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與宋朝帝後大婚:如懿傳和清平樂,大婚場面哪個朝代更講究?

2020-12-15 含羞雨露

皇后作為母儀天下的後宮之主,其身份地位極其尊貴,非尋常嬪妃能夠相比,那不同朝代的皇后大婚都有什麼講究呢?

《如懿傳》那拉氏皇后&乾隆大婚

清朝乾隆時期,繼後那拉氏的大婚盛況在《如懿傳》中,是導演花大心思要重點描述的,光是穿戴皇后朝服就用了很多時長。而本劇的服裝,不僅還原度很高,細節也是非常講究。劇中如懿穿上一層又一層的朝袍朝褂,交叉佩戴了兩串珊瑚朝珠,肩上佩戴披領,最後中間再佩戴一串東珠朝珠。黃金領約,頂三層金翟朝冠,額頭上佩戴金約,光這一套裝備便市值幾億。

接下來就是受冊儀式了,如懿住在翊坤宮,從三大殿通往翊坤宮的路上鋪了紅毯,從這個細節來看,《如懿傳》還是高度還原了歷史場景的。由當時乾隆眼前的大紅人富察傅恆手持節杖引領儀仗隊到了翊坤宮門口,他手持節杖,節杖就相當於皇帝的信物,象徵了皇權,所以當傅恆交給太監節杖的時候,太監先得跪下來。

為何傅恆要把節杖轉交給太監而自己不進入呢?因為傅恆屬於外臣,外臣是不能入後宮的,所以他把皇帝的信物交給了太監,由太監代替去往院內。而太監把節杖放在了受拜位,這足以說明節杖的象徵有多大。

這時的如懿已經從屋內走到了院外,準備接受受冊儀式。受冊儀式有兩個東西要交給皇后,分別是寶冊和寶印。寶冊是冊立皇后的文書,而寶印則是專屬於皇后的印璽,皇后的印璽是由純金打造,差不多有三四斤重,用三等赤金五百兩打造而成。

清朝後宮的嬪妃受封時,儀式都是差不多的。儀式中,那些穿官服讀冊文的是女禮官,她們都是王公、上三旗以及內務府大臣們的嫡妻,俗稱命婦或者誥命。朝廷在有重大典禮儀式的場合,會從這些女子中挑選一些,去輔助典禮儀式。根據丈夫身份的不同,這些嫡妻們的具體工作也會不同。能站在皇后面前宣冊的,那她的丈夫定然不一般。

等到如懿完成了一系列的受冊儀式之後,她走出翊坤宮,身後跟的是六位命婦,如懿並沒有坐著轎攆,而是步行走向了大殿。從後宮的翊坤宮出發,一直走到了乾清門,再繞了一大圈從側面繞到太和殿大門,從大門進入。接著到了廣場上,在百官的注視下,如懿一路走向了殿前,經過了文武百官,還經過了後宮嬪妃,最後同皇上一起站在了太和殿門口,接受大臣們的注視。

這一點,其實有一個很明顯的錯誤,清朝這麼一個注重皇權的朝代,女眷是根本不可能邁入太和殿的,後宮嬪妃一輩子都進不了太和殿,皇后也是如此。

事實上,當天只有皇上一個人先在太和殿閱冊閱寶之後,也就是昭告天下給了皇后名分,然後派使臣手持節杖去往皇后的住處接親。在皇后接受冊封之後,會去往入洞房的地方。清朝帝後入洞房是有專門宮殿的,那就是坤寧宮。皇上會自己招待親屬們酒席,而皇后並不參加。

等散席後便是入洞房時刻了,而入了洞房之內還有一大堆規矩,揭完蓋頭之後,進行的是「坐帳禮」,也就是兩個人站起來,再一起坐下。完了之後就是合巹禮,這就是對飲對食的意思。劇中,如懿和皇上相向而坐,先是喝了合巹酒,然後再就是吃東西,這裡劇中安排的是吃生餑餑,意思就是早生貴子。到此,帝後的婚禮才算是真正的結束了,怪不得如懿的腰都累酸了。

《清平樂》曹皇后&宋仁宗

《清平樂》的第八集,宋仁宗迎娶曹皇后,而曹皇后和如懿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是皇帝的繼後。畫面先來到了新娘的妝發時間,妝發完畢之後,一堆冊寶使已經在門外等候了。

