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體會雖然對於年輕人來講不算什麼,但對於很多像我這種年齡比較大的視頻創作新手可能會經常遇到。
我剛開始在做視頻解說的時候,往往是一邊拍一邊說,但是由於嘴比較笨,同時又有些怯場,因此,在解說的時候,經常前言不搭後語,如果連解說帶畫面都一起用的話,那整個視頻的質量會很差;如果就此廢掉的話,又比較可惜;如果重拍的話,還比較浪費時間。所以在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好羨慕很多大V,心想他們解說(不出鏡時)怎麼那麼流暢?後來我才發現,很多大V的解說也都往往是在視頻編輯的時候後加上的。根據我的發現,我在簡映裡重新配音,編輯製作了視頻,效果大不一樣。
第一步,在一個剪映APP,然後點開始創作,見圖一;
第二步,點開音頻這個按鈕,就會顯示錄音這個按鈕,見圖二、圖三;
第三步,選中你所要配音的畫面,按住錄音,按鈕,就可以進行錄音了,見圖四;
第四步,錄完一小段之後就顯示出圖五的樣子,播放一下,看看效果怎麼樣?如果效果不好,那按住錄製的這個音頻條,刪掉,再重新錄音就可以了。
對於新手來講,如果口才不是特別好,那麼,通過剪映軟體,可以反覆修改你為畫面所配的音,這樣編輯出來的視頻作品,不但畫面質量有保證,而且解說質量也大大提高,這就避免了因解說質量差而導致把整個拍完的視頻都給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