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29:阿拉伯海盜,解鎖等級:18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提到古代海盜,人們首先想起的往往是「北歐之祖」維京人,或者「好萊塢寵兒」加勒比海盜,要麼就是當過英國皇家海軍總司令的「御用海盜」德雷克,中世紀阿拉伯海盜的名頭似乎並不那麼響亮。事實上,橫行於地中海和北非的阿拉伯海盜不僅厲害,而且由於其存在,整個世界文明史都發生了重大改寫。
「亂世英雄起四方」,一個大名鼎鼎的海盜便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地中海登場了,他就是「巴巴羅薩」海雷丁。他們家族本來並非阿拉伯人,但皈依了伊斯蘭教。「巴巴羅薩」自幼就參與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縱容的,針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海盜活動。1504年,「巴巴羅薩」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洗劫了羅馬教皇2艘滿載藝術品和財物的大型戰船,並在北非沿岸招搖過市。此舉讓他成為阿拉伯人的英雄,卻變成基督教世界的公敵。
阿拉伯海盜的另一支就是東非海盜。今天索馬利亞沿海海盜盛行,追溯起來,其實還是頗有歷史的。早在10世紀左右,這片海域就曾海盜盛行,對往來船隻構成威脅,「海盜=寶藏」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朽傳說,《一千零一夜》裡的許多故事都提到了東非海盜。
16世紀初,葡萄牙人侵入這一帶,東非海盜幾乎銷聲匿跡。然而他們的歷史並未結束。1710年,沉寂已久的海盜又開始活躍起來,並最終誕生了傳奇人物蒂皮•蒂普。蒂皮•蒂普是大海盜,同時是著名商人,他經商致富的第一桶金便是來自海上劫掠,而這些財富又成為其大搞黑奴和象牙貿易的資本。
1870年,蒂皮•蒂普得到情報,一支12艘船組成的船隊滿載香料和100桶金銀,將經過東非沿海,他便率領海盜前去阻截。不料暴風雨搶先一步把這些船隻打得粉碎。僥倖活命的水手爬上蒙巴薩北面蓋蒂附近的荒涼海岸,藏好100桶金銀,然後乘小船逃生。卻被隨後趕來的海盜全部抓獲。
蒂皮•蒂普拒絕了這些水手「一半金銀換性命」的交易,將他們全部殺死,因為他自信自己對蓋蒂一帶了如指掌。不料,當他們趕到藏寶地時,竟完全尋不到線索。悔恨不已的蒂皮•蒂普只得悻悻然而去,很快銷聲匿跡。
這一支阿拉伯海盜的黃金歷史很快結束了。1884年,德國佔領桑吉巴爾。此時已進入鐵甲蒸汽戰艦時代,海盜逐漸走入歷史塵封,直到100年後才重新回到前臺。
不過,「蒂皮•蒂普寶藏」卻成了恆久的傳說。「蒂皮•蒂普尋寶探險」至今仍是肯亞最熱門的旅遊項目之一。
卡牌30:剿滅海盜王,解鎖等級:19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中國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在古代航海史上的意義,卻還不知道,當年鄭和艦隊曾剿滅過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維護了東南亞海域的安全。
鄭和,本姓馬,回族人,生於雲南,在朱棣還是燕王時就淨身入王府侍候,並因跟隨朱棣起兵有功而受賜姓鄭。他本名三保,所以也有人稱他為「三保太監」或「三寶太監」。明成祖對他的忠心和才幹非常信任,所以派他帶隊執行這項規模龐大、行程艱巨的任務。
1405年7月11日,欽差正使、總兵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詔書,組織船隊出使西洋。
鄭和率領208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包括官兵27800人,鄭和巨型「寶船」中,至少有40多艘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航海儀器和武器裝備。像這樣大規模的船隊、如此精良的裝備配置,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頭一次,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船隊的軍事裝備如此精良,事出有因。當時東南亞地區海盜盛行,他們橫行不法,劫掠民間財物,連當地官府也奈何他們不得。
綽號「海盜王」的陳祖義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海盜集團頭子,其成員最多時超過1萬人,戰船近百艘,總計超過1萬艘以上的過往船隻遭其掠奪;明朝有50多座沿海城鎮被其攻陷過,南洋一些國家甚至向其納貢。
為此,明太祖朱元璋曾懸賞50萬兩白銀要陳祖義的首級。永樂年間,賞金更是高達750萬兩。要知道,當時明朝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1100萬兩。所以,陳祖義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懸賞金最高的通緝犯。他也到明朝永樂皇帝那裡進貢,可很多貢品並不是在本國港口準備好的,而是空船出發,一路搶,搶到什麼送什麼。回國的時候,他也不落空,又是一路搶回去。最讓永樂皇帝受不了的是,他不但搶西洋諸小國的船,連明朝的使船也搶。
