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銀行卡來襲 8家銀行可網上申請的虛擬卡難辦嗎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別out了!數字銀行卡來襲,8家銀行可網上申請的虛擬卡難辦嗎  

「無卡時代」的變與不變。

在這個時不時就會吐槽「卡太多」的時代,數字銀行卡終於來了。

隨著近期「手機就能申請,不用跑櫃檯」這一宣傳推出,數字銀行卡引發人們各種猜想: 「這和支付寶、財付通有何不同」「還以為跟數字貨幣有關,好像就是張卡」 「銀行已經有相關業務APP了,這個真沒必要」……

「我們習慣說去銀行申請一張卡,不會說申請一個帳戶。數字銀行卡省掉了卡片這個物理介質,保留了帳戶。」對近期面世的數字銀行卡,信用卡市場資深研究人士董崢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解釋道。

近來,百信銀行、銀聯等卡組織和銀行接連宣布推出數字銀行卡,脫離了傳統的實體卡片,存在於數字網絡中。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順應數位化金融、無接觸金融之舉,數字銀行卡尚不會完全取代傳統銀行卡,當前技術已支持數字銀行卡在二維碼支付等部分場景離線使用,部分銀行也已支持無卡取現。

數字銀行卡怎麼申請?

8家銀行可線上申請, 目前辦借記卡要到網點開戶

日前,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等產業各方發布了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此次正式發布的首款數字銀行卡,推出借記卡和信用卡兩類卡種,不再依賴實體卡片,用戶可以通過雲閃付APP、商業銀行APP等多個平臺線上操作,實現申卡、用卡、交易管理等一站優享。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在銀聯雲閃付APP首頁中已有「銀聯無界卡」的入口,可線上申請建行、工行、農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8家銀行的數字銀行卡,除了浦發同時有借記卡和信用卡外,其他7家均為信用卡。

記者嘗試在銀聯雲閃付APP上申請建行信用卡,頁面會跳轉到銀行申卡服務頁,需填寫姓名、身份證號、工作單位、工作時間等多項個人信息,且線下申領信用卡時最後需抄寫的一段閱讀協議也被搬到線上。整個過程與此前線下申請信用卡大致相同,只不過如今線上即可辦理。

填寫相關信息後,系統提示已成功提交申請。不過,審核尚需時間,用戶需留意相關簡訊。

此後,記者又在銀聯雲閃付APP上嘗試申請了浦發銀行無界借記卡,申請過程中需要在線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簡單的開戶信息。但記者注意到,這隻算預約,用戶還需在30天內攜帶預約證件再到任意網點開戶。

與實體卡片功能一樣嗎?

可用於支付還能綁定支付寶、微信,部分取現要經過面籤

百信銀行發布基於虛擬發卡系統的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時稱,可面向用戶提供普惠信貸、零錢理財、支付消費和生活繳費等數字金融服務。對於中國銀聯聯合10餘家首批試點銀行發布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境內外用戶都可以使用。

百信銀行是首家以電子銀行卡發卡成員的身份加入銀聯的機構,其明確表示,由於用戶開戶過程完全在線上完成,按央行的相關要求,這張數字銀行卡目前只能完成Ⅱ類卡、Ⅲ類卡的功能,包括理財、消費、支付等。

中國銀聯機構合作部總監盧睿接受央視採訪中表示,現階段,數字銀行卡也同樣擁有卡號、有效期和CVN2等信息,以適應需要使用銀行卡信息進行驗證或交易的線上線下場景的應用,持卡人聯繫銀行或自行查詢即可操作。

「銀聯是卡組織,卡組織的核心功能就是做標準和技術。從磁條卡到晶片卡,再到無卡化,銀行卡技術的升級換代都是卡組織主導。」董崢如是介紹卡組織與銀行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銀聯表示,數字銀行卡在綁定手機後,即使沒有網絡,也不影響卡的使用。

