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01 收納王子


什麼是極簡主義者?

去年初春

一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讓很多人燃起了對整理收納的興趣

以及對「極簡主義」的好奇

主人公麻衣醬瘋狂處理家裡的東西

扔扔扔到只剩下自己和一隻貓

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極簡主義者

很多人對麻衣醬

這種豁達的生活態度超級羨慕

當然也有人質疑:

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太離譜,太極端了吧!

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

傳說中的「極簡主義者」

他們的心路歷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佐佐木典士

日本最有名的極簡主義者之一


人物特徵:

黑框眼鏡

只穿簡單的上衣和長褲

全身沒有多餘的裝飾

「我曾囤積成癮,擁有滿屋子雜物時,我的一天是這樣過的:下班回到家,脫掉衣服隨手一扔。去浴室衝個澡,洗臉臺早已破損卻遲遲未修。

「衝完澡後,便欣賞預錄的電視節目或租來的電影碟片,一邊打開一罐啤酒。啤酒喝完,再喝紅酒。常常喝光一整瓶仍然不滿足,醉醺醺地跑進便利店……

「第二天早上,在被窩中狼狽不堪地醒來。宿醉後頭隱隱作痛,全身無力。坐在馬桶上,一邊捏著肚子上的贅肉一邊上廁所。穿上昨天半夜扔進洗衣機甩幹的皺巴巴的衣服,瞟了一眼昨天吃完飯後仍然堆在那裡的碗筷,出門了。

「對所有的事都有自己的藉口:早上起不來是因為工作到很晚。變胖是體質的緣故。薪水太低所以不能搬到寬敞的房子。房間太小了所以東西只能雜亂地堆放。租來的房子又不是自己的,沒有動力打掃……

曾經那個被物品包圍的佐佐木典士,滿嘴藉口,腦子裡充斥著各種消極的思想,完全束縛住了自己,是典型的「垃圾屋」出身。

以前的他完全無法捨棄物品,只要是跟自己有關的東西,不管什麼都覺得很有紀念價值,看到了就想保留下來。

越來越多的物品終於壓垮了佐佐木。不管已經擁有多少東西,任然貪婪地想要自己沒有的,不知不覺地在嫉妒別人;同時又厭惡自己的卑鄙,陷入惡性循環。

為了反抗「垃圾屋」,佐佐木決定通過捨棄物品來改變這種狀態,逐漸成為了一名極簡主義者。

將生活物品減到最少後,佐佐木的生活也發生了巨變

下班回到家先舒舒服服地泡個澡,浴缸隨時保持光亮如新的狀態。泡澡後換上最舒適的家居服。


電視機已經轉讓給別人,所以可以看看書、寫寫文章。他還戒掉了一個人的時候喝酒的習慣,東西丟掉之後,房間變得很寬敞,可以做做伸展操,之後不一會兒就去睡覺。

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基本不用設鬧鐘。早晨的陽光照射到空無一物的白色壁紙上,照亮了整個房間,連最討厭的早起也變成了一種享受。

他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悠閒地吃早飯,早餐吃完後,會馬上清洗餐具。每天打掃房間,天氣好的時候就洗衣服。起床後一定會疊被子。會把洗好的衣服摺疊整齊,每天穿著洗乾淨的衣服出門。

成為極簡主義者後的佐佐木,擁有的物品加起來不過150件。

而他的服裝衣物總共只有4件T恤、4雙襪子、4條長褲、3件襯衫和5雙鞋

佐佐木的衣櫃

由於房間空無一物,佐佐木會每天打掃房間。掃地+擦地總共只需要2分鐘時間,非常方便。

浴室裡乾淨簡潔,除了鏡櫃裡的剃鬚刀、洗滌劑、清潔海綿等必需品,沒有任何多餘的物品暴露在外面。

浴室裡的鏡櫃

由於不用為其他瑣事煩惱,佐佐木有更多時間和朋友見面、聚餐、外出遊玩。他最近愛上了登山,可以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他覺得很高興。

而日常外出,佐佐木只會帶3件東西:手錶、鑰匙、和他的黑框眼鏡。

佐佐木只是眾多極簡主義者之一,雖然有一定的典型性,但他依然不能代表所有極簡主義者。

那麼極簡主義者的定義是什麼呢?把物品減少到什麼程度才能被稱為極簡主義者呢?


