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韻味風相送,華服聲腔繞水飛——楠戲琴山 老地方見!

2020-12-23 楠溪江旅遊

「古村韻味風相送,華服聲腔繞水飛;

熟悉方言多道白,戲中笑淚一同歸。」

12月4日-6日,連演三日三夜

楠戲琴山 麗水街琴山戲臺

楠溪江古村落地方特色文化劇場精彩繼續

老地方,為大家帶來古村之韻!

演出時間表

演出劇目

演出地點

巖頭麗水街琴山戲臺

PS:午場13:30開始,晚場18:30開始

具體演出劇目以現場信息為準

為了傳承傳統優秀文化,創建楠溪江文化旅遊品牌,由永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永嘉縣旅投集團主辦,永嘉文化展演中心承辦的楠溪江古村落地方特色文化劇場,在周末、節假日及旅遊旺季期間,於千年古鎮巖頭麗水街琴山戲臺開展,通過演出永嘉亂彈等傳統戲曲劇目,為楠溪江旅遊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主辦單位:永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永嘉縣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永嘉縣文化展演中心

來源:永嘉文旅體資訊 永嘉縣文化展演中心

END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廣西南寧最美7大古鎮古村,嶺南邊陲之地尋覓古色古香韻味
    這裡雖早已歸於寧靜,但古樸中卻蘊含著生機,陳舊中正孕育著希望,行走在這條清明古街上,融進這韻味悠遠的環境裡,綿長的思緒不僅會追尋逝去的年代,也會飛嚮往後的歲月,思考古鎮的重光、文明的延續。2 鼓鳴寨鼓鳴寨位於南寧市上林縣巷賢鎮長聯村。原名古民村,這裡依山傍水,民居大部分為清代和民國時期修建,古色古香。不僅如此,這裡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 楠樹灣訪楠
    水一程,山一程,河水越來越細,山越走越高。路先是水泥的,再是石子的,再走是泥土的,接著,連土都難看見,蛇形盤曲路徑上只有一地地荒草。路的盡頭便是我們要到達的地方。下車,抬頭,一樹蓊鬱的濃墨重彩的綠,矗立在眼前。不用問,我知道,這就是那株楠樹,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訪的那株老楠樹。
  • 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是如何傳入福建閩中,傳說是真的嗎
    中國戲曲史上,明代四大聲腔,分別影響了後來的劇種的形成,而對中國南方民間戲曲影響最大的,是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曾經在民間盛極一時,是中國高腔鼻祖。大腔戲劇照作為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是如何傳入大田的?
  • 楊公親點的千年古村「流坑村」
    「千古一村」——古村流坑的風水格局古村流坑被譽為「千古一村」、「中國耕讀文明的博物館 」。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建於五代南唐升元年間,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相傳兩位先師在踏勘山水路過流坑一帶時,受到董家熱情相邀和盛情款待,留居流坑達兩年之久。為報答董家人的熱情相待,他們特為董合夫婦及董楨(董合之長子)夫婦相得吉穴四口,董合即按二位先師所卜,在村子裡挖掘出了一串七口綿延相連的池塘 ,把烏江的河水引入池塘中。七口池塘每一個池塘連接處都有一座石橋或廊橋和碼頭貫通古村兩岸,每一個碼頭又連接著一條古街的巷口。
  •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我陪你慢慢老去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 豫東調馬派聲腔藝術的魅力所在
    三、馬派聲腔藝術的魅力表現 馬派聲腔藝術在其創始人馬金鳳的努力下,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綜觀豫東調馬派聲腔的發展,其魅力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 走進昆明大墨雨,徜徉山水之間、品味「半城山水滿城春」古村韻味
    2019年最後一個周末徒步活動,我們走三家村水庫、穿越大墨雨村,路線位於昆明城區西部區域,無論是三家村水庫還是大墨雨村,都是近年來昆明人喜歡去的地方,用時髦的話來說,它們是昆明的網紅打卡地。相比三家村水庫來說,大墨雨可能要低調一些,畢竟那裡的交通條件要相對差一些。
  • 古亭、古樹、古井,楠溪江古村中有一個得天獨厚的納涼場所
    涼亭背靠臥龍崗,右邊是一片竹林,正面視野開闊,遠處琴山蒼翠。左邊則是臥龍丘,雨季或是雨水多的日子,山水緩緩流下。亭子的四周均有鵝卵石鋪就。從亭子的左邊拾級而下,沿著臥龍丘旁的一段石階再拾級而上,沿路柿子跟早香柚果實纍纍,翠綠的顏色給炎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清爽。不足百米,便至臥龍崗。臥龍崗,據說因其地勢蜿蜒,俯瞰如一條神龍盤踞在此而得名。
