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功能分析法:平均成本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一個存在影響用戶,並且有條件解決的問題,產品經理就一定需要對此進行功能迭代嗎?這或許是許多產品一直以來的想法,但你可能忽略了背後的平均成本,本文作者對此展開詳細說明,與大家分享。

如果功能所解決的問題,不存在被影響的用戶,那麼這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功能也就不應該做。

如果問題存在被影響的用戶,但是功能不具備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那麼,這是一個產品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功能也就不應該做。

問題分析與條件分析可以過濾掉大部分不應該做的功能,但對於產品從業者而言,這樣還不夠。

在剩下的看似正確的功能當中,那些存在被影響用戶的,並且具備解決條件的功能當中,仍然存在一種影響很嚴重的錯誤功能。

已經有非常多的產品,尤其是創業階段的產品,因為這些錯誤功能,失去了寶貴的機會。

所以,作為產品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還需要使用第三種功能分析法,將這類型錯誤的功能辨別出來,這樣可以有更高的功能正確率。

01 過於細心的生鮮電商

麥子生鮮是一款基於LBS的生鮮電商產品,平臺為用戶提供了50種生鮮商品,用戶可以通過麥子生鮮APP購買水果,蔬菜,肉類等滿足日常飲食需求的商品。

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兩小時速達」與「定時送」兩項特殊的服務,配送人員將會在用戶在下單後的兩小時內,將商品送到用戶的手裡,用戶也可以選擇一個指定的配送時間點,配送人員將會在指定時間點,送貨上門。

這兩項特殊的功能,準確命中了用戶的痛點,產品一上線,用戶數量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半年後,已經有100萬註冊用戶,日活用戶達到了10萬,其中有4萬用戶會產生下單行為。

為了更好地推動產品更新迭代,公司特別重視用戶的反饋,每個月都會組織用戶調研,詢問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這個舉動確實為產品團隊帶來了寶貴的真實使用者的建議,產品也在修復打磨中越來越受用戶喜愛,訂單量每個月都會有所突破。

在最近一次的調研中,有很多用戶共同提出了一個問題:希望產品能在搜索時,兼容錯別字。

在搜索某些商品時,常常會輸入一些錯別字,像菠菜(bocai)和博彩(bochai),杏子(xingzi)和信子(xinzi)。

用戶反饋,家裡的長輩本身文化程度較低,在下單時,輸入錯別字就會找不到商品,沒幾次就不想用了,還是老樣子上街買菜。

產品團隊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對錯別字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觀察分析。

這一個月裡,一共有20萬用戶使用過產品,有5萬用戶產生了搜索行為,在用戶的搜索記錄當中,有2萬名用戶產生過錯別字搜索的行為,一共有4萬次錯別字搜索的記錄。

為了評估功能的開發成本,產品團隊也和研發團隊進行了可行性探討,確定「搜索兼容錯別字」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10萬的研發成本(工時折算),此時,公司的現金流還剩100萬。

這是一個存在被影響用戶,並且有條件解決的問題。

如果解決了錯別字兼容問題,可以減少部分中老年用戶的流失,並且提升每天的訂單量。

新功能上線以後,每天的訂單量確實增加了,從40000筆,增加到41000筆。

後續迭代中,又做了幾個類似「搜索兼容錯別字」的功能,每天的訂單量越來越多了。

然而,當訂單量突破到每日5000單以後,麥子生鮮資金斷鏈了,一方面是融資不順利,一方面公司原有的100萬現金流,在功能迭代過程中耗盡了。

儘管擁有上百萬用戶,儘管日活用戶達到了20萬,儘管每天都有5000筆訂單,公司仍然走向了倒閉,團隊解散了,產品也停止了面向用戶的服務。

02 錯誤的刻度單位

不存在影響用戶的問題,不需要解決,沒有條件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儘管這兩類問題會給產品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卻是很好判斷,也很好規避的問題。

另一種問題,隱藏在正確問題當中,既存在被影響的用戶,也具備解決問題的條件,就像是隱藏起來的使用慢性毒藥的殺手,不容易被發現,即使中毒了,也不會被察覺,等到毒性發作時,產品也就生死一線了。

