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a
「豹豹豹豹豹豹!」只見面前戴著紅黃圍巾,白胖胖、圓滾滾的「萌物」豹愛飽一邊指手畫腳,一邊焦急地發言,「擴列師」小鬼-王琳凱翻譯道:「它說它就要加入Angelababy姐姐的隊伍……它說它不吃魚,它已經長大了。」最後豹愛飽退場的方式也是出乎意料,萌翻眾人:只見它果斷在地上打著滾,滾出了場館……「小鬼豹語十級」也旋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上述「名場面」出自於愛奇藝 「虛擬人物才藝競演」節目《跨次元新星》,截至目前,《跨次元新星》已經播出了兩期,豆瓣評分為7.6分——這個不低的分數意味著節目開局之初即得到了初步的肯定。
這是一檔很難被定義,也沒有成熟範式可供模仿的節目。而從三位擴列師(擴列:擴展好友列表)與次元博物館館長身上,或許能窺得些許二次元氣質:擴列師包括由於Cos水冰月和艾莎公主而刷爆各大cos榜、二次元少女形象深入人心的楊穎Angelababy,知名二次元文化愛好者、曾憑藉cos小丑而引爆話題的「中二魂」小鬼-王琳凱,以及造梗體質突出、活潑嬌萌形象突出的THE 9-虞書欣,博物館館長一職則交給了以「反差萌」圈粉95後,橫跨諸多圈層的騰格爾。
破界融合、跨次元壁的氣質同樣體現在參與公司方面。輸送30位「虛擬練習生」的20多家公司包括樂華娛樂、絲芭傳媒、華策影業等攪動選秀江湖的娛樂巨頭,同時也出現了專門製作虛擬人物的科技公司如超次元,虛擬實境科技公司ObEn這類通常不會出現在才藝競演節目中的名字。
其兼顧觀賞性可看度、技術性的幕後團隊堪稱豪華,從承制到導演到後期,全部由國內主流熱門綜藝幕後團隊構成。這場跨次元競技比拼留下了哪些意義和啟迪?
多元化、新碰撞、正能量,《跨次元新星》的內容突圍
從初音未來到洛天依,貂蟬,葉修,隨著動態捕捉、實時渲染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虛擬內容本土化的逐步推進和演變,國內虛擬藝人已經越來越多見,但幾十位虛擬藝人一起在一個大型才藝競演舞臺上互相battle,還是第一次。
當一個二次元愛好者第一次打開《跨次元新星》的時候,「衝擊」「驚喜」和「會心」「默契」大概會是最直接的第一感受。這種感受,主要來自於節目出色的舞美效果和視覺設計。
整個視覺設計結合了《博物館奇妙夜》和「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概念,將舞臺設計成了一座充滿神秘氣氛的次元博物館,裡面有恐龍骨架,每一位選手在博物館牆上是一張「會動的照片」,選手的出場過程同時也是油畫展不斷解鎖的過程。
視覺方面將二次元優勢運用到了極致,例如黃子韜二次元形象「韜斯曼」的同門師妹、電子音樂人Purple舞動時,場館被無數閃光照亮,烘託出賽博朋克的酷炫,雙手一揮變出的鍵盤帶來了少見而又毫不違和的奇幻感,通過聲光電和特效的加持,共同營造出了強烈的未來主義風格。節目中有不少自製動畫小短片、動漫形象等用心細節,騰格爾換裝也由動畫效果完成,進一步凸顯了二次元屬性,虛擬和現實在其中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二次元與才藝競演節目的碰撞不但體現於視效當中,同樣也體現於賽制設計當中。在初輪海選中,加入擴列師戰隊被命名為「籤訂合約」,這個常見於動漫、中二感十足的情節為節目賦予了更多二次元氣息與儀式感。接下來1V1的青銅奪位賽即將開啟,為節目增添了更多少年漫中對決場面的熱血燃向氣質,可看性和緊張激烈度將進一步升級。
從流程設計上來看,整個節目除了舞臺部分之外,當中還穿插了次元VCR、採訪、VLOG、直播聊天室和他們進入晉級區之後的討論,讓觀眾感知到他們完整的成長路徑和鮮活的性格特徵,建立情感聯結。小鬼就曾驚嘆:「他們會自己思考,自己在舞臺上進行表演,還會一步步成長,就像真的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
在上一期節目中,頗具邪魅感的狐族帥哥戊心淵表示自己「隨時回老闆信息」,程式設計師感嘆「都是打工人誰還沒搞過996」,引發彈幕普遍共情,富有綜藝感的拋梗和接梗,賦予「虛擬人物」以更多人格魅力,整個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立體生動。虛擬人物作為技術的載體,他們之間的PK某種程度上也是工程師技術的PK。節目用了不少篇幅對虛擬人物背後的「程式設計師爸爸」進行了臺前幕後的全景化展示,帶領觀眾走近這個頗具神秘感的群體。
就內容看點來看,亮點不但存在於賽制和流程結構部分,也同樣存在於導師部分。三位擴列師和館長為節目帶來了不少喜劇效果,比如小鬼畫的「水火電」三種青銅鬥士簡筆畫,被熱心觀眾扒出靈感來源是支付寶,又比如騰格爾和虞書欣同框大跳《YES!OK!》,「笑果」十分顯著。
