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7月發生的瑪莎拉蒂醉酒駕車導致2死4傷的案子。
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由於肇事者譚明明是個富二代,而且肇事後態度極其囂張,收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但一年半的時間內,這件事情進展緩慢,直到近日,又有了新進展。
知情人士透露,該案將於6日下午3時在河南永城市法院宣判,案中的民事賠償部分已達成和解。
注意:是民事部分的和解,刑事部分還未宣判
達成和解意味著什麼?
和解,意味著被害方向譚明明給予刑事諒解書,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簡單來說,就是被害者一方不再向被告人追究法律責任,法院可以選擇從輕或減輕處罰。
事件的起始
2019年7月3日,河南永城一輛瑪莎拉蒂汽車剮蹭後逃逸,隨後追尾一輛寶馬車,寶馬車猛烈燃燒,這起交通肇事案導致兩人死亡,一人重傷,三個家庭支離破碎。
2019年10月16日,商丘中院開庭審理此案。
「我要她拿命換!」
事者譚明明一方提出457萬元的賠償方案,
但遭到受害者家屬的拒絕寧可一分錢的賠償都不要,也要判譚明明死刑。
而隨後因為案件賠償問題等,推遲了一年多。
被害者家屬最近的情況
寶馬司機王某,當時31歲,燒傷面積達到了40%,接受過植皮手術,但300多萬的醫藥費讓這個家難以承受。賣房、賣地,甚至王母帶著孫子滿村磕頭借錢等等。
媒體的採訪中,王某的母親更是老淚橫流,妻子也辭去工作專職伺候丈夫。
其中一位死者葛某的女兒。妻子失業在家,女兒正上高三,因為放心不下爸而抑鬱休學半年已有。
葛某妻子說,一跟女兒說話她就哭,不願意說話,每天唯一能說出口的話就是「想爸爸」。
而另一位死者賈某,原本2個兒子,幸福的四口之家。小兒子成績很不錯,但是事發後成績直線下降,如今天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句話不說,只有吃飯的時候才出來。
一場人為車禍,導致了三個家庭支離破碎。
不斷僵持
很多人不禁會問,為什麼到現在一年多了,這個案件還沒有宣判結束
更有網友說譚明明方出錢收買了法官等輿論
其實並不是因為法官不及時宣判,主要還是因為這件事情的核心:
有人住進了ICU,進ICU意味著錢就是命,如果沒有得到賠償的話,天價的醫藥費,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所承擔不起的。
所以譚明明一家一直找傷者家屬溝通,想要讓其勸另外倆家和解。
但相對於另外倆家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只想以命換命,想要儘快將譚明明判死刑。
被害者一方為了錢來治療傷者想要和解,一方只想要以命換命,不願意和解
這就導致了這件事情涉事幾方僵持不下,拖到現在。
而如今,這件事情終於有了新進展,等待6日下午3時在河南永城市法院宣判後的結果出爐。
和解賠償,或是更好的選擇?
當這件事宣布民事部分已經達成和解,再次引起了網友的「狂轟濫炸」
有人說:「鈔能力無敵」
也有人說:「有錢能使磨推鬼」
但換個角度去思考,不去想譚明明方怎麼賠償,而是想被害者方目前所應面對的「難題」
譚明明已經是成年人,父母在法律角度上來說,是沒有幫女兒擔責任的義務了
如果真的是不達成和解,即使判定如被害者家屬所說,一口氣判定死刑,
但被害者家屬,可能會得不到足夠的賠償,面對接下來巨額的醫藥費,只會在絕望上又平添多一個絕望。
結果會怎麼樣?
那麼在譚明明賠償之後,對其量刑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有律師分析:
一般認為,定罪量刑可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決定判處該犯罪分子一定的刑罰,這一層由法律明確規定。就拿本案來說,譚明明所涉嫌構成的罪名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5條規定,犯本罪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也就是說,譚明明所應處的刑罰在十年至死刑之間。
即便受害者家屬沒有諒解譚明明,譚明明也很難被判處死刑。
我們只能祈禱,在這件事情上,被害人家屬能儘可能收到應有的補償以及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