這種隱藏起來的問題,才是產品經理所遭遇的高危險問題,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讓產品死亡,表面上來看,每一個功能都帶來了數據的增長,實際上,卻是在不斷地接近死亡。

並且,負責該產品的產品經理即使在產品死亡後,也不會察覺到自己犯下的錯誤。

這個問題就是使用了錯誤的刻度單位。

麥子生鮮也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刻度單位,走向了死亡。

假如有兩把尺子A和B,A的長度是100米,最小刻度是1米,B的長度是1米,最小刻度是1釐米。

我們將兩把尺子並排擺放,起始位置相同,並且在起始位置處,放上一隻蝸牛,就像下圖一樣。

當蝸牛發生位移時,以A尺子為參照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感知到蝸牛發生了位移,也無法判斷出蝸牛位移的距離,當尺子的刻度單位繼續增加時,這種感知將會接近於無。

刻度單位過大時,移動的物體會呈現出相對靜止的狀態。

而B尺子,刻度單位較小,能夠清晰感知到蝸牛的位移,以及蝸牛位移的距離,當尺子的刻度單位繼續縮小時,這種感知將會極為明顯。

刻度單位極小時,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如同行駛中的列車一樣明顯。

尺子,就是我們用來衡量功能成本的工具,刻度單位較大時,就無法對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太多信息,相對大刻度而言呈現出靜止,無法被感知的狀態。

一些很嚴重的問題,隱藏在大刻度背後,難以被察覺。

麥子生鮮用來評估「搜索兼容錯別字」功能時,所使用的10萬開發成本,就是大刻度單位,適合用來與現金存量進行對比,但作為功能分析而言,就不太適用了。

從業人員需要換一種衡量功能成本的刻度單位。

一種更小,更精細的刻度單位:平均成本。

03 平均成本

我們嘗試換一把「尺子」,用一把刻度單位極小的尺子,不去衡量開發成本,而是衡量功能的平均使用成本。

這需要增加一個輔助條件,我們假設有效計算周期為功能上線後的一個月使用時間。

在上線該功能之前,麥子生鮮的產品團隊對用戶一個月內的使用行為進行了觀察分析,得到了一些數據情報,計算平均成本時,需要使用到這些數據。

為了方便閱讀,將這些數據從案例中進行了提取:

「觀察的一個月時間裡,一共有20萬用戶使用過產品,有5萬用戶產生了搜索行為,在用戶的搜索記錄當中,有2萬名用戶產生過錯別字搜索的行為,一共有4萬次錯別字搜索的記錄。」

現在,以一個月為計算周期,嘗試計算一下,「搜索兼容錯別字」功能的平均成本。

以用戶為計算單位,計算每位用戶的平均成本,10萬的研發費用,為2萬名產生錯別字搜索行為的用戶提供服務,為4萬次錯別字搜索行為提供服務,似乎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成本。

但,當我們嘗試計算功能的平均成本時,隱藏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10萬的費用,為2萬名用戶提供服務,人均成本5元;相當於每一位產生錯別字搜索行為的用戶,公司都需要為其支付5元成本;

10萬的費用,為4萬次行為提供服務,次均成本2.5元,相當於每次用戶產生錯別字搜索行為,公司都需要為此支付2.5元成本。

這樣的平均成本,就難以接受了。

網際網路產品通常為大規模的用戶提供服務,因此,功能的人均成本,以及基於使用次數的次均成本都是一個極低的值。

2020年,騰訊雲提供的雲簡訊10萬條套餐包售價是3400元,平均0.034元/條。

同年,擁有4億日活用戶的抖音,公開的廣告收費標準,CPC的計費標準是0.2元一次,CPM的計費標準是4元千次,相當於0.004元一次。

術語註解:

CPC:廣告的計費方式之一,按照用戶的點擊行為計費,用戶每點擊一次廣告,廣告主需要向平臺支付廣告費用,若是用戶沒有點擊,則無需支付費用。

CPM:廣告的計費方式之一,按照曝光數計費,通常以千次曝光進行計費,不考慮用戶是否點擊,只要廣告被呈現出來,廣告主就需要向平臺支付廣告費用。

我們在衡量功能的平均成本時,會以一個極低的值做為標準進行判斷,且用戶規模越大,標準值越低,計算周期越長,標準值越低。

通常情況,按用戶人數計算,人均成本極少超過1元每人,按照使用次數計算,次均成本極少超過0.01元。

當我們嘗試用平均成本的方式對功能進行分析時,原本能夠接受的成本,也變得難以接受。

現在,如果你是麥子生鮮的產品經理,面對人均成本5元,次均成本2.5元的「搜索兼容錯別字」功能。

你認為,應該做嗎?