盧睿介紹,手機閃付(如Apple pay、華為pay等)、二維碼支付及卡碼合一都支持用戶在無網絡覆蓋的情況下進行支付。其中,二維碼支付通過多重安全因子下的加密算法脫機生成付款碼,疊加安全晶片、TEE等安全系統的加密保護,實現無網絡環境下的快速付款。

在董崢看來,數字銀行卡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目前對銀行成本影響尚不會很大,更重要的在其意義。銀聯無界數字銀行卡打破了諸多傳統銀行卡經營理念,其一就是支付場景界限。「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將數字銀行卡推送到電商、公交、手機錢包等支付場景,通過綁定雲閃付等合作夥伴的支付工具,在任何支持銀聯的商戶支付交易。」

他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申請數字銀行卡後,用戶仍可以將帳戶綁定到支付寶、微信等客戶端使用。

不過,他也提到,目前銀行尚未完全解決遠程面籤的問題。假設用戶在一家餐廳用餐,發現某銀行卡提供優惠消費,用戶現場申請,如果銀行能夠線上面籤、當場審批,讓用戶即時獲卡並享受到優惠權益,就能更好地提高用戶黏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面籤問題也關係著取現功能。盧睿表示,目前部分銀行可通過預約取現,或採用刷臉及掃碼的方式在ATM機上進行無卡取現等。百信銀行方面稱,用戶如果想要取現,尚需要在銀行網點面籤後才能實現。

無卡化背後是何動因?

疫情加速無接觸金融迭代,已有多種安全技術加持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分析稱,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銀行卡發卡量達到86.58億張,人均持卡6.18張。但隨著行動支付的快速普及,實體卡的使用頻率在下降。在此背景下,數字銀行卡應運而生。疊加今年疫情發生後,無接觸金融如火如荼,主打全流程數位化申卡某種意義上便是無接觸金融的延伸與深化。

事實上,2015年前後,就有多家銀行推出「虛擬銀行卡」業務,基於一張實體卡,用戶可自主開通多張虛擬銀行卡。

這與2016年12月落地實施的銀行卡三類帳戶制度中的Ⅱ、Ⅲ類戶也有相似之處。薛洪言表示,在銀行卡三類帳戶制度中,除Ⅰ類戶仍保留實體卡外,Ⅱ類戶和Ⅲ類戶本質上都是虛擬帳戶(用戶也可去網點為Ⅱ類戶申請實體卡,但不具有普遍性)。從帳戶功能來看,除現金類業務和支付轉帳限額外,以虛擬卡形式存在的Ⅱ類戶可滿足用戶絕大多數需求。

令數字銀行卡成為現實的還有技術發展。央行支付結算司一級巡視員樊爽文在銀聯無界卡發布會上表示,多種安全技術得以應用,包括運用Token2.0數字支付體系、動態驗證、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大大提升了安全用卡保證。

「新基建的推進也在為金融數位化轉型提供堅實基礎。如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高速傳輸、低延遲性等特徵,結合VA/AR的普及,有望真正消弭遠程與近程的邊界,讓金融業務擺脫時間和空間限制。」薛洪言還提到,央行數字貨幣也日趨完善,全新的數字金融時代正愈行愈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相關焦點

