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篇
1.在最初接觸到《秘密》系列的時候,我是不相信甚至牴觸的,書中所涉及到的「唯心主義」與我多年接受的「唯物主義」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可能大家也有過這樣的心路歷程吧?但好在我是一個喜歡亂翻書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比較快。既然宇宙如此浩瀚,世界上的未解之謎如此之多,為什麼不能順其自然地接受「吸引力法則」的存在呢?
這裡就要談到一開始這種「將信將疑」的心情了,我的看法是,不要強行去扭轉它,也不要批判自己的「不相信」。當然,我相信論壇裡的兄弟姐妹們早就度過了這個時期了,畢竟宇宙之力如此強大美好。
2.由《秘密》系列入門,我讀到了張德芬老師的系列叢書,在這裡感謝張老師的靈性表達,讓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尤其是《遇見未知的自己》,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好書。不知道各位同好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感受如何,我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了能量(喜悅之情)的流動,要用文字表達的話,就是一種「感覺到文字活了起來,不捨得讀完的珍視」。
讀書至今,我體會到:有些書是死板的、教條的,而有些書有靈的、流動的。前者,可能我們的頭腦認同它有道理,但能量層面是拒絕的。二者的區別有心自證,非常明顯。
3.之後又吸引到了很多身心靈、靈修類的書單,如印度靈性大師克裡希那穆提、臺灣文案天后李欣頻、以及著名的《零極限》等等,基本上豆瓣上「靈修」分類下的書我都有涉獵,真是一種如饑似渴的狀態了。但是,隨著閱讀體驗的增加、知識的積累,我也發現了廣撒網的弊端:
①這些書中的內容萬變不離其宗,過多地閱讀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癮頭」,將我們困在知識、頭腦、和各種按部就班的步驟中,反而剝削了我們好好生活、認真實踐的時間;
②由於作者個人原因、時間跨度原因,書中的內容難免有出入,甚至相互矛盾,比如克氏就主張「沒有什麼靈性導師,也無需跟隨任何書籍」,這一點對當時瘋狂尋求閱讀快感的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刺激(當然,後來我反思,老爺子的意思大概就是教我們學會「放下」)。所以,與其在書海中輾轉沉浮,放任自己,不如好好地總結和實驗某一套簡單的方法,然後全身心地去信任;
③大家停下來想一想,我們不停地去找書、找技巧,去看同好們「心想事已成」的帖子,除了帶著飽滿的熱情和祝福之外,是不是也同時被焦慮和不信任的感覺裹挾了呢:不會吧?我要的可是……啊,可能不會輕易實現吧,為了更保險一點,我還是再去學習/運用一套方法比較好!
我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有這種想法的話,不要責怪自己,允許自己在某個時刻有過這樣的焦慮,然後說:對不起,請原諒。最後放下這種執著,放手去信任。
【二】技巧篇
這個部分我不比論壇上的朋友們專業,正如上文所說,在亂翻書的過程中,我被知識束縛了太多,所以留給實踐的部分比較少。我正在改變這樣的狀況,並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變化。
具體的技巧是遵循《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黃金三步驟》所說,書中已經描述得非常清楚了,在此不再贅述。有這本書和《秘密》打底,相信大家一定能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吸引力法則」。
如果您和我一樣看過很多相關的書籍,會發現不同的作者根據自己的習慣,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黃金三步驟》中說,「要善用『我正在……的路上』這一句式,否則我們會因為假設的情形與事實不符而感受到匱乏」,而李欣頻老師則認為,「『正在路上』表明目前尚未擁有,是匱乏的狀態」,兩位老師的主張顯然是相互矛盾的(個人看法,如果朋友們另有高見,歡迎探討,感謝!),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會慌張了:怎麼辦,到底誰才是對的?私以為,並沒有什麼對錯,根據你的感覺,你覺得哪種表達更能讓自己感覺愉悅,就去運用它!
Attention:在法則的運用過程中,我個人主張「一切從自己出發」,就算想要改變別人,也從自己的改變開始。不要插手任何別人的人生(包括你的至親),更不要運用這個神奇而偉大的法則去控制別人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要走的路,即使是痛苦,也要自己親身痛過才有刻骨體驗,這是生命的禮物,我們無權剝奪TA成長的機會。
【三】實戰篇
運用「吸引力法則」幾年來,我非常感謝偉大的宇宙讓我收穫了很多驚喜。生活中的小事就不一一贅述,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在招聘網站上看到這項工作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喜歡這份工作,我一定會得到它」,跟家人聊天的過程中,我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篤定。家裡人是不相信的,當時我是零經驗+專業完全不對口,但我帶著這種篤定給網站上留下的HR電話發了簡訊,也投去了簡歷,但沒有回應。
在等待回應的過程中,我去了本地了一個招聘會,欣喜地發現那家公司也在場,至今我仍然記得,當我走過轉角,看到另一邊巨大的公司立牌時內心的喜悅之情,那時候我也更加確定,我一定會得到這份工作!當然,最後我得到了它。
並且,在當年公司尾牙之前,我又成功通過吸引力法則得到了當時還是新款的iPhone6。
過去了這麼長時間,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還是可以體會到內心湧動的喜悅和感恩,無上的感謝之前,至偉大的宇宙。
【四】寫在最後
當然,這幾年的時間不可能一路順遂,去年,我的健康曾經亮起大大的紅燈(後來證明是一場虛驚,感恩!),但個中恐懼、驚慌的心情真是難以用語言描述。在那種絕望的狀態下,我反覆想起張德芬老師的一句話,大意是說:
不要在順遂時做修行人,又在困境中變回普通人。
與大家共勉,晚安!
感謝如雲如水的分享。《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黃金三步驟》,特意找了下這本書,跟我們網站分享過的《吸引力法則:心靈使用手冊》是同一本書,心靈使用手冊是大陸譯本,黃金三步驟是臺灣譯本。
非常不錯的書, 靜版曾經手打這本書在網站分享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出來看一下。
國慶假期還有明天最後一天。過了國慶,2016年感覺就差不多了。這個國慶我最開心的是在網站看到這兩篇分享,昨天的和今天的這篇,都是親們在國慶期間分享的:)並且都是在最近註冊的。
新鮮的血液,新鮮的分享,讓人看到希望!
感恩!
相關文章閱讀
「桔桔兒超有用下訂單公式」
「吸引力法則之謎——十一條被遺忘的定律」
「涵容一切的吸引力:佛家的放下、道家的無為和基督教的交託」
我的吸引力 我的夢想人生
WWW.MYX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