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彩虹貓66 付虹大夫
昨天杭州新聞報導:傍晚6時,之江院區緊急收治了一位從浙江某地轉院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這同時是一位懷孕25周的孕婦,患者家屬怎麼也想不到,早前接觸了從武漢旅遊回來的親戚,不巧感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
相信很多看到這條新聞的孕媽媽難免憂心忡忡,對於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結合最新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付虹醫生科普如下,希望能給孕媽媽一些幫助。
一、揭開新型冠狀病毒的神秘「面紗」: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直徑60-140nm。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二、新型冠狀病毒的狡猾之處:1.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2.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3.人群普遍易感。孕媽媽也不例外,各孕齡均有發生,誰也不要心存僥倖!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
三、發病有什麼表現?1.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
2.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重症。
3.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後恢復。
4. 患病孕媽媽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乾咳、氣促、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病例以腹瀉為首要表現,後續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肺部CT呈病毒樣肺炎表現。
5.目前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 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四、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型肺炎,傻傻分不清楚?
對於三種病的區分,下面這張表格,總結得比較的全面。
五、化驗檢查有什麼不同?1.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2.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3.胸部影像學: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六、診斷標準:1.流行病學史:(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3)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
2.臨床表現:(1)發熱;(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
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
1.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2.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七、治療方案:1.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危重型病例應儘早收入ICU治療。
八、孕產婦的處理:1.發熱及疑似孕婦首先進行預診分診,測量體溫並由專門人員指引到指定發熱門診就診。
2.接診流程:
(1) 檢測體溫,了解有無咳嗽、胸悶症狀,詢問病史(有無2周內家庭內發熱人員,有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
(2)疑似患者(發熱≥37.3℃,呼吸道症狀),立即啟動常規防護,篩查(血呼吸道五項病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IgM,咽拭子呼吸道三項病毒核酸:呼吸道合胞病毒RNA,甲型流感病毒RNA,乙型流感病毒RNA,血常規+CRP),如病毒結果為陰性,立即向醫務處申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前往發熱門診。籤字後行胸部CT檢查了解肺部情況(告知患者進行胸部CT的必要性及進行必要的腹部防護)。
(3)排查產科情況:發熱門診請產科醫生會診並進行產科檢查,超過28周可行胎心監護、超聲評估胎兒宮內安危。
3.妊娠合併病毒性肺炎病情發展迅速,建議隔離收治,由感染科、產科、ICU等相關科室共同管理;
輕症:抗病毒:建議使用 FDA 妊娠安全等級C類藥物,儘量避免D類藥物使用。抗生素:選擇 FDA 妊娠安全等級B類藥物;如已足月儘快終止妊娠;
重症:如孕周<28周,以感染科治療為主,經積極治療得以控制,繼續妊娠;如病情快速進展,需終止妊娠;危重症病例:符合如下標準之一,立即進入重症監護病房並在條件允許時儘快轉運定點診治醫療機構。包括:呼吸衰竭;膿毒症休克;合併其它器官功能衰竭。
4. 終止妊娠:需產科,麻醉科,手術室,呼吸科,感染科,新生兒科,院感,醫務處共同參與。
5.終止妊娠指徵及方式:病情輕,宮頸條件好,可選擇陰道分娩;
手術終止妊娠指徵:(1)胎兒窘迫;(2)病情控制不理想,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增快≥30次/分),無給氧條件,氧飽和度<93%;CT提示大面積病毒性肺炎或48小時內病灶進展>50%;不應因呼吸困難而耽誤手術;(3)臨產但短時間無法分娩;
6.麻醉方式:連硬外麻醉或全麻。
7.產後隔離治療:由感染科治療為主。
8.關於新生兒的防護建議:
1)新生兒建議隔離10~14天,產婦未愈前,不母乳餵養。
2)由於孕婦高熱及低氧血症,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早產風險增加,應嚴密監護新生兒,轉診新生兒需做好隔離防護。
九、如何預防?呼吸道飛沫傳播是2019-nCov的主要傳播途徑,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強調一下核心內容:
①儘量減少外出,但保持房間通風;
②如到公共場所,用正確的方式、佩戴正確類型的口罩;
③如到公共場所,佩戴手套;
④多洗手,會洗手(皂液/消毒液,七步洗手法),少揉眼睛;
⑤多喝水,避免生鮮動物和魚類;
⑥儘量減少孕期探視;
⑦保護他人:如果接觸可疑患者,主動自我隔離14天;多洗手,嚴格佩戴口罩;如果到醫院就診,將實情主動告訴你的醫生。(下圖來自中國疾控中心。)
十、為避免交叉感染,是否要減少產檢?一般不建議。在去往產檢醫院前,孕媽媽提前做好防護準備,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N95等具防護效果的口罩,必要時手戴手套,並佩戴眼鏡或墨鏡。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溼巾;去醫院產檢的時候,一定要戴好醫療級別的口罩,儘量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如果必須等待,儘量減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從醫院回到家中,要清洗雙手及臉部,洗臉要包括清洗耳、鼻,同時應更換外在衣物。
頭戴口罩、手套,只要在離開醫院前洗個手,感染風險是極低的。
實在想延後產檢的,請與您的產科醫生溝通,由她決定。已經預約了NT、胎兒畸形篩查、妊娠28周之後的檢查,以及妊娠28周之前但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媽媽們,仍舊建議您按時產檢。
十一、疫情下,孕媽媽發熱腫麼辦?1.如果14天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舌下體溫(不推薦腋下體溫)超過37.3℃,伴有咳嗽、乏力等臨床表現,應該及時就診;
2.如果14天內有疫區或者患者接觸史,體溫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悶或者經皮氧飽和度下降,應該及時就診;
3.沒有疫區或患者接觸史,體溫超過38℃,應該及時就診;
4.伴有產科因素(宮縮、出血或其他因素)需要及時就診者;
5.醫療資源充裕、發熱門診排隊時間較少者,就診時機可以更積極。
十二、孕期各階段孕媽媽的家庭護理要點:1.早孕期:無高危因素的孕媽媽繼續補充葉酸0.4mg-0.8mg/天;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日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戒菸酒、避免過勞及熬夜、保證睡眠時間、每日要有適宜的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慎用藥物;出現發熱、下腹痛、陰道流血、嘔吐嚴重等不適,及時就醫。
2.中孕期:合理的膳食,保證體重的正常增長,學會數胎動;關注腹痛、陰道流血等異常情況。
3.孕晚期:合理的膳食,保證體重的正常增長,學會數胎動;關注胎動、有無陰道出血、破水、有無宮縮、皮膚瘙癢、飲食、運動、分娩前準備情況。部分醫院開了胎心的遠程監護,孕媽媽在家就可以做,及時了解寶寶的健康情況。
最後,付虹醫生希望孕媽媽在家好好休息,均衡營養,適度活動,儘量避免外出,勤洗手,外出一定佩戴具備防護措施的口罩、眼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的科普知識,科學應對,不要恐慌。
祝福所有的孕媽媽健康!
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孕媽媽看到。您的轉發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病毒的侵襲!
免責聲明:本文為科普文章,不能代替面診看病!文章中所提到的藥物均需在接診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參考文獻: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2.《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
3.《妊娠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建議》,執筆專家:趙茵,鄒麗,王琳,王澤華
原標題:《孕25周媽媽患「新冠肺炎」,產科醫生的這些建議請轉發所有孕媽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