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三秒就可以泡一杯咖啡,三分鐘就能吃一頓早餐,三天就能愛上一個人,確定關係。
現在的年輕人,都流行快餐式戀愛,心急火燎地發生關係,然後火速分開,奔向下一個「意中人」。
這樣的感情,大多是荷爾蒙作用下的一時衝動,有性就行,有沒有愛無所謂,反正也沒打算談婚論嫁。#兩性#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很多女人在感情裡,還是想遇到一個從一而終的男人,一愛就是一輩子。
看透那些有性無愛的男人其實也不難,他們在感情裡,大多會有這兩種表現。
01
尚不熟悉時
言語露骨,動手動腳
現在有些電視劇裡的情節,看起來真的讓人很尷尬。
《歡樂頌》中的奇點, 沒有經過安迪的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在地下車庫對她又摟又抱,表白求婚;
《戀愛先生》裡的羅寧宇,幫約會對象羅玥擦手上的番茄醬,不是給她遞一張餐巾紙,而是自己用嘴去吮人家的手指。
都說喜歡是放縱,愛才會克制,彼此尚不熟悉就對你動手動腳的男人,絕不可能愛你。
在部分男人眼裡,出來吃頓飯,就等於默認了這段關係;看場電影,就能一起回家過夜,你若拒絕,就嫌你擺姿態,端架子。
互相喜歡的人,有肢體接觸是正常的;但兩人剛認識沒多久,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動腳,把女人明確的拒絕當成「欲拒還迎」,那就很招人煩了。
電影雖有些誇張,但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裡許多男人,也有這種毛病。
感情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個真正心疼你、愛惜你的人,不會心急火燎地和你確定關係。兩人一起花時間聊天,吃飯,約會,慢慢靠近,逐漸親密,然後再確定關係。
乍見之歡易,舊處不厭難,急著和你確定關係的人,都不怎麼靠譜。
02
發生關係後
忽冷忽熱,捉摸不透
好友林歡相親時,認識了一個男人,兩人一見傾心,相談甚歡。
隨後的交往中,男人對她也是溫柔有加,下雨天會給她送傘,餐桌上給她夾菜,十分貼心。
過了兩個月,兩人光速同居,確定了情侶關係。
半年後,林歡覺得兩個人感情穩定,就提出見見父母,把婚訂下來。
誰知男人一再推脫,不是父母出國旅遊了,就是算命的說今年不適合結婚,總之就是不願意提訂婚的事。
等林歡不提這茬,他又換上一副溫柔體貼的面孔,大獻殷勤。
眼瞅著馬上過三十歲生日,林歡實在不相等了,給他下了最後通牒:「要不去見父母準備訂婚,要不徹底分手,兩不相欠。」
她本意只想讓男人緊張一下,可沒想到,就在她過生日的前一天,男人趁她上班時,打包好自己的行李,刪掉她的聯繫方式,徹底消失了。
對你有性無愛的男人,大多都是如此。沒得到你時對你關懷備至,等到手了之後,態度慢慢就變了。
對你忽冷忽熱的原因,我想很簡單,那就是你並不是他的唯一。他這片魚塘裡有很多魚,所以根本不在乎失去你這一條。
遇到這種人,儘早離開就好。感情沒了結果,過程再甜蜜,也是徒勞。
03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性,隱藏著人類最真實、最不想讓人知道的情感。
美好的性,本應該是兩個人肉體與精神的結合與享受。
可如果一個人和你發生關係時,只是為了發洩他的欲望,那這種人絕不可能真心的愛你。
之前也有粉絲跟我傾訴:
「小白,分手後遇到現在的老公,我才明白被愛著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前任經常對我冷暴力,可每次過節放假,他又會對我甜言蜜語,其實只是為了和我上床。即使在發生關係的時候,他也是粗暴無禮的,只顧自己發洩。
幸好遇到了現在的老公,我才知道了原來真正愛一個人,性是一件多麼愉悅的事情。」
在一個真正愛你的人心裡,有性的前提,一定是有足夠的愛才能走到這一步。沒有了愛的性,只是一場沒有靈魂的肉體交易。
所以,遇到這種有性無愛的男人,趁早遠離。
太陽總會升起,生活仍要繼續,沒有誰離開誰活不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愛和不愛之間徘徊許久,也不是每個人被傷過後,仍能不計前嫌地原諒對方。
不管和誰在一起,別太快把自己交出去。交往時一定要仔細考量,用心甄別;若發現那個人有這兩種表現,那麼你就要仔細想想,這段感情是否值得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