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妝SKINFOOD被曝撤離中國市場 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

2021-01-10 界面新聞

作者/ 張慧媛

據業內人士爆料, SKINFOOD思親膚因為「經營層面出現問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3月底至4月初先後撤離多家百貨,品牌要撤出中國市場」。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在北京多家百貨踩點得知,該品牌確實已在4月2日撤出一樓化妝品區。北京百貨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思親膚在北京的專櫃所剩不多了,在其他省市的百貨有的從3月份就撤櫃了。

近年來,韓妝在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口碑和銷售總額,在爆火之後遭遇了「過山車式」降溫。自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SKINFOOD思親膚十年來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在別人藉助韓流扶搖直上的那幾年,也並未有搶眼的成績,顯得很「佛系」。此時,為何會有「撤出中國」的言論流出?思親膚近年來在中國經歷了什麼?

在消息傳出之後,《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思親膚北京區域的相關負責人,她表示,公司在北京的直營店鋪於2017年底確實做了調整,但「絕非是因為品牌要撤出中國市場」。

她強調,近年來韓妝遇冷,思親膚作為一個廣告投放面窄的「小眾」韓妝,長期依靠自然銷售,在寸土寸金,租金、人力成本高企的北京百貨業,著實面臨成本過高、扣點太低的尷尬。因此在部分百貨的合同到期後,一些專櫃將主動陸續撤出。

該說法得到了韓國思親膚中國區副總經理嵇俊的認可。他對於傳聞表示詫異,認為其不屬實。當前某些片區出現撤櫃是戰略調整的正常現象。思親膚今年希望將與傳統百貨的合作,拓展到新型購物中心。他表示,不管在營銷還是渠道還是產品層面,思親膚追求的是步調穩健。

不過嵇俊也承認,「薩德事件」對品牌在中國的發展確實有一定影響。譬如,2017年多個待定的宣傳計劃都宣告擱置。在去年時隔7年之後亮相美容展會後,今年他們不得不放棄參展計劃。

SKINFOOD思親膚誕生於2004年,以「可以吃的美味食物為原料」作為賣點,產品顏值頗高,現有 1000多個SKU,售價在百元以下,覆蓋護膚、彩妝、男士、嬰幼兒等多品類,誕生過「黃瓜水」這種高性價比的爆品。

2008年,SKINFOOD思親膚在中國成立思親膚化妝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開啟直營模式。

對於思親膚在中國的發展,不少業內人士表達惋惜之情。某業內專家對《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直言,在韓妝最火的時候,思親膚沒有搭上高速發展的快車;在韓妝遇冷之際,思親膚由於體量和認知度的局限,反而更早受到了衝擊,「歸根結底還是定位模糊,和對中國市場預判錯誤」。

標題

一直以來,SKINFOOD思親膚以百貨作為主要渠道,從2016年底開始進軍 CS 渠道。但在正式進軍該渠道的一年之前,品牌就做了試探性摸索。

根據《騰訊財經》在2015年的報導,為消滅假貨和進軍 CS 渠道,SKINFOOD思親膚在5月推出集團第二大品牌Fromtree馥林翠,此次推出的新生產線採取中韓共價策略。

但在2017年5月,新品在發售兩年後便暫停發售,其品牌線管負責人曾公開承認,相比悅詩風吟、菲詩小鋪等同類韓系品牌,思親膚缺乏代表性的產品系列,難以讓消費者對產品有明確記憶點。

業績無起色,在2017年和2018年,思親膚卻因為接連被罰,引起了行業的關注度。2017年10月,思親膚上海分公司因沒有辦理CITIS允許進出口證明書,被罰款人民幣1127000元。

在吃下百萬罰單之後,2018年3月,思親膚的一款櫻桃唇線筆因涉嫌採用重金屬鎘超標的產品,不得不被緊急召回。迄今,在其中文官網上還掛有召回公告。

受訪代理商心態平穩,看重利潤更看重品牌戰略

 和業界的「哀其不幸」相比,大多數思親膚代理商心態平穩,這主要得益於這個韓妝在去年起進行的政策調整。據悉,為了最大限度地給渠道利潤空間,思親膚甚至將折扣下降了10個點。

