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區湘春路社區「為愛開餐」一年來服務2萬多人次

2020-12-26 長沙新聞網

  老人刷刷臉就可免費吃早餐(建設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

  開福區湘春路社區「為愛開餐」一年來服務2萬多人次

  星辰在線8月4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 通訊員 常君)老人只要對著電腦屏幕前的攝像頭刷刷臉,就可免費吃上搭配合理、品種豐富的早餐。這種好事不是傳說,而是在開福區通泰街街道湘春路社區實實在在地存在,且已實施整整一年了。3日早上7時,記者來到湘春路社區愛心餐廳探訪。

  「我這幾天胃口好,給我打兩個包子咯,煮雞蛋也要一個……」「要得、要得,您吃完後沒吃飽的話再來加。」見90歲的李福宗老人前來吃早餐,正在排隊打早餐的其他老人連忙讓她排到隊伍前頭。「你是我們這些老人中年齡最高的,給你讓位是應該的呢。」當李福宗老人不願「插隊」時,82歲的張菊英笑著說。

  不一會,餐桌邊坐滿了前來吃早餐的老人。記者發現,前來用餐的老人雖然大都滿頭銀髮,但穿著整潔,用餐時既不講話也不攀談,規規矩矩。「這是我們自己定的規矩,不但要文明用餐,還要光碟行動,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社區對我們老人的關心。」飯後,83歲的張志明老人告訴記者。

  肉包子、卷子、饅頭、煮雞蛋、綠豆稀飯、小炒榨菜、小炒茄子丁,這是當天早餐的品種。「我們儘量多樣化,品質上也是根據老人的牙口來做。」湘春路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肖桂香告訴記者。

  「社區去年8月1日推出『為愛開餐』免費早餐時,來的老人不是很多,因為大家對免費的早餐將信將疑。隨著愛心早餐活動的長效開展,現在每天平均有50多位老人來享用社區提供的這份愛心早餐,推出一年共服務老人2萬多人次。」湘春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芬介紹,只要是社區的居民,年齡在65歲以上,就可申請來社區吃免費早餐。

  免費早餐提供了一年,錢從哪裡來呢?「社區貼一點,街道補一點,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一點。」李芬說免費早餐的錢不成問題,並說力爭在今年為老人們推出免費中餐。「林傑1000元、曾海燕1000元、李科1000元、彭金球1000元、周鴻勝1000元」「吳燁宸、楊佳怡、楊佳眾各捐贈大米一袋」「長沙銀行滙豐支行、毛家飯店等捐贈愛心物資一批」……湘春路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愛心公示牌上這樣公示著。

  記者看到,打飯窗口貼著一封感謝信。感謝信上寫著80歲的甘祥甫老爺爺向愛心食堂捐贈了一批綠豆、紅豆、黑米等。李芬告訴記者,在社區享用免費早餐的老人們大都向食堂捐過大米、食用油等,正是有這些愛心人士和企業,社區的養老服務才能越做越好。

(點擊進入頻道)

