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浙江省政府與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將按照「政企互動、市場運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全方位項目合作,延伸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拓展生態鏈,加快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打造央地合作共贏新標杆。
中化和中國化工是啥來頭?中化是做貿易起家的,中國化工則是國內化工業老大。
這兩家企業都是我國在石化貿易和化工領域的央企,也是標杆性企業。
其中,中化出自原外經貿系統,中國化工為原化工部系統直屬企業抱團設立。
中化在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度更高。浦東開放的地標建築金茂大廈所屬的中國金茂集團,就是中化下屬酒店地產板塊的經營企業。
目前,這兩家企業正在整合,其董事長同為有「紅色摩根」之稱的著名企業家寧高寧。
與浙江淵源頗深的兩化
化工一直是浙江的支柱產業之一。
寧波、台州、嘉興、紹興等地的精細化工就擁有不少細分行業內的單打冠軍,比如分散染料全球老大龍盛。
很多浙江的藥廠就是從精細化工廠起家,比如國內中小企業板第一股新和成及華海等。
近年來,隨著浙江港口海洋資源的開發,依託大港口的石化等重化工產業興起,石化產業在浙江經濟的權重進一步增長。
以打造石油全產業鏈為主目標的浙江自貿區,已經開始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舟山的用電依然以倍增的速度高速增長。其中,榮盛石化、巨化等投資數千億元的浙石化試產起到了主要作用。
這個在自貿區核心杭州灣口魚山島上的巨型綠色石化基地,未來將是浙江石油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而這些浙江石化、化工企業,中化、中國化工都有所合作。
比如,中化和榮盛,2017年,中化集團控股上市企業中化國際和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擬在石油化工產品的分銷和物流領域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其實,中化和浙江的淵源頗深。浙江第一個30萬噸級的原油碼頭就是中化投資的。
在上世紀90年代,中化就開始在舟山的岙山島上興建碼頭和油庫。如今,岙山已是我國四大石油戰略儲備庫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中化也曾和浙江籤約併購由原省石化廳下屬企業組成浙江省石化集團和巨化。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這個新中國最老和最強的三大化工研究所之一,就是因為這個協議加盟中化,為中化「科學至上」的發展理念提供創新產品。
雖然當時的併購協議,因為多方原因沒有完全執行,原本加盟中化的浙江最大化工企業巨化,目前仍是省屬國企,但雙方合作的大門依然敞開。
就在今天,寧高寧出席了在杭召開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召開70年創新發展總結大會,宣布成立中化氟材料創新中心。
從浙江富藏的螢石發展而來的氟化工,是浙江的特色化工產業之一,在全國位居前列。
巨化的環保型氟製冷劑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氟材料發展更是方興未艾。
浙化院起家靠的也是研究螢石和氟化工。
這個新成立的中化氟材料創新中心,是中化集團在「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引領下,依託浙化院七十年的深厚科研底蘊,在杭州規劃建設的一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科研創新平臺。
相關人士表示,中化氟材料創新中心將藉助浙江地理、政策優勢和人文精神,集聚高水平人才, 在「十四五」 期間形成系列可產業化成果,打造中國乃至全球氟化工的創新高地,從而為中化集團、浙江提供更好科學技術支持。
據介紹,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已將高科技含氟新產品、新材料開發列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制高點。
我國高度重視性能優異的高端含氟新材料的發展,將其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化工新材料之一。
中化氟材料創新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未來,它將圍繞國家新興產業需求,主要開展高性能含氟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綠色新興材料創新研究,以實現關鍵氟材料國產化替代,助力國家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
兩化戰略重組進行中
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不了解的人聽到這兩個名字,很容易認為「中化」是「中國化工」的簡稱,但事實可不是這樣的。
此次,與浙江省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
中化集團主業分布在能源、農業、化工、地產、金融五大領域,是中國四大國家石油公司之一。
中國化工集團以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等為主要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
人們容易混淆,也因為這兩家企業有時會以「合體」的形式與各方籤約,這次與浙江省政府的合作便是如此。
在不久前的進博會上,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同樣聯合舉辦專場籤約活動。
如果知道兩家企業的關聯,就很容易理解了。
2018年6月,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任建新宣布退休,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開始兼任中國化工董事長和黨委書記。
對於兩家企業而言,很多人將之視為合併的前兆,相關的猜測不絕於耳。
對於寧高寧自己來說,在前後擔任華潤、中糧、蒙牛、中化等企業的董事長之後,他又接過了一個重任。
如果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合併重組,將形成一家總資產超過一萬億元的超大型央企。
帶領這艘巨量級航船前進,又是一段艱巨而光榮的新徵程。
「中化集團70歲了,但我們是seventy years young!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越來越年輕,我們要更多地去豐富、發展、創造我們的未來。」
10月30日,在中化集團建司70周年之際,寧高寧作致辭。在講話中,他特別提到:「這些創造包括了正在籌劃的兩化戰略重組。」
事實上,今年以來,「兩化」合併已經進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
1月初,兩家企業合併農業業務。
成立於2019年6月的中農科技,更名為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寧高寧擔任董事長,中國化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工農化有限公司持有其99%股份。
9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寧高寧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併重組正在進行中,兩家企業的合併非常有必要。
「金融+實業」央企兩手抓
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央企名錄中,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均位列其中。
完整的名錄中,共有97家中央大型企業。
根據湧金君的不完全盤點,在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之前,浙江省已先後與三十多家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其中,比較早的可追溯到2008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2009年籤訂合作協議的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領域,從航空高科技到民用飛機、從航空運輸到航空發動機等產品的製造,浙江省與相關企業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近些年以來,浙江省從未停止與各類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的腳步。僅是今年,便和數家央企籤約。
1月16日,省政府與國家電網籤署《「三型兩網」助力「兩個高水平」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公司「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戰略與浙江省「兩個高水平」建設有效對接,建設清潔能源示範省、泛在電力物聯網示範引領區、數字經濟新高地。
5月27日,省政府與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峽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雙方將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
9月25日,省政府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籤署能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全方位深化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核電、氫能源、新材料、工業網際網路、核心零部件等領域的項目投資開發建設,合力深化浙江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通過這些合作協議的籤署,從清潔能源的使用和生態保護工作中,不難看出,浙江省正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此外,從名錄所列的企業看,它們都是實業類的。事實上,央企還包括金融類和其他。
其他部門管理的央企則主要有中國出版集團、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中國郵政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幾家。
我們熟知的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四大銀行,東方、長城、信達和華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及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等,都在金融系的央企之列。
對於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而言,金融機構的支持必不可少。
長期以來,通過開展戰略合作,尋求更多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是浙江省政府持續推進的事業。
2012年3月23日,浙江省與國家開發銀行籤署共同推進浙江省「三大國家戰略」實施合作備忘錄。
2013年10月28日,省政府與中國農業銀行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15年9月18日,省政府與中國工商銀行籤署「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9月26日,省政府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實業加金融,與央企的合作,浙江省可是兩手抓,哪方面都不能落下。
與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必然是深化合作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以後,我們會看到浙江省與越來越多的央企牽手,共謀發展、實現共贏。
浙江新聞客戶端 |張帆 王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