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有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視、臥、坐、立、行是人生命活動的五種體態,有靜有動,有勞有逸。生命活動既不能過靜過逸,也不能過動過勞。
過靜過逸,久臥、久坐則氣血不流通,會傷及人身。過動過勞,久視、久立、久行,超出了人體的正常調節和耐受範圍,亦會損傷人體。
久視,就是用眼過度。中醫講,肝主藏血,開竅於兩目,肝得血而目能視。
如果用眼過度,長久視物(譬如看電腦、看手機、看書、閱報等),就會損傷肝之精血,從而出現視物不清、眩暈等不適。
因此,最好看書看報約三十分鐘就要適當休息,遠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緩解眼部的疲勞,也可防止視物模糊、眩暈等症狀的出現。
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可適當食用補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圓、黑豆、萵筍、紅棗、花生、核桃、枸杞等。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之一。「久臥傷氣」簡單說,就是長時間臥床不動,氣的運行就會變得緩慢,身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會相應減慢。
可導致一身之氣不足,從而產生一系列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氣短等氣虛症狀。
其次,中醫講「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也就是說,如果每天臥床的時間過久,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氣滯血瘀的症狀。
因此,正常的臥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體內氣血充盈、精力旺盛。
但是,如果每天臥床的時間過長,缺乏適當的外出行走、鍛鍊,就會使氣血衰退,五臟元真之氣循環受損,進而造成身體懶散、精力不濟的狀況。
因而,我們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睡眠的習慣。當然,對於久病臥床的人,就應當多吃些補氣行氣的食物,如人參、太子參等。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動,亦會使脾臟功能受損,從而出現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體質虛弱等症狀。許多人在久坐後會感覺身體睏倦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如果你經常加班在辦公室久坐的話,最好多吃一些蓮子、山藥、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鐘後起來走動走動更好。
經常推揉小腹周圍穴位或其他相關穴位:足三裡、上巨虛、大腸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處。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強壯身體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骨骼由腎臟主管,長久站立不僅會使骨骼的運動、屈伸功能產生障礙,出現關節疼痛、變形、骨折,還會造成腎臟的損傷。
因此,可適當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蠶豆等;或艾灸腎俞、腰陽關、命門、阿是穴等均有好處。
中醫講,肝主筋,其華在爪。意思是說,筋附於骨節,營養來源於肝臟。由於筋的收縮舒張,全身的肌肉關節活動自如。
《黃帝內經》認為筋與肝關係密切。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體關節的屈伸、肢體的運動,關鍵在於筋之弛張而形成的屈伸,類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與肝有關。
然而,長時間的運動,會使筋肉處於一種緊張和疲勞狀態,變得脆弱,容易受傷。若活動量過大或活動過猛,更可能出現筋肉、關節的扭傷、挫傷,導致運動障礙。
當今非常推崇快走運動,有的人一天一萬步,甚至幾萬步,知曉了「久行傷筋」,你就不會認為走的越多越好了吧?運動量還是要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五勞所傷」提示我們:健康的生命活動應該動靜結合、勞逸適度。
重要提醒:微信大改版,公眾號文章推送時間線被打亂,為避免與【醫學針推平臺】失聯,請打開公眾號,點擊右上角,把【醫學針推平臺】設為星標!或在閱讀文章後點擊「在看」哦!謝謝!
如果您喜歡中醫養生理療知識、愛好傳統國粹文化、怡情養心的朋友請關註上面公眾號學習分享,想學習針灸推拿、正骨手法、美容減肥、徒手整形、拔罐刮痧、刺血等中醫養生理療知識培訓視頻的朋友可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