04 平均成本的分析方法

功能的平均使用成品疊加起來就是產品的平均使用成本,一些產品在上線初期堆砌了許多功能,但用戶規模,使用規模都不足,導致這些功能都平均使用成本極高,缺少注資的情況下,產品死亡率就極高。

那些什麼都做,什麼都是核心的產品,已經被時間淘汰掉了,並且留下了一個名詞:大而全。

相對應的,活下來的,成功的產品,現在依然存續,也留下了另一個名詞:小而精。

所以,草根創業產品初期只做兩件事,其一是為大面積用戶提供的核心功能,如同微信的通訊,淘寶的購物,其二則是吸引新用戶的功能,能夠拉新的功能。

新用戶的加入,可以降低產品被使用的平均成本,功能的增加則會增加產品被使用的平均成本,兩者構成了一個奇妙的關係,用降低的平均成本減去增加的平均成本可以得到一個淨值。

淨值為正,表示降低的值減去增加的值若是大於0,意味著產品的平均使用成本在降低,產品就進入到一個良好的發展軌跡,兩者的差值,可以將產品的平均使用成本向0推進,淨值越大,產品的發展速度越快。

淨值為負,表示降低的值減去增加的值若是小於0,意味著產品的平均使用成本在增加,產品就進入到一個負重成長的發展軌跡,兩者的差值,會持續將產品的平均使用成本推高,淨值越低,產品的負重越大,越快耗盡公司所持有的可使用資金。

淨值可以有效評估產品迭代過程中的健康度變化,對於產品的發展方向也能起到極好的支撐作用,是一種很有效的,也是產品經理所能掌握的產品評估方法。

但這是一個比較後期的產品評估分析方法,未來有機會,再為大家展開講述,現在,我們還是回到功能的平均成本當中。

評估功能的平均使用成本包含了六個步驟:

1. 建立一個成本刻度

成本刻度就是指平均成本的單位,可以是每人,可以是每百人,也可以是每千人,每萬人。產品規模不同,適合使用的成本刻度也需要進行調整。

刻度過小時,得到的數值會過小,且無限接近於0,不容易觀察和分析。

刻度過大時,得到的數值會過大,影響評估的精細度,不容易發現問題。

2. 建立一個標準值

標準值是一個我們所期望的值,反映出了我們希望為用戶的某個行為支付多少成本,這是一個很少會思考的問題,但卻是一個有效的問題。

標準值是動態調整的,當我們發現功能的測算成本始終低於標準值或者始終高於標準值,並且偏差幅度較大時,就意味著標準值的設置可能是錯誤的,需要進行調整。

3. 建立一個計算周期

理論情況下,功能被實現以後,可以永久性為用戶提供服務,但實際情況卻存在許多變動,像是產品停止運營,功能變動,乃至一些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功能的服務周期。

因此,我們希望在一個可控的時間段內對功能進行評估,這樣的評估才是有效,且有用的。

計算周期需要根據功能的特性定製設計,一些功能見效較快,覆蓋的用戶群體較為集中,就會設計一個比較短的計算周期,一些功能見效慢,是長期投入,需要培養用戶習慣,就會設計一個比較長的計算周期。

