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
id:japandesign
這條推送,大概是有味道的
日本最大的公共通訊服務商DoCoMo
之前出過一個公益廣告
——教外國人怎麼用廁所
目瞪口呆.jpg
不要以為這是個玩笑
他們是認真的(捂臉)
就全球大數據而言
上廁所一般分為蹲坑式和坐便式兩種
然而很多歐美歪果仁
根本無法做到完全著地的蹲著
???什麼鬼
這不就是一個「蹲廁」的標準姿勢嘛
這有什麼難的!
然而他們一般只能做到
下面這種欠腳式的蹲法
其實,由於生理結構有微妙差異
大部分西方人的跟腱發育不完全
東方人「一蹲到底」這個動作
西方人很難做到
所以他們經常把這種動作稱為「亞洲蹲」
這意味著他們無法使用蹲廁
非常容易向後仰倒
(然後沾一屁股shi,嗯)
東方人在西方找不到蹲廁
也有這個原因
腳後腳跟完全著地的蹲下
腳跟不可以翹起來
面對平坦的機場廁間
初來乍到的歪果仁甚至不知道
自己的屎門該對準哪個方向
像亞洲人一樣全腳著地的亞洲蹲
是讓老外難以解釋的迷思
他們甚至還出了個教程
教歐美人應該怎麼蹲!
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2.慢慢的蹲下直到你的屁股無限接近腳後跟
3.為了保持平衡你也可以把胳肢窩撐在膝蓋上
YouTuBe上關於亞洲蹲的討論也是一抓一大把
甚至還有一部紀錄短片關於亞洲蹲
為啥只有我們亞洲有這樣的蹲姿呢
有人還真的研究了,還給出了結論:
理論一: 東亞人的腿相對較短,所以平衡點與美國人不同。
理論二: 與高中生物書上「長頸鹿為什麼脖子長」的原理一樣。
理論三: 許多亞洲國家採用蹲式廁所。
那你倒是解釋解釋
俄羅斯人咋這麼能蹲
強大的戰鬥民族——
俄羅斯人告訴了我們蹲坑的第二種叫法
斯拉夫蹲!!
別看人家跟我們一個蹲
比起亞洲蹲
這動作也是毫不遜色!
完全可以鼓足底氣
告訴你:
舞臺在哪兒
我們就蹲在那兒!
回到我們東方人身上
其實我們大便的姿勢也是還有提高的空間
首先,科學家認為:
從生理層面來解釋
是這樣的:
因此蹲便才是最正確的拉耙耙的姿勢哦~
這個時候如果你家裡使用的馬桶
為了更好地拉出便便
你就需要一個墊高雙腿的小凳子
這個小凳子的發明原理就這麼簡單
它只是比普通的凳子形狀更適用於馬桶
不用的時候也便於收納到馬桶下面而已
日站君上亞馬遜隨手一搜
清一色的小板凳就跳出來了!
在亞馬遜的購物評論裡一條留言裡
甚至出現了一條8000贊的回覆,翻幾頁評論
人們對蹲便椅最多的形容是
「我以前從來沒想到過我的排便
應該是如此的流暢快意和大量。」
蹲便改坐便坐便改蹲便
如同本源了佛學看山水的至高輪迴
「我每次便意來襲
只要稍微耽擱一會
哪怕是拿紙的功夫
這坨屎就可能憑空蒸發了
但是自從用了蹲便椅
我想什麼時候拉就什麼時候拉
來去自如。」
人的一生要拉7噸屎
3年的時間要花在坐便上
而蹲便椅就像人生收穫的意外驚喜一般
朋友們
且拉且珍惜~
每日正午十二點,和日站站長說一句:「設計說」三個字,站長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365天,365句經典,我們相約每日正午時分,不見不散。
酷玩實驗室經授權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