宋代的帝後大婚顯然沒有清朝的熱鬧,地上既沒有鋪地毯,街上也沒有什麼人,看上去一點兒也不熱鬧,這倒是符合了宋仁宗節儉的風格。與此同時,皇上竟然還在上早朝,而另一邊的曹皇后已經開始受冊儀式了。

相比如懿的受冊地點,曹皇后的還是比較開闊一點的。宋朝的皇宮是在河南開封,在當時叫做汴京,行宮遠沒有紫禁城大,但曹皇后的受冊地點很顯然是在一個小廣場上,所以看著比較開闊。

這裡便出現了宋代皇后最經典的受冊時穿戴的服飾,曹皇后身穿禕衣,衣服是深青色,上面的圖案是翠翟。翟是一種野雞,清朝皇后的服飾上都是龍鳳,為何宋朝皇后的衣服上卻繡野雞呢?會不會太低級了呢?

其實,在古代,這種野雞也叫做錦雞,是當時最漂亮的一種鳥,它的羽毛是五彩的,看起來非常華麗,所以從周代開始,翟就被當作了女性的最高級別圖案而繡在皮膚上了,所以曹皇后身上的禮服就繡滿了翟。頭上戴的是花鳳花釵冠,臉上還粘了珍珠,這叫做珠翠排環,這種裝飾在日常不常見,只會出現在重大的隆重場合。

宣讀完冊文之後,曹皇后走進了殿上的座位,接受大家的朝拜。同樣,宋代參與皇后冊封典禮的也都是命婦和少數使節。等皇后完成了受封儀式,皇上終於穿上了他的正裝。同樣由皇帝作為代表,來到了大殿,接受百官的朝拜。

到此為止,皇上是自始至終都還沒見過皇后本人,所以宋仁宗一直以為這是位醜皇后,以至於他也錯過了本應該參與的同牢儀式。同牢是宋代帝後大婚時需要完成的一種儀式,就是夫妻共吃一樣的食物,主要是五穀雜糧,寓意夫妻二人從今以後同甘共苦。

