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75雞尾酒( The french 75 & French 75)
酒譜:
1.5 OZ. (45ml)琴酒
0.5 OZ. (15ml)鮮榨檸檬汁
0.75 OZ. (22ml)優質自製糖漿
4 OZ. (120ml)香檳
將琴酒檸檬汁與糖漿搖和均勻。濾冰倒入裝滿冰塊的大葡萄酒杯中,最後加滿香檳。
關於75與法式75(75&French75)
當出現"法式"這名字時,你或許會設想這杯酒應該是以白蘭地或幹邑為基酒來調製,但它卻是以琴酒調製無誤。它最早的印刷紀載是在1920年代,哈利麥克艾爾宏的《ABC雞尾酒》當中,這杯酒是以法國制的軍武75釐米野戰炮來命名,而它被美國國民兵廣泛使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法式75雞尾酒,可說是最知名的香檳相關雞尾酒之一了,在法國有時又稱作"Soixante Quinze"也就是七十五,而法文數字的表現方式,是相當不規則的,邏輯不若阿拉伯數字或中文你所認知的那樣:Soixante = 60 Quinze =15所以加起來是75,而這是法文"七十五"的寫法,而本篇要介紹的另一杯雞尾酒"七十五"的名字也是源自於此。
據說法式75的起源有幾個來由,有一說是源自於貴族的喝法;另一說是源於一戰時軍人葡萄酒套烈酒的喝法,後來演變為加入香檳~
比如:冷凍的馬汀米勒套香檳的這個喝法,聽說非常非常的搭配!
但正式出現在雞尾酒書裡則是在哈利麥克艾爾宏的《ABC雞尾酒 (ABC of Mixing Cocktails) 》中當場,而開始成為世界知名的雞尾酒,則是因為這家酒吧~Rick's Café Américain!
這座舉世聞名的瑞克咖啡(Everybody Comes to Rick's),位於IMDB Top 250名裡的第30名,《北非諜影 (Casablanca,1942) 》(又譯作卡薩布蘭卡)當中。在各方勢力盤據,各自謀算的瑞克咖啡裡瑞克遇見了舊愛伊莉莎~
話說今年的調酒學院整理完成後,小編計劃寫一個新的欄目——電影中的雞尾酒 敬請期待吧
然而,如果你翻看上古的雞尾酒書籍,會發現另外有一杯叫做75的雞尾酒,配方如下
酒譜:
1 茶匙 紅石榴糖漿
2dash 苦艾酒
2 OZ. (60ml)蘋果白蘭地
1 OZ. (30ml)琴酒
將材料搖合均勻後濾去冰塊倒入雞尾酒杯中。
這一杯75作為開胃酒在一戰時期非常流行,而它的名字也源於法國輕型野戰炮。哈利的亞美利堅酒吧裡同時也流行著另一個加入香檳的版本,便是法式75,這杯酒的配方,在哈利麥克艾爾宏的兩本書中均有出現,分別是1927年的《酒吧檔案與各式雞尾酒》以及1919年版的《ABC雞尾酒》,而在當中他敘述到,這杯酒是在沃爾尼街上(位於巴黎)知名的亨利酒吧裡所創作出來的。
那麼法式七五與七五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根據可見的資料顯示,七五的酒譜是較早被記載下來的配方,後來才出現了法式七五,在當時兩杯酒的名字很可能是相同的(也就是可能並沒有特別註明"法式"),甚至連命名的原由也相同。
誠如書上所說,兩杯酒算是出現在同一時代,因此若我們穿越時空到當時,你是可以在一家酒吧裡同時點到這兩杯酒的。
不過七十五這個配方卻沒有被廣泛的流傳下來,在後來的酒譜書當中,有許多書籍就僅收錄法式七十五這一個配方。
調製心得
首先來跟各位介紹一下法式七十五的調製,由於最主要的材料即是琴酒以及香檳,所以這兩個材料在選酒上,針對其調性來搭配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因為這兩種酒都是風格非常強烈的酒,傳統琴酒那銳利的杜松子風味不說,光是香檳本身的獨特的發酵風味就不見得真的人見人愛~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很驚訝!!!金黃的酒色以及滿杯的星星,香檳不是應該是最夢幻最美味的酒嗎?
