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的鄉鎮美食,「鄉鎮代表們」齊亮相~
01梅 李
東鄉十八鎮,梅李第一鎮。
在這裡,悠閒的老阿婆和阿伯,年代久遠的小旅館,笑容甜甜的小朋友,長勢喜人的花草,實在讓人難忘...
而在這充滿市井氣息的梅李,更讓人難忘的,是這裡的老味道。
珍門紅星食品廠
講到梅李好吃的,腦海裡第一反應就是藏在老街巷裡的這家「紅星食品廠」。
頭一次來這裡的時候,著實震驚了。在石頭鋪的小巷子裡七繞八拐,才尋到它,要不是有人帶著,怕是要迷失在巷子裡了。
3-5月的酒釀餅、中秋前後的蘇式月餅、粢糕麻糕芡實糕等傳統糕點……從未變過的樸實包裝,讓它與現在花哨的產品相比,顯得有點跟不上潮流;但是這樣的「老味道」,從來不需要「新潮」的標籤,無論什麼時候想起它,都是記憶裡沒有變過的家鄉的味道。
梅林酒家
上過央視和湖南臺天天向上的梅李蒸菜,真的把名氣打到了全國,異地好友來常熟後點名必須要去吃蒸菜!
常熟的蒸菜清的如泉水般見底,實則為高湯蒸煮,花樣刀工切好食材,精心擺盤,一勺高湯澆灌而下,放上蒸鍋烹製,食材的原味包裹其中,回流入鍋,便成就了這番美味。
梅中蛋餅
梅中蛋餅原來是個流動的小攤子,三位阿婆撐起了梅中學子們的早飯,漸漸「三婆蛋餅」就這樣在學生中間流傳開來了。
現在阿婆在老梅中附近開了小店面,每次去門口圍滿了好多原來的老吃客。
熱油、煎麵餅、翻面、打雞蛋、塗醬、夾肉串香腸,一套流程熟練快速,雖然排隊的人多,也不會等待太久。
小編求了好久梅李同事,才答應早上給我們團購帶蛋餅,原因是因為真的需要排太太太久的隊伍才能買到。
物價飛漲的現在,雙蛋的蛋餅也良心的只要4.5元/個。餅皮軟糯筋道,只是咬上一小角,裹挾著的甜醬就溢了出來,蛋香、蔥香、肉香在口腔裡同時迸發,別提有多滿足了!
02唐 市
唐市歷來都是常熟的大鎮,梁時已建有寺廟,明代富商眾多,被譽為「金唐市」。
聞名遐邇的唐市石板街,古園林中的翹楚飄香園,每一個都是唐市的驕傲。
唐市的魅力遠遠不止這些,金唐市的大閘蟹、鄉鎮美食中的人氣王毛毛米糕、跟饅頭一樣大小的小籠包……都是值得特意驅車來這裡的原因。
毛毛米糕
好多小夥伴都推薦小編去唐市一定要嘗嘗那邊的毛毛米糕,說他們一直特意開車去唐市,就是為了吃一口米糕。
因為搬了地方,憑著一個「青華機械廠門衛處」的地址,找起來費了一番功夫。
剛走進室內的時候,就因為蒸糕散出的熱氣,渾身上下都覺得暖呼呼的。
店裡兩位師傅正巧在做糕,一直都不知道米糕是如何製作而成的,這次長了見識。用「老法頭」流傳下來的方法,一步步製成軟糯香甜不粘牙的米糕,是任誰都抵抗不了的美味,買上一蒸糕美滋滋的回家分著吃。
大同點心店
6元/籠的肉心小饅頭足足有8個,即使是大個兒的饅頭,不論甜心還是肉心都是只要1.5元/個,可以說非常實惠了。
剛出爐還冒著熱氣的饅頭,迫不及待的就掰開想要一嘗。紅豆的內陷是店家親手製作的,不同於外面現成的紅豆餡,手工熬製的還帶著紅豆顆粒。
略帶沙質感的紅豆沙,帶著自然清甜的香氣,慢嚼之後還停留在唇齒之間,回味久長。
03古 裡
芳芳燒烤
芳芳燒烤的名氣不用小編多贅述,多少吃貨從各個地方趕過來一嘗其滋味?即使排上一個多小時的隊也要等,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小編最喜歡他家的年糕,每次都要幾十串起買,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不得不說這裡的肉串真是良心肉串,又大又厚,特別實在,吃得很滿足。
徐裕泰
百年老店的口碑一直都在,本來是衝著他家的小方糕來的,竟然沒貨,那就來點時節小吃青團吧。最近的酒釀餅也很熱銷,小編到的時候剛出鍋,特別香。
上過《舌尖3》的定勝糕,這裡也能找到,小時候吃過的傳統糕點和小零食,都可以在這裡買到哦~
定勝糕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把藏在古裡的定勝糕和傳統的習俗,介紹給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吃客。
古老的「上梁」儀式和傳統的糕點,是古裡人民對於生活的美好祝福,吃上一口,就能延續這份好彩頭!