  • 數字銀行卡來襲,8家銀行可網上申請的虛擬卡難辦嗎
    隨著近期「手機就能申請,不用跑櫃檯」這一宣傳推出,數字銀行卡引發人們各種猜想: 「這和支付寶、財付通有何不同」「還以為跟數字貨幣有關,好像就是張卡」 「銀行已經有相關業務APP了,這個真沒必要」……「我們習慣說去銀行申請一張卡,不會說申請一個帳戶。數字銀行卡省掉了卡片這個物理介質,保留了帳戶。」
  • 香港四大虛擬銀行「虛擬卡」對比分析
    來源:行動支付網去年3月,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發放,吸引了70多家機構的申請。香港金管局前後分三批發放了共計8張虛擬銀行牌照,其中包括有著國內金融機構或網際網路背景的多個企業。今年,香港虛擬銀行陸續從試業到開業,成為香港金融科技領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數字銀行卡來了!可線上申卡綁卡用卡 跟實體卡說「再見」
    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支付機構,發布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申卡、快速領卡,為持卡人提供新一代支付體驗。可線上申卡綁卡用卡銀聯無界卡是應數字支付時代用戶需求發布的數字銀行卡,推出借記卡和信用卡兩類卡種。依託雲閃付APP等平臺,銀聯無界卡為持卡人提供數字金融服務。
  • 郵儲銀行攜手中國銀聯首批推出數字銀行卡產品
    郵儲銀行攜手中國銀聯首批推出數字銀行卡產品 2020-10-16 10:02:34 作者:吉翔 責任編輯:吉翔   中新網10月16日 作為中國銀聯無界數字銀行卡產品項目首批合作銀行之一
  • 江蘇開啟數字銀行卡申領,「無卡時代」來了嗎?
    繼數字人民幣推廣試運行消息發出後,近期「數字經濟」又邁出了一步。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支付機構,發布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意在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申卡、快速領卡,為持卡人提供新一代支付體驗。目前,在雲閃付app首頁可點擊進入銀聯無界卡專區。
  • 三無人員、純白戶、徵信不良、可以申請「虛擬卡」
    很多三無人員、白戶、徵信不良記錄的一般銀行是不會給批信用卡的,不過可以試試虛擬卡,通過率還是比較高的,通過後再去申請信用卡是100%通過的。下面是操作步驟和申請連結具體操作申請步驟;1、採用官網或者微信公眾號申請2、藉助第三方申請連結操作匯總7家銀行【快卡】通道1、建設銀行E付卡連結http://creditcard.ccb.com
  • 2分8秒開戶、無卡號借記卡 8家中國香港虛擬銀行展業盡顯「科技感」
    經《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8家中國香港地區虛擬銀行已經正式開業的包括眾安銀行、天星銀行、WeLab Bank、Livi Bank、Mox Bank、螞蟻銀行、平安壹帳通銀行等7家銀行,富融銀行處於試營業狀態。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入推進將成為虛擬銀行發展的重要契機。
  • 跟卡包說再見了 數字銀行卡來了!
    近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等,發布了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通過手機App簡單操作完成申卡、領卡、用卡一系列服務,為用戶提供新一代支付體驗。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國銀聯官網了解到,銀聯無界卡是應數字支付時代用戶需求,正式發布的首款數字銀行卡,推出借記卡和信用卡兩類卡種。依託雲閃付App等平臺,為持卡人提供數字金融服務。數字銀行卡通過數位化服務,滿足用戶消費、存取現、轉帳、手機閃付、條碼支付等多元化支付需求;境內外用戶可以手機一鍵調取無界閃付卡和無界卡二維碼,進行支付。
  • 首款數字銀行卡面世 支付方式三合一 無網絡也能刷卡
    原標題:首款數字銀行卡面世,支付方式三合一,無網絡也能刷卡   昨日,首款數字銀行卡
  • 微信怎麼申請情侶銀行卡?情侶銀行卡辦理方法[多圖]
    微信怎麼申請情侶銀行卡?最近很多朋友想要通過微信辦理情侶信用卡,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操作,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關於微信怎麼申請情侶銀行卡?情侶銀行卡辦理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現在很多情侶熱衷於辦理情侶銀行卡。那麼,微信情侶銀行卡怎麼辦理呢?很多銀行都有推出情侶銀行卡產品,大家選擇一款喜歡的去辦理即可,它的辦理方法和普通銀行卡並沒有什麼區別。
  • 十家最好申請的銀行與卡片!你還不知道,不會就來看看