其實香檳特有的釀造方式使其風味十分的紮實,好的香檳當然有很多芳香的味道,但是強烈的發酵風味同時也很鮮明,加上因為香檳不會甜,這種感覺就像是烈酒加入了很多香味,可是如果你無法接受酒精的刺激,喝起來還是感受不到美味~還不如普通起泡酒來的痛快。
不過喝習慣之後,你就會發現香檳有著綿密的氣泡,加上又貴,夢幻度就直接飆升,因此喝到時會刺激你的大腦中樞,形成一個感恩的概念,又或是好爽的感覺。
在醉漢學當中這被稱作金幣反射。
所以很多人喜歡喝香檳,只是因為它是香檳,跟香檳真的好不好喝沒什麼關係。
在調酒學裡,舉例來說,當香檳配上哥頓琴酒這種藥草味厚實的琴酒,整個就是一個硬碰硬的概念,一般來說,這樣的法式75會喝起來相當吃力。
但是又如前面所述,太過柔弱的琴酒,風味又會被香檳壓過~
因此,在經過各種嘗試之後,新手的話推薦用添加利十號來調製這杯法式七五,它的新鮮柑橘風味與多數香檳的香氣都非常搭配,而其特色又足夠強烈,不會被淹沒在金黃色的銀河當中,能夠調出我當中有你,你當中有我的絕妙平衡點~
那麼在選定琴酒之後,接著當然就是挑香檳。正如上面所說,香檳有著強烈的特色,而這特色喜歡的人可能很喜歡,無法接受的人可能反會成為負擔,因此呢~在初次挑選香檳時,我個人是建議從口味較為偏酸的品牌開始挑選,因為酸味不僅可以較平衡我們所說的強烈風格,也可以讓香檳調酒不需要太多檸檬汁就可以達到宜人的口味,藉此保有各材料的性質不被掩蓋。
常見的香檳中,最推薦凱歌以及皮耶爵這兩個品牌的無年份款(NV,Non-Vintage),前者較便宜也較好買但細緻度較不若後者,也各有優異。價格再稍微高一些則推薦伯蘭爵的無年份款。伯蘭爵的特色果香澎湃,酸度適得宜,應該是千元以下的香檳中非常棒的一支了。
還記得《北非諜影》中的警長給德國軍官的推薦嗎?
而相對於這幾支而言,大家最常可以看到的酩悅香檳,因為酸度低,香檳特色很強,除非你就是愛這個味,否則不是很推薦做法式七十五,但香檳雞尾酒的話倒是挺適合。
除了品牌的選擇之外,也可以挑選粉紅香檳,因為一般來說粉紅酒會酸些,顏色也比較夢幻。所謂的粉紅呢,就是在製成壓汁的過程,混入連皮帶肉去搾汁的果汁。
基本上用以釀造香檳的葡萄品種有一白二紅。分別是,白葡萄為夏多內(Chardonnay),紅葡萄則是黑皮諾(Pinot Noir)以及莫尼皮諾(Pinot Meunier),但是一般在製造香檳時,是不連皮搾汁的,所以或許你可以這樣理解,粉紅香檳因為要另外混入一部份帶皮搾汁的葡萄汁,多了一道工序,所以通常都貴了一點。
這三個品種的葡萄在香檳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簡單來說,多半以黑皮諾為骨幹環繞著夏多內,最後再裝點上莫尼皮諾來增加豐富性。
而前兩者是香檳酒釀製的葡萄品種,使用比例佔比較高的,例如香檳王就只用這兩種葡萄來釀製。若只用白葡萄製作,就稱作白中白(下圖左)),而只用紅葡萄製作,則稱作黑中白(下圖右)。這樣的製法價格又會再高上一級。
再說回前面我們所提及的香檳的酸度,各家酒廠在葡萄品種比例的選用及調配均不一致,也因此造就了不同酸度的口感的最主要原因。
而若因價位考量,或是真的不愛香檳那個味兒,那則最推薦香桐氣泡酒,它雖然不是香檳,但以完全相同方法釀造,不僅風味紮實,風格又較香檳柔和易飲,而且價位只有酩悅香檳的一半,完全是當之無愧的C/P王。同前述,偏好酸味者可以選擇香桐的粉紅氣泡酒。
緊接著香檳冰透後就開始調啦!
