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宮崎駿和北野武「吃醋」 秘密都在《菊次郎》裡

2020-12-21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菊次郎的夏天》上映了,你看了嗎?這部影片曾經出現在無數影迷的片單中,它關於童年,關於成長,也關於夏天。如今,這部電影在夏末秋初的時間,正式和中國觀眾見面,而這也是屬於導演北野武和大家的第一次相遇。

 

這部影片已經無需我們在此多做介紹,就如同很多人對《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這類影片的了解——簡單的一張海報,或者一首歌,就能讓觀眾聯想起來,甚至可能這群觀眾並沒有真正看過這部電影,但其他的一切都甚是熟悉。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樂《Summer》就是如此。這首歌甚至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夏季限定曲。

 

日本演員田村淳曾告訴久石讓,他最喜歡《菊次郎的夏天》,任何人都擁有暑假的記憶,每當《Summer》響起,獨特的情緒會在心中湧動。

 

這是一名音樂家的魔力,讓我們因為音樂記住了電影,也讓一部分可能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依舊心中念著這首音樂。

 

北野武與久石讓


田村淳曾問久石讓,怎樣才能創作出這樣富有人類共同情感的、能讓對方心緒搖動的音樂呢?「音樂首先要感動自己」,這是久石讓的答案。或許這一次,就讓音樂變成主角,帶我們重新感受一次電影的魅力。

 

01.久石讓X北野武:菊與刀

 

北野武是一個極致的導演,他作品不是表現日式的暴力美學,比如《奏鳴曲》;就是表現片刻的安靜,比如《菊次郎的夏天》。

 

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裡,擅長拍黑幫片的酷老頭——導演北野武親自上陣,毫無違和感得扮演了一個一事無成卻童心未泯的大叔。


 

這部電影其實是導演北野武和子內心的一次對話,在日本他與自己父母「相愛相殺」的故事被廣為流傳。整個童年乃至青年時期,北野武和父母都沒有太多的交流。直到父母的去世,他才從二老臨終前的細節中,找到了家庭本該有的溫柔。


 

這種自我對話反思,成為了《菊次郎的夏天》的創作基礎,北野武用一個輕鬆的方式,把如此沉重的情感給表達出來。這部電影如同夏天裡一段短暫的「出走」,離開生活的壓力和煩惱,在與自己內心的孩子對話時,當鋼琴曲《Summer》的出現,更是帶你找回內心的清淨和快樂。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就是回憶,是草叢裡的蛙叫蟲鳴,是帶著浮雲和向日葵、牛蒡葉和玉米田味道的夏日。這種純粹,正應和著電影那句臺詞,「如果,每一個混蛋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天使該有多好。」



又或者是聽到電影裡的那首《The Rain》,想到電影裡那句,「風景如畫,旋律優美。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沿途會遇到各種風景,但最後我們都要回歸。」久石讓的音樂和北野武的電影一直互相成就,前者讓電影故事變得更有張力;而影片同樣讓配樂有了更立體的畫面。

 

在《菊次郎的夏天》之前,兩人就已經合作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部電影幾乎沒有太多對白,平淡無奇,但有故事。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部電影幾乎沒有太多對白


電影整整100餘分鐘裡描繪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夏天,用遽然的結局結束了這個夏天的回憶。

 

在最後高潮的時候,久石讓用一曲《Silent Love(沉默的愛)》,把所有的情感都在如浪一樣,湧向衝浪的人。

 

這種情緒或許在電影《奏響曲》中更加強烈,因為在這部電影裡,久石讓的音樂作曲,讓電影中的死亡帶著一種難言的浪漫。久石讓的音樂提升了北野武電影中太多的情緒,讓這些情緒不再單一,而是變得複雜且多變。

 

當《壞孩子的天空》裡,新志對小馬說,「我們已經完蛋了嗎?」小馬回道,「笨蛋!才剛剛剛剛開始呢!」而那首《Kids Return(重逢)》響起,少年們不願被命運束縛,仍努力衝向未來。


02.久石讓X宮崎駿:水與魚

 

除了北野武,久石讓的音樂永遠無法繞開宮崎駿。甚至因此,北野武公開表示,自己最「恨」的人就是宮崎駿,因為對方總是和他搶久石讓。但如今,北野武已經很久沒有和久石讓合作,而宮崎駿一直沒有離開他。

 

宮崎駿與久石讓


34歲的久石讓為動畫電影《風之谷》譜曲,正式進入電影音樂領域。這也是宮崎駿第一部執導的動畫電影。「我認為在準備期間遇到久石讓先生是這部電影的運氣。」多年後,宮崎駿如此回憶。

 

在創造中,久石讓用音樂把情緒在了一起,但他又不是簡單地因為開心而歡快,因為悲傷就緩慢,而是用自己的特色做出了配樂。

 

