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教育部召開了一次重大會議——
2020年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
理論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
全國高校100多名書記、校長齊聚北京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大會
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12月15日,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鄭富芝,北京市委副書記張延昆出席會議,各地黨委教育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教育部直屬高校、省部共建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代表,部分中小學代表約150人參會。
陳寶生在大會上強調,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要加速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課程體系,在各學段加強「四史」教育,用「四個自信」有機整合思政課資源、構建教材體系,推進思政課評價改革,運用信息技術推廣共享一省一(數)品、一校一(數)課建設成果,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實好,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15日下午,推進會部分與會代表來到我校,實地考察學校思政課建設情況,觀摩數字馬院及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成果。黨委書記武貴龍、校長楊仁樹,黨委副書記權良柱、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薛慶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學校相關職能單位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同志陪同。
在科技樓602會議室,楊仁樹主持召開代表團交流座談會,武貴龍以《統籌推進強基礎,改革創新樹品牌——北京科技大學思政課建設改革創新的探索》為題,系統介紹了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整體情況。作為全國「三全育人」首批十所試點高校之一,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精神,通過「體系化設計、制度化保障、系統化支撐、特色化發展」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探索出一條新時代行業特色高校思政課建設改革創新之路。
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和
形勢與政策的立體化模式我們都聽過
那「數字馬院」是什麼呢?
這也是此次代表專家們心中的疑問
讓小馬和思思帶你們一起來
解密一次數字馬院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頒發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這一論述,為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數字馬院」是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科研管理數位化信息平臺的簡稱。數字馬院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尤其是關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落實教育部關於馬克思主義學院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一系列文件要求,遵循「公益為本、精準服務、共建共享、循序漸進」的基本理念,強化問題意識和實踐導向,充分運用數位化技術手段,按照共建共享共進原則來整合資源,建設覆蓋全國高校並銜接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綜合性信息化平臺。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彭慶紅向各位領導專家匯報數字馬院的基本情況時說道:「八年數字馬院的創新創業,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團隊合作與同行鼓勵。」學校投入資金700餘萬元,建成全國首家 「數字馬院」,2018年入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那麼數字馬院是如何服務於廣大師生的呢,讓我們再來看看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教改成果。
下面,小貝殼們,我們隨著專家,一起進入幾場思政課堂,看看數字馬院在思政課堂上的應用吧。
第一堂課,VR教學賦能思政課堂
教育部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獲得者安靜副教授以「產業扶貧」為主題,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的示範教學。
「同學們的蘋果摘完了嗎?」
「我們的果子已經賣光啦!」
12月15日,一場特殊的思政課正在北京科技大學智慧教室裡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在智慧教室裡,藉助VR的虛擬技術,同學們走進北京科技大學定點幫扶的甘肅省秦安縣小寨村,化身駐村第一書記助理了解小寨村的脫貧之路。
「就像真的參與到了小寨村的扶貧一樣,我們國家的扶貧工作太不容易!但也真的偉大!」剛剛幫助村民銷售完秦安蘋果的周藝舟分享了他的感受。
利用VR實踐教學的方式開展思政課,是北京科技大學創新思政課教育的一次有效探索。為了使思政課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為更好宣傳學校的定點扶貧工作,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依託數字馬院這一具有數位化、信息化等特徵的平臺,藉助北京科技大學結對幫扶秦安縣工作契機,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展示北京科技大學與秦安的扶貧故事,並建立了「VR仿真虛擬教學體驗室」,研製了精準扶貧實踐教學虛擬仿真系統等項目。學生們不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地的脫貧工作,更能深切感受到國家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果的來之不易。
「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看看小寨村的脫貧之路!」通過智慧屏的連線,被學校派駐到西川鎮小寨村擔任第一書記的李萌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向大家展示小寨村的風土人情。「藉助VR技術,我們能夠在課堂中更加生動的展現教學內容,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國家扶貧工作的重大意義。」北京科技大學思政課教師安靜也分享了她的教學感受。
正如來自甘肅的郭蔚然老師向專家們介紹的那樣,該仿真教學系統以北京科技大學定點扶貧單位——甘肅省秦安縣的脫貧攻堅工作為原型,聚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點,配合交互式、自主式、研討式的實驗教學方法,生動還原了學校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總體要求,立足秦安經濟產業實際情況,開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藉由一隻360度立體化「眼鏡」,大幅提升沉浸互動和學習的量化成效,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深刻認識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充分感悟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所彰顯的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極大提升了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大家都覺得這課我怎麼沒上過呢,項目剛研發出來,專利證書剛拿到,所以只有大一的新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上試用了一次,大家期待明年我們申報的虛擬仿真「金課」吧。項目同時開發了PC版和手機端,可以大規模在課堂使用噢!