對於二次元愛好者來說,最有吸引力的部分莫過於選手部分。節目顯然無意於呈現傳統上從唱跳才藝到性格都過於完美,而失去了辨識度和真實感的虛擬人物人設,而是將多元化方針貫徹到底。熱血,高冷,可愛,陽光,國風……各種風格應有盡有。例如以「樂華的傳說」顧城為代表的「選秀名門」,以獻唱改編版《短歌行》的寐魚為代表的「國風選手」,飆高音跑調、二次元風格突出的「人間開水壺」秋蒂,豹愛飽等非人類物種,共同構建出更有血有肉的多元風格。另外這些選手本身也被賦予了國漫聯動、傳統文化跨界碰撞的寓意,例如寐魚來自《山海經》諸鉤山,《一品芝麻狐》裡的老黃和老姑等角色參賽。
那麼,《跨次元新星》究竟帶來了哪些內容價值上的突圍?一是去「修飾性剪輯」的真實性,例如將寐魚因技術故障發生卡頓如實呈現;二是硬核科普性和專業性,節目採用9個AR機位,機房取代了化妝間,覆蓋多群體,有專業用戶在裡面尋找建模差別;三是融合性,既有選秀類節目的養成陪伴感和情感投射價值,同時也結合了虛擬人物的獨特優勢,如藝人的表演狀態得到了最大程度保障,釋放出二次元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一面,同時也規避了「人設崩塌」的坑。
有用戶調侃性地稱之為「二次元青你,程式設計師101抑或喜劇101」,間接反映出節目內容元素豐富,能夠滿足多層次訴求的特點:綜藝愛好者在裡面尋找pick的虛擬人物,技術愛好者在裡面看到專業技術,泛受眾被其中的喜劇梗逗得哈哈大笑。
呈現二次元「美好價值觀」,虛擬人物的Z世代「擴列」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更宏觀的角度,能夠看到的是國內二次元群體正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0中國二次元視頻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群體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以95後00後為主,這意味著市場對優質創新二次元內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
5G時代的到來為虛擬人物帶來了更多機遇,以及更廣闊的前景。各大視頻平臺以及短視頻平臺,爭相布局包括虛擬藝人在內的二次元內容,以提升用戶情感粘性,吸引年輕用戶。除了愛奇藝之外,行業內也有其他平臺嘗試發力虛擬藝人綜藝,因此,2020年也被稱為虛擬綜藝元年。
在這條新賽道上,愛奇藝是最積極的探索者之一,從全球首個手語主播「奈奈」,再到原創潮流虛擬藝人廠牌RiCH BOOM的發布,以及RiCH BOOM在《青春有你》《中國新說唱2019》中的亮相,廠牌主理人Producer C,再到首個虛擬人物競演節目《跨次元新星》,與三大運營商和華為展開合作,推動影視、遊戲、綜藝、動畫虛擬化,對互動視頻的布局,其「娛樂+科技」虛擬化布局不斷拓展著大眾對這一新生事物的認知。
回到《跨次元新星》本身,這檔沒有製作先例的節目拓展了二次元文化的深度和價值。顏值即是正義?戰勝一切?擴列師通過和選手的不斷交流和互動,挖掘著另外許多種可能。比如小鬼在不得不痛失Purple的時候所說的:「她很有信念感,她相信自己是真的活著的……不是所有二次元都是宅男宅女的,Purple說她是未來的時候,真是很好地詮釋了二次元的定義。」
類似真情實感的看法輸出、交流互動還有許多,例如虞書欣在「平行宇宙的另一個自己」秋蒂身上,看到了強大的精神能量:「她可能唱歌水平跟我差不多,卡拉OK水平,但我相信她能逆襲的,跟我一樣,我就是逆襲。」節目在顏值之外,提煉出了ACG文化之魂,美好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實力,個性,態度,正能量,團魂,挑戰自我,不斷向上……這些都是在現實中也無比珍貴,值得被學習借鑑,能夠陪伴生長在虛擬時代的年輕人成長的東西。
《跨次元新星》以其娛樂價值、內容價值、文化價值成功「擴列」 泛二次元圈層和Z世代用戶,而對於孤獨感盛行的「空巢青年」一代來說,虛擬人物意味著無可替代的陪伴感和治癒感,在他們身上完成了幻想、映射、代入、共情,小鬼-王琳凱在節目中自曝想要一個二次元形象的「打工人」替自己工作,還曾自己寫過動漫劇本,頗能代表95後一代的普遍想法。
節目也為年輕世代帶來了一次新奇的潮流體驗,讓Z世代感興趣的、儼然「黑科技」的技術可知可感地呈現在面前,社交媒體上的相關話題熱議不斷增多。同時,這也是一次寓教於樂的虛擬內容科普,程式設計師、擴列師從自身專業視角分別解讀虛擬人物,令用戶知其所以然,有用戶表示「為愛豆而來,卻意外地收穫了許多虛擬技術方面的知識,感覺很有意思」。
當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主動關注二次元和虛擬人物,或許意味著這個行業也將走向更好的發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