影片的高潮是娜烏西卡為了化解矛盾,不惜犧牲自己。久石讓為此創作了《娜烏西卡安魂曲》。前半段的弦樂渲染出悲愴的氛圍,似乎在對生死不明的娜烏西卡進行悼念,後半段隨著娜烏西卡的,曲風變得歡快,同時引入童聲吟唱,似是對公主的舉動進行傳頌和讚揚。


 

到了《天空之城》後,久石讓在樂器使用上,變得更加多元。他以電聲、合成器為主,融入了圓號、童聲等。這些元素的使用,這座天空之城的境遇瞬間浮現眼中。


 

而主題曲《伴隨著你》的旋律以不同的編曲和演唱方式出現在影片中,讓更多觀眾對這座天空之城有了更深的想像和憧憬。尤其是鋼琴版簡單幹淨,悠遠綿長,聽著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就像電影本身給人的「物哀感」。

 

久石讓給宮崎駿的配樂裡,永遠能很好的突出動畫中「成長」這一母題。尤其是《千與千尋》中,大家最最熟悉的《夏日的一天》《那一日的河》和《回家的日子》,巧妙的是,這三段的旋律是一樣的,可是放在不同的場景中出現,帶給觀眾的感受是不同的,這也成為了整部影片最重要的音樂之一。

 

久石讓每次在配樂前,都會要求看完宮崎駿創作的所有內容,即便有的場景最終不會出現在成片中。但是,他能從中去體會到對方創作的心思,然後就開始自己的創作。


 

整個過程,久石讓有自己的態度,「我不希望音樂只是原封不動地仿效畫面,絕不能淪為影像的附屬品。」

 

03.久石讓x中國導演:陰與陽

 

久石讓與北野武、宮崎駿的合作,都在互相成就,也讓更多人希望獲得他的合作。

 

他和姜文合作《太陽照常升起》的趣事,一直都是圈子裡津津樂道的故事。因傾慕久石讓的才華,姜文特意找到他為其第三部導演電影譜曲。在收到對方發來的樣片後,久石讓驚奇的發現,影片竟已配上了莫扎特安魂曲》第二樂章的經典片段。姜文在郵件中闡釋:「我想要與這些音樂差不多感覺的新作品,麻煩您配合情節和鏡頭認真體會。」



據說當時久石讓非常生氣,「我不是莫扎特,也無法創造相同的音樂。」


姜文與久石讓

 

但是,最終他還是創作出了那首經典的《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曲子為電影開篇譜出了一幅宏大、空靈的畫面,但後半部分又把觀眾的情緒拉近了惆悵感中。


就連姜文都說,久石讓的音樂比「莫扎特好一點。」至於有多好呢?姜文在後續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中,兩次採用了久石讓在《太陽照常升起》裡譜寫的配樂。許鞍華也多次和久石讓合作——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和電影《明月幾時有》


 

尤其是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久石讓在保持自己的風格同時,還融入了中國特色配樂,用明亮的音色,迎合故事的喜劇氣氛,把這個看似有著明亮生活,但基底本是悲劇的姨媽變得格外立體生動。


電影+音樂,在這位作曲家手中,變成了一場場曼妙生動的場景。他每每都感動了自己,那麼又怎麼不會感動到觀眾呢?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並不懂什麼樂理知識,但是聽到某首電影配樂時,腦子裡除了浮現出電影的經典場景時,又不免會把我們拉入自己的共情世界中。