秦安扶貧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社會實踐還做過,但是你用VR數位技術體驗過嗎?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後實踐教學發展的一個新方向,那就是我們將數位化融合實踐教學加入了原有的實踐教學體系。我們來看看,「四位一體」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是什麼樣的?
今年《大學生社會實踐》拿到實踐類的國家一流本科課程,這和我們不斷向新的領域探索,趕上信息化的時代快車,有很大關係噢。
第二堂課,在線研討與
互動 「零距離」的思政課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劉麗敏教授以「香山精神」為主題,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七章「為新中國而奮鬥」的示範教學
這門課程可是名副其實的「金課」啊,剛剛拿到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以後選課的小夥伴們要注意哦。剛開始上課,劉老師就拿出VR眼鏡讓大家一起去真實「體驗一下香山」。同一教學團隊的青年教師強光美在自己的班級群裡@了一下所有人,「我剛剛在優學院發布了一個討論,關於輔導教材的修改意見,請大家積極參與」。不到一天的功夫,她收到了162條回復。「同學們反映很熱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也很中肯。根據生成的詞雲來看,『圖片』、『故事』、『歷史人物』等是高頻詞,可見大家普遍希望提高教材的故事性和可閱讀性。」
強光美老師目前所在的「綱要」課程團隊,在課程負責人劉麗敏、張北根教授的帶領下,自2016年開始使用人民數字馬院-優學院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從「教與學」「師生關係」「教與育」「管與理」四個方面實現「乾坤大挪移」,並藉助大數據平臺,精準施教,進行思政課教學的「供給側改革」。
在這個平臺上,老師可以創建在線課程,隨時分享圖片、視頻、文字等不同形式的教學資源,可以設置學前自測、專題研討、小組作業、期末考試等教學模塊,還可以實現在線點名、投票、選人、搶答等課堂互動。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學前自測」,獲得相應的學習建議,定製學習菜單,開展線上自主學習,還可以及時獲知課程信息,在線參與互動研討。在此基礎上,團隊教師結合線下理論教學、小班研討、實踐教學等多種形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需要劇透的是,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對於小貝殼們要求很高哦,要看大量的閱讀資料,前期的課堂準備,課堂上的討論,都是很費腦筋的。但是我們的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堂課,全息5G投影信息技術
未來在思政課堂的使用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標兵宋偉教授以「正風反腐在路上」為主題,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全面從嚴治黨」專題的示範教學。
要想知道今後數位技術的發展,在VR之後,還有什麼更為酷炫的東西嗎?那就非5G信息技術莫屬了。宋偉老師上課使用的大屏幕,可是鑲嵌了雲會議和空中連線等功能,還可以實時進行課堂作業的批改,更不用提手寫速度了吧。今後真的是一塊智慧屏幕就是一個智慧課堂啊。
5G投影,大家現場體驗一下,「有錢不能拿」的感覺,這樣才能形象的體會到腐敗真的是水中月,鏡中花啊。跟隨宋偉老師的講解,我們還可以看到,各地區廉潔大數據的建設,全部都是實時更新的。
今後大家在課堂上,通過5G全息投影,就可以看到千裡以外的世界,或者是知名專家學者坐在你的對面,順暢的進行交流互動。這個驚喜還是挺大的。
北京科技大學的思政課堂如此「有滋有味也有料」,在這背後,是學校為順應信息技術發展大勢,做出的一系列創新與探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彭慶紅在談及「數字馬院的建設理念和工作實踐」中指出,我們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思政課集中備課的「中央廚房」,讓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備課「小助手」。
如果大家覺得數字馬院只是這些,那就太小看它了,數位化和信息化的應用還有很多,例如通過雲端的讀書會、通過資源共享的大媒體資源庫,通過雲端的管理服務體系,這些都是為師生們服務的應用平臺,還可以根據實際提供個性化設計和服務。今後數字馬院的努力方向:更好的助力思政課堂革命,助力思政教師發展,助力廣大學生成長。
數字馬院是新生事物
大家覺得怎麼樣?
小馬、思思歡迎大家來到數字馬院
未來美好
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