通常情況,短的計算周期會被設計為1個月,或者2個月,長的計算周期則是6個月,或者12個月,極少有超過12個月的計算周期。

4. 推測功能的使用人數

平均成本是一種評估方法,使用到的數據也是以推測數據為主,在評估人均使用成本時,就需要從業者推測出會使用該項功能的用戶數量。

推測方法有兩種:存量推測與增量推測

存量推測是基於現有用戶進行推測,在現有用戶當中,有多少用戶存在該功能的使用傾向,被功能所對應的問題困擾,並以此為基礎增加一個浮動範圍。

增量推測是以一個月為單位,觀察過去多個月的用戶新增趨勢以及新增規模,推測功能上線後的一個月或者多個月裡,每個月會有少用戶新增,並以此為基礎增加浮動範圍。

在選擇推測方法時,主要是判斷功能所面向的對象,判斷該功能是為老用戶服務,又或者是為新用戶服務。

5. 推測功能的使用次數

在評估功能的次均使用成本時,需要推測用戶對功能的使用頻率。

功能是問題的解決方案,問題的出現次數就等同於功能的潛在使用次數,所以,常常用替代的方式,將對功能的測算轉變為對問題的測算。

需要以月或者周為單位,分析某些相關問題出現的次數,並且觀察問題擴散的速度以及擴散的趨勢。

問題的次數,對應的就是功能的潛在使用次數,問題擴散的速度及趨勢對應的就是功能潛在使用次數的增長趨勢。

6. 將結果與標準進行對比

最後一步,就是將推測出的平均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了,低於標準成本,功能的正確性會更高,且,差值越大,正確性越高,極有可能是一個很出色的功能。

如果推測平均成本高於標準成本,功能的錯誤性就越大,且,差值越大,錯誤性越大,極有可能會成為產品的一個負擔,耗損公司的現金,需要我們慎重對待。

在實際工作中,標準值有可能是一個錯誤的值,需要我們在數次迭代驗證的過程中,對標準值進行調整。

當然,比對結果,以及完整的測算過程,均是功能分析的過程,所使用到的,以及所得到的,均是分析材料,並不能直接等同於決策。

對功能的分析,是為了讓從業者更好的做決策,而不是替代決策。

一些平均成本極高的功能,在其他條件的支撐下,也可能是必須要做的功能,而一些平均成本極低的功能,在其他條件的支撐下,也可能表示一定不能做的功能。

05 思考題

嘗試將本節講述的方法,運用在實際的產品當中吧。

產品背景

這是一款創業階段的電商產品,為喜歡戶外旅遊的用戶提供專業的戶外商品,包括帳篷,登山杖,登山鞋等。

已知該團隊可使用的資金還剩100萬,且產品早期實現了多元化的優惠券功能,可以向用戶發放單品優惠券,滿減券,無門檻優惠券等多種形式的優惠券。

目前,產品的部分數據如下:

累計用戶10萬,日活1萬,月活躍用戶4萬人,其中包含每天新增加的用戶100人,每月新增加的用戶累計3000人。

創始人有兩個基於優惠券的想法,準備從中選擇一個,投入開發資源將其實現出來,為此,向你提出了諮詢,希望你能給到一個合理的建議,而你是這款產品的負責人。

這是一款創業階段的產品,且用戶規模較小, 我們可以為每一位用戶支付更多的成本,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你掌握這種分析方法,所以,我們補充一些假設信息:

成本刻度設置為每人,標準成本設置為2元,有效計算周期設置為一個月。

現在,嘗試用平均成本的分析方法,對兩個功能進行分析,並給出你的分析意見,你認為,哪個功能應該做,哪個功能不應該做。

想法A:新人優惠券

為產品的新用戶提供新人優惠券,這樣可以促進新用戶的首次下單行為,也能帶動訂單的增長,但客單價較低,且老用戶無法參與。

該功能的開發成本需要投入20000研發經費,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想法B:滿減券

設計一場基於滿減券的活動,向所有用戶派發滿減券,活動有效期內,滿減券都可以使用,這樣可以促進用戶下單,並且提升客單價。

該功能開發成本需要投入40000研發經費,活動持續時間為一個月。

結合這款產品的基礎信息以及補充的假設信息,用平均成本的分析方法,對這兩個功能進行分析吧。

#相關閱讀#

做產品與做「好」產品

隱藏任務:預判功能的正確性

功能所解決的問題,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我們的功能,一定能解決問題嗎?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O協議。

