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裡、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這樣的鏡頭,不少人的看法不一樣,可沒想到,8歲的孩子童童也將這一幕記在了心頭。8月27日中午,小傢伙趁奶奶午睡時,竟然從家中拿出一個大皮箱,想要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後來在路上迷路了,幸虧被人報警後才找到家人。
拖著行李箱哭泣的孩子
8月27日中午,在高郵珠光路二中對面的馬路上,車來車往,行人也很多。路邊一家麻辣燙店主老林正忙著做生意。無意中一抬頭,他發現一個小男孩拖著一個紅色的行李箱,在街頭邊走邊哭,老林留意了一下,發現孩子的身邊並沒有大人。
老林停下手中的生意,將小男孩帶出了車流中,開始和對方交流。聽到老林問他家裡人在哪裡,小傢伙哭得更厲害了,但半天不肯說出父母的名字。問急了小傢伙開口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說完又大哭起來。
老林隨即向周圍的人詢問是否認識這個孩子,但得到的回覆都是「不認識」。而小傢伙又不肯說出自己家住哪裡以及父母的姓名和聯繫方式。為了孩子的安全,老林立即報警。
民警一個小時找到其家人
接到報警後,高郵市武安派出所民警很快趕到現場,民警隨即詢問小傢伙的家庭地址以及家人的聯繫方式,但小傢伙就是不開口,只是圍著警車玩。看他喜歡車,民警耐著性子陪他玩,並趁機跟其聊天,這一招果然有效,小傢伙漸漸接受了民警。他告訴民警,自己家住菱塘,他在奶奶家玩,趁奶奶睡覺跑出來的。「我不知道奶奶家住在哪裡。」說著小傢伙又哭了。
了解情況後,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剛開始,他覺得派出所很新鮮,到處玩,也說不出自己家在哪裡。民警只能耐心地哄著,可玩累了,小傢伙又哭鬧起來,這一回,不管民警怎麼哄,他都不妥協。
記者了解到,在小傢伙在派出所玩的這段時間,民警根據他提供的一些資料,已經在查詢孩子家人的線索。不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固定電話,沒想到打過去,對方根本不認識孩子的母親。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民警聯繫上了孩子的媽媽。「謝謝,謝謝,我們已經在到處找他了。」孩子的母親告訴民警,家人發現孩子不見了,已經在四處尋找。由於她不在高郵,她讓孩子的哥哥去派出所領孩子。半個小時後,看到哥哥來接自己,小傢伙拖著行李箱,開心地走了。
想學大人來一次旅行
在派出所的一段時間,民警終於弄清楚了孩子為什麼會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在街上走。原來,小傢伙今年8歲,這段時間,他到高郵市區的奶奶家玩。27日中午,奶奶睡覺了,小傢伙一個人閒得慌。
童童說,他看電視裡的人都拖著行李箱出門,還說要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他覺得好玩,就想試試。所以就拖著行李箱出門了。不過,走了一會兒,發現路上人太多了,還有很多車,他害怕了,但又找不到回奶奶家的路了,所以就哭了。
警方告訴記者,他們在尋找有關線索的時候,看過孩子的行李箱,行李箱裡沒有任何東西。「估計他就是覺得旅行都是要帶箱子的,所以拖著箱子出門了。」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楊小紅說,現在不少人都喜歡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甚至一些大學生也選擇這樣的旅行,他們甚至將獨自遠行作為一種時尚,覺得是追求個性的方式,其實這是非常不安全的,缺乏了自我保護意識。對於8歲的孩子來說,8歲正是小孩抽象思維的發展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舉止,加上現在媒介發達,孩子接觸容易多了,但又不懂得判斷對與錯,如果家長再不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可能就會做出錯誤的舉動,家長千萬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通訊員 武宣 金陵晚報記者 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