不管怎麼下定義都不能全面地概括,但佐佐木認為符合以下兩個特質的人,就是極簡主義者:

「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

「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減少物品數量的人。」

極簡主義者的界定沒有限制性規定,並不是說擁有超過100件物品的人就不是極簡主義者,物品數量少於100件的人就是極簡主義者;未必有電視機的人就不是極簡主義者,能把所有東西全部裝進行李箱的人就是極簡主義者。

極簡主義者不是因為在乎他人的目光而追求「物慾」,而是清楚什麼是真正「必要」的東西的人。他們找到了生活中重要的東西,「剔除」了其他幹擾項。

關於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重要」的,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斷舍離、簡單生活、遊牧式工作模式——很多成功減少泛濫物品的極簡主義者們紛紛跳出來宣揚拋開束縛、自在生活、盡情工作的方法,這種新觀念在2010年打下穩定根基,隨後各自風靡全社會。

之後幾年,在日本也出現了極簡主義者。說道他們出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幾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泛濫的信息與物質

極簡主義者認為,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從5萬年前到現在幾乎沒有發生改變。但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顯然無法和5萬年前相比。

有限的「硬碟」裡裝滿了不必要的信息,又在乎他人的眼光,盲目追求物質,管理雜物。如此這般,我們當然就難以發現真正重要的東西了。

既然人這個「硬體」從5萬年前起就沒有變化過,我們只能「剔除」不必要的檔案和程序,通過「減少」硬碟裡的數據來讓我們減少負擔,運算出和以往不同的新答案。


具有取代性的產品和服務的發展

現代科技的進步,使得很多產品功能提升了。舉個例子,智慧型手機現在幾乎是人手一個,而它的功能可以取代電話、照相機、電視機、MP3、遊戲機、鐘錶、日曆、地圖、手電筒、筆記本等一系列物品。很多極簡主義者認為只要有了智慧型手機,許多東西都可以捨棄。

而不管是合租房屋、汽車租賃,到現在大火的共享單車,又有很多物品可以通過這些共享服務來代替,這也是促使極簡主義者「減物」的原因


311東日本大地震

311東日本大地震對所有日本人來說,都是一個慘痛的回憶,它從各方面影響了日本人民的價值觀和對待物品的觀念。

在《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主人公麻衣醬的媽媽和奶奶也是在經歷了大地震後,才發現原來很多物品都不是必須的,只需要原先十分之一的東西就能維持生活

日本作為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不安的生活環境和極簡主義者的出現有很大的聯繫。這點應該也是日本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促使極簡主義者出現的,不一樣的原因。

即使再怎麼風靡 再怎麼流行

極簡主義的「極端」性

註定了只有少數人會選擇這樣的生活

也許很多人羨慕這樣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

但苦於自己無法下定「捨棄」的決心

其實生活本來就應該是多姿多彩的

極簡主義者的生活也許看起來簡單純粹

但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大家還是要選擇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哦~


  課程信息 —

日本收納檢定協會

三級課程第7期報名即將截止

 課程信息 

課程信息:日本收納檢定協會三級課程第7期(中國區)

課程日期:2018年3月31日~4月1日 

課程地點:上海市長寧區婁山關路35號 裸心社本部(5F)

課程費用:3480元(包含教學費用2980元+考試及證書費用500元)

