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今天是「6·26」國際禁毒日,讓我們來談談關于禁毒的話題。
藝人涉毒上演「懸疑劇」為哪般?
前兩天在微博熱搜上,上演了一出關於關於藝人牛某某是否吸毒了的「懸疑劇」。劇情大概是這樣的:
6月23日,有媒體爆料稱,今年5月北京警方在一公寓查獲多名吸毒人員,其中一人為女演員牛某某。
被爆料的當天,牛某某就在網絡直播中一口否認,說這是「假新聞」,還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了「從五月一日開始到今天為止每天的直播數據」,指責媒體信口雌黃「欺負」她。藝人對吸毒爆料直接「叫板」的確極為罕見,不少人也因此對她吸沒吸毒半信半疑。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牛某某的否認,媒體很快就展開了跟進調查,公眾也持續在網上「圍觀」。
沒想到「實錘」來得這麼快,僅僅過去了一天,6月24日北京大興公安分局通報,2020年5月22日,大興公安分局根據群眾舉報,在本市某寫字樓內查獲吸毒人員牛某某(女,37歲),其供認有吸毒的違法事實,經檢測,呈甲基苯丙胺類毒品陽性。牛某某被大興公安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予以行政拘留。
這場「懸疑劇」的結局沒有懸念——被爆吸毒對於任何一個藝人來說,豈止是「人設」的崩塌,更是事業上的毀滅性打擊。這些年我們頻頻看到明星吸毒被抓的新聞,滿文軍、尹相傑、陳羽凡等等一系列曾經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在其涉毒新聞出來後,也漸漸在淡出公眾的視野。
有些人狡辯說,這些明星吸毒情有可原,因為這是娛樂圈的所謂「圈子文化」;這些藝人「壓力大」需要靠吸毒來「解解壓」;吸毒是為了找所謂「藝術靈感」等等。可是,在今天的國際禁毒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必須要用事實和數據要再強調一次:吸毒沒有任何藉口!
中國禁毒穩中有進,全球毒品問題持續惡化
先讓我們來看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
《2019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7億人吸毒,近3500萬人成癮,近60萬人直接死於毒品濫用。
日前,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也發布了《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2019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8.3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3萬名,繳獲各類毒品65.1噸。
這些數據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毒品濫用不僅給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嚴重危害,也誘發盜搶騙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長期濫用合成毒品還極易導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發的自傷自殘、暴力傷害他人、「毒駕」等肇事肇禍案事件在各地仍時有發生,給公共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報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禁毒鬥爭形勢穩中有進、趨勢向好,吸毒人數繼續下降,規模性製毒活動大幅萎縮,製毒物品非法流失問題得到整治,但當前全球毒品問題卻在繼續呈惡化態勢:
「金三角」「金新月」「銀三角」三大毒源地傳統毒品產能依然巨大,並與冰毒等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形成三代毒品疊加供應態勢。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加快發展,世界範圍毒品問題泛濫蔓延,特別是周邊毒源地和國際販毒集團對中國滲透毒品不斷加劇,成為中國近年來毒品犯罪面臨的外部威脅。
對毒品的「零容忍」,就是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最大保護。
明星不沾毒不是道德高線,而是法律底線
不沾毒、不吸毒,這不是什麼對藝人提出的道德高線,這不過是每一個公民都要堅守的法律底線。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也意味著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對其吸毒行為不僅不可能放鬆要求,反而要更加嚴格。特別是現在不少明星的粉絲還是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沒完全成熟,加之崇拜、模仿心理較強,明星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為他們所仿效。
對此,明星首先自己要對毒品的危害有清醒的認識。比如說,一些明星對毒品存在誤解,就導致了用這種錯誤的認知方式為自己的吸毒行為找理由。《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就指出,2019年濫用大麻人員2.4萬名,與上年持平,以外籍人員、有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顯然,究竟是以健康陽光、清新優美的形象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還是樹立負面「榜樣」引人誤入歧途,對社會的影響截然不同。
許多明星年紀輕輕就獲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財富與名氣,但他們必須意識到所有這些都是社會大眾給的,沒有粉絲買單、買票,沒有大眾的喜愛、捧場,他們就不會有這樣的社會地位,也因此必須對自身言行的社會影響負起責任。
願天下無毒。在國際禁毒日這一天,讓我們再次牢記:珍愛生命,健康生活!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法治頭條工作室)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