文初調製的比例是與湯姆柯林斯(Tom Collins)相仿的配方,糖略多於檸檬汁,只是將蘇打水換作香檳,並且還加入了冰塊。也因為這樣的調法,有人將法式七十五視作尊爵不凡豪華版的柯林斯~
但這調法有夠粗暴,不僅全是一個土豪的概念,崩壞香檳的夢幻,而且過多的甜味會影響香檳風味較細緻的部份。
所以在調製比例上提供了三種配方供大家參考,固定琴酒為2OZ.,糖漿為1/2 OZ.而將酸度來作調整,香檳則是選擇前面推薦中,最便宜的凱歌香檳。
【1】
2 OZ.(60ml) 琴酒
2/3 OZ.(20ml)檸檬
1/2 OZ.(15ml) 糖
【2】
2 OZ.(60ml) 琴酒
1/2 OZ. (15ml)檸檬
1/2 OZ. (15ml)糖
【3】(參考雞尾酒博士書上的比例,但糖用量增加了,原為10ml)
2 OZ.(60ml) 琴酒
1 OZ.(30ml)檸檬
1/2 OZ.(15ml)糖
測試的結果,剛調好時【1】相當平易近人,一喝感覺就是超大眾的好喝。
【2】更適合男士,但較不常飲酒者,可能就不大愛。
【3】則是,太。酸。了。能生吃檸檬的人可能會愛,但是檸檬汁搶過了琴酒的風頭,甚至也壓掉一些香檳的風味。
而溫度略升後,【2】較【1】顯得耐喝許多,因為後者的甜味開始變得膩口。並且在琴酒、香檳以及酸甜,各種香氣與口味上的均衡度來說也是最高的。
然而,剛有提到「耐喝」,香檳不是要趕快喝掉嗎?不然氣泡都跑光光了!其實無須過分擔心,也不要太小看香檳酒,香檳除了風格強烈,它的氣泡含量也是非常充足的,基本上在你好好喝完它之前,都還會蠻有氣的。
而且香檳之所以為香檳,不僅是因為氣泡,它也是很好的葡萄酒,因此就算略微沒氣,仍是滋味非常豐富,有時還會因為減少了氣泡刺激,反倒令人有不同的感受。更何況喝太快,很容易醉人。
不過看到這,或許各位還會有個疑問,那麼~香檳要加多少呢?
因為香檳不適合倒到量酒器裡量,所以個人的建議是,加入的量比你搖好的琴酸酒(Gin Sour)再略多些即可,若為直筒型的笛型香檳就是約補至六到七分滿。另外自己喝的話,從琴酸酒開始喝,邊喝邊補香檳也是滿不錯的喝法~
至於另外一杯七五雞尾酒。
七五的組合,從材料上看起來是頗為古典,配方上建議大家使用風格較不強烈的琴酒,好比必富達,因為蘋果白蘭地的調性較為細緻,若使用像添加利十號這樣鋒芒畢露的琴酒,會擾亂整杯酒的味道,變得有點混沌,摸不著重點的感覺。
在閱讀雞尾酒酒譜時,主從關係以及材料特性的強弱是選酒的首要考量。所以在主軸為蘋果白蘭地時,其他的配角就不要過於搶戲,因為琴酒與苦艾酒都是相當強勢的風味。
紅石榴的香甜與苦艾酒非常搭配,而這股味道與蘋果白蘭地的清香互相輔助,必富達琴酒則像是一個清晰的架構,把蘋果白蘭地給撐舉起來,讓整個主體更加明確。喝起來風味和諧層次分明,十分令人回味。
手邊若沒有必富達,使用藍寶石或者是哥頓,或許可以嘗試減少琴酒的用量。苦艾酒則是推薦湧泉之屋這種不太強烈的品項,那同理,如果只有較強勢的苦艾酒,則略微減少用量取得平衡,但注意要使用法式的苦艾酒調製。
然而,七十五這杯雖然韻味悠長,可口味並不太大眾,若喝不習慣,可以在原配方中加入適量的檸檬汁(約15~20ml),這也是七五流傳至後期的酒譜配方。
再彈一遍時光流逝吧,再飲一杯French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