甘肅瑞麗商貿有限公司總董事長郝登軍認為,他運營思親膚8年裡,最近兩年的銷量確實不理想,一是受困於政治因素影響,二是品牌在中國也經歷了「高層和政策變動」。但這不妨礙他對品牌的信心,「思親膚韓國原裝進口,品質有保障,二則性價比高,本地消費者認知度高」。由於政策激勵,郝登軍說自己會在現有的5個百貨專櫃基礎上再做拓展。

作為黑龍江最大的進口化妝品代理公司,哈爾濱聯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將思親膚進駐了當地的百貨和CS渠道,「受惠於品牌較好的渠道政策,2018年我們已將兩大渠道的團隊分開,各自單獨運營」。

嵇俊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思親膚會採取用爆品線上帶動線下的方式,挺進百貨、購物中心、CS 和 KA 四大渠道。而在快速崛起的購物中心渠道,SKINFOOD思親膚現已「不確定是否會加碼單品牌店」,而糾結的原因還是不明朗的國際關係。據悉,未來思親膚或將以集合店的形式為主進駐購物中心。

這一渠道尷尬在代理商層面得到了印證。2017年,長沙兆順百貨貿易有限公司和思親膚達成合作,在長沙開設了該品牌中國大陸第15家單品牌店,其事業部總監鄧自紅對記者表示:「目前該店的情況不那麼理想」。

有代理商認為,不利的時局下,SKINFOOD思親膚不能再當「佛」系品牌,尤其應該在營銷層面亮出大動作。

對此,嵇俊也回應,作為一個定位年輕的品牌,用傳統的廣告渠道去抓住消費者,可能並不合適。「韓國品牌慣用的一些宣傳或營銷手法,是否可以在現有的市場情況下面進行下去?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在懷疑和調整」。

多個熱門韓妝面臨退潮,韓妝能「向死而生」嗎?

  根據3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2018年2月進出口動向》顯示,韓國化妝品2月對中國內地出口額7300萬美元,中國香港出口額4900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34.2%、36.3%。

同時,韓國化妝品對華銷售雖然保持了23.4%的增長,但是同比增勢放緩。倚重中國市場的愛茉莉太平洋、韓佛等韓企,2017年銷售額更是有雙位數下滑。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思親膚不是一個人在困惑。

今年年初開始,曾經要趕超悅詩風吟的THE FACE SHOP菲詩小鋪,也在全國範圍內大量撤離單品牌直營店。和思親膚一樣,二者的管理層均認為「沒有利潤空間的渠道模式是一盤散沙」,前幾年成為國內化妝品標杆的單品牌店形式,在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面前遇挫。

同政策大環境、租金、人力、合同等外界因素相比,業內普遍認為,韓妝受挫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品牌自身。

代理3CE和VOV的江蘇代理商駱奎軍此前就對《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表示,薩德事件的影響最主要不是體現在銷售業績上,在他看來,「韓流」帶動韓妝的時代感覺已經過去了。

近幾年,消費者迅速高端化,渠道迅速多元化,本土品牌崛起,來自歐美日的高端小眾化妝品紛紛入局。以年輕化營銷和爆品打造見長的韓妝, 面對這樣的局面,逐漸招架乏力。

這一趨勢明顯反映在2017年各大韓妝企業的銷售業績上。

受益於Whoo後、SU:M37°呼吸等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穩健發展,LG生活健康在一眾銷售額「跳水」的韓妝企業面前獨領風騷。多位經銷商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因為營銷和品質相對沉穩,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消費者偏理性,反饋口碑要略好於其他韓系品牌,亦較少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隨著中韓關係的回暖,市場對於政策的敏感也在解凍。2018年初,韓妝在各個渠道的數據均有不錯反饋。韓妝能否在中國迎來第二春?答案有可能是YES。屆時,刨除政策原因這塊「遮羞布」,韓妝自身的底牌將會更透明地展示在市場面前。