鄭和下西洋,經過多次交戰,最後將陳祖義這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海盜集團剿滅了。
卡牌31:快樂的羅傑,解鎖等級:19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一個骷髏加上兩根交叉骨頭的旗幟絕對是海盜的典型標誌,海盜們在尋找獵物時,常常升起任意國家的旗幟:一旦獵物出現,便升起骷髏旗,來恐嚇那些送上門來的犧牲品。不管這面旗源自何處,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卻是無可爭議的,那就是將恐懼的箭深深地射入那些海上獵物的心底。
這面畫著骷髏頭和骨架的旗子,被人稱為「快樂的羅傑」,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它是加勒比海盜或中世紀後期在其它海域活動的海盜的「商行」旗。可是最新的研究資料卻對這個似乎是定論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因為在古代文獻資料中,奇裡乞亞的海盜為了嚇唬敵人就已經在船上升起了畫著骷髏頭和骨架的旗子。可見「快樂的羅傑」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骷髏旗雖然是海盜最富有象徵意義的標誌,但這一符號並非是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海盜們的唯一標記。
古羅馬海盜喜歡用墨丘利神的權杖來裝飾自己的船帆,它是一根纏繞著兩條蛇的權杖圖案。權杖是義大利的貿易神墨丘利的標誌物,具有能使神衹和凡人入睡的魔力,也能使他們隨時醒來。在權杖上畫兩條相互纏繞的毒蛇,進一步渲染了恐怖的氣氛,同時墨丘利還會保佑盜賊和騙子。因此,羅馬海盜將墨丘利選為自己的庇護神。他們在這樣做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其他神明,宙斯的鷹、雅典娜的貓頭鷹、黛安娜的鹿都被用作了海盜的標記。
隨著歷史的變遷,「快樂的羅傑」—這面海盜們在攻擊敵船前升到桅杆上去的、畫著骷髏頭和骨架的黑旗,最終取代了其它的旗幟,成了海盜最著名的的象徵標記。「快樂的羅傑」的歷史又長又複雜,關於它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
海盜們最早的旗幟是紅色的。歷史學家們認為,畫在紅色大幅布上的裹著纏頭的白色骷髏頭,起源於19世紀最著名的瓦爾瓦裏海盜巴爾巴洛薩二世,是他最早升起了這面旗幟。到了較晚一些的時候,英國的武裝民船按照國王的命令,從1694年起,在打接舷戰之前,除了國旗外,還要在自己的桅杆上升一面紅旗。它似乎是在警告那些被攻擊者:如果負隅頑抗,那就格殺勿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色的海盜旗開始越來越讓位於黑色的海盜旗,「快樂的羅傑」成了海盜們的最愛。雖然這面旗幟的來源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詞是來自法語單詞「JOLI」,指的是「非常紅」的意思。
還有人認為,這一名稱應該源自東方海域,並表示封號「AliRaja」(阿里•拉賈)——即「大海之王」。英國人把這個詞讀成「OllyRoger」(奧裡•羅傑)。他們解釋說,這一說法源自單詞「roger」意思是「乞討的流浪漢」。在1725年出版的這一部英國詞典裡出現了1個詞組「OldRoger」(老羅傑),意思是魔鬼。
卡牌32:海盜船長,解鎖等級:20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亨利•埃夫裡,1653年生於英國樸次茅斯,十幾歲就上船當了見習水手。成人後,在非洲幾內亞灣做奴隸貿易起家。40歲那年,做了受西班牙僱傭的武裝民運船「查爾斯二世」號的大副。1695年春,當他們在加勒比海上漫無目的地搜索法國船隻時,傳來託馬斯•圖在東方發財的消息。埃夫裡隨即發起變動,在5月奪取「查爾斯二世」號,並將船改名為幻想號,向東進發。當他們行駛到紅海海口時,遇到另外5條志同道合的海盜船,埃夫裡的海盜船隊形成。這時他們擁有46門大炮裝備起來的精良船隻,軍事力量極為強大。
同年8月,在錯過了一隊滿載貨物的商船後,印度莫臥兒王朝最大的船隊「岡依沙瓦」便成了埃夫裡的目標。這位傑出的海盜,在印度洋上演出了一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之戰。僅僅幾個小時,「岡依沙瓦」號就被擊敗。
當時在海盜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一旦「獵物」反抗,就會遭到海盜們殘忍的屠殺,以示懲罰。由於「岡依沙瓦」號的激烈抵抗,在其被擊敗後,海盜們把倖存者殺掉,船上的財物一掃而空,頓時富可敵國。埃夫裡馬上賄賂地方長官,並用錢遣散所有水手,準備「金盆洗手」。