  • 【玄幻】趙紅亞散文詩《水之韻味》好茶可結千年緣(二) ——水之韻味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論茶也。水之韻味,唯茶知之;茶之雅量,唯水高致。
  • 紐約時裝周最年輕的華服設計師,中國90後「裁縫」用旗袍續寫華服盛世
    以「裁縫」自稱的設計師 似乎並不多見 亮相在國際時裝周舞臺 甚至被環球時報、VOGUE、 中國日報等媒體 報導過他的中國風設計
  • 中國華服日將在南京舉辦 國風IP助力傳承傳統文化
    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與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聯合主辦的「中國華服日·溯夢金陵」將在12月5-6日於南京舉辦。B站多位UP主將帶來精彩國風表演節目:民樂合奏《金奏》、原創竹笛獨奏《聞笛賦》、音樂舞蹈類型節目《芒種》等。
  • 印象宏村,古村老樹慢生活
    耍貨來了,就是為了找點樂子;吃貨來了,便是為了一飽口福;肚子裡有點水水的人來了,這也好奇那也喜歡……看門道的看門道,瞧熱鬧的瞧熱鬧。把人家一個村子弄得像集市一樣車水馬龍。徽派建築、徽菜、徽戲、徽茶、徽硯……讓世人望其項背,學之習之。
  • 第三代「喜兒」劉玉玲:不能忘記前人栽過樹,戲裡戲外全是個人修為
    這段「跨界」經歷為劉玉玲的京梆子聲腔、人物塑造建立了科學體系,其中不少文藝名家誇她善於唱「心」。2020年北京梆子劇團建團60周年,已過古稀之年的劉玉玲為劇團送上衷心祝福。她的話裡話外間,總是把自己放得很「低」,把恩師李桂雲放在最前邊。她以一己表率想告訴後輩們:千萬不能忘記前人栽過樹,只有不忘傳承責任,才能昂首走向未來。
  • 花費11年投資4億,用心打造了一座古村,遊客卻很少!
    說到廣西,陽朔的名字是繞不開的。陽朔不大。你甚至可以把它描述成一個小地方。在山峰和山谷之間,這裡有一座很好的山和水。因為陽朔屬於喀斯特地貌,有奇山多洞。特別是美麗的灕江,是無數人的天堂。韓愈「江洛帶,山似碧玉」這句話,傳唱千年,極有灕江之水如帶般柔美,灕江之山如碧玉般碧綠秀麗之說,令人神往。
  • 韻味是中國戲曲音樂的靈魂,各地方戲曲都有它獨特的風姿
    僅一年時間,安徽的幾十個戲團先後進入北京。這就是中國戲曲史上著名的「徽班進京」。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徽班幾乎佔據了北京城所有的演出場所,風光無限。與此同時,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將楚調也帶入北京,搭徽班唱戲,開創了徽、漢合流的總趨勢。
  • 荻港古村 魚桑萬代
    據介紹,該石雕高十米,用原石壘起,石雕創意設計者王似鋒先生經十多年魚桑文化傳承探索及積累的經驗,將石雕以魚的外形,桑字的構架融匯合一,給人直觀為魚,細察又見有桑,耐人尋味。據了解,荻港村是一個歷史古村,因「倚港結村落,荻葦滿溪生」而得名。荻港四面環水,溪水相抱、環境優美,整個村莊整潔而寧靜,具有典型的嶺南風味。水鄉古村荻港有著輝煌的歷史,從這裡走出了1名狀元、 57名進士以及100多位貢人和舉人。
  • 「中國華服日」走進南京,全國華服愛好者「溯夢金陵」
    12月5日,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擔任指導單位的「中國華服日」活動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拉開了大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溯夢金陵」。數以萬計的華服愛好者從全國各地雲集六朝古都南京,共同領略華服作為「華夏衣冠」源遠流長的歷史,探討如何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楠溪江芙蓉古村,「七星八鬥」千年古村,小眾又靜謐
    在楠溪江,除了欣賞好山好水的風景之外,還可以選擇一個古村漫步其中,感受一下當地安逸的生活。古村的入口,是芙蓉車門,其為三開間、歇山式的兩層樓閣建築。建於元朝至正元年間。在古時候,凡經過此車門,文官要下轎,武官必須下馬,步行進入村內,以表示尊重。如今,門口掛滿了紅燈籠,一直延伸到入口。沿著鋪就的石路向前走去,一條小溪貫穿古村,流水聲不絕於耳,仿佛對著人們訴說著古村的歷史。
  • 濟南這個博物館級古村在哪裡?清朝戲服,齊長城,還有36眼泉!
    △//夏日裡,石頭壘砌的石磨盤,靜靜躺在院落的一角在濟南章丘區的官莊街道,就藏著這樣一個宛若桃源的地方——石匣村。△//層層疊疊的石階,兩邊整齊的院落,好像行走在明代的小路上走到一座老房屋前,章丘梆子第十代傳承人於亮興介紹,這個宅子有兩層,是古代大家閨秀的住處,二層是過去的老式繡樓,青磚黛瓦、鏤空窗欞,看著被歲月的風雨侵蝕得斑斑駁駁的木窗,仿佛穿越了時空。
  • 書法篆刻家郭晶:鳳凰古村賦
    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委員寶安書法院研究員、寶安青年書法家學社副社長嶽麓印社理事益陽印社副社長廣東南方印社社員鳳凰古村賦(請橫屏觀看)鳳凰古村賦 40×240cm 粉彩紙以「正氣歌」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