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配樂勿忘音樂版權付費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時下,不少人習慣在直播時放點背景音樂調節氣氛,拍短視頻時配個音樂烘託氛圍,殊不知,這背後存在著侵權問題。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1億,短視頻平臺每日新增短視頻數量達千萬條以上,其中背景音樂的使用佔很大份額,由於大量未經授權的作品被濫用,音樂盜版侵權行為泛濫。這不僅給權利人造成利益損失,還會對平臺產生負面影響。

經過多年宣傳普法,商業化使用音樂需付費已廣為人知,音樂版權合法使用已常態化。直播、短視頻等雖屬新生事物,但已成大眾主流內容創作模式,在合法使用音樂版權方面尚存規則不明、繳費標準缺失、侵權嚴重等問題。在我國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鼓勵尊重版權、合法授權使用、依法付費的大環境下,短視頻不能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應遵守相關法規,繳納相應音樂版權費。

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多數除純音樂平臺之外的綜合性平臺會拿出總體營收的2%至5%作為版權成本支出。直播、短視頻平臺也可參照相關做法,與音集協協商合理的版費標準,通過繳費解決版權糾紛,讓內容創作者免除音樂版權之苦。同時,短視頻主播及平臺亦可借鑑相關經驗,對短視頻本身的內容版權予以確權,擬定付費使用標準,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短視頻的8個音樂版權問題,90%的人都不知道!
    這意味著,每10個用戶中,就有超過7個人在使用短視頻產品。 幾乎每個短視頻中,都有音樂的存在,音樂在短視頻中非常重要,短視頻的音樂版權問題,也日漸成為每一個短視頻創作者要考慮的問題。
  • 音像協呼籲短視頻配樂應取得授權 稱快手音樂侵權行為數量驚人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短視頻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音像協呼籲短視頻配樂應取得授權 稱快手音樂侵權行為數量驚人
  • 版權到底說什麼?怎樣算侵犯音樂版權
    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上述專業內容來源:羅紅律師)作為短視頻內容從業者,需要明確自己手上的這個內容是的結構。視覺參與的影響部分和聽覺參與的聲音部分,參考物理密度的傳播規律,觀眾在欣賞短視頻內容是,視覺會先於聽覺被調動起來。
  • 如何規避音樂版權風險:你想看的都在這了
    本文2795字,預計閱讀6分鐘目前,短視頻領域是音樂重要使用場景之一。如果把一段短視頻的BGM去掉,則會使內容失去情調。一段優質的BGM會將用戶串聯起來,形成大規模的長線流量。無論是情感帶入、滋養情調還是解壓自愈,這些作用都使BGM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大多數內容創作者已基本具備音樂版權意識,但仍有不少盲區。
  • 松巴版權音樂|日本ACG音樂「出海」記
    6月22日,日本著名配樂大師久石讓正式入駐新浪微博。他的許多經典配樂作品深受中國樂迷們的喜愛。除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和《讓子彈飛》等幾部影視配樂,久石讓最令樂迷喜愛的是他與老搭檔宮崎駿合作的幾部經典動畫電影配樂。
  • 妙音配音:版權音樂和配樂類知識介紹
    貼片音樂、版權音樂和原創分別是什麼?1.貼片音樂指現成的音樂片段,不受版權保護,不需要進行任何創作,直接貼在片子的音樂素材。2.版權音樂也叫做「罐頭音樂」,指已經做好的現成的音樂,像水果罐頭一樣,打開就可以直接吃,不像原創音樂要找個錄音棚重新灌錄。這些音樂大部分以純音樂為主,且多用於電視廣告插曲,宣傳片,網站等等。與貼片音樂的本質區別是:有版權保護且不能隨意流傳,只可做商業用途的音樂。
  • 蝦米關停背後:版權缺失競爭力差 短視頻「吸」走音樂應用時長
    2019年9月,阿里巴巴又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的融資。當時業界就揣測,阿里可能戰略性放棄蝦米。在版權爭戰中敗下陣來為什麼阿里選擇了網易,而非蝦米?「騰訊音樂現在一家獨大,網易雲音樂是唯一能夠挑戰騰訊音樂的。」
  • 如何給視頻加音樂?適合自媒體人使用的視頻配樂添加方法
    無法想像,當一段視頻沒有音樂的話,我們該怎麼有動力去看乾巴巴的畫面內容。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抖音15秒的短視頻裡,背景音樂的功勞是佔很大一部分的。正因為有配樂的存在,視頻才有亮點,才會火起來。
  • 音樂平臺版權爭奪:騰訊音樂版權到期前夕 網易阿里備糧草
    實際上,今年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的版權合作即將到期,與騰訊音樂同處於第一梯隊的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也開始了版權合作動作。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其旗下動畫音樂全面授權;近期,蝦米音樂也宣布與太合音樂達成數位音樂內容合作。平靜之下暗潮湧動。
  • 短視頻中的配樂及背景聲重要嗎?加分點
    短視頻中的配樂及背景聲重要嗎?對於短視頻的配樂以及背景樂的選擇,其實並沒有固定套路,但是也不能夠將音樂生搬運硬套到短視頹當中。經過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播放量高的短視頻的配樂或者肯景聲都是與短視頻的內容、表達形式等有所關聯的。
  • 3分鐘歌曲15秒廣告,我們以後可能會在短視頻平臺聽歌
    最近相信大家都聽說了QQ音樂聽歌出現了15秒口播廣告的事情,作為音樂版權最多的聽歌軟體,QQ音樂承載著大量的版權費用,在用戶的付費收入方面又遲遲沒有提升,所以自然要搞些方式創收一下。但是商家有商家的苦衷,用戶有用戶的訴求。40分鐘的視頻插入個60秒的廣告還能忍受,但是三分鐘的歌曲你插入個15秒的廣告真的忍受不了。
  • 怎麼給視頻配音樂?什麼軟體可以添加視頻配樂?