相關焦點

  • 薪酬調查分析方法:頻率分析法、圖表分析法應用
    頻率分析法應用頻率分析法是列出調查樣本數在某工資區間範圍出現的次數,得出工資在不同區間出現的頻率。有時候企業選擇市場的折中水平不一定要根據平均值或中位值,可以根據頻率分析法選擇出現頻率最高的區間。相比於集中趨勢法中的加權平均值法,頻率分析法的優點是更直觀,缺點是數據結果不夠集中。舉例某公司對20家同地區、同行業對標公司的行政助理崗位的薪酬調查結果按照工資範圍和出現頻率排列後如表所示。
  • 數據分析方法:結構分析法
    編輯導語: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收集很多數據,比如周報、月報等等,但是真正要用的時候卻還是重新取數;因為我們只有數據,沒有方法,比如我們可以用結構分析法來讀出數據的含義;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數據分析方法中的結構分析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是不是覺得,平時做的日、周、月、季、年報沒啥用?
  • 波特提出的企業戰略「五力分析法」,如今過時了嗎?
    從這段介紹中可以看出波特先生提出的戰略思想(核心即五力分析法)在商業和學術上的價值有多高。但是鑑於這一思想是在將近半個世紀前提出來的,如今的商業領袖們如果還想要繼續使用五力分析法,可能需要考慮「五力」之外的其他因素。
  • 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玩轉遊戲化用戶增長策略(上)
    我們需要一套基於AARRR模型,圍繞增長成本、效率、質量三個話題來針對每一層轉化漏鬥提煉可操作的運營方案,以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為理論框架的,遊戲化增長策略應運而生。
  • 不妨試試這個ABC分析法
    優化成本結構,砍掉評分低的產品一般來說,製作工藝複雜、人力成本太高的產品會導致出餐速度太慢,出餐速度的時長和外賣快餐屬性儼然已有了衝突。經常因為這些原因導致評分偏低,不砍這個砍誰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用「評價分析法」來進行分析和計算!步驟如下:1、按照菜品的評分星級設定分數。例如:5星計2分,4星計1分,3星計0分,2星計-1分,1星計-2分。
  • 僅僅是銷售成本除以平均庫存?你真的知道庫存周轉率如何計算嗎?
    第2個問題,分母怎麼計算。庫存周轉率的計算公式中,分母是一個時間段內倉庫的平均庫存。我一直覺得,之所以一直以來,大家採取(期初庫存+期末庫存)÷2計算平均存,其原因就是以前的計算工具不發達(比如用算盤),人們才採取簡單的算法。現在都已經是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再用算盤時代的算法來計算平均庫存,顯然不太合適了。第3個問題,分子如何確定。
  • 二級造價師基礎知識備考: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持續更新~包括六個環節內容:施工成本預測施工成本計劃;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施工成本考核等環節。(一)成本預測項目成本預測是指成本管理人員憑藉歷史數據和工程經驗 ,運用一定方法對工程項目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勢作出科學估計 。
  • 芮明傑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3版題庫
    6.什麼是變動分析法?什麼是完全分析法(也稱吸收分析法)?為什麼上市公司的對外財務報告中不允許使用變動分析法?二、計算分析題7.某公司擬向銀行借款10000萬元用於項目投資,每年年末支付固定利息。(2)甲、乙兩個公司中其中一個採用成本領先戰略,另一個採用差異化戰略。試結合上述表格中兩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分析哪個公司採用成本領先戰略,哪個公司採用差異化戰略。說明原因。(3)試計算兩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並利用杜邦分析法分析兩企業資產的收益率。
  • 成本控第15期:一枚蒂芙尼鑽戒的價格組成
    一般來說,戒託和鑽石分開購買,製造成本佔41%,由裸鑽費、戒託材料費、加工費三部分組成。成本控系列策劃:第1期:一本售價20元的書價格構成一本售價20元的書價格構成是怎樣的。據了解,作者稿酬,按8%版稅率算,約1.6元;印製成本,即印刷費和紙張成本,佔書價的25%,約5元。
  • 成本控第16期:一瓶蘭蔻精華肌底液的價格組成
    第3期:一瓶礦泉水的價格秘密以一瓶550ml在社區零售店售價為1.5元的礦泉水為例。水成本為1分錢;瓶子+蓋+噴碼+膠帶約為0.17元;營運和廣告費約為0.22元;經銷商平均以0.6元每瓶的出廠價拿貨,再以平均1元每瓶的價格批發給社區零售店,零售店再以1.5元每瓶的價格出售。第4期:一瓶茅臺的價格構成以零售價為1219元的53度飛天茅臺為例。
