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臥傷氣,久視傷血,務必小心中醫「五勞」!

2021-02-07 醫學針推平臺

內經》有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視、臥、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動的五種體態,有靜有動,有勞有逸。生命活動既不能過靜過逸,也不能過動過勞。


過靜過逸,久臥、久坐則氣血不流通,會傷及人身。過動過勞,久視、久立、久行,超出了人體的正常調節和耐受範圍,亦會損傷人體。


久視,就是用眼過度。中醫講,肝主藏血,開竅於兩目,肝得血而目能視。


如果用眼過度,長久視物(譬如看電腦、看手機、看書、閱報等),就會損傷肝之精血,從而出現視物不清、眩暈等不適。


因此,最好看書看報約三十分鐘就要適當休息,遠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緩解眼部的疲勞,也可防止視物模糊、眩暈等症狀的出現。


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可適當食用補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圓、黑豆、萵筍、紅棗、花生、核桃、枸杞等。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之一。「久臥傷氣」簡單說,就是長時間臥床不動,氣的運行就會變得緩慢,身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會相應減慢。


可導致一身之氣不足,從而產生一系列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氣短等氣虛症狀。


其次,中醫講「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也就是說,如果每天臥床的時間過久,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氣滯血瘀的症狀。


因此,正常的臥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體內氣血充盈、精力旺盛。


但是,如果每天臥床的時間過長,缺乏適當的外出行走、鍛鍊,就會使氣血衰退,五臟元真之氣循環受損,進而造成身體懶散、精力不濟的狀況。


因而,我們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睡眠的習慣。當然,對於久病臥床的人,就應當多吃些補氣行氣的食物,如人參、太子參等。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動,亦會使脾臟功能受損,從而出現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體質虛弱等症狀。許多人在久坐後會感覺身體睏倦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如果你經常加班在辦公室久坐的話,最好多吃一些蓮子、山藥、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鐘後起來走動走動更好。


經常推揉小腹周圍穴位或其他相關穴位:足三裡、上巨虛、大腸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處。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骨骼由腎臟主管,長久站立不僅會使骨骼的運動、屈伸功能產生障礙,出現關節疼痛、變形、骨折,還會造成腎臟的損傷。


因此,可適當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蠶豆等;或艾灸腎俞、腰陽關、命門、阿是穴等均有好處。


中醫講,肝主筋,其華在爪。意思是說,筋附於骨節,營養來源於肝臟。由於筋的收縮舒張,全身的肌肉關節活動自如。


《黃帝內經》認為筋與肝關係密切。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體關節的屈伸、肢體的運動,關鍵在於筋之弛張而形成的屈伸,類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與肝有關。


然而,長時間的運動,會使筋肉處於一種緊張和疲勞狀態,變得脆弱,容易受傷。若活動量過大或活動過猛,更可能出現筋肉、關節的扭傷、挫傷,導致運動障礙。


當今非常推崇快走運動,有的人一天一萬步,甚至幾萬步,知曉了「久行傷筋」,你就不會認為走的越多越好了吧?運動量還是要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對於久行引起的疲勞,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則酸痛感就會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為主。

綜上所述,「五勞所傷」提示我們:健康的生命活動應該動靜結合、勞逸適度。


只要這五種活動適度,變五勞為「五養」,適視養血、適臥養氣、適坐養神、適立養骨、適行養筋,才能夠促進健康長壽。

重要提醒:微信大改版,公眾號文章推送時間線被打亂,為避免與醫學針推平臺失聯,請打開公眾號,點擊右上角,把醫學針推平臺設為星標!或在閱讀文章後點擊「在看」哦!謝謝!

