12日,阿蓋爾伯爵步兵團第1中隊中隊長德拉蒙德上尉抵達格倫科,為了麻痺麥克唐納家族,當天晚上,德拉蒙德同毫無戒心的受害者們打牌,並接受了第二天與族長共進晚餐的邀請。第二天凌晨,德拉蒙德趁麥克唐納家族的人在睡夢中斷然實施大屠殺,麥克唐納家族總計有38名男子在房子裡或逃跑時被殺,包括族長麥克萊恩在內的一些人被殺死在床上;一些人在房屋被燒毀後逃入深山,其中40名婦女和兒童因饑寒交迫而死(如圖)。按計劃,除了格倫科屠殺現場的部隊外,還有兩個分隊應該圍堵在麥克唐納家族逃生路線上,但這兩支部隊很晚才抵達指定位置,有一種推測認為,他們可能不願意對麥克唐納家族斬盡殺絕。
格倫科大屠殺震驚了蘇格蘭,由於屠殺令是國王親自下達的,這場屠殺被認為尤其可怕。蘇格蘭著名法學家約翰·勞德拒絕擔任蘇格蘭大法官,因為附加條件是他不能起訴與格倫科大屠殺有關的人。專門委員會經過調查免除了國王的罪責,並將屠殺責任歸咎於達爾林普爾大臣。蘇格蘭議會在審查了委員會報告後宣布對麥克唐納家族的作法是謀殺,並委託「王國安全委員會」向國王表達訴求,其中包括懲罰陰謀實施者並給麥克唐納家族倖存者支付賠償金。威廉三世根本沒有理會。
後來麥克唐納家族剩餘成員大力支持詹姆斯黨人發動叛亂。但「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斯圖亞特的復闢活動最終以失敗告終,麥克唐納家族成員紛紛逃往北美等地。1940年,這個家族的後代在美國加州開了一家餐廳,它就是現今麥當勞餐廳的原型。很少有人知道,給小朋友們帶來快樂的麥當勞叔叔背後有著如此慘痛的家族史!直到今天,蘇格蘭高地悽豔谷上的克拉蔡格客棧門口仍然掛著一個標誌牌,禁止坎貝爾家族的人進入。
本文來源:環球網綜合 責任編輯: 韓衝_NBJ1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