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博徵集抗疫見證物,八旬廣美教授捐出作品

2020-12-23 騰訊網

「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封城2個多月後,武漢宣布解封。

88歲的廣州美術學院(下稱「廣美」)教授梁世雄和89歲的廣美教授蔡克振也為這一消息感到振奮。不久前,他們將為武漢所作的書法作品無償捐贈給廣東省博物館作為抗疫見證物。

對於他們而言,武漢存在於記憶中的一段青春歲月中。他們親身經歷過武漢抗洪防汛的過程和長江大橋的誕生,對武漢有著別樣的感情,每每想起總是會掛念幾分。

「我們在武漢讀書,在武漢工作,然後來到廣州,心裡都還是惦記著武漢的。」蔡克振老先生頓了頓,接著說,「我的子女外孫都在武漢,聽說武漢疫情好轉了,我們為大家高興。」

▏參與武漢抗洪救險,創作抗洪宣傳畫

梳理廣美的歷史可以發現,廣州美院1953年誕生於武漢,當時還名為「中南美專」,1958年遷往廣州後才改為「廣州美術學院」。

梁世雄和蔡克振當時正就讀於中南美專,1954年,中南美專全體師生參加了武漢的防汛大會戰,他們也在其中。

蔡克振回憶到,當時中南美專停課,他們跟著抗洪隊伍來到長江邊上抗洪救險,在張公堤上搭起了小棚子,築起防浪堤,還成立了中南美專青年防汛突擊隊,他當時擔任副隊長。

「那時學校號召大家畫了許多關於防洪的宣傳畫,給抗洪加油打氣。」其中,梁世雄參與了關山月、黎雄才集體創作的《戰鬥在張公堤上》,蔡克振畫了一張《魚的對話》,後來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拿去,做了電影《武漢的防汛》的片頭。

為抗洪畫像的事情,在蔡克振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受到觸動的蔡老又拿起畫筆,創作出畫作《留住希望》。「我想現在的武漢也是一樣,它正慢慢恢復元氣,人們的生活也在恢復,雖有困難和損失,但好在留住了希望。」

▏以筆為援,書法作品無償捐贈

雖年近九旬,梁世雄和蔡克振仍以筆為援,分別創作出《英雄城市》和《心力鑄長劍,武漢斬疫魔》等書法作品,如今已被粵博作為抗疫見證物徵集收藏。

談及捐贈書法作品的初衷,蔡老談道:「作為美術學院的老師,我們希望同學們能關心社會,關心生活。蔡元培先生提出『藝術的社會功能是成人倫助教化』,我很認同這一觀點,藝術要歌頌真善美,經得起人民群眾的檢驗,才能發揮作用。」