報名方式: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繳費報名


 適合人群 

・家庭收納愛好者

・專業收納師意向者

・建築設計行業相關人員

・想培養收育意識的家長

 聯繫方式 

微信:shounawangzi

電話:13816960267

郵箱:info@youyunsh.com

微博:@收納王子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END —

 點擊下列關鍵詞 

 掌握更多收納技巧 


日本收納檢定協會三級課程報名

收納5大竅門丨衣櫃丨疊衣服丨化妝品

首飾丨行李箱丨包包丨辦公桌丨廚房

伸縮棒丨玩具丨鞋子丨客廳

海爾冰箱大挑戰丨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

界面酷樂志人物專訪丨收納王子×本間貴史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流行「極簡主義」生活:房間像審訊室
    他曾經是熱情的書籍、CD和DVD收藏者,兩年前,他厭倦了緊跟潮流,加入了日本越來越龐大的「極簡主義」陣營。極簡主義者相信「少即是多」。受日本「禪宗」文化的影響,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極簡主義者們通過大幅度減少他們擁有的物品,使減壓成為一種常態。圖為佐佐木文雄家中的盥洗室。
  • 為什麼說極簡主義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本期就聊聊近年來風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極簡主義」究竟意味著什麼?怎樣做能簡化生活和環境?以及「極簡」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變化和收穫。如果你也曾為繁瑣所累,那麼一定會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在消費時代背景下極簡主義 Minimalism正成為越來越多精英階層的主動選擇這並非「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和物質追求「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是極簡主義者推崇的生活信條
  • 極簡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極簡主義會流行?
    極簡主義貌似最近幾年非常流行,可謂是萬金油,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消費極簡主義、思想極簡主義、設計極簡主義等等。但究竟什麼是極簡主義,很多人反而是一頭霧水。當你在知網搜索「極簡主義」時,會發現「極簡主義」通常與設計有密切關係。
  • 日本流行極簡主義 房間刻意留下大片空白
    日本流行極簡主義  36歲的日本男子佐佐木文雄(Fumio Sasaki)在東京的公寓擦地板,他的房間非常簡單,以致於朋友們將其比作一間審訊室。佐佐木文雄僅擁有三件襯衫、四條褲子、四雙襪子以及其它零散的一些物件。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今天也說說極簡主義。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崇尚極簡主義的日本,人生圖什麼,是不是想通了這個問題?「人生圖什麼」是個很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哪一種才是「想通了」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定論。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構件的使用甚至所接收到的信息等方面提倡「極簡」。他們相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主義不是虐待狂,而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經濟化、輕鬆愉快的生活方式。當然,雖然極簡主義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有很多擁躉,但也有很多人冷思考這種生活方式。
  • 極簡主義蔓延,而你的生活「極簡」了嗎?
    「極簡主義」這種生活方式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使用器物甚至所接受的信息等等方面崇尚「極簡」,篤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當然,極簡主義雖然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擁有不少擁躉,但對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冷思考的也不乏其人。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與冥想的共同之處,靜心與專注的每一天
    說到極簡主義生活,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斷舍離」,但極簡主義中還有兩點是十分重要的,那便是「安靜地聆聽自己的內心所需和每一次只專注於一件事」。這裡其實和冥想的理念是很相近的,冥想講究的是」自律、靜心、專注、清醒「,最終與內心交流,認識自我。
  • 日本主婦的「極簡主義」:慢下來,讓生活美起來
    這些年,旅居日本的時候,接觸過當地不少主婦的生活,感覺她們的生活方式值得借鑑,不把金錢和事業掛嘴邊,不趕時間,只關心當下。崇尚「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懂得慢下來,讓生活真的變得美起來。崇尚極簡,欲望極淡。
  • 【簡生活】 什麼是極簡主義生活?
    生活中,我們總是不斷給自己做加法衣櫃裡總需要多加件衣服飯桌上總好像少一道菜社交平臺中總有分享不完的點滴需求越加越多,滿足感卻越來越少在信息和物資都爆炸增長的時代減法或許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幸福感選擇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一種都市生活新潮流
  • 不妥協、不講究,極簡主義派的生活方式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極簡生活:簡而美地活》一書中,大力主張刪繁就簡,讓心靈擺脫牽絆,過真正輕鬆愉悅的生活。人生要懂得取捨。只有把生活變得簡單一點,才會有精力去發現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注重品質:極簡生活,並不是抵制一切物質享受,過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極簡生活提倡的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更優質的選擇,然後好好愛惜並享受,以此來代替周而復始的廉價物品囤積與浪費。「要跟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其實,跟物相處也是同理。
  • 日式極簡主義,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她們說:「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擁有的越多,就越能夠感受到幸福美好,而是學會刪繁就簡,才能夠遇見更多的美好。那麼,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近些年不斷流行起來的日式極簡主義,究竟指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眾所周知,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從多彩到無色的一個過程。
  • 裝修的極繁主義與極簡主義
    只要提到時尚兩個字,就一定就離不開極簡主義與極繁主義。近幾年,極簡風在時尚圈流行。但是,時尚是個輪迴,前幾年不被看好的極繁主義最近又殺了回來。什麼是極簡主義?顧名思義,極簡主義就是簡單到極致的風格,本意在於追求簡約。並不限於設計與生活方式,也是極簡主義者奉行的一種哲學思想。
  • 連續3年穿同一款T恤,「極簡主義」生活為什麼受追捧?
    這個視頻up主叫Matt D'Avella,是一位知名的極簡生活方式博主,Youtube上有290多萬的訂閱,常常會發布關於自己極簡生活的視頻。但否定的聲音也很多,覺得這種「性冷淡」的生活毫無意義,枯燥又乏味。說到底,極簡主義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範主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國外博主的示範。
  • 人民日報: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建議收藏
    生活應刪繁就簡,只有簡單的生活方式,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幸福。 極簡生活並不是指吃飯只吃一個菜,捨不得花錢等,而是放棄無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樂和幸福。
  • 《極簡主義改變了我》:過有使命感的人生是回報最豐厚的生活方式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人喬舒亞·貝克爾十年前開始實踐極簡主義生活方式。他創辦了「成為極簡主義者」的網站,激勵他人通過擁有更少的東西來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十年過去了,喬舒亞·貝克爾幫助全世界數百萬人踐行了極簡主義的生活,真正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 連續3年穿同一款T恤,「極簡主義」生活為什麼受追捧?
    這個視頻up主叫Matt D'Avella,是一位知名的極簡生活方式博主,Youtube上有290多萬的訂閱,常常會發布關於自己極簡生活的視頻。在國外,像Matt這樣奉行極簡生活方式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但否定的聲音也很多,覺得這種「性冷淡」的生活毫無意義,枯燥又乏味。說到底,極簡主義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範主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國外博主的示範。
  • |無印良品|極簡主義|日本|jagda|...
    這樣看似簡單到有些簡陋的海報能夠獲得JAGDA的認可,不僅是因為MUJI有著一貫的「性冷淡」品牌調性,極簡主義的設計則很好體現了這一點,並不斷的為生活方式進行提案;更因為在日益複雜的當代社會,極簡主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潮流,入侵了商業、個人生活等方方面面,而日本社會更是對極簡主義推崇備至。