    怎麼給視頻配音樂?小夥伴們試著想一下,當綜藝節目沒了聲音,是不是手裡的飯也沒那麼香啦?同樣地,當視頻少了音樂或沒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它的整體效果便會大打折扣。想要避免以上情況發生的話,我們可以在剪輯、製作視頻過程中,給它添加上合適配樂就好。
  • HIFIVE維權月報:視頻配樂侵權賠償8000元 視頻作品應如何選擇背景...
    上述案件中,該MCN機構未經授權使用HIFIVE籤約音樂人已發行作品,侵犯了音樂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對此侵權行為需承擔對應的責任及賠償。 知識點短視頻應如何選擇背景音樂?
  • MCN是什麼,原創視頻及直播音樂如何解決版權問題?
    簡單來說,你關注的美妝/數碼/遊戲博主/up主/直播主播/KOL/短視頻網紅,經常會提到跟他們關係比較好的其他帳號,互相調侃或者「商業互吹」,這種叫做友情帳號,大家的受眾和粉絲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而經常互相視頻裡含沙射影互噴對方的帳號,這種叫做競品帳號,雙方的受眾和粉絲也是在各種陣營互噴,這種叫做競品帳號。
  • 音樂平臺搭上短視頻「順風車」
    這讓音樂平臺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短視頻。億級活躍用戶讓平臺內容曝光量大增,也促使短視頻中的配樂得到廣泛傳播。在抖音最受歡迎的前 10 首背景音樂中,《你笑起來真好看》、《芒種》、《綠色》等歌曲在 2019 年紅遍線上線下。其中,原創音樂《綠色》的演唱者陳雪凝被騰訊音樂娛樂盛典評為「年度最佳新人女歌手」,在業內一炮而紅。
  • 連籤華納、少城時代,網易雲音樂會在版權市場逆襲騰訊嗎?
    雖然版權是音樂平臺的核心要素,各大平臺為此投入大量資金,但卻無法獲得足夠的回報。本周末說唱音樂人將帶來首場付費直播,具體付費數據還有待後續觀察。網易雲音樂對此認為,「線上線下融合是音樂行業的一個大趨勢,我們看好音樂付費直播模式的長期發展,它不會是線下演出的替代品,也不會是傳統直播模式的簡單移植,而會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新模式。」
  • 抖音、快手的音樂版權爭奪戰
    兩大短視頻平臺很大程度上都通過爆款音樂搭配內容的方式獲取用戶,但兩家公司在音樂版權上的紛爭從未停止過。在了解兩家平臺的音樂版權爭奪前,需要先了解一個常識。抖音、快手視頻創作者在視頻中使用的配樂,觀看者可以隨時隨地點擊視頻中的音樂連結查看視頻中的配樂,並在曲庫中用同樣的音樂拍攝自己的作品,而之所以可以使用這些這些音樂是因為平臺獲得了音樂版權。
  • 加速付費模式、起步新業態,在線音樂平臺新的發展之路
    政策對音樂版權的保護為線上音樂平臺變現帶來了契機。在版權大戰之後,各大線上音樂平臺紛紛推出了「付費牆」策略,將版權歌曲加入付費曲庫,拉開免費和付費的用戶體驗,加速音樂付費轉化的嘗試。各大音樂平臺之間的版權壁壘也改變了用戶的消費需求。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超六成的在線音樂用戶願意為更優質的內容付費。
  • 音樂未經授權被濫用,短視頻APP用戶算侵權嗎?
    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已「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在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構成中,短視頻板塊佔比最多,收益高達1302.4億。而短視頻中背景音樂的使用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在短視頻平臺和平臺主播們享受著新興經濟模式帶來的巨大市場紅利的同時,音樂著作權人的權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量未經權利人授權的作品被濫用,網絡音樂盜版侵權之風在短視頻上捲土重來。
  • 音樂未經授權被濫用 短視頻APP用戶算侵權嗎?
    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已「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在網絡視聽行業市場規模構成中,短視頻板塊佔比最多,收益高達1302.4億。而短視頻中背景音樂的使用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在短視頻平臺和平臺主播們享受著新興經濟模式帶來的巨大市場紅利的同時,音樂著作權人的權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量未經權利人授權的作品被濫用,網絡音樂盜版侵權之風在短視頻上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