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秋臨近,有什麼不油膩還能解饞的小吃嗎。抹茶甜品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喜歡到成「控」的,人數之多,足以成為一類族群。雪糕、蛋卷……只要掛上「抹茶」二字,便可成為爆品代名詞,出現各種翻版。其實翻版也不無原因,茶中的甘與苦,輕鬆地為甜品抹上另一層次,嗜甜的固然喜歡,不是特別嗜甜的小公舉們,也不會愛上這個甜品界的小奶狗。怎能不長期霸佔人氣甜品王之位?
早在香港一個餐廳,成功結合了抹茶和拉麵這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產品。加抹茶粉打面很常見,但是如果是做湯底,就似乎使用老乾媽蘸雪糕吃一樣讓人新奇。
宇治抹茶算是抹茶裡面久負盛名的一個產品,加入了雞腿,昆布粉、洋蔥和薑片進行熬製的12小時高湯,其實看起來綠色的湯底總感覺似乎是黴變了,但其實主要的雞湯味道還在,抹茶其實是可以作為一個酸甜的調味,泡發之後再去熬製,味道會就有所不同。但是抹茶的比例要非常精確,多了就會苦澀,少了則沒有體現價值。雞湯的口感偏於醇厚,而抹茶則讓口感變得嫩滑。在上面撒上一點嫩的蓮藕,則會變得更為上頭。在這麼好的湯底映襯下,其實無論面的款系,都能夠顯得錦上添花了。
市面上的一些雪糕之所以味道比較淡其實都是貴的原因。通常比如像麥當勞的雪糕,基本上出的新品都不會有特別厚重的味道。但抹茶不同,只要你的抹茶不夠厚重,那其實是不夠出位的,喝茶講究的是回甘,在本來就甜口的雪糕上面,加上點抹茶,配比15%左右,就會變得不會膩又有甘甜的感覺。一份好的抹茶雪糕,哪怕是濃度到了40%也不會苦澀,只會香氣四溢,苦澀的基本上品質一般,所以一般的店家為了掩飾這種味道,都會推出一些戚風蛋糕搭配,這樣看似優惠,實則一舉兩得的做法並不鮮見。
除了雪糕這類,做刨冰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風味。刨冰關鍵在於這個冰足夠碎,類似雪片一樣,入口即溶,這類的抹茶醬料也是宇治的比較通用,通過疊加的方式,將煉奶和冰層抹茶組合起來,讓滿口都是茶香。
上面提了戚風蛋糕,那麼在戚風蛋糕裡面配上紅豆,上點抹茶粉,其實是比較理想的搭配。在日本還有一種大串燒,直接提供15款不同類型的搭配,用麵粉和牛奶做成餅類,全部都採用的宇治抹茶,非常適合快節奏的城市生活。
除了吃的,那喝的也少不了,抹茶搭配義大利的咖啡,加上少許糖漿,就已經足夠將抹茶的香和咖啡的醇烘託出來。
抹茶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確幸,讓你偶爾可以回甘一下,在搭配了生活各式各樣的滋味之後,就像是南國紅豆,北地胭脂一般,質感細滑,正好合適,不會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