    今日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十家最好申請的銀行,快收藏看看吧! 一、首先當之無愧最好下卡的就是交通銀行的標準鯉魚卡。只要有大專學歷就能下卡,而且幾乎都是秒批,下卡極快。
  • 最高可領200元!深圳發放1000萬「數字人民幣」紅包 如何申請?
    具體來看,該紅包採取「搖號抽籤」形式發放,非先到先得,無需爭搶,抽籤報名通道已於2020年10月9日0時正式開啟,在深個人可通過「i深圳」活動預約平臺登記申請抽籤,中籤人員將於10月12日18時起收到中籤簡訊,根據中籤簡訊指引,下載安裝「數字人民幣APP」,註冊登錄並開立預約時所選銀行的「個人數字錢包」後,即可領取「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200元。
  • 央視報導首款數字銀行卡 手機即開即用 支付方式三合一
    趕在8月最後一天,中國銀聯向市場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銀行卡迎來了數位化升級的重要一步,「無卡」時代正式到來了! 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支付機構在境內外同步發行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銀行卡迎來了數位化升級的重要一步。
  • 新聞縱深|數字銀行卡到底是個啥?怎麼使用?
    [閱讀提示]8月17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批准,百信銀行通過虛擬發卡系統發行了我國首張數字銀行卡。這張由中國銀聯和百度公司、百信公司三方共同推出的銀行卡,同時集合了借記卡和貸記卡的功能於一身。「百度閃付卡」本質上可視為數字形態的全功能的銀行帳戶,底層集合了存、貸、匯等基礎的金融服務。依託百度App,以智能小程序為載體,申請開通全在線上進行,可以面向10億百度用戶提供普惠信貸、零錢理財、支付消費和生活繳費等數字金融服務。
  • 基於行動支付場景的銀行帳戶創新發展分析
    2020年8月15日,百度公司、百信銀行聯合中國銀聯推出國內首款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無獨有偶,8月31號,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支付機構發布的「銀聯無界卡」,也聲稱是首張數字銀行卡。一時間,基於行動支付的創新百舸爭流。雖然不同創新均採用無實體介質的方式,方便客戶在移動終端操作,但是其背後的運行邏輯和政策要求則不盡相同。
  • 在深圳就可申請!羅湖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0日訊(記者 趙文碩)自10月9日0時開始,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再次開啟「2020禮享羅湖」系列促消費活動,發放1000萬元人民幣「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據了解,此次活動紅包數量共計5萬個,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採取「搖號抽籤」形式一次性完成發放。
  • 如果一張銀行卡不使用,一年會被銀行收取多少費用?是58元嗎
    坐席人員說,小王的帳戶並沒有籤約簡訊銀行,因此不會扣收信息費。小王就納悶了,那怎麼每個月都會有收取3元信息費的簡訊呢?後來,經銀行的朋友提示,小王才知道了其中的原由。原來,小王在春節之前新開了一張手機卡(新申請了一個手機號碼),這張手機卡上的「收費信息」是上個機主的。
  • 銀行卡有哪些費用已經免收費了!
    現在,銀行免年費(包括小額管理費)政策已經實施一年多了。各位親看看自己的銀行卡還在被扣著年費嗎!雖然銀行卡年費和小額管理費並不算多,但國家既已規定可免年費,那麼我們當然應當省下這筆錢。首先來看銀行卡年費與小額帳戶管理費是什麼。
  • 上海農商銀行網上銀行的功能介紹
    上海農商銀行成立於2005年8月25日,是由上海國資控股、總部設在上海的法人銀行,是全國首家在農信基礎上改制成立的省級股份制商業銀行。但今天我要說的不是它這間銀行,而是它的網上銀行。下面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的上海農商銀行網上銀行的功能介紹吧!(比較多,請大家耐心讀完,對你有幫助!)
  • 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 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原標題: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 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老年人為何頻頻遭遇數位技術鴻溝?又該如何跨越?經濟導報記者調查走訪多個線下場景發現,在數位化、智能化背後,人性化恰恰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