除了同牢之外,宋代也有合巹禮,雖然曹皇后和宋仁宗並沒有呈現,但是同樣題材的《知否知否》中,趙麗穎和馮紹峰就為我們呈現了宋代的這個場景。完成這項之後,婚禮儀式才算是真正的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如懿傳】皇后不是努力就能當上的,清朝只有五類人可以當皇后
    《如懿傳》皇后落水一命嗚呼, 皇后薨逝,對於後宮來說是崩天塌地的大事,後宮開始了新的一波爭權奪利的鬥爭,因為手中有皇子的牌,又有皇后臨終推薦,純貴妃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爭奪繼後
  • 如懿傳有5人大婚:如懿戴抹額、惢心銜珠鳳,最後那位不忍直視
    甄嬛傳中有浣碧、孟靜嫻和玉嬈三人大婚的鏡頭,浣碧、孟靜嫻和玉嬈三人的新娘造型各有千秋,浣碧滿頭點翠、孟靜嫻金步搖,而玉嬈則戴紅絨。
  • 對話古裝劇服飾師:如懿傳成本十倍陳芊芊,唐人歡娛自養服飾工廠
    從話題到品質,服裝造型在古裝劇裡狂刷存在感「行業裡覺得《如懿傳》才是真的還原。」在和古裝劇服裝造型師對話時,她不禁為《如懿傳》不平:清朝乾隆年間的顏色其實就是像劇裡那樣大紅大綠,但《延禧攻略》偏偏是「高級」的莫蘭迪色調,與真實的情況其實並不相符。
  • 《如懿傳》首播,《後宮·如懿傳》(全六冊)電子書搶先看
    年度最大存貨,苦等一年的《如懿傳》終於定檔了,不得不說,這部劇的播出可真是命運多舛。
  • 《清平樂》和《如懿傳》是一個路子,讓觀眾嗑從未存在的帝後CP
    由於《清平樂》是有歷史原型的,所以在追劇的時候,都會先去查一下相關史實。查過之後便發現,《清平樂》其實跟《如懿傳》是一個路子,讓觀眾嗑從未存在的帝後CP。先來說《如懿傳》,《如懿傳》中周迅飾演烏拉那拉氏(劇中存在錯誤,歷史上是輝發那拉氏),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如果按照現在人的說法,乾隆時期的確有帝後CP,不過這個帝後CP應該是指乾隆和其第一任皇后富察氏。至於乾隆和輝發那拉氏的關係,至少從史書上來看並不和睦。乾隆雖沒有廢后之名,卻行了廢后之實,輝發那拉氏死後也沒有按照皇后的規格下葬。
  • 如懿傳如懿的手鐲有麝香會導致不孕?青櫻什麼時候發現的
    如懿傳如懿的手鐲有麝香會導致不孕?青櫻什麼時候發現的  《如懿傳》開播第二天,網上關於它的話題量就越來越多,不過有些劇情還是交代的不清楚,比如在第二集弘曆大婚的時候,皇后送給青櫻一個手鐲,在小說中我們知道它是有問題的,那麼劇中這個手鐲是不是也有問題呢?
  • 《如懿傳》盤點如懿造型,兩次婚嫁不盡人意,棄用造型卻美如少女
    《如懿傳》已經開播兩年了,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受了造型的連累卻憑口碑和演技逆襲,看過電視劇的人誰都不能質疑周公子的演技,確實是很贊!那麼造型為什麼拖後腿了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女主如懿的造型。洗眼分界線3入冷宮前嫻妃造型青櫻幫太后移宮之事進言,改名如懿,後封了嫻妃入駐延禧宮。那時候的如懿心態平和,與弘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只求兩心相許。
  • 《如懿傳》女主豪華的點翠鈿!
    在如懿傳後期的劇情中,女主那拉皇后的日常造型多為鈿子搭配旗裝。鈿子分為鳳鈿、滿鈿、半鈿三種,鳳鈿裝飾珠翠玉石的鈿花9塊,滿鈿8塊、半鈿5塊,每塊鈿花又有5至10件配件組合而成。材質有金、玉、紅寶藍石、珍珠、珊瑚、琥珀、瑪瑙、綠松石、翠羽等,鳳鈿為大婚時所用,而滿鈿和半鈿細節上區別是比較複雜的。
  • 《如懿傳》如懿的一句蘭因絮果道出了多少心酸境遇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閱讀新的一期,《如懿傳》眾所周知是一部宮鬥劇,劇中的女一和男一分別是周迅和霍建華,看劇的很多小夥伴們被這部劇中的情節虐的不要不要,真是"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因為遭受令妃的陷害,如懿被禁足,禁足期間如懿生病了,而且病得越來越嚴重,在得知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如懿最後跟甄嬛說的是想要試一試魏嬿婉對皇上的真心,這一試就試出了她的野心,還有之前那麼多的罪行。如懿生前最後想的還是皇上的安危。
  • 【古窯講堂】閻崇年:大故宮2(九)坤寧大婚之大婚典禮
    光緒帝大婚典禮——大婚日,二十七日,主要做六件事:第一,穿戴梳妝。子時(子正0時),新娘(皇后)穿戴化妝。皇宮派去福晉四人,身著大紅鈿罩衣、大紅褂罩,陪侍皇后戴東珠朝冠,御珠寶朝服,佩珊瑚朝珠、東珠朝珠,掛金鑲珊瑚項圈,以及其他。穿戴整齊後,在內堂稍坐,等待接受金冊和金寶。
  • 大清後宮的正面與側面:清朝皇帝大婚之後都做些什麼?