然而,這件事情引起了英國和印度之間劇烈的國際衝突,亨利•埃夫裡也成了大英帝國的頭號通緝對象。此事更是印度歷史上的恥辱。1696年,埃夫裡集團終於收手散夥,集團中許多人一踏上英國土地就被掛在了絞架上,只有埃夫裡逃脫。後來也沒人再見過他,留下的只是他的海盜故事。而他,正是笛福小說《海盜船長》中辛格爾頓的原型。
卡牌33:海盜女王,解鎖等級:20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在眾多的女海盜當中,有一個勇敢美麗的西班牙少女最引人注目。她一頭飄逸的紅髮,像一團烈火將整個南大西洋燒的火焰沖天,她還有一段坎坷的人生經歷,但她從來不向命運屈服,憑藉著堅強的意志燃燒了自己全部的激情和青春,她就是著名的西班牙海盜女王唐•埃斯坦巴•卡塔琳娜。
18世紀中葉,卡塔琳娜出生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個船王家中,父親對她十分喜愛,從小就對她進行了正統的貴族教育,這樣就使得她具有了天生的貴族氣質,與那些來自社會底層有一身無賴習氣的英國海盜截然不同。父親把她看成了家族的希望,對她的要求很嚴格,可是卡塔琳娜,生來就是個活潑好動的女孩,整天和一群男孩子在一起舞槍弄棒,沒有一點淑女的樣子。
她從小就跟著哥哥練習武術,無論是劍術還是槍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在她18歲的時候,父親實在是無可奈何了,決定把她送到修道院去,希望那裡的清規戒律能夠給他一些約束,使她那天怕地不怕的個性有所收斂。
然而,讓她父親大失所望的是,這個生來就嚮往自由的女孩,根本無法忍受這種半囚禁式的生活。卡塔琳娜狠下心去,剪去了自己那一頭漂亮的紅色長髮,女扮男裝,逃出了修道院。從此以後,這位富家的千金開始了流浪生涯。
為了維持生計,她從事過許多職業,在郵局裡當過郵差,在酒吧裡當過夥計,幹過水手,也參加過盜賊團。19歲時,卡塔琳娜來到了秘魯。她成功的隱藏了自己的身份,加入了陸軍。當時的軍隊,不公平的行為,屢有發生,長官剋扣軍餉,中飽私囊,他們還仗勢欺人,動輒對士兵施以打罵,性如烈火的卡塔琳娜自然不甘受辱。一天晚上,軍隊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動,她一怒之下殺死了駐軍副司令,並殺死了其副官。可是在卡塔琳娜還沒來得及歡慶勝利時,她驚訝的發現倒在血泊中的正是她參軍多年的哥哥。卡塔琳娜悲痛欲絕,她深深的陷入了自責和悔恨之中。她只得連夜逃離了駐地,萬般無奈之下加入了海盜團夥。
在茫茫大海上,性格豪爽的卡塔琳娜,很快和海盜打成了一片。在一次海戰中,他們的船長中彈身亡了,在危急的時刻卡塔琳娜挺身而出,帶領海盜贏得了勝利。戰鬥結束後,她成了無可爭議的船長,直到這時海盜們都驚異的發現和他們朝夕相處的新船長,原來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千金小姐。在卡塔琳娜領導下,海盜的隊伍日益壯大,在鼎盛時期他們擁有10艘樓船和上千名手下。
這位海盜女王心中無時不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她從來沒有襲擊過一艘西班牙船隻,還經常向那些落難的西班牙商船伸出援助之手。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對這位「海盜女王」深惡痛絕,他們吃夠了卡塔琳娜的苦頭。英國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壓力,要他們幫助消滅卡塔琳娜。在卡塔琳娜從事海盜生涯第10個年頭,她的隊伍被西班牙艦隊擊潰,而這位綽號「火色女郎」的海盜女頭領也被帶回馬德裡受審,法庭經過一審判決判處她死刑。消息傳出舉國震動,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聲援卡塔琳娜。這件事還驚動了國王菲利普三世,在他的幹預下,法院重新審理了案件,最終卡塔琳娜被無罪釋放。國王親自召見了這位西班牙女英雄,還賞賜給了她一塊封地和大筆的金錢。至此,卡塔琳娜一直住在封地裡,終身未嫁。
卡牌34:海盜王子,解鎖等級:21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貝勒米(1689~1717年),18世紀初期活躍於北美洲東岸及加勒比海一帶的著名海盜頭目,人稱「黑山姆」或「海盜王子」。
「黑山姆」一名的由來,是因為貝勒米有著一頭黑色的長髮,他通常以帶子扎束成馬尾。「海盜王子」一名的由來,則是因為貝勒米的行事作風有別於當時其他海盜,對俘虜十分寬大與慷慨;甚至在佔領船艦後,便將自己的舊船給予俘虜,讓他們得以逃生。他的海盜團員們也自稱「義賊團」。
貝勒米加入班傑明•霍尼戈的海盜團之後,於1716年通過海盜特有的民主表決形式取代霍尼戈,而成為新任的海盜頭目;隨後便四處大肆劫掠,取得豐碩的戰果。1717年,他們成功掠奪英國籍大型販奴船——「維達」號,並以之作為旗艦,藉由「維達」號的重裝武力,成為當時北美洲東岸海域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海盜之一。
不過,「維達」號不久便於同年4月26日在鱈角近海遭遇暴風雨而觸礁沉沒。翌日,人們在海灘上只發現9名生還者及一些被衝上岸的屍體、船體殘骸、錢幣與雜物。頭目貝勒米則不知所蹤,據稱已葬身海底,年僅28歲。