相關焦點

  • 讓宮崎駿和北野武「吃醋」,秘密都藏在《菊次郎的夏天》裡
    01久石讓X北野武:菊與刀北野武是一個極致的導演,他作品不是表現日式的暴力美學,比如《奏鳴曲》;就是表現片刻的安靜,比如《菊次郎的夏天》。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裡,擅長拍黑幫片的酷老頭——導演北野武親自上陣,毫無違和感得扮演了一個一事無成卻童心未泯的大叔。
  • 重刷《菊次郎的夏天》,我發現了北野武的秘密
    在影片中,他有意模糊小男孩就是菊次郎的信息,其實就是想要誤導觀眾,正男是兒童版菊次郎,菊次郎是大人版正男。這當然不是我一廂情願的猜測。北野武在劇本中就交代,菊次郎和正男的原生家庭高度相似。他們都沒有父親,母親都與別人重新組建家庭。
  • 北野武高分文藝片《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溫馨的公路電影
    《菊次郎的夏天》面癱之神北野武,沒有激情的人生,我寧願去死,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生活。我發現年紀大了以後,越來越喜歡治癒類的生活電影。前幾天看了《菊次郎的夏天》,看完被舒心。有一天房東突然找上門來,北野武以為是來討債的,可沒想到,房東讓他跪下,說他這半年的錢都是他的母親替他交的,剛開始北野武的母親就曾經找過房東,說北野武一定會欠房租,所以他的母親每個月都會替北野武交錢,這讓北野武的內心五味雜陳。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很少看日本電影或者電視劇,而之所以會看北野武的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還是因為久石讓的鋼琴曲《Summer》。而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想我的感受和大多數人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被荒誕所感動,被真實所震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吧。
  • 從《菊次郎的夏天》開始,打開北野武和他的電影世界吧
    這讓人想到兩年前《龍貓》,作為另一位日本電影大師宮崎駿的作品,第一次走進中國影院,也是因為太過於熟悉的存在,反而讓人忘記了「欠張電影票」的事實。說起來,大概《菊次郎的夏天》是最適合引進國內大銀幕的北野武作品,畢竟這位大師更多的時候以暴力美學著稱,從黑幫大佬到蜉蝣小卒的殺戮,甚至不需要什麼「一言不合」來挑起爭端,人命如草芥,死亡有時連呻吟都顯得多餘。
  • 久石讓遇見宮崎駿與北野武,誰是你心中的完美搭檔?
    文 | 木子宜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正在熱映中,作為一部出現至今已經18年的作品,《千與千尋》票房成績喜人。而最近,不少觀眾因為《千與千尋》的配樂《那個夏天》,以及北野武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的配樂《Summer》開啟了「久石讓到底愛誰?」的討論。
  • 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為何動人?
    《菊次郎的夏天》本質上是一部公路片,講述一個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的小男孩,偶然從家中翻出母親的住址,決定前往找尋。他遇到了一個可憐他的女人,強迫遊手好閒的丈夫菊次郎護送他一同前往,旅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所以,片命中的「菊次郎「其實不是小男孩,而是北野武飾演的角色。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最溫柔的心,藏在這部治癒系的電影裡
    《兇暴的男人》按理來說,第一次導演,一般都是試水的過程,大多都會中規中矩。但北野武不同,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奔放地去創作,去演繹一位特立獨行的刑警。靜下心去看,北野武的電影,原來比任何文字都深刻。前段時間,《菊次郎的夏天》重新上映,再次看到菊次郎這部最為溫情,明朗的電影,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到自己曾經相似的經歷,不知是否有人看完電影後,仍舊有深深的感動。這部電影以菊次郎陪小男孩正南尋找媽媽為主線展開,說的是別人的故事,我卻看到了北野武的身影。
  • 菊次郎的夏天,遇見最柔軟的北野武
    哪怕即使飾演刑警,也因為經常要與犯罪和暴力打交道,並為了與之對抗而總是帶著一股暴戾之氣。這時,估計誰都不會想到他能拍出那部表面溫柔治癒、內裡悲喜交集的《菊次郎的夏天》。如同銀幕上伴著夏日懶洋洋的熱風一般,《菊次郎的夏天》乾淨地「回歸溫柔」,通過一個公路片來傳遞父子情或不似父子卻勝似父子的故事。
  • 《菊次郎的夏天》:導演北野武最具溫情的電影,從中收穫感動
    文:三木情感看過北野武導演的《火花》,一個聽起來很溫暖的名字,卻從骨子裡透著殘酷的氣氛,黑白色調和血腥暴力讓人感到沉重,但看《菊次郎的夏天》真是太讓人感到驚喜了,這部影片跟以往他的作品風格相差太大了。電影的劇情一點都不複雜,甚至前半場還有些搞笑,景色也很宜人,到了後半場,隨著兩個人的熟悉,整個劇情變得更加的溫馨,搭配上動聽有趣的背景音樂,整個電影看下來,腦海裡浮現夏日景色同時,還瀰漫著絲絲的感動。
  • 《菊次郎的夏天》:一場北野武和不完美父母的和解
    當所有人都以為正南是這部影片的主角的時候,導演北野武偏偏到電影最後一刻,才給出我們真相。原來,那個大叔才是菊次郎。一切都似乎是在意料之外,一切又都是情理之中。菊次郎、正南、那個夏天、那趟笑中帶淚的旅程,和這句臺詞、以及旅途中幾個突然闖入的看似兇神惡煞實則溫暖純真的人,讓我永遠記住了這部電影,讓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想重溫其中的感動和歡笑。
  • 想看懂《菊次郎的夏天》,先看懂北野武和父母的生死恩怨-虎嗅網