【記者】萬璇

【作者】 萬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四川博物院徵集防疫見證物 用棉籤擦淚的護士送來請戰書
    得知四川博物院正在徵集防控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相關見證物,胡汐送來了她寫的請戰書等物品,分享她在武漢戰疫的特殊經歷。醫護人員送來抗疫實物胡汐回憶,3月20日下午,當四川530餘名援鄂醫護人員返回成都時,她激動得流下眼淚。作為感染科醫務人員,胡汐平時院感意識比較強,所以哭的時候,她就用棉籤擦眼淚,一不小心走紅網絡。
  • 戰疫見證物火熱徵集中,華西醫生捐出「限量版」防護服
    此前,展覽主辦方面向全社會徵集具有代表性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見證物,截至5月12日,已經徵集了上百件實物物品及若干條音頻視頻照片,內容涉及醫療、慈善、個人以及社區捐贈物品,那些文件文書、藝術作品、出入證、日記、志願者紀念證書物品、入黨申請書、請戰書、籤名防護服、籤名隊旗、橫幅等實物,承載了四川人英勇抗疫的共同記憶。
  • 大家好,這是我的作品,但我不是廣美教授.
    這幾天,好多位門友@我,讓我說一下廣美教授剽竊作品事件,我一看,這個瞎子都看得出來是直接複製了別人的創意
  • 在歷史見證物中感受文化溫度!2020年護士節我們在湘博致敬最美天使
    (現場組織觀看了抗疫專題視頻《致敬護士隊伍 攜手戰勝疫情》。)(相關醫療機構、行業組織、醫護人員代表向湖南省博物館捐贈新冠疫情代表性見證物。)  現場組織觀看了抗疫專題視頻《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湖南媒體代表帶來了詩歌朗誦《歸來如往 花紅滿天》,長沙市一醫院羅玲梅等3位護士代表進行了發言。  珍藏歷史見證物,讓文化更有溫度。截至5月11日,湖南省博物館徵集了數百件具有代表性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見證物。活動現場,相關醫療機構、行業組織、醫護人員代表向湖南省博物館捐贈新冠疫情代表性見證物。
  • 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
    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時間:2021-01-16 22: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 1月15日,有網友發文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馮峰在其近期展出的《鴨兔元旦》中的卡通人物形象,與家喻戶曉的米菲兔高度相似
  •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4-28 該展為免費展覽,將展至2020年8月28日,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
  • 廣美教授胡矩湛走了,他在全國最早招收水彩專業研究生
    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曾任教育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廣東教育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為二系的創建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中小學美術科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水彩畫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 【專題特稿】廣美城市學院實訓課設計作品在【龍承獎】大賽中榮獲佳評
    廣美城市學院學生攬走了該組大獎!為此我們熱烈祝賀廣美城市學院學生團獲獎大滿貫!同時也嘉許他們辛勤付出的教師和實訓導師!據悉,這些作品均來自廣美城市學院的學生,特別是胡鳳美同學的《竹居》與陳梓傑同學的《森山亭》,兩個作品都讓我印象深刻。同樣以"竹"作為主要元素,但表達方式卻截然不同。
  • 消毒機器人、音視頻記錄儀、一次性無菌拭子……四川企業科技抗疫...
    機器人送餐在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正式上崗,讓5G+AI賦能醫院免接觸配送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在人流量密集的場所,AI消毒清潔機器人穿梭其中,自主消毒清潔;在隔離病房,無接觸配送機器人精準配送餐食、醫療用品等,減少了交叉傳染;在醫院裡,醫務工作者佩戴視頻記錄儀,實況記錄、存儲、回傳,方便反饋病患的情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四川企業挺身而出,科技抗疫
  • 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不認同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
    1月15日,有網友發文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馮峰在其近期展出的《鴨兔元旦》中的卡通人物形象,與家喻戶曉的米菲兔高度相似,並曬出對比圖,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給米菲兔加鴨嘴巴就當做自己的作品了?」「這到底是藝術解構還是抄襲呢?」
  • 當遊戲文化遇上雕塑藝術 DNF聯手廣美學生塑卡恩
    這個「大BOSS」全身總高4.5米,是附近雕塑作品大小的2到3倍,他矗立在廣美雕塑館門口,向廣美師生展示什麼叫可以摸得到的遊戲藝術。《使徒卡恩》讓很多廣美人驚嘆,原來遊戲藝術與傳統藝術的CROSSOVER可以如此的震撼有趣。
  • 這樣的廣美太秀了,不服都不行!沒點才藝還真不能畢業了!
    由廣美老師作詞的《祝你安好》 配上今年2020屆優秀畢業作品 一一在人們面前展播由於疫情的原因 廣美首次選擇了線上展覽形式 又狠狠的吸了一大波的關注 不管是各媒體平臺還是個人朋友圈 都能看到有關廣美畢業展的消息 1373 名廣美本科生
  • 福大學子原創文藝作品致敬全民抗疫
    近期,為了進一步有效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傳播真實有效的信息,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正確面對抗疫鬥爭的階段性勝利,永存全民抗疫的國家記憶,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從學科實踐(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層面協同並進,開展了
  • 徵集12個國家969件作品,第四屆深圳「琵鷺杯」公共藝術精英賽獎項...
    24件「評委獎」及40件「提名獎」獲獎作品出爐。通過深圳「琵鷺杯」公共藝術作品的徵集、舉辦國際性盛典進行頒獎,邀請國際及國內知名藝術界大咖舉辦論壇講座,有助於擦亮深圳文化品牌,提高深圳公共空間品質,提升深圳城市藝術品位以及城市影響力及美譽度。
  • 廣州美院兩位耄耋教授 用書法作品為武漢加油
    今天,廣美的不少老教授,都對武漢懷有一種鄉梓深情。因此,面對本次疫情,89歲的蔡克振先生和88歲的梁世雄先生,也持筆上陣,用飽蘸深情的書法作品,為武漢加油打氣。1954年,中南美專參加了武漢的防汛大會戰,梁世雄還參與了關山月、黎雄才領銜集體創作的《戰鬥在張公堤上》,這件作品後來被中國軍事歷史博物館收藏。1957年,梁世雄、容璞合作了《長江大橋合攏前夕》。這也是他們倆唯一的一張合作作品,去年梁世雄到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這張作品就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了。「大家對武漢真的很有感情。」
  • 這些捐贈見證了上海抗疫,上海歷博展手繪防護服等物證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率先對外公開徵集抗「疫」見證物。經過近10個月時間,上歷博共徵集到近400件涉及上海市區縣、各領域的典型性、代表性抗疫物證。手繪防護服、漫畫手稿、樂譜、錦旗、登機牌、證章、音視頻……今天,這批抗疫物證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首次亮相展出。
  • 廣美教授否認抄襲米菲兔: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
    紅星新聞1月16日消息,1月15日,有網友發文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馮峰在其近期展出的《鴨兔元旦》中的卡通人物形象
  • 「文明廣州 齊心抗疫」作品創作大賽評選結果出爐!
    2月17日起,由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日報、廣州廣播電視臺、信息時報承辦的「文明廣州齊心抗疫」作品創作大賽暨徵集展示活動正式啟動作品徵集,經過系列作品展示及評委的縝密挑選,如今評選結果出爐。
  • 廣美畢業展 海報很「鐳射」
    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作為今年廣美畢業展向社會展示的第一個作品,也是今年畢業展的「門面」——一張以鐳射材質呈現的廣美英文縮寫「GAFA」的宣傳海報,是由廣美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專任教師,設計學博士田博帶領四位大三學生一起設計的,甫一問世就在網絡上受到追捧,網友紛紛表示這種透明鐳射材質「洋氣好看」,甚至開始索要周邊產品,而全國各地的設計同行們對此也是一片讚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