炳生饅頭店
即使開在早餐一條街上,炳生饅頭依舊是流量第一的記錄保持者。肉饅頭的皮和餡料配比恰到好處,肉餡汁水豐盈,肉質很好,吃的時候要當心,別濺了自己一身。
名師麵館
銅劍北街上的網紅美食可真不少,每次去名師麵館都是滿座,就連店旁的幾隻小狗都長得胖一些,看來夥食是真不錯。
生煎大排面是必點,10多塊錢能吃一大塊肉,開心!麵湯帶一點點甜,小編最喜歡這種鮮甜的味道,麵條很入味,吃得精光,湯汁都不剩。
04滸 浦
江南水鄉的路,輕柔細雨,水波蕩漾,這便是江南水鄉;曲曲折折,青青幽幽,這便是江南水鄉的路。
西弄飯店
看著小小的店面,卻是學生時代改善夥食的好去處。熟客從來都不看菜單,廚房間裡有冷藏櫃,當天有什麼菜都擺在裡面,特別推薦的是這邊的排條,不用油炸的烹飪方式,卻出奇軟嫩入味!
米飯餅
大抵只有滸浦人才知道米飯餅了,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是怎麼都忘記不了的。剛出爐的米飯餅兩面焦黃,待涼透就是滸浦人最愛的早飯之一,1.5元的價格實屬良心!
羊肉麵
講到滸浦的美食,定是逃不過羊肉麵的!滸浦的羊肉麵店大多藏在小巷內,走在街上,循著香氣找過去一定不會錯!
羊湯是當天提前花幾小時燉煮好的,羊肉鋪在碗底,麵條在沸水中煮到軟硬適中,澆上滿滿一碗羊湯,是這個冬天最好的暖胃神器!
05支 塘
義源生
支塘街上這家「義源生」,靠著百年老店的名氣與精湛的手藝,每次想吃上一口他們家的酒釀餅,都得排個長龍才行。
剛出爐的酒釀餅冒著熱氣,豆沙餡裹挾著豬油味,皮薄且脆,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國國肉串
國國肉串在學校邊上開了很多年了,一開始是個小攤子,後來在學校邊上弄了個小門面。
關於這家小店,也是小編回憶裡揮之不去的地方,上次回王淦昌之前,腦子裡就想著要再來吃一吃這裡的雞骨肉和肉串,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06濱 江
渡口飯店
清明前的刀魚味鮮刺軟,用來包餛飩最合適不過!提到刀魚餛飩怎麼能不提「渡口飯店」,不管是湯餛飩還是煎餛飩,都是鮮得眉毛掉下來的美味!
07沙 家 浜
爊雞
講到沙家浜的美味,立馬就能想到「沙家浜爊雞」!