  • 演繹推理的三種證明方法
    三種證明方法綜合法和分析法是證明的兩種常見的方法。其中綜合法就是利用三段論根據條件來逐步推導相關結論;而分析法則是根據最終結論來逆向分析,尋找結論成立的條件,直到條件在題目中是顯而易見的,那麼最終的結論成立。
  • 2020年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備考:邏輯填空題型中句子成分分析法的...
    甘肅事業單位招聘即將拉開序幕,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備戰事業單位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事業單位職測考試答題技巧:邏輯填空題型中句子成分分析法的應用。希望各位考生能及時查看,助您一臂之力。
  • 北京地鐵運營「帳本」:平均每人次成本7.82元
    記者注意到,除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外,北京地鐵三大運營商負責運營的19條地鐵線運營成本費用達到162.43億元,乘客進站量達到20.77億人次。照此計算,19條地鐵線平均每人次的運營成本7.82元。根據市發改委、市交通委等部門發布的《關於本市公共運輸運營企業年度成本費用公開有關問題的通知》,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主要公共運輸運營企業要建立年度成本費用公開制度,運營企業在各自官方網站等渠道公布成本費用等信息。這次涉及2019年公開成本費用的地鐵運營商有三家,即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北京軌道運營公司和京港地鐵公司。
  • 古詩詞中的特定詞語分析法
    特定詞語分析法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有些作者常常通過一些特定的意象來表達內心獨特的感受。比如:用園丁來形容老師的勤勞,用鋼鐵來形容一個人堅強的品質。在古詩詞中,這種現象更為多見。第三句和第四句裡都有"梧桐」,梧桐在古詩裡一般用來表現寂寞惆悵、悽涼悲傷的感情。所以,對於某些特定的詞語,只要能夠明白它們的特殊意義,也就能夠明白整個詩句的意義。那麼小朋友,你知道要想掌握這些常用意象,你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嗎?
  • 指導運營的核心分析方法論:五步分析法
    就比如ROI,是投入和產出兩項算出了ROI;而GMV,也可以用用戶數乘以平均每用戶的GMV計算出來。這樣,我們就把一個目標的計算,拆分成了更多相關指標的組合。並且,這些指標更基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運營手段影響這些指標的變化趨勢。這部分沒有什麼理解的難度。只不過,我們要找出指標之間的計算關係,由此逐漸找到所有我們需要關心的指標。
  • MECE分析法(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MECE分析法主要有兩個步驟步驟一、確認問題是什麼?步驟二、尋找MECE的切入點。MECE即把一個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個更細的工作任務的方法。減少飾品的單位成本。  即便這個清單看起來相當普通,那也沒什麼問題。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將深入討論轉向細節層次的問題。關鍵是這個清單要符合MECE的要求。  假定你加入了另外一項內容,比如說:"重新調整飾品生產程序。"這個問題與你已經提出的三個問題如何相一致呢?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它並非是與其他問題相一致的第四點。
  • 付費閱讀:一個小號用不了,大號用不著的功能?
    粉絲閱讀完後隨自己喜好進行打賞,如果訂閱號粉絲和閱讀很少,那麼打賞功能只能說寥勝於無,賺個早點錢還成,想暴富幾乎不可能。三種功能之間衝突不大,可以二選一。要麼發布免費文章可以賺流量主+打賞錢,收入是自動獲得;要麼發布收費文章,但需要用心創作收費的內容。
  • 如何用AHP層次分析法,確定門店選址?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AHP層次分析法究竟是什麼,並以門店選址為例,展示了如何用AHP層次分析法實現的步驟。一、什麼是AHP層次分析法AHP定義:AHP是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多準則決策方法。
  • 麥肯錫7步問題分析法:快速聚焦並解決問題的方法!
    今天,第一桶金學派將與您分享麥肯錫7步問題分析法。它將幫助我們:在工作中,讓解決問題的方式有規律可循,快速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麥肯錫7步問題分析法公式是:界定問題,問題分解,分清主次,制定計劃,深入分析,得出結論,陳述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