相關焦點

  • 開福區光碟行動:兒童飯前齊誦「進餐詞」,景點安排勸導員巡邏提倡...
    近日,一場「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爭做美德實踐者」主題教育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營盤街社區舉行,現場志願者向青少年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少年們的深思。作為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憫農》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在長沙市開福區,隨著「抵制浪費」「光碟行動」的不斷深入,詩篇中所倡導的珍惜糧食的理念,也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行為準則。
  • 長沙12條社區巴士專線4月28日正式開通 票價1元/人次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記者 龍騰)記者今日從長沙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繼開通清明掃墓專線、到政府辦事專線之後,長沙將於4月28日起開通12條社區巴士專線,覆蓋內五區58個居民小區、6所小學,銜接9個地鐵站,服務近30萬市民出行。
  • 政府掏腰包 服務居家老人超150萬人次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月6日,來自省民政廳的消息,「十三五」期間,我省紮實推進養老服務綜合改革,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受益老年人超過150萬人次,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家政公司120多家。特別是省會西寧,在「十三五」期間,圍繞養老服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紮實開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5年來累計投資11.25億元,實施養老項目616個,連續多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需求服務。創新實施「愛老幸福食堂」建設,打造了五級助餐配餐送餐網絡體系。探索實施「養老服務+社區治理+社區服務+保健康復+社區託幼」的五融合服務模式。
  • 一鍵無煙燻 告別嗆鼻味 開福區為近萬戶居民免費安裝油煙淨化機
    開福區啟動今年老舊小區餐廚油煙淨化治理,首批600餘臺油煙淨化機25日免費給四方坪街道左岸社區居民安裝完成。炒菜時「一鍵無煙」,徹底告別煙燻味嗆的尷尬。據悉,今年開福區10個社區近萬戶老舊小區居民都將享受政府埋單安裝油煙淨化機的福利。  「以前我家廚房一直用老式排風扇,炒辣椒油煙嗆得眼淚直流,外牆、窗戶掛滿油漬,現在一鍵排煙清清爽爽。」
  • 歷下區加快發展社區助餐服務,讓老年人食有所依
    會上,對全區養老助餐工作進行了總結,並邀請專家對助餐信息系統使用進行了講解,東關、千佛山、甸柳新村、建築新村等4個街道對社區助餐服務進行了經驗介紹。據悉,截至目前,歷下區已建成長者助餐站點45處,其中社區長者食堂17處,社區長者助餐服務站28處。實現了轄區老年人60歲以上可用餐,70歲以上有補助,每餐不少於「一葷兩素、一主食一湯」。
  • 貴陽誠善助老6年免費供餐超120萬人次
    1月18日,貴陽誠善助老2020迎新春敬老感恩慈善年會」上公布的《誠善助老2019年慈善工作報告》顯示,貴陽誠善助老免費餐廳自2014年5月25日創辦以來,7家店累計為老人免費供餐超120萬人次,無償服務義工超20萬人次,累計無償服務時間超123萬個小時。
  • 便民惠民,文衝街愛心午餐開餐啦!有需要的長者們,請及時申請
    時隔8個多月後,最受轄內長者歡迎的文衝街「愛心午餐」,正式開餐啦!圖:石化社區派餐現場。此前,《10月9日起,文衝街長者飯堂愛心午餐將開餐~請轉發周知》的報導發布後,居民們紛紛留言諮詢愛心午餐都有哪些菜式,申請者需要符合哪些條件,以及如何申請配餐。就這些熱點問題,小e邀請文衝街社工站負責社工為大家解答。
  • 開福區地毯式消毒樓宇 城北154棟寫字樓「大清洗」
    開福區地毯式消毒樓宇城北154棟寫字樓「大清洗」湖南日報1月30日訊(記者 張頤佳 通訊員 劉芊)樓宇是「垂直的開發區」,也是人員高度聚集的地方。今日,長沙市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宣布,全區已建成使用的154棟商務樓宇全面接受「大清洗」,黨群服務中心和樓宇綜合服務站都變成一線「防疫站」,為樓宇地毯式消毒防疫保平安。
  • 雙十二 為愛加滿油!開福區購物狂歡季限時促銷活動即日開啟
    星辰在線12月1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範宏歡 通訊員 楊琴)12月11日—12月12日,開福區購物狂歡季「雙十二為愛加滿油」特別促銷活動即將正式開啟。不同於以往的線上模式,為了更好地參與到「雙十二」的熱潮中來,開福區委區政府以「秋天有韻,冬季有味」開福購物狂歡季為活動背景,結合「雙十二」熱點,激活線下消費活力,舉辦了一場特別促銷活動。  作為長沙市「冬天有味 福滿星城」消費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此次促銷活動以「雙12為愛加滿油」為主題,搭配超強力度的福利,讓顧客充分釋放消費需求,打造一場消費盛宴。
  • 開福「大應急」,保駕護航決勝百日競賽
    安全巡查助力百日競賽  企業亮「紅橙黃藍」辨色控風險  「巨子物流園為藍色,低風險;中青社區2組為橙色,一般風險;長沙醫療健康產業園為紅色,有重大風險,亟待整改……」開福區應急管理局巡查組在沙坪街道中青社區2組的零散企業、巨子物流園、長沙醫療健康產業園3處實地勘查和摸底,以顏色為區分,進行區域安全風險評級
  • 長沙開福區33名「赤腳醫生」不再「光腳丫」
    青竹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村醫生現場籤約。紅網時刻長沙12月14日訊(記者 彭超 通訊員 廖芳 胡朗傑)記者今日從長沙市開福區衛健局獲悉,截至目前,開福區40個村衛生室(含9個行政村)符合要求的33名鄉村醫生均依法合規參加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鄉村醫生從原來的「農民」到「職工」的身份轉變。開福區青竹湖街道新安寺社區的陳雄偉是一名主治醫師。
  • 開福區三角塘社區黨日活動共尋初心 紅色教育齊記使命