選用的主要是腳黃、皮黃、嘴黃的本地草雞或野雞,在宰殺、放血、去毛、取髒後洗淨,先煮至半熟,待稍冷卻後再放入盛有老湯的爊鍋,按秘方添加花椒等各種佐料,最後以文火燜煮而成。
爊到軟爛的雞,一掰就能扯下香嫩的雞肉,滋味都浸入了肉中,實在是好味!
08白 茆
這裡有800多年歷史的增福禪寺,歷史悠遠,香火鼎盛;這裡有「新虞山十八景」之一紅豆山莊,錢謙益和柳如是曾在這裡居住;這裡就是,白茆。
提起白茆,更多吃貨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世界名牌波司登,而是白切大腸。沒有錯了,在吃貨心目中,可能一個食物,就能是一個地方的代名詞!
生態園菜館
提到白茆這家小菜館可能沒有那麼熟悉,但是一提到「白切大腸」,肯定很多人都久仰它的大名。
在白茆街上開了許多年的這家生態園菜館,剛炒出鍋的菜都整齊的碼在桌子上,想吃啥自己拿就好了。有人問要是菜冷了怎麼辦?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搶不到才是眼前讓人頭疼的問題。
大腸都是現切的,剛切好的大腸澆上醬油趁熱吃,內裡軟糯,實則稍有嚼勁的口感非常好,即使不是紅燒也鮮,而且更清爽。
除了慕名而來的食客外,店裡大部分都是常客,自在得更像是在家裡吃飯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這裡顯得格外溫馨的原因。
白茆小學旁的粉花
藏在白茆小學旁邊人家的粉花,出了名的好吃,也是出了名的難找。10塊錢就能買上一大袋子,繁雜考究做法製作出來的粉花更為酥脆,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了!
王阿金糕團店
白茆鎮南面,就是李市。年代感十足的老街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清明來臨時做幾個青糰子,尤為出名的就是這家「王阿金糕團店」。
憑著一手做糰子的好手藝,青團店的名氣一直傳到了市裡。因為不是吃青團的季節,所以只能買兩個方糕解解饞,裡面的豆沙香香甜甜,特別好吃。
09大 義
大義,有古寺小橋和流水悠悠,有深厚文化和先進科技,有便利商超和珍饈美食,有高樓別墅和熱情村民。
生活在大義真的很幸福,光是家門口這些美食,就夠吃上一陣子,不被養得白白胖胖也是難!
百年香麵館
隨便問個大義人,他都會推薦你去吃鎮上這家「百年香麵館」。常熟市區裡也有好幾家分店,難得來次大義,當然要去總店品嘗一下啦!
大排、三鮮、鱔糊、雙菇、爆魚、大腸……澆頭種類超級多,量也完全沒有讓人失望,滿滿一大碗都快要pu出來了。
麵湯是常熟人喜歡的偏甜口味,嗦一口面、呼一口湯,渾身上下瞬間就暖和起來了。
報慈網紅酒釀
沒想到,報慈菜市場那家網紅酒釀就產自大義。80歲老人賣了60年的酒釀,是好多人吃了大半輩子的味道。
大缸裡裝的就是酒釀,全部都是純手工製作的,一打開,一股子酒香味就撲鼻而來。
清晨的報慈菜場,好多人都搶著,晚去一會就會買不到。很多熟客都會提前定個2、30斤,回到家也是分分鐘搶光的節奏。
大義菜市場
走到大義小學的時候正逢放學,好多小朋友背著書包就嚷著要去菜市場那邊買好吃的。一打聽原來那邊藏著好多美食,在路人的指引下,來到了離學校幾百米遠的市場。
都說菜市場是一個地方煙火氣的象徵,除了市場裡擺滿新鮮蔬菜、肉類的菜攤外,門口小攤上的小零嘴才是更為吸引小編的。糖炒慄子、關東煮,是即使剛吃飽了也要每樣都來一點的美味。
木頭小桌上的雞汁豆腐在別的地方都很少吃到,豆腐吸飽了高湯,咬下去瞬間在口腔中爆汁,鮮得眉毛都差點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