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摺疊宇宙關注我們
打開摺疊宇宙,看見跨界未來
科幻、科技、腦洞、哲思
hi,地球上可愛的你
我是一粒宇宙塵埃
我叫 阿塵 Achen
今日關鍵詞
信條
TENET
中國地區定檔9月4日
8月12日晚上9點,著名的遊戲網站IGN發布了一款獨家《信條》新海報。
IGN發布的這張新海報,選用了《信條》預告片裡的「名場面」: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的男主角站在防彈玻璃的一邊,羅伯特·帕丁森站在另外一側,兩個人在看玻璃上的彈孔。
△ 遊戲網站IGN發布的
《信條》獨家新海報
這張新海報有個特點:跟之前的海報比,越發向右歪了 (目測達到了30度?)
接著往下看,這批華納兄弟公司為國際市場發布的新海報,都不約而同地歪了歪頭。
△ 推特電影帳號@FilmstoFilms_
在8月13日發布了《信條》海報拼貼
讓我們放大來看看這些歪頭海報
(歡迎保存收藏)
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信條》海報,可以發現:
有些是電影標題「歪頭」
有些是場景畫面「歪頭」
這跟《信條》電影裡的設定有關係嗎?還是平面設計師的海報設計而已?
從已有的《信條》預告片裡來看,畫面基本上是筆直的、窄窄的,似乎沒有「歪頭」。
△ 港版的翻譯是《TENET天能》
「天能」這個說法令人遐想
這種「歪頭」設定,會不會跟電影的某種設定有關?
這類「歪頭」畫面在電影攝影裡有個專有名詞:
Dutch Angle (斜角鏡頭)
有時候也叫Dutch Tilt、oblique angle、German angle,叫「德國鏡頭」是因為在30、40 年代德國電影裡最早大量使用了這種斜角鏡頭。
不同的鏡頭傾斜角度打造「失常」,效果顯著,在不少科幻電影裡都有出現。
從十幾度到九十度,
下面這些越來越「歪」的電影,
你看過幾部?
諾蘭的《盜夢空間》裡,鏡頭歪的就極其妙,觀眾完全沉浸在腦洞大開的世界觀設定裡和環環相扣的驚險劇情中。
看完電影後,我們也會對這個名場面念念不忘。
諾蘭的御用攝影指導:沃利·菲斯特(Wally Pfister)曾經四度因為執鏡諾蘭的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2005年《蝙蝠俠:俠影之謎》
2006年《致命魔術》
2008年諾蘭巨製《蝙蝠俠:暗夜騎士》
終於在2011年,《盜夢空間》讓菲斯特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菲斯特後來選擇了自己當導演,沒有繼續跟諾蘭的合作。
從2014年的《星際穿越》開始,到2017年的《敦刻爾克》、和這次的《信條》,諾蘭都是和荷蘭/瑞典雙國籍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Hoyte van Hoytema)合作。
霍特瑪執鏡過的其他著名作品還包括:科幻電影《她》,詹姆斯邦德電影《幽靈》。
△ 諾蘭 (左) 和霍特瑪 (右)
你是諾蘭電影的深度粉絲嗎?
不同的攝影指導、不同的諾蘭電影,
你留意過鏡頭語言的差別嗎?
《信條》海報裡的畫面傾斜,
你覺得有更深的意味嗎?
預告片深度解析看了這麼多,你有什麼「神預測」?留言告訴阿塵,9月4號一起解開《信條》謎底。
△ 諾蘭:拍好電影,不用3D特效
我歪了歪頭「在看」諾蘭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