    (7月29日,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街道三角塘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前往黃興故居和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開展了「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主題黨日活動。在建黨99周年之際,7月29日,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街道三角塘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前往黃興故居和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開展了「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 金牌紅色社區社會組織之十一 景祥社區愛心車隊已服務800餘人次
    橋西區長興街道景祥社區「愛心車隊」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佟雁祥表示,在做公益期間,幫助別人,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自我感覺開心,能為社會社區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儘自己一份力量,充滿社會責任感,感到很開心。佟雁祥原來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加入計程車「愛心車隊」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救助孤寡老人、捐資捐物等。
  • 居民清理陽臺社區贈綠植 開福區「美麗陽臺」行動在西園北裡啟動
    居民清理陽臺社區贈綠植(建設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 開福區「美麗陽臺」行動在西園北裡啟動 9日,開福區在長沙歷史步道首發段西園北裡啟動「美麗陽臺」行動,對全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區周邊樓宇的陽臺(窗臺)開展髒亂差專項清理。西園社區變「要我美」為「我要美」,贈送花草綠植,獎勵引導居民自主清理美化陽臺,為歷史老街長「面子」。 「清除自家陽臺上雜物本是分內的事,沒想到社區還有獎勵!」
  • 開福區千餘項服務24小時「不打烊」
    湖南日報5月27日訊(記者 張頤佳 通訊員 奉文丹)今天,長沙市開福區首家「24小時政務服務廳」開門迎客,長沙城北群眾實現了11大類1000餘項業務就近辦、智能辦、不打烊。    開福區24小時政務服務廳緊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有18臺自助終端,市民可在任何時段通過這些服務設備,辦理企業登記、稅務、社保、交管、工商證照、水電氣等多個領域的事務。大廳還設有人臉識別、有效證件認證系統,並人性化備了飲水機、桌椅等便民服務設施。    開福區歷來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優化。
  • 各地試水「社區食堂」:家門口的食堂如何帶來便利、安全和美味?
    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探索開辦社區、農村小食堂。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在薌城區通北街道和平裡社區開業一個多月了。這個社區攜手物業公司,採取「社區免費提供場所、物業投資經營自負贏虧、低償服務居民」方式共同經營,食堂採取套餐制、訂餐制、會員制三種經營模式,面向小區居民,尤其是老人精準配餐。居民可以通過微信群、電話、智慧程序實現線上訂餐。
  • 漳州薌城騰出行政辦公場所 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容
    原標題:薌城騰出行政辦公場所,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容:幹部上班擠一擠 換來群眾就醫「寬」 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區,如何破解基層醫療場所「擴容難」,讓老百姓家門口看病少排隊?昨日,薌城區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建項目投用,用地正是由區衛健局原辦公樓改造而成。
  • 長沙構建「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長沙不僅步履鏗鏘,還不斷探索創新,如今,長沙已基本健全市、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養老服務網絡,「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主體,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 他八年免費理髮2000多人次
    為迎接「五四」青年節的到來,4月28日,廬陽區林店街道天河社區榮鳳苑小區內,青年志願者們正在為社區居民義務理髮,楊東寶是其中一位理髮師。接過父親的理髮剪刀8年來,楊東寶累計為居民免費理髮2000多人次,受益的大多是8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環衛工人……「東寶呀,我的頭髮好長時間沒理了,你看什麼時候幫我剪剪啊?」「張爺爺您這身體不好還往外跑,要理髮打個電話,我上門不就好了嘛」。這是一段在廬陽經開區天河社區的一家名叫東寶理髮店內發生的對話,這樣的場景經常會在店內上演。
  • 河北唐山:131家新市民俱樂部提供服務6.1萬人次
    為豐富廣大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勵他們更好地投身城市發展,今年5月以來,唐山市全面推進新市民俱樂部建設,目前已掛牌131家,服務新市民6.1萬人次。「唐山新市民以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為主體,新市民俱樂部的建設,就是要更好地服務這個群體。」唐山市總工會副主席周虎民表示。「新市民俱樂部是在以前社區活動中心的基礎上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