    婚姻和家庭中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情,就會對帝王甚至對整個國家產生重要影響。所以,走進皇帝的婚姻,就能夠洞察到最核心的歷史。不堪回首的大婚什麼叫「大婚」呢?這可是一個專門用語,專指皇帝結婚,其他人可不敢使用。那麼,這裡就要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皇帝結婚都是大婚。那些成年繼承皇位的帝王,他們結婚時並不是帝王,就不能叫大婚了。
  • 從幾個鏡頭可以看出,為什麼《如懿傳》遠遠比不上《甄嬛傳》
    在某乎如何評價《如懿傳》的問題下,很多《如懿傳》的粉絲都不明白,《如懿傳》明明宣傳力度更大,邀請的都是大牌明星,而且還是站在《甄嬛傳》的肩膀上,為什麼口碑收視都差了這麼多,甚至連《延禧攻略》都比不過。暫且不論兩部劇原著的質量,在劇中,《如懿傳》的人物與現實極不相符,妃子不像妃子,丫環不像丫環,缺少《甄嬛傳》那種恪守禮儀步步驚心的感覺。最荒謬的,便是金玉妍追世子這一幕。一個生了幾個皇子的貴妃,居然光天化日披頭散髮衣衫凌亂地在皇宮裡到處跑,哭喊著去追一個異族王。
  • 《如懿傳》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為何如懿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劇照《如懿傳》主題立意高新,並非局限於宮鬥,是「一代帝後的婚姻圍城」,不但有創新視角和層層打開的主題內涵;還有成熟的劇作技巧和標新立異的人物,同時還具備對過去的社會強烈的反思、和對現代社會人性解放的謳歌
  • 如懿傳:新婚夜蠟燭滅了,如懿皇上註定不能長久?太后早就看透
    文/歷史客站標題:如懿傳:新婚夜蠟燭滅了,如懿皇上註定不能長久?太后早就看透一切《如懿傳》中如懿和乾隆自幼相識,兩個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一起許下了「不相欺,不相負,此生長久」的諾言。如懿非常愛乾隆,原本她喜歡自由,嚮往和心愛的人白頭到老,卻甘願為了乾隆受困在深深的宮牆內。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乾隆不僅沒能給她一份專一的愛,連娶她為正妻都做不到,少年時代的諾言終究化為了泡影。
  • 《如懿傳》李玉、《清平樂》張茂則,電視劇的太監這麼有魅力了?
    從痴心不改的《如懿傳》李玉,到知己情深的《清平樂》張茂則。他們雖然是殘缺之身,但有心機、有手段、有才智,也有魅力!而他們之所以有魅力,更重要的是赤誠的一片心意!《如懿傳》李玉:痴心一人,願她榮華富貴,平安喜樂《如懿傳》中的李玉痴心惢心一人,對惢心非常好。和多情卻又無情的渣渣龍相比,李玉的魅力大太多了。還有觀眾開玩笑:但凡李玉長得醜一點,都不會那麼心疼他。
  • 如懿傳裡的如懿,清朝歷史上的悲劇皇后,真的得到乾隆的愛了嗎?
    題記:《如懿傳》不久將上映,因為當初《甄嬛傳》的熱播,現在人們談到《甄嬛傳》仍然可以津津樂道一番。《甄嬛傳》裡的鈕枯祿甄嬛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女人。但是《如懿傳》裡的如懿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她的歷史原型是清朝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那拉皇后。
  • 清平樂來自如懿傳的4個人,兩阿哥同演懷吉,認出娘娘沒認出永璂!
    《清平樂》正在熱播,裡面的熟人也很多。有來自《知否》的,來自《琅琊榜》的,來自《我是餘歡水》的,還有來自《如懿傳》的。來自《知否》,《琅琊榜》的應該很好認出,因為這幾部劇都由正午陽光製作,經常看他們公司劇的網友一眼就認出來了。
  • 盤點清宮劇中,演員的臨場發揮,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不少
    《甄嬛傳》孫儷爆哭錯付甄嬛幫皇后扳倒華妃後沒多久,皇上便有意要為甄嬛舉行冊封,封她為莞妃。但此時的宜修可謂如坐針氈,甄嬛可比華妃聰明的多,而且她與純元長相極為相似,善於攻心的莞妃如果再爬起來,可比華妃難對付的多。因此,宜修吃準了甄嬛不甘為人替身的心理,並利用皇上對純元皇后的思念之情,在莞妃的冊封大典上,讓甄嬛誤穿了純元與雍正初見時所穿的衣服。
  • 《如懿傳》惢心:愛情事業雙如意
    《如懿傳》裡上到皇后、各宮娘娘,下至宮女、雜役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何在險象環生的後宮生存著實不是易事。惢心,在潛邸時被分配到如懿身邊的從「心」字輩大丫頭。雖說是如懿的近身侍女,但身份卻不能和如懿的陪嫁丫環阿箬相提並論。
  • 《如懿傳》如懿皇上新婚夜,為何蠟燭滅了?太后這個動作讓人秒懂
    《如懿傳》如懿皇上新婚夜,為何蠟燭滅了?太后這個動作讓人秒懂。這部劇由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是一部很精彩的宮鬥劇。女主如懿成為皇后的道路十分艱辛,她和弘曆的少年時的愛情讓人動容,青櫻為了弘曆心甘情願留在後宮和眾多妃嬪一樣,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了皇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