儘管貝勒米掌權的海盜生涯只有1年光景,但他所率領的海盜團竟劫掠了超過50艘以上的船艦,包括當時堪稱海盜界的頂級戰利品——「維達」號及其滿載的財寶,估計該海盜團犯罪所得的金銀珠寶約有9噸之多。
「維達」號的沉沒地點於1984年被確認,至今仍在打撈,已找到10萬件左右的物品,是史上第一艘有實物佐證的海盜船。
卡牌35:海盜之「圖」,解鎖等級:21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1692年12月,託馬斯·圖招募了60名志趣相投的水手,並在百慕達總督伊薩克·裡奇埃那裡買到了一張武裝民船的委任狀,總督授權他可以襲擊非洲西海岸上的法國貿易驛站。當時英國正在和法國交戰,有了這張委任狀,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打擊敵方的船隻。
在海上航行數日後,他把船員召集在了一起,宣布了他的計劃。他建議採取一次大膽的行動,到東方去發一筆橫財,他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對手下的水手進行了耐心的說服。在他的鼓動下,船員們群情激昂,大夥齊聲高呼:「不管是福是禍,我們全聽你的!」於是,託馬斯·圖就按照事先的計劃繞過非洲的好望角,直奔印度洋和紅海。
在後來的幾個月中,他們只遇上一個真正的搶劫目標,這是一艘屬於印度莫臥兒大帝的船隻,船上有300名印度士兵,當時正行駛在由印度到紅海的阿拉伯各港口去的航線上。當託馬斯·圖帶領著海盜們手持滑膛槍,揮舞著大刀登上這條船時,那些膽小的印度士兵基本上沒做什麼抵抗,海盜們沒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這艘巨大的商船,一切都超乎他們所料,這簡直是太容易,以至於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欣喜若狂的洗劫了這條商船,搜得的財物,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野心和夢想。
1694年4月,當託馬斯·圖船長,乘著裝備有八門大炮的友誼號船駛進他的家鄉新港碼頭時,這個海邊小鎮的居民一下子歡騰起來,在此之前,託馬斯·圖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現在衣錦還鄉,突然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那些住在山頂上漂亮木結構住宅裡的當地顯貴們把他捧為名流,碼頭附近的生意人爭先恐後的為那些大把撒錢的船員們供應美酒和女人。
託馬斯·圖在家鄉逗留了一段時間後,就帶著家眷啟程去了紐約,在紐約應酬了一段時間後,便回到了新港,著手準備友誼號再次遠航,當消息傳出時,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他,希望成為船上的一員。1694年11月。託馬斯·圖開始了第2次航行,但這一次,卻沒有上次那樣幸運。1695年9月,他指揮友誼號船員準備襲擊一艘印度商船時,一顆子彈打中了他的肚子,他手裡捧著自己的腸子過了一會兒才死去。
卡牌36:福鼠迎春,解鎖等級:22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對應十二生肖中的首位動物—子鼠。人們往往會產生疑惑,為什麼人人喊打的老鼠名列生肖之首,而人見人愛的貓卻榜上無名?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有趣的傳說來解釋。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決定挑十二種動物做生肖,並賜封它們為神。為公平起見,玉帝下令,所有動物都可以來天宮應選,並且按先後抵達的順序決定生肖排序。那時鼠和貓還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約定由老鼠在那天來叫貓,一同出發去當生肖。可是,機靈的小老鼠轉念一想,許多動物都比自己更勤快,自己必須打點歪主意才能爭取到屬相資格。
於是,在那天清晨,老鼠並沒有如約去叫貓,而是偷偷跳到老牛背上,藏了起來。等老牛第一個趕到天宮大門時,它一躍跳下,自然而然地當上了生肖首位。至於貓,則失去了當生肖的資格,從此成為了老鼠的仇家,每次見面必和它打得死去活來。
當然,這只是人們的傳說,並非真實原因。其實,十二生肖起源於先秦時代,那時貓還沒有引入中國,自然不會出現在生肖榜裡。而老鼠之所以能名列首位,最大原因還是那時盛行的陰陽觀念。陰陽學家將晝夜十二時辰,分別對應著十二種動物,而子時作為一天之始,尚處於夜半之際。因此,最喜歡在深夜出沒的老鼠,便成為了子時的代表,具有「鼠咬天開」的含義。
此外,在中國人心中,老鼠還寄託了許多美好的祝願。眾所周知,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強,存活率高,所以在人們心中,老鼠是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的典型代表。又因為「鼠」和「數」同音,所以老鼠又和招財進寶有了聯繫。在傳統雕刻題材中,五鼠送財始終飽受歡迎。五隻玲瓏可愛的小老鼠,有的拱元寶,有的抬錢幣,殷勤地將財寶抬回家中,表達了財源滾滾的美好祝願。