    在北大師諸多優秀作品裡,《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極具私密性質的作品,說是他半部自傳也不為過。電影裡的每一個片段、每一處設計,都像是中年北野武寫給歲月的一封情書。這也是它打動人心的密碼。無論是《奏鳴曲》裡黑幫避難,還是《花火》裡陪妻子散心,哪怕再暴力的片子,海一出現,北野武都拍得輕鬆愉悅。在充滿槍火、血漿、殺戮的黑幫片裡,輾轉到海邊的主角們,一個個都像單純的孩子。而這正是跟「菊次郎」有關。菊次郎,是北野武的父親。一個沒文化的油漆工,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男人。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廣受好評的電影,少見的溫情與童真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廣受好評的電影,少見的溫情與童真《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執導的喜劇電影,雖說是喜劇,但是故事蘊含的溫情卻讓人落淚,該片於1999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相較於北野武過去電影主題展現的暴力與血腥,《菊次郎的夏天》展現了人與人在相處過程中充滿趣味性與溫情的瞬間。影片講述了上小學三年級的正男自幼喪父,和住在一起,面對即將到來的無聊的暑假,正男決定到另一個城市尋找母親。鄰居阿姨發現後,叫丈夫菊次郎與之同行。生性遊手好閒的菊次郎答應與正男同行,一路上他們遇到許多有趣、奇葩的事情。
  • 《菊次郎的夏天》時隔21年的電影,你被北野武感動了嗎?
    輕鬆跳躍的旋律將天真無邪的正男(關口雄介飾)和地痞向的小市民菊次郎(北野武飾)的性格及兩人旅途中產生的友情、親情、溫情詮釋了出來。如果你僅從《菊次郎的夏天》裡認識到北野武,當然是不夠全面的。出演過《夏天的秘密》《就是這股勁!》《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獲得了法國香檳騎士團頒發的「名譽侍從」勳章。殊不知,這位地痞味十足的大叔,就連姜文也贊他的演技是天生的,想超越都超越不了。
  • 北野武經典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確認引進
    8月10日,由北野武執導的經典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發布中字海報及劇照,影片確認引進內地,具體上映日期尚未公布。據悉,這將是北野武的作品首次的內地院線公映。  坎城提名豆瓣8.8口碑佳片 溫情治癒引國內觀眾期待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講述了自幼喪父同奶奶一起生活的小學三年級男孩正男(關口雄介 飾)為了尋找母親,暑假中在鄰居阿姨(
  • 北野武導演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確認引進內地
    8月10日,北野武導演名作《菊次郎的夏天》發布中字海報,確認引進內地,具體檔期待定,但會是「2020夏末重逢」,這也將是北野武作品首次在內地公映。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由北野武擔任導演和編劇,久石讓配樂,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出演。該劇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9年在日本公映。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主要講述了自幼喪父的小學三年級學生正男(關口雄介飾),準備自己一個人去愛知縣豐橋市看望母親。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最受好評的電影,詮釋了三個男性的成長
    然而北野武影響最深的一部電影,卻並非他最擅長的暴力、犯罪劇情片,而是這部以溫情著稱的《菊次郎的夏天》。這或許是因為,這是北野武最走心的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藏著他自己的影子。很多觀眾在看這部電影時或許會笑出眼淚,然而笑過之後卻是沉默和心酸的眼淚了。因為在菊次郎這個角色上北野武注入太多的感情,菊次郎,就是北野武父親的原型。在這個綠意盎然、蟬鳴聲聲的夏天,十歲的正男提早進入社會得到成長;菊次郎暗淡無趣的生命裡有了一抹鮮豔的色彩;導演北野武也借著這部電影和自己的親生父親得到了和解。
  • 《菊次郎的夏天》夏末上映,北野武的故事為何穿越20年仍是經典
    這部由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於1999年在日本公映,時隔21年,《菊次郎的夏天》將正式與內地觀眾在影院見面,這也將是北野武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公映。《菊次郎的夏天》由北野武執導、編劇,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出演。
  • 《菊次郎的夏天》其實是北野武寫給父親的一封情書
    很多時候周末白天都用來補覺了,醒來到了晚上就會覺得自己浪費了一天的光景。周末的時候發現還有影院在上映《菊次郎的夏天》,雖然影院有點遠,但也算是給自己不虛度白天最後的時光找到了一個動力。但是在周圍轉了一圈並沒有找到記憶裡的場景。可能是我記錯了,那些小館子應該在另一個地方,但是自己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了。可以肯定的是,那絕對不是夢中的景象。雖然北京大致已經擺脫了新冠疫情的陰霾,許多人甚至都不再戴口罩出門,但是這個影院還是顯得蕭條。我推測可能是這棟樓的主體就是電影院的原因,來這裡的人肯定是沒有那些商場的多。
  •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用電影給父母寫了一封飽含敬意的道歉信
    「請問,菊次郎真的是您父親的名字麼?」「是的,在家父生前我都沒有與他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落寞,《菊次郎的夏天》主題其實有點像我在掃墓孝親的感覺,我想這也算是我的一種供養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