相關焦點

  •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  CBO 記者 張慧媛據業內人士爆料, SKINFOOD思親膚因為「經營層面出現問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3月底至4月初先後撤離多家百貨,品牌要撤出中國市場」。
  • 在中國運作十年不接地氣的韓妝SKINFOOD面臨破產?沒了它,你還有什麼選擇
    進入回生程序,要是債權人不同意的話,就會宣布破產。 實際上,在今年的4月份,SKINFOOD就被曝出將撤離中國市場,但是隨後SKINFOOD就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該報導不實。2008年,SKINFOOD在中國成立思親膚化妝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開啟直營模式。 在進入中國市場後,SKINFOOD十年來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在別人藉助韓流扶搖直上的那幾年,也並未有搶眼的成績,顯得很「佛系」。
  • 韓國skinfood重新投產,部分產品將漲價
    但隨著生產的恢復,skinfood對部分產品進行了漲價,對此,中國市場的渠道商們怎麼看? 中國市場仍有待觀望,代理商目前沒收到任何通知 一月有餘,目前算是已經從「倒閉」風波中抽身出來的skinfood,其中國化道路還會繼續嗎? 對此,《化妝品財經在線》 記者致電了幾位中國市場的品牌代理商。
  • 繼the ordinary後skinfood也倒閉了?韓妝skinfood倒閉原因是什麼
    SKINFOOD作為韓妝的代表品牌,物美價廉,國內線上線下也都開有skinfood的旗艦店,也有不少忠實粉絲。但昨天開始很多網站都在傳韓國平價護膚品牌skinfood倒閉的消息,說這幾年SKINFOOD經營不善,面臨破產,公司已經向法院申請接管了。》》》
  • 知名韓妝品牌skinfood面臨倒閉? 北京天津多家門店關門
    知名韓妝品牌skinfood日前曝出面臨破產危機,有韓媒報導稱skinfood方面向首爾回生法院申請了「企業回生程序」。韓國企業回生程序,是在法院的主導下,調整股東、債權人等法律關係,推動面臨破產危機的企業恢復經營的一種法定程序。
  •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多個品牌被曝重金屬超標,韓妝在中國市場遇困境
    截止2017年7月,innisfree在中國共有400家門店,單店月銷售額約在50至100萬元之間,該品牌在中國的銷售規模達40億元左右。與此同時,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開始有意識地向歐洲市場擴張,以彌補其逐漸流失的中國市場份額。據悉,雪花秀系列產品已於去年9月入駐巴黎老佛爺百貨,並將於2018年進入英國市場,於2019年進入德國市場。
  • skinfood倒閉是真的嗎?skinfood是什麼為什麼倒閉?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SKINFOOD就被曝出將撤離中國市場,但是隨後SKINFOOD就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該報導不實:「我公司作為韓國SKINFOOD品牌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負責SKINFOOD品牌在中國的市場開拓,我公司在韓國SKINFOOD的支持下已經在中國運營十年。
  • 都說進口品熱,伊夫黎雪、思親膚、淳萃為何「組團」退出中國市場?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了定位不夠清晰明確、渠道運作不得當以及推廣營銷走錯路線等外,讓淳萃敗走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切入了低價洗護的紅海市場,卻又沒有強勢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而淳萃的錯,在十年前,就已經有品牌犯過。 許多人都知道曼秀雷敦唇膏、男士護膚,但對曼秀雷敦洗髮水可能並不太了解。
  • 伊蒂之屋將入駐調色師,中國美妝集合店是韓妝的下一站嗎?
    伊蒂之屋屬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旗下,2013年便進入中國開始擴張自營店。在這之前它已經以「愛麗小屋」的名字在中國小有名氣,因產品豐富、包裝可愛、價格低,深受學生黨歡迎,是韓國代購中最熱門的品牌之一。巔峰時期在中國25個城市開了85個門店。從今年7月開始,人們注意到伊蒂之屋在多個城市的店鋪正逐漸撤離。如今,它在內地的門店可能已不足十家。