中國部分地區還有一些和老鼠相關的民俗,比如「老鼠嫁女」。據說正月二十五,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是夜,家家戶戶都不點燈,全家圍坐在堂屋炕頭,一聲不響,摸黑品嘗一種名為「老鼠爪爪」的糕點,在新年伊始為老鼠提供方便。
卡牌37:利馬寶藏,解鎖等級:22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世界古代海盜史上最大的一筆「買賣」,即所謂的「利馬寶藏」案發生在1821年。
當年秋季,當拉美著名民族革命家西蒙•玻利瓦爾指揮的軍隊逼近利馬時,當地西班牙總督用重金租下了蘇格蘭人威廉•湯普森的私船「親愛的瑪麗」號,然後用了2天時間才把利馬城裡所有珍寶都搬到這艘船上,其中包括63所教堂的財產。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珍品,是利馬大教堂的聖母瑪麗亞懷抱聖嬰耶穌像。它由純金製成,點綴著無數寶石,有真人大小,重量超過1噸,是當時鍛壓工藝的極品。此外,還有價值連城的「安登王冠」、用黃玉裝飾的聖人遺骨、273把黃金手柄鑲嵌寶石的寶劍、利馬教堂圓頂上由成噸的金銀條製成的瓦片等。全部黃金飾品重達27噸,不知道究竟值多少錢,簡直無法記數,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在當地居民的眼裡,威廉•湯普森口碑很好,是位值得信賴的船長。西班牙官員、主教大人和教會人士及利馬總督也全部上了船。但是,他們看錯了人。實際上,湯普森就是海盜出身,而且他曾追隨19世紀最臭名昭著的大海盜貝尼託•博尼託。當天晚上,湯普森下令扼死船上所有乘客,並將他們都投進了大海。隨後,他與手下把利馬寶藏運到了鮮為人知的科科斯島,並藏匿在其中一個偏僻的山洞中。此後,由於湯普森下落不明,「利馬寶藏」的所在也成了一個至今無人解開的謎團。
卡牌38:南澳島之寶,解鎖等級:23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相傳在南澳島上,有富可敵國的巨大寶藏,那裡埋藏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關於寶藏的傳說,從宋朝末年就已經開始在這裡流傳了,到了明代,又出現了海盜藏寶的說法。於是,一批又一批的尋寶者紛至沓來,在這個面積僅為100多平方千米的小島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的尋寶傳奇。
據《南澳志》記載,南宋小皇帝趙昰和他的弟弟太子趙昺被元軍追趕,曾經在南澳島躲藏了15天,他們將大量的寶藏藏在了離太子樓,幾十米遠的一堆巨石中,並在崖石刻上獲取寶藏秘訣的文字,準備在日後留作光復國家之用。然而小皇帝在離開南澳島後不久,就在元軍的追殺之下投海自盡了,寶藏也就成了千古之謎。日復一日,在歲月無情的侵蝕下,石崖上的文字變得面目全非了。那麼,石壁上的神秘文字,是否像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一樣,引領我們打開寶藏的大門呢?許多專家學者對這段摩崖石刻。作出了種種猜測,他們有的認為那些石刻的文字「非詩非文」。就在專家學者,對摩崖石刻爭論不休的時候,另一個關於尋寶的謎語,更是讓他們絞盡腦汁。這就是「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箭三枝,銀三碟,金十八壇」。據說誰能破解這句謎語,誰就能找到海盜吳平的寶藏。
吳平是明朝嘉靖年間活躍在閩粵沿海最著名的海盜之一,他從倭寇劫掠起家,後來發展成一股強大的海上力量,勢力一路發展到臺灣地區和東南亞。傳說他善於潛水,能潛泳七八千米。
由於吳平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明朝的海防安全,朝廷終於決定開始對吳平進行清剿。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8月,明朝兩位最偉大的軍事家戚繼光和俞大遒聯合起來,對龜縮在南澳島的大海盜吳平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戚繼光的背後突襲使吳平全面潰敗,不得不倉皇逃跑。
逃跑前他匆匆將多年劫掠的金銀珠寶,埋藏在了南澳島某個神秘地方。逃跑時,吳平試探她的妹妹說:「如果山寨被剿,你是隨我逃走還是留下來看守金銀?」妹妹說:「當然是留下來啊。」於是吳平就將妹妹殺死,並分屍和金銀埋在一起。嘉靖45年4月,海盜吳平在安南萬橋山被戚、俞所部殲滅。而寶藏的秘密也隨著吳平深埋在地下,只留下一段充滿玄機的歌謠:「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箭三枝,銀三碟,金十八壇」。
卡牌39:應永海戰,解鎖等級:23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自高麗王朝末期開始,朝鮮沿岸地區經常受到來自日本的倭寇襲擊。朝鮮多次要求室町幕府在九州的官員下力鎮壓倭寇,並以允許對馬島事實上的統治者宗貞茂和朝貿易作為交換。