如果您喜歡中醫養生理療知識、愛好傳統國粹文化、怡情養心的朋友請關註上面公眾號學習分享,想學習針灸推拿、正骨手法、美容減肥、徒手整形、拔罐刮痧、刺血等中醫養生理療知識培訓視頻的朋友可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
    《黃帝內經》講:「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這五種過度的疲勞,會對身體造成五種嚴重的損傷:用眼疲勞傷血,臥床不起傷氣,久坐不動傷肉,長期站立傷骨,過度運動傷筋。為使氣血和暢、臟腑協調,應保持勞逸適度,警惕「五種疲勞」。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醫認為,很多疾病的產生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於長時間的「不注意」而引起的。《黃帝內經》所提到的「五勞所傷」中: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不要以為睡懶覺是一種享受哦,「久臥」也會岀病的!真正是過度過逸均可致病!
  • 五勞所傷,積勞成疾
    《黃帝內經》中用「五勞」來概括人們平日裡最為常見的五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所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它們會對人體的五臟帶來傷害,從而發生勞損性疾病,加速人的衰老。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行傷筋......積勞成疾,試試這些方法!
    《黃帝內經》中的「五勞所傷」是這樣的: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不要以為睡懶覺是一種享受哦,「久臥」也會岀病的!真正是過度過逸均可致病!五勞,即五種過度勞累的致病因素對五臟(肝、心、脾、肺、腎)和五體(筋、脈、肉、皮、骨)產生的影響:久視,則傷害心所主管的人體的血脈;久臥,則傷害肺所主管的人體的正氣;久坐,則傷害脾所主管的人體的肌肉;久立,則傷害腎所主管的人體的骨骼;久行,則傷害肝所主管的人體的筋脈。
  • 道醫養生:身體容易被「五勞所傷」,看看你佔了「幾勞」!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五勞所傷。五勞所傷《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到:「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在生活中,這五個最常見的習慣正在損害著你的健康!久視傷血中醫認為,肝臟是血液的主要貯存庫,開竅於兩目,肝得血而目能視。也就是說,如果過度使用眼睛,長期用眼(如電腦、電視、手機、書籍等),會損害眼睛和肝臟,減少身體的血液,導致視覺物體不清晰、眩暈等不適。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一定要懂得五勞調理)
    原來在《黃帝內經》中的「五勞所傷」中,是這樣的: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不要以為睡懶覺是一種享受哦,「久臥」也會岀病的!真正是過度過逸均可致病!五勞,即五種過度勞累的致病因素對五臟(肝、心、脾、肺、腎)和五體(筋、脈、肉、皮、骨)產生的影響:久視,則傷害心所主管的人體的血脈;久臥,則傷害肺所主管的人體的正氣;久坐,則傷害脾所主管的人體的肌肉;久立,
  • 如何避免五勞所傷,尤其是久視傷血,久坐傷肉
    《素問》認為:「形勞而不倦。」說的就是身體很累,但是心卻一點都不累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種真正很舒服的狀況。有位前輩說過,幹活最怕的是身體不累,心裡累。有些事情可以找高人聊聊,及早看開看透。否則就換個地方工作。因為無形的精神壓力常常讓人身體患病,意志力弱的人常常被壓垮。
  • 《黃帝內經》對於「五勞」是怎麼理解的呢
    大家有可能知道,《黃帝內經》已經說了五勞所傷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而久立,久行,久視這三種損傷被認為是生活中常見的過度地形勞損傷,對於繁忙的現代人來說,如何應用這些理論,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對照看看你一天傷自己幾回?
    那麼,您知道是哪「五勞」又是哪「七傷」嗎?快來看看您中了幾個!什麼是五勞《黃帝內經》中云:「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呢?1久視傷血是指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用眼過度,會導致視力下降,還會讓人體的「血」損傷。因為肝主血,肝開竅於目,通俗的來說就是肝和眼睛是相聯繫的,肝氣疏洩,肝臟滋養,人的視力就會好,所以用眼過度,會損傷肝臟,影響血的調節。
  • 「五勞七傷」到底是哪「五勞」哪「七傷」?針灸會怎麼治療?
    七傷又是哪七種傷呢?五勞七傷,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出自元代雜劇《降桑椹蔡順奉母》的第二折。接下來我們具體看看它的具體含義和針灸的治療方法吧。1.五勞的含義「勞」指過度疲勞。《黃帝內經﹒素問》中講:「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可見「五勞」就是「血傷」、「氣傷」、「肉傷」、「骨傷」和「筋傷」。
  • 中醫說,人有「五勞七傷」,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五勞《黃帝內經》中云:「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那麼,該怎麼理解呢?久視傷血是指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用眼過度,會導致視力下降,還會讓人體的「血」損傷。因為肝主血,肝開竅於目,通俗的來說就是肝和眼睛是相聯繫的,肝氣疏洩、肝臟滋養,人的視力就會好,所以用眼過度,會損傷肝臟,影響血的調節。久臥傷氣說的是人天天躺著不運動,體內的氣血就運行不起來了,就會傷及人的氣。久坐傷肉久坐其實傷的是脾。俗話說「跑著不如走著,走著不如站著,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 「五勞所傷」的警示意義,就是不要過度地使用身體
    《內經》之《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 五勞七傷(成語裡的中醫)
    在中醫學裡,「五勞」是指: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久行這5種過勞病因素。《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七傷」是指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形寒飲冷傷肺,大飽傷脾,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恐懼不節傷志,風雨寒暑傷形。總的說來,這些均為諸虛百損之症。
  • 過逸過勞影響B肝患者健康
    過逸過勞勞逸結合能使人精力充沛,在生產勞動、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等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當今快節奏的工作中,如果不注意勞逸結合,長期過度疲勞,可致勞倦傷脾,精氣就會受到損傷,出現疲倦無力、食欲不振、心悸自汗等症狀。患病毒性肝炎後若不注意休息,或患病之後仍堅持繁重的勞動等,必致病勢加重,或遷延難愈,轉成慢性等。《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說明過勞、過逸都會使人致病,傷及內在臟腑或機體。
  • 「常欲小勞」,孫思邈活到一百多歲的養生秘訣
    《呂氏春秋·達鬱》說:「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髒)、六府(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精氣鬱也。」但「形動」並不是無節制的運動,因為過度的運動將使人的氣血消耗太多,造成所謂「五勞」「六極」。故《黃帝內經》提出「形勞而不倦」的運動尺度。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進一步將這個尺度細化,他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