  • 伊蒂之屋將入駐調色師,中國美妝集合店是韓妝的下一站嗎?
    但這並不意味著品牌要放棄線下市場,將在8月份以另一種方式在線下出現。伊蒂之屋選擇進駐調色師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界面時尚曾報導過,以調色師、WOW COLOUR為代表的本土彩妝集合店在2019年成為零售業態的大熱門。這些集合店內囊括近百個中低檔價格的海內外品牌,並且經常更新。剛一面市就深受年輕人歡迎,快速佔據各大熱門商圈購物中心的黃金位置。
  • SkinFood倒閉了?那可是很多人美妝的入門品牌啊!
    這可是我剛接觸韓妝時心水的彩妝品牌啊~印象中剛接觸韓妝就是從它開始了和愛麗小屋 菲詩小鋪都是粉絲們特別喜歡的學生平價品牌Skinfood一直推崇「可以吃的化妝品」2013年銷售規模和營業利潤分別達到1746億韓元和31億韓元,並進軍中國、日本、美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Skinfood的健康理念俘獲大批粉絲,關鍵是,他家的東西還超!平!價!
  • The Ordinary突然關閉,Skinfood被曝破產,貧民窟女孩表示不同意!
    不知道the ordinary的小仙女總不至於連韓國的skinfood也不知道吧!這個牌子是多少小仙女的韓妝入門款啊。在韓國這個大企業瓜分市場的情況下,單打獨鬥這麼多年也是很不容易了。雖然現在官方旗艦店還在正常售賣和經營,官網也貼出了這樣的公告。聲明目前還沒收到網傳的破產倒閉的消息。
  • 韓妝已成往事,中國姑娘的錢不好騙了
    而在中國,韓妝品牌也節節敗退。悅詩風吟母公司、韓妝巨頭愛茉莉,2019年在中國關了40家虧損門店,今年預計還要再關閉至少90家。而對家LG生活健康旗下的菲詩小鋪,早早於2018年8月就退出了中國市場。對資深美妝消費者而言,再提起這些熟悉的品牌,難免會有點恍若隔世的感覺。
  • 全新升級的謎尚,要為中國市場重新定義韓妝
    據悉,ABLE C&C愛珀信集團自創立初期開始一直致力於進軍國際市場。目前在美國、德國、西班牙等40多個國家運營有7,300多個銷售點。特別是日本,約23000個銷售點,中國約3000個銷售點,並創立了分公司,積極開拓本地市場。
  • 韓妝失寵了?中國姑娘的錢不好騙了
    ——曾經的平價美妝巨頭在往前追述五年十年,韓妝可是姐妹們梳妝檯上必不可少的悅詩風吟母公司、韓妝巨頭愛茉莉,2019年在中國關了40家虧損門店,今年預計還要再關閉至少90家。其實,韓妝的沒落都是有跡可循的,那時候的中國姑娘,對化妝還沒有多少心得,紛紛追捧粉底夠白、水光肌、韓式平眉、咬唇妝….
  • Forever21撤離中國市場?快時尚品牌中國迷途
    市場觀點認為,這是Forever21撤離中國市場的信號。對於Forever21此次關閉線上銷售渠道的原因以及是否計劃撤離中國市場,記者撥打了官方客服電話,但無人接聽。隨後記者給官方郵箱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復。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對《華夏時報》表示,在他看來Forever21並不會撤離中國市場,此次關閉官網、天貓等線上銷售渠道只是市場方面的調整。
  • 英國美妝集合店Space NK將撤離中國市場
    英國美妝集合店Space NK將撤離中國市場 CBO首頁 | 作者:李建子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04-03  訪問量:694
  • 韓妝遇冷記:從「潮流風向標」滑向「年度特困生」
    (原創: 思敏 聚美麗 今天)根據中國經濟網12月19日的訊息,韓國化妝品在中國市場遭遇多方「阻擊」,連續三年穩居中國進口化妝品銷量冠軍的韓妝或將讓出寶座。截止今年10月,中國進口日妝化妝品以微弱優勢超過韓妝。據統計,五大化妝品進口國中,中國對韓國進口額增幅最低,只有14%,而日妝、法妝、美妝等國外化妝品增幅均超過30%,英國化妝品的增幅甚至超過了60%。
  • 悅詩風吟中國再關90家店,韓妝品牌大勢已去?
    悅詩風吟中國再關90家店 2012年,正是《來自星星的你》熱播期,EXO、少女時代等韓國炙手可熱的明星在當時的中國很是吃香。在這個韓流正流行的時刻,悅詩風吟進入了中國市場。
  • 中國姑娘為何拋棄韓妝?代購熄火,免稅店冷清,韓妝生意遭遇重擊
    韓妝代購群體背後是整個韓國化妝品產業中國市場的潮起潮落,前幾年韓國化妝品風靡中國市場,留學生、全職媽媽等一大批人做起了韓妝代購。2017年,韓妝在中國的銷售業績跌落神壇,代購也越來越難。經過這兩年的調整,韓國化妝品有了「復甦」之跡,可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又讓韓妝的「復興之路」變得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