1418年,宗貞茂去世,其子宗貞盛繼位,但權力被當地的倭寇頭目左衛門大郞所掌控。這些倭寇途經朝鮮時順帶襲擊了朝鮮八道的忠清道和黃海道。這個消息傳到朝鮮宮廷之後,群臣震動,紛紛要求出兵攻打對馬島。當時的朝鮮世宗大王不傾向於出兵,已經遜位但仍在軍隊當中有影響力的太宗則力主出徵對馬。
此年6月9日,太宗下旨,命令李從茂將軍帶領朝鮮水軍,進攻對馬以清剿倭寇,並稱對馬島是朝鮮的領土。
6月19日,李從茂率領17000餘名將兵,乘227艘戰船從巨濟島出發,次日在對馬島淺茅灣尾崎浦登陸。李從茂先派此前捉獲的倭寇俘虜勸降。在被拒絕之後,派出先遣隊出發,沿途殺死島民和倭寇、掠奪船隻、燒毀莊稼。
6月26日,朝鮮軍隊遭遇埋伏。他們本來以為對方是倭寇,後來才發現是正規日軍,結果損兵200餘人。
宗貞盛失敗,請求停火。朝鮮軍隊於7月3日退回巨濟島。
9月29日,宗氏向朝鮮投降。之後宗氏和朝鮮達成協定:宗氏的商人可以在3個指定的地點與朝鮮貿易,同時宗氏要控制與制止倭寇對朝鮮的襲擊。1422年,對馬向朝鮮進貢黃銅與硫磺,換回戰俘。1443年,雙方籤定《癸亥條約》,朝鮮給予宗氏貿易壟斷,宗氏則要向朝鮮進貢。
貿易中朝鮮輸出大米、漆器和儒家典籍,對馬則出口自產和來自日本的銅、錫、硫磺和草藥。雙方的長期貿易互利互惠,一直和平相處。
卡牌40:南海蕩寇志,解鎖等級:24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明朝嘉靖年間,明軍內部腐敗嚴重,海防力量異常薄弱。日本倭寇趁虛而入,勾結中國海盜王直等人,對東南沿海地區進行瘋狂劫掠。
時任登州衛屯田長的戚繼光目睹倭寇燒殺搶掠,有心殺賊,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豪邁之語。
1559年,戚繼光被派往浙江,負責守衛海防三郡。而戚繼光在赴任後,意識到衛所的士兵作戰素質低下,遂在金華義烏兩地招募三千壯士,嚴加訓練,很快便塑造出了一支作戰英勇,裝備精良的「戚家軍」。
1562年,倭寇展開了對福建地區的大規模劫掠行為,先後攻陷洗劫數城,手段殘忍,聲勢浩大,以至於當地官軍紛紛畏戰退縮,福建全省告急。關鍵時刻,戚繼光領命率戚家軍抵達福建地區,首先進攻盤踞在橫嶼的倭寇大營,斬獲倭寇首級四千二百餘,又乘勝追擊,一路狂追,搗毀倭寇據點六十多處,殺敵無數,最終蕩清了整個閩廣一帶的倭寇。
在長期與倭寇的戰鬥中,戚繼光摸索並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戰略。例如,為了應對浙江福建沿海地區複雜的地理狀況,以及倭寇善於埋伏和短兵的特點,戚繼光採用12人一隊的「鴛鴦陣」,靈活機動地反制了倭寇的進攻。此外,戚繼光也根據倭寇野太刀異常鋒利的特性,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長柄武器——狼筅,攻守兼備,被稱為「刺倭利器」,在抗倭戰場上所向披靡。
正是因為不斷地在與倭寇的戰鬥中吸取經驗,戚家軍才能不斷壯大,作戰意識持續增強,作戰裝備快速優化,一躍成為大明王朝最重要的一支海防力量,其締造者戚繼光也被朝廷委以重任,最高官至太子太保。
然而,由於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名聲過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朝廷的警惕。在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後,戚繼光先後遭到兩次彈劾,最終被罷免了一切官職與俸祿,在貧困潦倒和疾病交加中悽慘死去。而他那大名鼎鼎的戚家軍,則從南方沿海調往北方,孤立無援,並被北方原有的官軍所排擠。
即便日後參與了抵抗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作戰,戚家軍也未能改變自己悽慘的命運,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連最基本的軍餉也被一拖再拖。饑寒交迫的戚家軍向時任薊州鎮總兵的王保討要軍餉,卻被王保以「倡亂」的藉口,反過來進行大規模屠殺,一時間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萬曆二十三年的冬天,戚家軍徹底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卡牌41:鮮血尼羅河,解鎖等級:24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海盜誕生於公元前十四世紀,一支神秘的武裝力量突然崛起,乘船隻劫掠地中海沿岸的各個帝國,而史學家至今對他們的來源仍然一無所知。
唯一記載了這批海盜的,乃是尼羅河沿岸最強大的古老帝國——古埃及。在古老的象形字雕文裡,古埃及將他們稱為「海上民族」。和普通海盜不同的是,「海上民族」比起劫掠財寶似乎更喜歡摧毀沿岸村莊,帶有明顯的遷徙意圖,作戰風格也十分簡單粗暴。
公元前1277年,海上民族第一次將古埃及作為自己的襲擊目標,而此時正是偉大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執政的第二年。這位指揮才能卓越的法老王布兵在埃及海岸,採取埋伏戰略,先將海上民族放入包圍圈,然後率領將士奮起圍殲,從而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大勝。
這場勝利一度令拉美西斯二世誤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消除了海上民族的威脅,卻不料殘餘的海上民族竟然與古埃及的宿敵——西臺帝國,結為同盟。他們捲土重來共同攻打古埃及。當拉美西斯二世率領著他英勇的古埃及戰士,再一次擊敗了西臺帝國和他的盟友時,海上民族竟然直接反過來肢解了西臺帝國,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前1178年,也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繼任者,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統治的第八年,海上民族組成了水陸兩支大軍,以前所未有的浩大攻勢向古埃及攻來。明智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借鑑了前代拉美西斯二世的經驗,首先將矛頭對準了海上民族的水路攻勢。他並沒有選擇直接正面對抗,而是在三角洲沿海地帶埋伏了帝國最精銳的弓箭手,遠程襲擊的同時並放火燒毀海上民族的戰艦,在混亂中徹底殲滅了海上民族強大的水上力量。
因為失去了水路軍隊的掩護,海上民族的陸上軍隊和古埃及軍團相比毫無優勢,很快也被拉美西斯三世所打敗。這場戰爭代表著海上民族的徹底覆滅,從此之後,這支曾在地中海區域肆虐百年之久的可怕海盜再無音訊,關於他們的記錄,也隨著時間的推演而越發顯得撲朔迷離。
有趣的是,雖然古埃及帝國在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的指揮下,抵禦了海上民族的侵略,並徹底根除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支大規模海盜勢力,卻因為戰爭的消耗過大,嚴重透支了國庫,所以無法支付大型工程的修建勞資,導致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集體大罷工誕生。
卡牌42:進化島,解鎖等級:25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加拉帕戈斯群島孤懸於太平洋東部,總計由19個島嶼和無數的巖礁組成。它處於赤道暖流和南極寒流的交匯處,氣候特殊,在漫長的自然演變中,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小型生態環境。這裡的海洋生物豐富異常,喜寒、喜暖動物一應俱全,是唯一一個熱帶動物和寒帶動物共生的夢幻島嶼。
在這裡還生活著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烏龜——加拉帕戈斯陸龜,它們的壽命可長達150年之久。在人類涉足加拉帕戈斯島前,加拉帕戈斯陸龜在島上的數量曾一度高達10萬隻。
然而,17世紀末,伴隨著海盜時代的來臨,大量海盜將加拉帕戈斯島視為臨時停靠點和藏匿之地,用於休整船隻和補充木柴、水源和食物。而在海盜停靠在島嶼期間,他們對生活在島上生活的動物展開了大規模狩獵。其中,又因為加拉帕戈斯陸龜沒有攻擊性,反應遲鈍,肉質可口,所以成為了被狩獵的首要目標。尤其是在雌龜在海灘上產卵的季節,貪婪又殘忍的海盜們會大規模屠殺雌龜,奪取龜蛋作為口糧儲備,直接導致了加拉帕戈斯陸龜數量的迅速減少。
1835年9月16日,年輕的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隨英國貝格爾號軍艦抵達加拉帕戈斯島,對島嶼展開了時間長達三十四天的調查研究。期間,達爾文通過研究島上動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生活在不同區域同一物種間微妙的差異,腦海中產生了自然選擇理論雛形的靈感。此外,達爾文在離開加拉帕戈斯島時,還帶走了一隻名為「哈裡特」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當寵物,這隻陸龜一直活到了2006年才自然死亡,這和達爾文逝世的1882年相隔了整整124年!
當貝格爾號繞過非洲好望角,成功返回英國後,達爾文經過慎重的考慮,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結果引起了整個學術界乃至世俗強烈的反響。
1860年6月27日,英國科學促進年會第30屆年會,在牛津大學博物館正式召開,會議主題便是以加拉帕戈斯島上的生物研究為依據,由生物學家達爾文所提出的「進化論」,史稱「牛津論戰」,辯論雙方分別是生物學家赫胥黎與御用牧師威爾伯福斯。整場論戰乃是當時教會與科學較量的縮影,也是雙方矛盾積累到無法調和地步後的大爆發。
曾經幫助達爾文抵達加拉帕戈斯島展開調查的貝格爾號船長,菲茨•羅伊,也旁聽了整場牛津論戰。作為一名虔誠的教會信徒,會後,他憤怒地宣稱達爾文背叛了自己,高捧著《聖經》激動地離開會場,最終因為信仰的崩塌而精神錯亂,使用刀片自殺身亡。
卡牌43:識時務者為俊傑,解鎖等級:2550,獎勵內容:[('energy',500),('monthcard',10)]
取代宋朝成為中原統治者的元朝,秉承了自古以來的食鹽專賣制度,將鹽稅視為帝國財政的重要來源,但嚴苛的食鹽管制政策,卻使得東南沿海民眾的生計愈發艱難。尤其是在元朝末年,這一制度相關官員的貪汙腐敗,以及自然災害頻發,最終讓整個東南沿海地區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成為海盜,已經成為了許多貧民們唯一的選擇。
1348年,私鹽販子方國珍被仇人誣告謀反,成為朝廷通緝重犯。為了免於受刑,他和自己的三位兄弟流亡海上,並在日後聚集起數千流民,一躍成為了當時沿海最大的海盜團體。在方國珍的率領下,這批海盜瘋狂地劫掠過往船隻,特別是沿著海路前往元大都的運糧船,這嚴重威脅到了元朝至關重要的漕運制度。
在方國珍的海盜愈演愈烈後,元順帝發出空名詔書多達幾十封,號召勇士進攻這一海盜團體,卻不料負責此事的元朝官員貪汙成性,屢次霸佔應屬於勇士們的獎賞,而方國珍的海盜團體卻收穫頗豐。強烈的差距下,使得沿海當地的百姓們紛紛開始嚮往成為海盜,追隨方國珍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此基礎上,有一個謀士勸說方國珍應該抓住機會,溯江而上,問鼎中原,以圖霸業,卻被他以「沒有這麼大的志向」為由給拒絕了。
1367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攻克杭州,威震江南。作為為禍一方的海盜首領,方國珍的勢力引起了朱元璋警惕。朱元璋派人向方國珍送去書信,歷數方國珍在成為海盜的這十九年來,犯下的十二條大罪過,並向他索要軍糧二十萬石。受驚的方國珍立刻召集部下商議,最終決定逃走,隨即開始修造大船,日夜掠奪金銀珠寶,為自己逃亡海上做準備。
同年9月,朱元璋正式進攻方國珍的勢力範圍——台州、溫州、慶元,結果方國珍三部大敗,被迫逃往盤嶼地區,然後在那裡又被朱元璋的追兵第四次打敗。到此為止,大海盜方國珍的逃走計劃徹底破產,其部將也相繼背離而去,陷入絕境的方國珍被逼無奈之下,只能派自己的兒子向明太祖朱元璋乞求投降。朱元璋看了方國珍的信後,覺得流亡於海上的方國珍可憐,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並催促其儘早入朝拜見,並當面進行責備。在此之後,方國珍被明太祖朱元璋封為廣西行省左丞,只享受俸祿而不用上任。除此之外,他原有的海盜部下也紛紛被明朝收編,各自獲得了不菲的獎賞。
1374年5月8日,曾經為禍一方的大海盜首領方國珍在官邸中安然離世,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為他設祭,並由翰林院大學士宋濂親自為他撰寫碑文,立神道碑,記錄了這位海盜傳奇的一生。
卡牌44:瘋狂東方之旅,解鎖等級:2600,獎勵內容:[('energy',500),('cookie',10)]
1692年,出身底層的海盜託馬斯·圖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擁有了一艘名為「友誼號」的快帆船,並通過賄賂大英帝國官員的方法,獲得了一張允許其劫掠法國港口的委任狀。然而,「友誼號」剛一出港,託馬斯·圖就迫不及待地向甲板上的船員們宣布——「友誼號」的真正目標,乃是《馬克波羅遊記》裡遍地黃金的東方。
這是一場風險極大的冒險,但與高風險隨之而來的,乃是不可估量的回報。一旦成功,那麼「友誼號」全體船員都會過上令人生羨的富裕生活,而一旦失敗,則必然會死無葬身之地。事實證明,在這場以性命為賭注的博弈中,幸運女神始終與「友誼號」同在。
就在「友誼號」剛剛駛出紅海不久,便遭遇了一艘屬於莫臥兒帝國的寶船,上面裝滿了朝聖后收集的珍寶。獵物的出現令大海盜託馬斯•圖立刻沸騰了起來,他率領著自己六十名手執滑膛槍和戰刀的海盜部下,勇敢地躍上寶船甲板開始戰鬥。以十足的氣勢震懾住船上整整三百名印度士兵,成功劫掠了這艘船上所有的珠寶,其中僅僅是裝滿整箱的金條,就比搶劫十艘法國商船還要多。如此優渥的回報,令「友誼號」上的所有海盜都變得更加瘋狂。
在此之後,託馬斯•圖率領著「友誼號」,按照達•伽馬所留下的航海路線,繞過非洲好望角,沿著阿拉伯和印度22000海裡的邊岸,一路劫掠,膽子越來越大,手段愈發陰險,甚至發展到綁架土邦的首領,以此來要挾土邦提供大量的象牙和香料作為贖金。
在1694年,「友誼號」終於結束了自己的瘋狂東方之旅時,已經積攢了無數的珍寶,光是黃金一項就價值整整19萬英鎊。一經回國,託馬斯•圖的海盜事跡便廣泛流傳了開來。他暴富的經歷吸引了無數青年前來報名入夥,而貴族們也紛紛向他示好。無數社會名流向他發出宴會邀請,一時間風頭無二。除此之外,最受震撼的乃是託馬斯•圖的海盜同行們——無論在哪個聚集有海盜的港口,都流傳著「東方有寶藏,託馬斯•圖已經成功」的消息,之前的西方劫掠區就此失去了吸引力,無數追求利益的海盜們蠢蠢欲動,很快,便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前往東方的航行。
至於已經成功過一次的大海盜託馬斯•圖,他的貪婪卻沒有因此止步。同年11月,託馬斯•圖再度率領著自己的海盜部下們,沿原航線第二次前往印度劫掠,卻不料這一次,幸運女神不再眷顧自己。1695年5月,在一次劫掠印度船隻的行動中,託馬斯•圖的腹部中彈,當場斃命,屍體最終被部下拋入茫茫大海之中。一個貪求財富的大海盜,最終為他的貪婪付出了生命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